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醫學心悟
免費

綜合性門徑醫著。五卷。清程國彭撰。成書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程國彭,字鍾齡,號普明子。生卒年不詳。天都(今安徽歙縣)人,清代醫家。程氏以醫術名噪于康熙、雍正年間。《醫學心悟》為其代表作。本書是程氏積三十年之醫療心得,并融會《內》、《難》、《傷寒》等理論,以及歷代醫家臨證之精華編撰而成。本書內容,卷一載“醫中百誤歌”、“經腑論”、“內傷外感致病十九字”、“寒熱虛實表里陰陽辨”、“醫門八法”等醫論四十篇,總論四診八綱及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等理論及其應用;卷二論傷寒,分述傷寒六經證治;卷三則論述內科病證的辨證施治;卷四則主要論述眼、耳、咽喉等病證治,并附有外科證治;卷五為婦科經、帶、胎、產等病證的辨證施治。上述各證分別論其病源、病狀、診斷和治法、并附有程氏自擬的經驗方,使人一目了然,頗為切合臨床實用。程氏主張,學貴沉潛,務求對醫理有所悟解,其臨證,首重病因,且辨證精當,頗得要領。如說“病有總要,寒熱虛實表里陰陽八字而已”。這是對八綱辨證方法所進行的簡明扼要、提綱挈領的總結。本書文字簡煉,易讀易記,亦是其特點之一。另外,書中根據《傷寒論》所歸納的治病八法,亦頗有深意,素為后世醫家所采用。如論“和法”時說:“傷寒在表者可汗;在里者可下;其在半表半里者,唯有和之一法焉。仲景用小柴胡加減是已。然有當和不和誤人者;有不當和而和以誤人者;有當和而和,不知寒熱之多寡、稟質之虛實、臟腑之燥濕、邪氣之兼并以誤人者,是不可不辨也。”所論確屬深刻而全面,可謂詳而不繁,簡而能備。此外,書中所列各科病證,分類清楚,論述詳明,脈因證治,環環相扣,所用方藥簡便易行。綜觀全書,確是學習中醫登堂入室的重要參考書。本書現存有清雍正十年(1732年)本、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本、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本及《中國醫學大成》本等主要版本。一九五五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曾有影印本出版。

程國彭 ·國學 ·13.4萬字

最新章節 第31章 2015-12-31 11:04:20
詞品
免費

明楊慎著。6卷。楊慎字用修,號升庵,新都(今四川新都)人。明正德六年殿試第一。授翰林修撰。嘉靖三年,召為翰林學士。以“大禮”之議觸犯朝廷,遣戍云南永昌衛。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卒于云南,年72。《明史》有傳;說:“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后人輯其詩文為《升庵集》。《詞品》論說填詞,窮本溯源,直至梁陳隋六朝,為前人所未及。他在《詞品》的序文中說:“詩詞同工而異曲,共源而分派。在六朝若陶弘景之《寒夜怨》、梁武帝之《江南弄》、陸瓊之《飲酒樂》、隋煬帝之《望江南》,填辭之體已具矣。若唐人之七言律,即填辭《瑞鷓鴣》也。七言律之仄韻,即填辭之《玉樓春》也。若韋應物之《三臺曲》、《調笑令》,劉禹錫之《竹枝辭》、《浪淘沙》,新聲迭出。孟蜀之《花間》、南唐之《蘭畹》,則其體大備矣。豈非共源同工乎!”該書對兩宋詞人及其作品介紹論述較多,金、元、明人亦及之。對詩詞文體關系,亦時有評論,如在說到梁簡文帝《春情曲》時說:“此詩似七言律……唐律之祖。而唐詞《瑞鷓鴣》格韻似之。”如在評論王筠《楚妃吟》時說:“大率六朝人詩風華情致,若作長短句,即是詞也。……予論填詞必溯六朝,亦昔人窮探黃河源之意也。”

(明)楊慎 ·國學 ·5.8萬字

最新章節 第19章 詞品補 2015-10-09 15:52:34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定县| 吉隆县| 随州市| 抚松县| 武胜县| 巴彦县| 隆回县| 章丘市| 姜堰市| 东至县| 石狮市| 萍乡市| 拉萨市| 高唐县| 景洪市| 凯里市| 清远市| 许昌市| 苏尼特左旗| 乌拉特前旗| 翁牛特旗| 观塘区| 大宁县| 合阳县| 灵璧县| 宕昌县| 罗田县| 涞源县| 南溪县| 安塞县| 龙南县| 房山区| 襄樊市| 莎车县| 工布江达县| 确山县| 友谊县| 简阳市| 繁昌县| 兴义市| 裕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