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虧是福、上當是福、挫折是福”
任正非中年受挫這一因素,對任正非的經營風格和行事作風有著深刻的影響。創業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受過挫折后的創業;一種是充滿幻想、未經歷挫折的創業。和現在很多年輕人的創業相比,飽受挫折對任正非的創業來說是一筆財富,為華為公司未來30年的發展定下了一種調子:低調而堅韌。這一點是現今很多年輕人創業所缺乏的。
今天的年輕人,面臨眾多的機遇,有的在大企業工作幾年,撈得人生第一桶金,就開始不再打工而是自己做老板了;有的憑借市場經驗或者研發經驗,甚至只需編造一個好聽的遠景故事,就可以圈到一筆風險投資,在風險投資的推動下做公司了。這些出生年代好、職業生涯中又順風順水的年輕人“少年不知愁滋味”,一副“未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的樣子,往往開公司花起錢來都是大手筆,辦公要租最好地段的寫字樓、搞最好的裝修;一筆雷聲大的廣告費就把啟動資金花得差不多了;動不動將“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的豪言壯語掛在會議室。很可惜,90%這樣的中小企業都沒有邁過生存的門檻。遇到挫折,多數人又往往會心灰意冷。
因此,如果你是一位職業生涯出現變故的人,當你正遭遇人生挫折之時,建議你對照華為的任正非去仔細地想一想,因為你可能不至于慘到任正非創辦華為之前的境地。創業之初,任正非是沒有什么可以幻想的,更沒有任何資金可以用來進駐寫字樓,也沒有人想要去看他的創業白皮書和商業模式。他的腦子里唯有“生存”二字。
后來,雖然華為已成為年銷售額上幾百億元的大公司,任正非還是經常強調“惶者生存”“華為只是活下來了而已”;無論華為已經多大、多成功,任正非天天還是想著“活著”二字,這跟任正非40多歲如過山車般急轉直下的早年被騙受挫經歷分不開。任正非曾說“吃虧是福、上當是福、挫折是福”,如果你符合這三個條件,恭喜你成為“有福之人”。如果相對于44歲的任正非還年輕的你,你的企業關門了,你失敗了,請不要灰心。總結經驗教訓,從頭再來。失敗、挫折,本就是成功的必經階段。
受過挫折后的創業,讓人更加務實,反而更容易摸到企業經營的門道。實實在在的行為,甚于空洞而不切實際的理想。做一個負責任的男人,一個能庇妻蔭子的男人,這就是44歲時激勵任正非從挫折中走出來的奮斗目標。
當華為成為幾十億元的大公司時,任正非在《華為基本法》中列入“華為人應樹立的價值觀”的,是“熱愛家庭、為了追求家庭幸福而努力”這種普通人平實的追求。這里面包含了許多切實的感觸,這就是經歷了風雨的人的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