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文敘之思
最新章節:
愛心鋪成希望之路
本書的研究具有跨學科的特點,但聚焦于形式結構,因此書名暫定為《走進形式的結構》。本書有以下幾個部分:一、“學術發展歷程”,收入四篇文章:《跨越學科邊界》自序(歷時性地描述了作者從本科到當今的跨學科學術研究歷程),《短篇小說雙重敘事進程研究》后記(歷時性地描述了作者從讀博士到現在,如何一步一步從修正西方權威的理論發展到在西方學術前沿引領研究的過程),《在國際前沿創新——北大外院20周年院慶發言》(從在北大學習的經歷開始介紹自己的成長過程,聚焦于在國際前沿的拼搏),《試論外語科研創新的四種途徑》(《外語與外語教學》,介紹的是作者截至2000年的科研創新經驗)。二、導讀,收入以下導讀:《跨越學科邊界》導讀,《西方文體學的新發展》導讀,《含混的話語:女性主義敘事學與英國女作家》導讀,《小說文體論》導讀。三、書評:主要評論對象是當時國外有影響的學術新著。四、訪談錄。五、序言:作者多年擔任全國性的敘事學和文體學協會的會長,序言也包括在這兩個領域,她為在國內召開的國際會議的論文集寫的序言。六、評論:關于形式結構研究的評論。
目錄(52章)
倒序
- 封面
- 出版前言
- 自序
- 第一輯 問學歷程
- 跨學科研究歷程
- 敘事研究發展歷程
- 不同階段著作之關系
- 研究早期的創新經驗
- 第二輯 論辯
- 敘事學的新探索:關于雙重敘事進程理論的國際對話
- 《解讀敘事》的本質究竟是什么?
- 也談“敘事”還是“敘述”
- 《一小時的故事》與文學闡釋的幾個方面
- 對自由間接引語功能的重新評價
- 也談中國小說敘述中轉述語的獨特性
- “故事與話語”解構之“解構”
- 何為“隱含作者”?
- 試論當代西方文論的排他性和互補性
- 第三輯 訪談
- 如何正確理解“隱性進程”和“雙重敘事進程”?
- 理論的表象與實質
- 第四輯 序言
- 《敘事學的中國之路:全國首屆敘事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序
- 《敘事學研究:第二屆全國敘事學研討會暨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敘事學分會成立大會論文集》序
- 《敘事學研究:理論、闡釋、跨媒介》序
- “新敘事理論譯叢”總序
- 《文體學:中國與世界同步》序
- 《文體學研究:回顧、現狀與展望》序
- 《文體學研究:探索與應用》序
- 《文體學研究:實證、認知、跨學科》序
- 《連貫與翻譯》序
- 《歷史的敘述與敘述的歷史——拜厄特〈占有〉之歷史性的多維研究》序
- 《歷史話語的挑戰者——庫切四部開放性和對話性的小說研究》序
- 《英國經典文學作品的兒童文學改編研究》序
- 《跨媒介的審美現代性:石黑一雄三部小說與電影的關聯》序
- 第五輯 書評
- 關于西方敘事理論新進展的思考
- 《小說修辭學》第一版與第二版評介
- 關于西方文體學新發展的思考
- 文體學研究的新進展
- 《語言與文體》評介
- 從三本著作看西方翻譯研究的新發展
- 第六輯 導讀
- 《含混的話語:女性主義敘事學與英國女作家》導讀
- 《西方文體學的新發展》導讀
- 《文學中的語言:文體學導論》導讀
- 《小說文體論:英語小說的語言學入門》導讀
- 《跨文化性與文學翻譯的歷史研究》導讀
- 《跨越學科邊界》導讀
- 附錄
- 人格的魅力
- 愛心鋪成希望之路 更新時間:2024-06-12 15:36:30
推薦閱讀
- 苦惱的敘述者
- 后殖民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研究
- 毛澤東品國學(超值金版)
- 唐代文化與詩人之心(日本唐代文學研究十家)
- 20世紀域外文論本土化機制研究
- 史學名家梁園東
- 戲曲與俗文學研究(第9輯)
- 聽錢鐘書講文學
- 河南文學史·當代卷
- 重訪新批評
- 斯大林與文學
- 文學與戲曲(和諧教育叢書)
- 文學理論:求索與反思
- 土改文學敘事研究
- 能歌善舞的文字:金波兒童詩評論集
- 錢鍾書的創作與翻譯研究
- 文學原理學批評及其他
- 《論語·學而》英譯選本匯校集釋:以理雅各《中國經典》第一卷為底本
- 維納斯的腰帶:創作美學
- 現代中國文學史(國學大師·經典必讀)
- 《稗家粹編》與中國古代小說研究
- 唐宋派文學思想研究
- 秦腔與當代西北作家創作關系研究
- 通往實踐的中國文學理論建構
- 近百年女性詞史
- 牛津通識讀本:傳記(中文版)
- 文心(新版)
- 文學史的文本透視
- “詩言志”新辨
- 中國審美文化焦點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