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64評論第1章 馬里村有個廖玫兒
對于南方某省云海市小資鎮馬里村的村民來說,廖玫兒的“成功”無疑是一個奇跡。
在馬里村的村民看來,現年二十七歲的廖玫兒,經歷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十六歲輟學,十七歲拿走了她母親張鳳英塞在枕頭里的幾十塊錢,去了外頭闖蕩。一晃就是十年,當初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廖玫兒,居然成了馬里村“風光”二字的代名詞。她們怎么也想不明白,同為人父母,為什么,廖三強怎么就生了個那么出息的女兒。
廖玫兒的父親廖三強,母親張鳳英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
別以為小資鎮是什么好地方,你也別以為住在小資鎮的過的都是小資生活。那你就錯了,大錯特錯。小資鎮坐落在云海市的西北部,山高路陡,交通不便,一條糾糾結結看起來非常狹窄的小馬路修到小資鎮與馬里村的交界處,就嘎然而止。要進馬里村,只得沿著山路上的羊腸小道摸索下去,蛇蟲鼠害的,四季從不間斷。整體看起來,馬里村屬于通訊基本靠吼的那種。
馬里村人,以廖、馬二姓居多,民風嘛,說得過去,奸詐的奸詐,樸實的樸實,但說來說去,終究終是貧窮了點。
外界的人們都說,馬里村落后,保守,馬里村的人,貧困,寒酸,死板,蠻不講理。廖玫兒也是馬里村的人,也是吃馬里村種的糧,喝馬里村水井里的水長大的,但她的身上,顯然沒有別人說的那么多缺點。
廖玫兒有錢,不多不少,足夠在市里買一套漂亮的三居室。當然,如果她想買的話。不過,就目前這種形勢,還用不著買房。她還開著漂亮的小車,住在云海市中心的僑鄉花園,用電視里的廣告詞來說,黃金地段。廖玫兒也夠漂亮,這一點她要感謝她的父母,是他們把廖玫兒廖玫兒生下來,把她養得眉清目秀,水靈靈的,眼眉一揚,迷倒眾生。當然,這一點廖玫兒也得感謝自己,是自己有先見之明,眼光獨特,做事大膽,敢只身在外獨自闖蕩。在云海市打拼的這幾年,廖玫兒學會的如何裝扮自己,如何讓自己人見人愛;她不但不死板,相反挺靈活的,她懂得與進俱進,洞察人的內心深處。
她是第一個走出馬里村而且在外頭混得非常出色的女子。而且,她還有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她是是云海市明美集團的大老板馬俊才的“私人秘書”。掌管著一個集團的大事小事,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馬里村的村民見到廖玫兒都會贊嘆說,玫兒你真有本事,這文化人就是不一樣,說話做事都有水平,在外路子都要廣很多。廖玫兒表面上笑笑,心里卻在呸個不停,她是文化人?自己要是文化人,那云海市滿大街的本科生專科生研究生這生那生的,算是什么?那他們豈不是神仙了?當然,這些話廖玫兒是不會對那個眼巴巴望著自己的那些村民們說,跟他們說了也不懂。不過說起文化,廖玫兒在馬里村算是比較高的了——她是馬里村同齡女孩中唯一一個讀完了初中的。馬里村的女孩們,能讀完小學就不錯了,一般啊,斗大的字,認識了幾籮筐之后,就被父母趕著割草放牛給弟啊妹啊的洗尿布去了。至于讀書什么的啊,讓給家里的男孩子吧。
好在廖玫兒的母親張鳳英夠醒目,夠疼廖玫兒。廖玫兒家兄妹三個,廖玫兒是老大,廖玫兒弟弟叫廖小平,妹妹叫廖小芳。小平和小芳是龍鳳胎,比廖玫兒小五歲。廖玫兒在馬里村小學讀完的小學,小學一畢業,廖玫兒父親把廖玫兒叫到他跟著,一邊吸著卷煙,一邊語重心長地說,玫兒,從現在起,你就跟著謠子他們放牛去吧。
廖玫兒母親不同意,咬牙說,再苦再累,也要讓玫兒上完初中。她說到做到,硬是艱辛地供了她三年,讓她讀完了初中。廖玫兒的初中讀完了,張鳳英的背也沉了不少,所以這一點,廖玫兒永遠感激她。沒有她,就沒有她廖玫兒的今天。
廖玫兒的初中三年,是在小資鎮中學度過的。小資鎮中學在鎮中心的半山腰上,學校是新建的,三層樓。雖然在現在來看,三層樓的建筑物確實算不了什么,走在大街上,十來層的房屋,廖玫兒都懶得望一眼——太一般了嘛。但那時候,呵呵,稀奇啊。廖玫兒第一天去學校報道,感覺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左看右看,怎么也看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