最新章節(jié)
- 第9章 參考文獻
- 第8章 將遠大的理想和可靠的生意融為一體
- 第7章 改善會被自然而然地“結構化”
- 第6章 對傳達方式 學習方式進行革新
- 第5章 將大腦變?yōu)椤皠?chuàng)意工廠”
- 第4章 積極地面對失敗
第1章 前言
在豐田模式中,有許多被稱為“豐田語”的獨特用語。比如,“可視化”“報警燈”“告示牌”等詞,以及“問五次‘為什么’”“不感到困惑就無法產(chǎn)生智慧”“用為做不好找借口的頭腦來思考該怎樣才能做好”等說法。
這些都是在工作中產(chǎn)生的智慧的結晶,也是豐田模式的實踐指南。
在我剛接觸豐田語的時候,我曾對這些豐田語的含義一知半解。我真正開始接觸“豐田模式”是在2000年左右。
“橫向傳達信息、哪怕只能減少一點兒生產(chǎn)浪費也要去做、‘商品說明書工程師’太多了是不行的……”那時,若松義人[1]先生說著一口名古屋方言,不斷地向我輸出這些豐田語,而當時的我并不能很好地理解這些用語的真正含義。
大野耐一[2]為豐田模式的產(chǎn)生奠定了基礎,而若松義人作為大野耐一的徒弟,也是一位純粹的豐田人,他為向汽車行業(yè)之外的從業(yè)者普及豐田模式作出了諸多貢獻。在那之后,若松義人先生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公司——卡爾曼株式會社,將豐田模式的普及對象從日本國內擴展到了海外。
另一方面,我雖然在房地產(chǎn)、金融以及新員工培訓行業(yè)有了一定的經(jīng)驗和成績,但關于豐田模式,我還僅停留在對“汽車構造”的了解上。
后來,我成了卡爾曼株式會社的顧問,和若松義人一起參與了許多企業(yè)的生產(chǎn)改革。在這個過程中,我逐漸領悟到了豐田模式的魅力。在與許多實踐豐田模式的經(jīng)營者的交談過程中,我也逐漸被豐田模式的魅力所折服。
在我看來,豐田模式是指,“在生產(chǎn)商品前,先培養(yǎng)人才”“人類的智慧是無限的”。豐田模式將磨煉人才、培養(yǎng)人才作為最重要的著眼點。
在歐美企業(yè)中,有“人才是可以用金錢購買的”“讓員工按照操作指南來工作”的傾向,但豐田汽車公司恰好反其道而行之。
正因如此,豐田汽車公司的產(chǎn)品得以擁有更強的競爭力,并形成良性循環(huán)。1950年,豐田汽車公司曾一度面臨破產(chǎn)的危機;但如今,已經(jīng)成長為享譽全球的豐田汽車公司,用事實證明了豐田模式的正確性。
此外,因為豐田模式是“由人創(chuàng)造出的結構框架”,所以豐田模式不僅可以應用于汽車制造、商品制造等領域,也可以應用于其他諸多領域與行業(yè)。
但是,培養(yǎng)人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于下屬的信賴和忍耐是必不可少的。
這就是上司們所面臨的困境。雖然想盡早看到成果,但如果下屬聽不進去自己的意見、工作起來慢慢悠悠,上司的耐心會逐漸被耗盡,會變得想說:“算了,人才培養(yǎng)還是先放一放吧!”
在這種時候,豐田語就會發(fā)揮出關鍵的作用。
比如,當下屬面臨難題,哀求說“我做不到,因為……”時,上司會猶豫是該聽取下屬的想法,還是該讓下屬自己解決問題。
豐田模式的做法是完全讓下屬自己解決問題。這就是“用為做不好找借口的頭腦來思考該怎樣才能做好”這一豐田語的含義。選擇讓下屬自己解決問題,是“不感到困惑就無法產(chǎn)生智慧”這一豐田語所能教給我們的方法。具體該如何解決問題,則可以通過“問五次‘為什么’”,即通過“在變換提問角度的同時不斷思考”這一豐田語來獲得答案。
人們越是了解豐田語和它的含義,就越能看清這樣一個事實:諸多豐田語之間相互聯(lián)系,并不斷地被運用到豐田模式的實踐中。
了解豐田語的過程,就是將豐田模式的力量轉變?yōu)樽陨砹α康倪^程。
無論在哪個企業(yè),上司都會被要求去實現(xiàn)并不容易達成的目標。如今,專職的管理崗位很少,大多數(shù)情況是上司兼任管理崗位。這樣一來,上司通常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才能達成既定的目標。
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我才更想在本書中再次強調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性。因為培養(yǎng)下屬的過程也是上司自我提升的過程。
如果本書能為在工作中埋頭苦干的上司提供一些思路,那便是我的無上榮幸。
——桑原晃彌
注釋
[1]日本資深豐田生產(chǎn)方式專家、企業(yè)經(jīng)營顧問,進入豐田汽車公司后先后在生產(chǎn)、成本、銷售等部門任職,1992年成立卡爾曼株式會社,任董事長兼社長。——譯者注。
[2]著名豐田生產(chǎn)方式的創(chuàng)始人,1932年進入豐田紡織公司,1943年調入豐田汽車公司,1954年成為豐田汽車公司董事。——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