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楔子
建文四年五月,南京已經開始入夏。
奉天大殿內,空氣有幾分燥熱,朱允炆剛坐了一會兒就站了起來,只是站了片刻又垂然坐下,反復數次,渾然不覺。
燕王朱棣的大軍在靈璧擊敗了大將平安,已經一路南下,直奔金陵城而來,所有人都知道朱棣現在的目標很明確,不在于攻城略地,占領多少領地和城池,他是要直插心臟,在南京城一舉擊敗朱允炆,登上自己夢寐以求的龍座。
盛庸、鐵鉉、平安……這些朱允炆手下曾經威名赫赫的將軍一個個倒在了朱棣的腳下,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軍中士氣已喪大半,眼下已經沒有什么人能夠力挽狂瀾阻擋朱棣的腳步了,他朱允炆真的可算是江山已失,大勢已去了。
朱允炆甚至有些后悔,當初為什么要實行削藩政策。
只是,世上從來沒有什么后悔藥,如今的殘局只有你死我活!
銅鼎內的龍涎香徐徐燃燒,香氣繚繞沁人脾肺,只是此刻聞起來非但不能令人神志清醒,反而還有些煩悶難耐,朱允炆一氣之下狠狠地踹翻了這香鼎。
大殿之內咣當作響,旁邊的人更是噤若寒蟬。
不一會兒,又有太監送來折子,上面只寫了一行字:揚州城淪陷,監察御史王彬不戰而降!
揚州和南京不過相隔兩百里地,過了揚州,朱棣很快就可以橫渡長江直奔京城了,對朱允炆而言,被他強大的叔叔掀下皇位似乎只差一步之遙了,難道自己真的要成為大明第一個被篡位的皇帝?朱允炆整個人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氣,再次重重地癱坐在龍榻之上,面色猶如死灰一般,毫無生氣。
這一次,他沒有再站起來。
良久,他才神色悲戚地問身邊的兩位謀臣道:“兩位愛卿,形勢危急至此,朕該如何是好?”
這兩位謀臣正是赫赫有名的方孝孺和楊應能。方孝孺博學多才,楊應能機謀善辯,都是朱允炆身邊最可靠的謀士。方孝孺略略沉吟,率先道:“微臣倒有一緩兵之計,只是不知當講不當講?”
“愛卿不必拘謹,是何緩兵妙計速速說來聽聽?”
“可派人前去以割地向燕王許諾,拖延數日,等東南一帶征募的軍隊匯集,我軍足可以與叛軍在長江上一決勝負!”燕王部隊的將士大多生在北方,不善于駕舟操楫,兩軍若是能拖到江上對決,勝負確實就難見分曉,乍一聽,這確實是條良策。
朱允炆也聽出了些許轉機,他有些驚喜又帶著疑惑道:“愛卿覺得此計真的可行?”
方孝孺胸有成竹道:“此行關鍵在于說服,只需安排慶成郡主出馬,必有轉機!”慶成郡主乃是朱棣的堂姐,安排她出去游說朱棣,看起來也確實是個很合適的人選。
方孝孺見朱允炆沒有反對,自己便退出大殿,急急忙忙去安排拖延計策事宜。
這大殿中只剩下朱允炆的教授楊應能,他見方孝孺走遠了,才低聲道:“以皇上對燕王的了解,真的認為此計能成?”
朱允炆臉上的驚喜不過顯露了片刻就再次消失,而后逐漸變得更加陰沉,整個大殿都隨著他的沉默陷入一片深海的寂靜之中,他并非昏庸無能之人,若是仔細分析自然也能懂得其中的道理。良久,他終于開口道:“我太了解皇叔了,太了解他了……狼行千里,豈會臨陣松口?孝孺此行只怕要落空了!”
自古造反都是不成功便成仁,哪里會有勝利在前而拱手讓人的道理,尤其是朱棣這樣狼子野心的人,他若是有這樣的仁慈,也不至于走到這一步,想要以割讓土地的條件來說服朱棣拖延進攻時日,只怕是癡人做夢。慶成郡主沒有這個能力,朱棣也沒有這份善心。
楊應能似是思索了許久,他一向只有保身的小才,卻沒有安天下的大才,此刻想的自然是另一件事,終于他謹慎地開口問道:“皇上,那要不要提前謀劃……”
他的話沒敢說完,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現在朱棣已是勢如破竹,這最后一戰只怕是兇多吉少,此刻自然應該兩手準備,提前謀劃好城池淪陷后的逃脫之計。只是這話若是由別人說出,那便是關鍵時刻動搖軍心的妖言惑眾,必是午門之外斬立決!不過楊應能作為朱允炆的教授,又是天章六侍之首,他的職責就是保護皇上,這話由他問出也是應該的,而且也是必要的,畢竟留得性命在,這奪回江山皇位的機會就在。
朱允炆苦笑了一聲:“真的已經到了這步田地了嗎?”
楊應能嘆了一聲,無奈道:“皇上宅心仁厚,自有天道相助,只是我等身為死侍,自然要考慮這些情況,但愿是有備無患。”
朱允炆道:“楊教授也不必勸朕,如今是什么境地朕怎么會不知道,朕只是不甘心罷了,不過即便是此次戰敗,朕也要讓朱棣寢食難安,朕也要讓天下人記得我朱允炆時刻會卷土而回!”
楊應能俯首道:“那是自然,即便是真到了離開的時候,也必然是要燕王料想不到,讓他在位的每一日都是惴惴不安的!另外,臣已經想了另一計策,燕王就算當了這皇上,日后也將是名不正言不順。”
他密語一陣,朱允炆的神情有些好轉,他朗聲道:“楊愛卿,速速宣葉希賢、岳松、梅殷、程濟和王鉞五人進殿!我要你們十五天內布置完畢,朕要偷龍換鳳,驚天而動!”
“臣領旨!”
天章六侍再度集結,一場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騙術終于開始上演,這騙術由宮城內的奉天大殿開始熊熊燃燒,卻不知燒到何處才能終止,更不知由誰來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