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華為研發(第3版)
最新章節:
后記
這是一本講創業的書,其中有華為早期創業時的艱難、苦澀、屈身民宅的那段時光。這也是一本提供成功創業實踐經驗的書,從產品創新到人才激勵、項目選擇及融資方案。作為中國民營企業的一員,華為從學習標桿到走向自主創新再到世界上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它的創業歷程值得廣大創業企業學習。這還是一本講研發管理實踐的書,讀完此書,企業會對研發管理和科研創新擁有全面視角。比自己大1000倍的國際巨頭不可戰勝嗎?書中介紹了早期的華為如何憑借執著的創新精神在較短的時間內戰勝不少知名的國際競爭對手。任正非從一無所有到造就中國的世界級創新企業,他是怎么做到的?所有這些在本書中都會為你一一道來。華為精彩的創業、研發管理經驗不容錯過!
目錄(175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前言 我在哈佛、硅谷傳播中國式創新
- 第一篇 創業篇
- 第1章 第一桶金
- 44歲被騙200萬元
- “吃虧是福、上當是福、挫折是福”
- 資金不是創業者面臨的最大問題
- 市場為先、客戶為大
- 真誠打動客戶加盟
- 從低端產品組裝開始自主研發
- 沒有技術怎么辦
- 創造點燃激情的文化氛圍
- “做先驅不要做先烈”
- 第2章 初嘗敗績
- 企業活下來之后做什么
- 產品剛推出就沒有市場
- 要“滿足客戶需求”而不是“引導客戶需求”
- 山路上的裝機隊帶來市場影響
- 做好市場的深度是做好服務
- 理想再好,應止步于競爭對手
- 研發就像賭博
- “因為我經歷的挫折比你多”
- 孫悟空的“救命毫毛”
- 方興未艾的電信市場
- “資深”競爭對手是如何起步的
- 第3章 首個里程碑
- 每天都有新面孔
- 競爭讓通信產品如海鮮上市
- 研發部的“紅寶書”
- 義烏大捷:客戶的支持是公司存在的理由
- 七天就當上了高級工程師
- 屋漏偏逢連夜雨
- 第4章 畢業歌
- C&C08:華為技術的基石
- 培養自主研發是正道
- C&C08萬門機:在彎道處開始超越
- “為誰干”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 競爭對手死在哪里
- “游擊隊式”研發不可長久
- “資深”競爭對手也開始騰飛
- 第二篇 人才和資金篇
- 第5章 白條變股份
- 企業家也是政治家
- 高薪:一半是現金,一半是股份
- 不離開就一直在欠華為的錢
- 風險投資家加“知本家”
- 不拘一格降人才
- 榮譽給員工而不給老板
- 讓人才敬業、樂業:集體奮斗的平臺
- 華為“虛擬股”之實
- 第6章 誰給華為做風險投資
- 如果失敗只好跳樓
- 資金解困方式之一:技術換市場
- 中外合資:國外廠商經驗
- 資金解困方式之二:廣泛吸引“風險投資”
- 融資平臺的作用:聯合發展實現雙贏
- 融資平臺的運作方式:共同出資委托經營
- 融資平臺的意義:技術擁有方與市場擁有者相結合
- 融資平臺的結果:五年占據40%的國內市場
- 資金解困方式之三:賣掉一塊業務給競爭對手
- 資金解困方式之四:在各地建區域的合資公司
- 資金解困方式之五:首創高科技企業“買方信貸”
- 資金解困方式之六:拍賣代理權
- “利益共同體”是獲勝的法寶
- 第三篇 研發管理篇
- 第7章 中央研究部
- 分層式研發顯優勢
- 從“游擊隊”到“正規軍”
- 權力下放的同時分層控制
- 只有領跑世界的產品才能在世界級競爭中站穩腳跟
- 從初戰告負到產生“黃金牛”
- 沒有先進的管理就沒有先進的研發
- 中研部成為全球研發的“中央”
- 霸主出世,思科的1995
- 第8章 新手也能做研發
- 不會做“滿漢全席”怎么辦
- 如何較快地突破新產品研發
- 跨部門項目組產生合力優勢
- 如何確保跨部門的研發協作
- 從小處做起,從零突破
- 代碼用剛畢業的年輕人名字命名
- 中興通訊與矩陣管理
- 第9章 失敗的教訓
- 從最失敗到最成功的產品
- 教訓慘痛:“閉著眼睛”研發
- 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 對競爭對手估計不足
- 第10章 獎勵去美國
- 在美國的技術“情報部”:蘭博公司
- 花小錢,大收獲
- 國際同步,管理先行
- 微軟和思科成功在哪里
- 第11章 研發不是賭博
- “如何做科研”本身就是一門學問
- 研發體系的“三駕馬車”
- 預研體系:研發的“千里眼”
- 諾亞方舟實驗室
- 中試部:成熟產品的搖籃
- “搭積木”快速組裝新產品
- 對外合作:技術拿來主義
- “新開發量高于30%不叫創新,叫浪費”
-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
- 第12章 贏在管理
- “軟”實力成就差異化競爭優勢
- 軟件開發如何又快又好
- 就像“黨”管理“軍隊”
- 技術管理的難度不亞于產品開發
- 不因暫時的產品成敗“論英雄”
- 對人的評價不能靠主觀估計
- 第13章 花了波音的錢買的不是飛機
- 規模迅速擴張導致研發面臨崩潰
- IBM如何從規模化后的無效率走出來
- 產品做成什么樣,不再研發說了算
- 產品研發成為各部門都參與的一項投資
- 讓“明爭暗斗”的改革“暗礁”下崗
- 讓管理如何成為“刷牙”一樣的習慣
- 新員工求助不用再問師傅
- 從技術驅動跨越到市場驅動
- 企業富了之后買什么
- 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
- 充分發揮各路英雄作用造就最強中國企業家
- 第14章 核心技術制勝
- 如何既有成本優勢又有利潤
- 在針尖領域發展凸起優勢
- 不斷將核心技術轉化成產品平臺
- 產品平臺需要與時俱進
- 將軟硬件平臺IC化、貨架化
- 自主研發操作系統實現高性能與低成本間的平衡
- 貢獻開源是最快的進步方式
- 有研發資源投入才有市場銷售的持續成功
- 管理創新比技術創新更重要
- 第四篇 競爭篇
- 第15章 劍挑霸王龍
- 第一劍:攻其不備
- 第二劍:改變游戲規則
- 后來者如何追上
- 第三劍:“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 第四劍:做大蛋糕華為只拿1%
- 第五篇 華為怎么度過冬天
- 第16章 警示:巨人倒下時身上還有溫度
- 任正非失誤成就神一樣的對手
- 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想象力
- 盲目驕傲自大導致華為的冬天
- 老板勇于認錯公司才能有救
- 讓明白事的人快速決策
- “帝國”崩塌前收到的處處是好消息
- 第17章 最好的防守是進攻
- 為什么叫業務與軟件部而不是軟件部
- 否決了六年的手機十分鐘決策上
- 技術領域無法長期存在投機者
- 從單一產品到面向客戶的解決方案
- 為技術商用主動購買樣板局
- 華為為什么每年還要請咨詢顧問
- 置之死地而后生
- 第六篇 創新是革自己的命
- 第18章 靠縫隙市場養活自己
- 手機終端多年靠小小的數據卡養活
- 白牌定制手機之困局
- 曾差點作為富士康賣掉
- 第19章 從運營商到消費者,從B2B到B2C
- 如何打破沒有優勢還要競爭的格局
- 華為手機轉型的遵義會議
- 選對人做統帥是所有事業的前提
- 是否應賠本賺吆喝地做大規模
- 以消費者為本而不再以運營商為本
- 分家是為資源到位能及時跟上
- 從主動PK小米走紅到領跑中國互聯網手機
- 沒有人能夠記住世界第二,只能記住第一
- 華為手機帝國起飛的引擎是巨大的投入
- 核心競爭力制勝
- 快速引入頂尖人才讓短板成為長板
- 鳴謝
- 參考文獻
- 后記 更新時間:2019-08-22 12:21:38
推薦閱讀
- 職業裝王國的締造者
- 首富隆起:揭底中國頂尖財智階層的生活怪圈
- 讓聽得見炮聲的人決策:任正非的華為管理之道
- 馬云內部講話系列(全3冊)
- 創業家
- 管理就是走流程:沒有規范流程,管理一切為零
- 特斯拉傳:實現不可能
- 內容創業:內容、分發、贏利新模式
- 大董懂你:大董經營管理50例
- 那些不如你的人都創業了
- 個人創業操作全書(第2版)
- 大轉型:“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的自我顛覆與變革
- 一分錢優勢
- 英國《金融時報》原文閱讀精選集(一)(英國《金融時報》特輯)
- 創造知識的螺旋:知識管理理論與案例研究
- 成功不是偶然:馬云的激情人生與創業真經(超值金版)
- 拼(上)
- 重新定義中國創客:好公司成長手冊
- 創造天下
- 創意天下
- 本質
- 山姆大叔的沃爾瑪
- 經營力:百年企業的制勝模式
- 學一點再創業:餐飲新模式
- 三星:破冰前行的企業未來動能
- 門店合伙人
- 績效設計:萬眾創業時代績效架構與管理
- 井深大:索尼精神的締造者
- 21世紀的管理挑戰
- 企業即算法:實現指數級增長的敏捷轉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