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企業發展與民族團結:民族地區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論與實踐
本書從企業社會責任的角度切入,探討民族地區企業社會責任履行對民族關系的正向影響、對民族團結形勢的總體影響。在對企業社會責任進行一般理論探索的同時,本書將研究視角聚焦于民族地區,試圖從我國多民族國情出發,考察民族地區企業社會責任的制度因素和制度環境,以期更好地把握影響社會責任理念和行動的制度因素,進而從組織與制度互動的角度為制度的堅持和完善提供理論與實踐依據。
目錄(41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總序
- 序言
- 摘要
- Abstract
- 導言
- 第一章 問題與概念:研究緣起與問題提出
- 第二章 獲益與回饋:企業社會責任理念與民族地區發展
- 第一節 企業社會責任理念與多民族國家民族關系調適
- 第二節 企業社會責任的經濟學分析
- 第三節 企業社會責任的政治學分析
- 第四節 企業社會責任的社會學分析
- 第三章 改革與轉型:民族地區企業社會責任的歷史變遷
- 第一節 自由與責任的一般關系
- 第二節 不同歷史時期的企業社會責任
- 第三節 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企業社會責任
- 第四節 改革與轉型背景下企業社會責任的邊界
- 第四章 法律與道德:民族地區企業社會責任的約束機制
- 第一節 法律與道德的一般關系
- 第二節 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規制與道德約束
- 第三節 民族地區企業社會責任的制度環境
- 第四節 企業社會責任是法律責任和道德責任的結合
- 第五章 主體與行動:民族自治地方企業社會責任推進機制
- 第一節 主體構成:企業、政府與社會
- 第二節 不同主體對民族地區企業社會責任的推動
- 第三節 民族地區企業社會責任建設案例分析
- 第四節 啟示與建議
- 第六章 溝通與披露:民族地區企業社會責任實踐調查
- 第一節 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具體要求和最新發展
- 第二節 民族地區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情況分析
- 第三節 民族地區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完善機制
- 第七章 制度與保障:民族地區企業社會責任的實現路徑
- 第一節 民族地區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二節 民族地區企業社會責任的制度體系與指標體系建設
- 第三節 加強民族地區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的幾點思考
- 結語
- 參考文獻
- 后記
- 企業發展與民族團結民族地區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論與實踐 更新時間:2019-01-05 00:36:20
推薦閱讀
- 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報告(2014)
- 失衡的世界
- 從工業化到城市化:未來30年經濟增長的可行路徑
- 全球化的終結?
- 中國收入分配研究報告
- 2018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報告: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勞動力市場平衡性
- 新供給經濟學:理論與實踐
- 中國經濟:內生增長
- 農村金融資源配置與農民福利的時空耦合機制研究
- 中國綠色經濟增長理論與實證
- 橫越未知
- 新常態下的河南開放發展
- 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與發展:工業機器人
- 零邊際成本社會
- 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2015年報告
- 云上的中國:激蕩的數智化未來
- 新絲路學刊(總第3期)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生態環境管理市場機制研究
- 中國2016:尋找新動力
- 珠海潮(2019年第1期/總第93期)
- 中國氫能產業政策研究
- 我國的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生態福利績效提升
- 中國扶貧基金會經典案例
- 中國西部地區擴大南向開放構建陸海新通道的路徑抉擇
- 城市公共住房政策設計:基于供需均衡分析的考量
- 激蕩四十年:中國企業1978—2018(全三冊)
- 領跑:中國高鐵
- 中國企業信用建設報告(2018—2019)
- 國家命運:中國未來經濟轉型與改革發展
- 中國就業戰略報告(2016):經濟新常態下的就業市場景氣指數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