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2評論第1章 永樂大帝
永樂七年,八月二十,順天皇城。
“報!”
急促的喊聲,疾馳的健馬,飄揚的紅翎,直直的穿過大明還在修建的新都順天皇城,朝著皇城的北部而去。
那里,是大明未來的中心,目前仍在修建之中的順天府皇宮。
也正因為還在修建的緣故,傳令使并沒有進入皇宮,而是在靠近皇宮的時候拐了一個彎,轉進了順天皇城的西干道中。
趙王府。
門口牌匾上明晃晃的三個大字表明了此間府邸主人的身份,正是大明趙王,朱高燧。
“報!”
傳令兵翻身下馬,完全無視了王府門口的護衛,直直的沖進了王府之中。
這,便是傳令兵的特權。
“稟趙王殿下!我大明北征大軍戰報!”
在見到急匆匆趕來的朱高燧后,連續奔馳了四天三夜的傳令兵終于是泄掉了胸中一直支撐著他的那口氣,癱軟在地。
按大明律例,軍情按緊急情況可分四百里、六百里以及八百里加急的馬上飛遞傳遞。
自永樂二年受封趙王之后,朱高燧就奉其父永樂皇帝朱棣的命令鎮守北平,以他的經驗,一看就知道這傳令兵定然是以最高規格的馬上飛遞來傳遞消息的。
不然,不至于將消息交到自己手上后就累到癱軟在地,生死不知。
“來人!宣醫官!”
朱高燧高喊一聲,然后打開了手中封著火漆的軍情戰報。
“爹……”
聽到聲音的朱瞻坺從后院中走出,看著被攙扶下去的傳令兵,又看了看自家老爹那緊皺的眉頭……
他知道,該來的,還是來了。
“你爺爺呢!?”朱高燧猛地攥緊了手中的密信,轉頭看向了朱瞻坺。
在自己父親的表情和目光中,朱瞻坺看到了三分憤怒,三分急切,三分鎮定,以及……
一分慌亂。
“按照行程,爺爺這個時候應該是在慶壽寺的。”
“走!”
……
朱高燧撂下了一句話,拉著兒子就朝著王府外走去。
-----------------
順天皇城西側,一座寺廟靜靜地佇立在這里,香火不旺,但僧侶眾多。
這一切,只因為這里的住持是大明的黑衣宰相,靖難第一功臣姚廣孝。
“老和尚……”
慶壽寺內的大雄寶殿中,朱棣身著團龍常服,雖是盤膝坐在蒲團上,也似僧侶一般左手持珠,右手犍稚,但其所表露出來的形象卻完全不似是一個僧人。
也不似是君臨天下的大明皇帝。
或許,也就只有在這個曾經放言讓自己戴上一頂白帽子的姚廣孝面前,這位永樂大帝才會表露出如此姿態。
“你說,朕……還有更進一步的可能嗎?”
充滿規律的木魚聲隨著朱棣的聲音響而停下,坐在朱棣身旁的姚廣孝睜開眼睛,轉頭看了看那位可以說是被自己一手頂上來的大明皇帝。
“更進一步……可能性不大,只要不倒退,陛下必將青史留名。”
作為多年的搭檔,姚廣孝自然知道朱棣所問并非是大明的未來,也不是朱棣的未來,而是永樂皇帝的未來。
靖難一役,雖然最終以勝利收尾,但作為大明的第三位皇帝,朱棣的頭上始終凝聚著一團名為叛亂謀逆的陰云。
“自古以來,強如秦漢,興盛如唐,其軌跡無疑不是從初建時的拮據到強盛,而后漸漸腐敗,雖然偶有中興之主,但最終還是會走向滅亡。”
“人有生老病死,王朝亦有興盛衰敗,這是人力難以干預的過程。”
“而陛下要做的,就是教導好大明未來的支柱。”
“貧僧認為,陛下只要做好這一點,就足以達到陛下的目的。”
“是嗎……”看了看面前的老伙計,又看了看大殿上方那宛如俯視眾生的鎏金佛像,朱棣若有所思。
……
“爹!爹!”
就在大雄寶殿內陷入沉寂的時候,一道急促的喊聲突然響起,打斷了朱棣的思緒。
朱棣的眉頭擰成一團,被這般打擾顯然令他很是不悅,但旋即,雖然眉頭依然緊皺,眉宇之間的不耐卻消失了。
因為朱棣很清楚,自己那個小兒子還是有能力的,這一點從這次北巡中就能看出來。
從三月十九抵達順天府開始到現在,中間夾雜著大明北征、天災以及修建順天府等諸多事宜,但朱高燧都處理的井井有條。
慶壽寺一行,不僅是朱高燧,可以說但凡是個大明官員都不會隨便打擾自己。
而如今,自己那個小兒子卻來了,而且還如此急切,那必然是發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兒!
思及至此,朱棣丟掉手中的持珠和犍稚,站起身來看著門口。
“啟稟父皇!北征戰報!”
急匆匆沖進大雄寶殿的朱高燧砰的一聲跪在地上,雙手呈上了那被攥得有些發皺的軍情戰報。
在他的身后,朱瞻坺落后一步,但也是進了大雄寶殿,跪在了自己父親的身后。
-----------------
趙王府。
在朱瞻坺看來,自己的爺爺,也就是那位歷史上唯一一位以皇帝身份達成封狼居胥成就的皇帝,并不能算作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最起碼,在政事方面就很不合格。
此次北巡,南京應天府的事宜被交給了當朝太子朱高熾,而即便是到了順天府,也很少插手這邊的政事,仍舊和永樂二年到現在一般,交給其幼子朱高燧處理。
而今天,朱瞻坺終于見到了自己這位爺爺,也就是這位永樂大帝在政事方面的能力。
“夏原吉,即刻派人聯系應天府,調動戶部錢糧,穩定宣府以及周邊一帶的百姓!”
“金幼孜,即刻派人安撫百姓,此番北征戰敗,雖然我大明僅損失一千余人,但敗了就是敗了,且一公四侯皆被伏身亡。”
“消息一旦傳出,勢必會引起邊關百姓的慌亂,屆時你與夏原吉配合,安撫百姓!”
“楊榮,你即刻命人前往山東傳信,命鄭亨、陳懋時刻做好調動備倭軍的準備!”
……
朱瞻坺低著頭站在自己父親的身后,抬眼瞄著老爺子有條不紊地下達一條又一條的命令,心下佩服。
因為朱瞻坺心里清楚,雖然自己早就知道這件事會發生,但在聽到消息的時候也多多少少的有些慌亂,但老爺子卻能夠做到立刻鎮定下來,并且有條不紊地做好安排。
哪怕自己先知先覺,但能力上,仍舊是差得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