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創新思維與TRIZ創新方法(創新工程師版)
最新章節:
參考文獻
建設創新型國家,核心是要堅持守正創新,增強自主創新的能力。創新引領,方法先行。蘇聯科學家阿奇舒勒投入畢生精力,致力于創新研究。他率領團隊創建了一種由解決技術問題、實現技術創新的各種方法組成的理論體系——TRIZ。長期以來,國家科技部等有關部委多次明確指出要推進TRIZ等國際先進技術創新方法與中國本土需求融合……特別是推動TRIZ中成熟方法的培訓……本書從創新思維與創新方法的學習出發,面向創新三師(創新工程師、創新培訓師、創新咨詢師)的理論學習,涉及內容翔實,知識全面。全書包括TRIZ基礎,創新思維技法,系統分析方法,發明原理與應用(包括提高系統協調性的發明原理、消除有害作用的發明原理、改進操作和控制的發明原理、提高系統效率的發明原理),技術矛盾與矛盾矩陣,物理矛盾與分離方法,物場分析與標準解,S曲線與技術系統進化法則,功能導向搜索,用TRIZ解決發明問題,顛覆性創新與突破性創新,知識產權保護與專利等。本書共15章和7個內容豐富又實用的附錄,是一本創新思維與創新方法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優秀教材。全書各章都精心設計安排了習題環節,實用性強,把創新思維與TRIZ創新方法的概念、理論和技術知識融入實踐中,幫助讀者加深認識和理解,熟悉創新方法的實際應用。作為學習輔助,書后附錄提供了習題參考答案。本書可作為國家創新工程師培訓、高等院校開展創新教育、學習創新思維與創新方法的主教材,也可供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或作為繼續教育的教材。
目錄(271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內容簡介
- 插圖
- 前言
- 課程教學進度表
- 第1章 TRIZ基礎
- 1.1 發明與創新的基礎概念
- 1.1.1 發現和發明
- 1.1.2 創造與創新
- 1.1.3 典型問題和非典型問題
- 1.2 TRIZ的起源與發展
- 1.2.1 經典TRIZ的理論體系結構
- 1.2.2 TRIZ的發展歷程
- 1.3 發明的五個級別
- 1.3.1 發明的創新水平
- 1.3.2 發明級別的劃分
- 1.3.3 發明級別劃分的意義
- 1.4 TRIZ的核心思想
- 1.5 TRIZ的未來發展
- 1.6 國家標準:創新方法應用能力等級規范(部分)
- 1.6.1 應用能力一級的要求
- 1.6.2 應用能力二級的要求
- 1.7 習題
- 第2章 創新思維技法
- 2.1 創造性思維方式
- 2.1.1 發散思維與收斂思維
- 2.1.2 橫向思維與縱向思維
- 2.1.3 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
- 2.1.4 求同思維與求異思維
- 2.1.5 問題轉換
- 2.2 整體思考法
- 2.3 多屏幕法
- 2.3.1 普通多屏幕法
- 2.3.2 高級多屏幕法
- 2.4 STC算子
- 2.5 RTC算子
- 2.6 金魚法
- 2.7 小人法
- 2.7.1 目的
- 2.7.2 應用步驟
- 2.8 最終理想解方法
- 2.8.1 理想度
- 2.8.2 理想系統
- 2.8.3 最終理想解
- 2.8.4 理想化方法的應用
- 2.9 習題
- 第3章 系統分析方法
- 3.1 系統與系統思維
- 3.1.1 系統層級
- 3.1.2 系統思維
- 3.1.3 系統分析
- 3.2 功能分析
- 3.2.1 功能
- 3.2.2 功能結構與分解
- 3.2.3 功能模型分析
- 3.3 組件分析
- 3.3.1 建立組件列表
- 3.3.2 建立結構關系
- 3.3.3 建立組件模型
- 3.4 因果分析
- 3.4.1 三軸分析法
- 3.4.2 五個為什么
- 3.4.3 魚骨圖分析
- 3.4.4 因果軸分析
- 3.5 資源分析
- 3.5.1 資源的特征
- 3.5.2 資源的分類
- 3.5.3 資源分析方法
- 3.5.4 使用資源的順序
- 3.6 流分析
- 3.6.1 流的定義
- 3.6.2 流的分類
- 3.6.3 流的改善
- 3.7 裁剪分析
- 3.7.1 裁剪原理和過程
- 3.7.2 裁剪對象選擇
- 3.7.3 基于裁剪的產品創新設計過程模型
- 3.8 習題
- 第4章 提高系統協調性的發明原理
- 4.1 發明原理的由來
- 4.2 分割原理(1)
- 4.3 局部質量原理(3)
- 4.4 不對稱原理(4)
- 4.5 組合(合并)原理(5)
- 4.6 多用性原理(6)
- 4.7 嵌套原理(7)
- 4.8 重量補償原理(8)
- 4.9 柔性殼體或薄膜原理(30)
- 4.10 多孔材料原理(31)
- 4.11 習題
- 第5章 消除有害作用的發明原理
- 5.1 抽取原理(2)
- 5.2 預先反作用原理(9)
- 5.3 預補償原理(11)
- 5.4 減少作用的時間原理(21)
- 5.5 變害為利原理(22)
- 5.6 改變顏色原理(32)
- 5.7 同質性原理(33)
- 5.8 拋棄與再生原理(34)
- 5.9 加速氧化原理(38)
- 5.10 惰性環境原理(39)
- 5.11 習題
- 第6章 改進操作和控制的發明原理
- 6.1 等勢原理(12)
- 6.2 反向作用原理(13)
- 6.3 未達到或過度作用原理(16)
- 6.4 反饋原理(23)
- 6.5 中介物原理(24)
- 6.6 自服務原理(25)
- 6.7 復制原理(26)
- 6.8 廉價替代品原理(27)
- 6.9 習題
- 第7章 提高系統效率的發明原理
- 7.1 預操作原理(10)
- 7.2 曲面化原理(14)
- 7.3 動態化原理(15)
- 7.4 維數變化原理(17)
- 7.5 振動原理(18)
- 7.6 周期性作用原理(19)
- 7.7 有效作用的連續性原理(20)
- 7.8 機械系統替代原理(28)
- 7.9 氣動與液壓結構原理(29)
- 7.10 參數變化原理(35)
- 7.11 狀態變化原理(36)
- 7.12 熱膨脹原理(37)
- 7.13 復合材料原理(40)
- 7.14 習題
- 第8章 技術矛盾與矛盾矩陣
- 8.1 TRIZ中的矛盾
- 8.2 技術矛盾
- 8.3 39個通用工程參數
- 8.4 矛盾矩陣
- 8.5 利用矛盾矩陣求解技術矛盾
- 8.5.1 分析技術系統
- 8.5.2 定義技術矛盾
- 8.5.3 解決技術矛盾
- 8.6 矛盾矩陣的發展
- 8.7 習題
- 第9章 物理矛盾與分離方法
- 9.1 物理矛盾
- 9.1.1 定義物理矛盾
- 9.1.2 物理矛盾的定義步驟
- 9.1.3 技術矛盾與物理矛盾的關系
- 9.2 分離方法
- 9.2.1 時間分離
- 9.2.2 空間分離
- 9.2.3 條件分離
- 9.2.4 系統級別上的分離
- 9.3 利用分離方法求解物理矛盾
- 9.3.1 分析技術系統
- 9.3.2 定義物理矛盾
- 9.3.3 解決物理矛盾
- 9.4 將技術矛盾轉化為物理矛盾
- 9.5 用發明原理解決物理矛盾
- 9.6 習題
- 第10章 物場分析與標準解
- 10.1 物場分析的概念
- 10.1.1 對技術系統的抽象理解
- 10.1.2 物質
- 10.1.3 場
- 10.1.4 物場模型
- 10.2 物場模型類型
- 10.3 物場分析方法
- 10.3.1 增加物場度的進化方向
- 10.3.2 物場分析一般解法
- 10.3.3 應用一般解法的步驟
- 10.3.4 物場分析的應用舉例
- 10.4 76個標準解
- 10.4.1 建立標準解系統
- 10.4.2 問題類型與標準解法
- 10.5 應用標準解的步驟
- 10.6 習題
- 第11章 S曲線與技術系統進化法則
- 11.1 技術系統的定義
- 11.2 技術系統進化規律的由來
- 11.3 S曲線及其作用
- 11.3.1 S曲線
- 11.3.2 技術預測
- 11.4 技術系統進化法則
- 11.4.1 3條生存法則
- 11.4.2 5條發展法則
- 11.4.3 技術系統進化法則的本質
- 11.4.4 技術系統進化法則的應用
- 11.5 習題
- 第12章 功能導向搜索
- 12.1 關于功能導向搜索
- 12.1.1 功能導向搜索的一般步驟
- 12.1.2 確定領先領域
- 12.2 科學效應的作用
- 12.3 TRIZ中的科學效應
- 12.3.1 專利與科學效應
- 12.3.2 科學效應庫
- 12.3.3 用科學效應解決創新問題
- 12.4 創新的知識資源
- 12.4.1 產品創新設計中的知識資源
- 12.4.2 產品創新設計中的知識類型
- 12.5 支持產品創新設計的知識庫
- 12.5.1 發明原理實例庫
- 12.5.2 專利知識庫
- 12.5.3 領域知識庫
- 12.5.4 專題知識庫
- 12.6 習題
- 第13章 用TRIZ解決發明問題
- 13.1 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的技術進化
- 13.2 飛機機翼的進化
- 13.2.1 問題描述
- 13.2.2 問題分析
- 13.2.3 設計思路
- 13.2.4 最終方案
- 13.3 提高智能吸塵器的清潔效果
- 13.3.1 初始問題情境
- 13.3.2 定義問題模型
- 13.3.3 研究理想解決方案
- 13.3.4 具體解決方案
- 13.4 乘用汽車的外形設計
- 13.4.1 問題描述
- 13.4.2 問題分析
- 13.4.3 問題解決
- 13.5 油漆灌裝系統的裁剪
- 13.5.1 功能分析
- 13.5.2 裁剪
- 13.5.3 利用TRIZ工具得到創新解
- 13.6 發明問題解決算法ARIZ
- 13.6.1 ARIZ解題模塊
- 13.6.2 ARIZ解題過程
- 13.7 習題
- 第14章 顛覆性創新與突破性創新
- 14.1 顛覆性技術創新
- 14.1.1 顛覆性創新的定義
- 14.1.2 科技創新的三個層次
- 14.1.3 顛覆性創新的類型
- 14.1.4 顛覆性創新的特征
- 14.2 顛覆性創新的運用
- 14.2.1 顛覆性創新是大公司的黑洞
- 14.2.2 產品顛覆性創新
- 14.2.3 市場顛覆性創新
- 14.3 突破性創新
- 14.3.1 突破性創新是基于突破性技術的創新
- 14.3.2 突破性創新與顛覆性創新的關系
- 14.4 習題
- 第15章 知識產權保護與專利
- 15.1 知識產權概述
- 15.2 專利及分類
- 15.2.1 專利的概念及特點
- 15.2.2 專利的類型
- 15.3 專利權
- 15.3.1 專利權人
- 15.3.2 專利權法
- 15.3.3 專利權的獲得
- 15.4 國內專利申請程序
- 15.4.1 申請受理階段
- 15.4.2 初步審查階段
- 15.4.3 發明專利申請公布階段
- 15.4.4 發明專利申請實質審查階段
- 15.4.5 授權階段
- 15.4.6 國外專利申請
- 15.5 專利檢索
- 15.5.1 專利檢索的意義
- 15.5.2 專利檢索方法
- 15.6 習題
- 附錄
- 附錄A 物理效應
- 附錄B 化學效應
- 附錄C 幾何效應
- 附錄D 習題參考答案
- 附錄E 76個標準解詳解
- 附錄F 39×39矛盾矩陣
- 附錄G 100條科學效應簡介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24-12-27 22:53:40
推薦閱讀
- 團體心理服務技能(本會團體方向)培訓教材·習題集
- 商務禮儀教程:實訓·實務·實例
- 學前游戲論
- 大學生就業指導與職業規劃
- 采購管理實務
- 服裝定制:工匠精神回歸
- 前廳服務員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指南
- AutoCAD 2013完全學習手冊
- 電子商務視覺設計(第2版·慕課版)
-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2021
- MATLAB 2014從新手到高手
- 新時期專業技術人員道德建設
- 電機拖動與電控技術(第3版)
- 新能源汽車電池及管理系統檢修
- 保健按摩師
- 快樂機器學習
- 酒店英語(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系列教材)
- 育嬰員
- 服裝CAD基礎與實訓
- 精品食雕制作技術
- 創新思維及方法概論
- K歌技巧100問
- 女裝款式設計與案例表現1300例
- 服裝設計:從創意到成衣
- 版權貿易理論與實務教程
- 朔黃重載鐵路輪軌關系
- 手性農藥手冊
- ANSYS Workbench 18.2機械工程應用實踐
- 駝峰信號設備作業指導書
- 變電站值班員技能鑒定實操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