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的殘酷面(《哈佛商業評論》2019年第1期)
創新文化誠然令人向往,許多領導者聲稱自己知道創新氛圍能帶來什么,但是,這種文化實際上很難建立和維持。這一點令人費解。大家都喜歡的、有趣的做法,為什么難以實行?傳統觀念認為,創新成功要有包容失敗的環境和樂于實驗的意愿,這個環境要鼓勵員工暢所欲言,鼓勵合作和去層級化。其實,這還不夠。這些討人喜歡的特征只是創新的一部分,另外還有一些更難、更無趣的東西會抵消它們。包容失敗就要不容忍無能。樂于實驗就要有嚴格的規范。要有心理安全感,就要適應近乎殘酷的直白。合作必須與個人責任相平衡。而不分層級的扁平結構需要強大的領導力。想要建立創新文化,必須妥善管理這種兩面性造成的矛盾,否則很難成功。以不容忍無能為例。有風險的創意,最終失敗不要緊,但技術平庸、敷衍了事、工作習慣差、管理能力低下就有問題了。無法達到要求的員工要么被解雇,要么換到更符合他們能力的崗位。喬布斯會隨便解雇他覺得無法完成任務的員工,這點是出了名的。亞馬遜的員工按照活力曲線排位,墊底的人被淘汰。谷歌善待員工的文化很出名,但要在谷歌獲得職位的難度也數一數二(每年有200萬名申請者競爭5000個職位),而且有一套嚴格的績效管理系統,讓不達標的人換崗。在皮克斯,無法順利推進項目的導演會被替換掉。公司為員工設置高標準,這似乎是理所應當的,但可惜,多數公司在這方面欠考慮。有的公司研發團隊十幾年都沒有發現過新的候選藥物,而高層領導卻表示:“我們的文化氛圍就像一家人。我們不習慣解雇員工。”這種做法在目前很多企業依然被推崇,這也是創新文化無法建立并推進的主要原因。文化上的轉變都很艱難。組織文化就像寫明了成員守則的社會契約。領導者要改變組織文化,就像是要打破社會契約。因此自然而然地,組織內部的許多人,特別是目前的既得利益者,會有所抵觸。這是本期封面文章《創新文化的嚴峻事實》一文給領導者們的提醒:建立創新文化中產生的這種矛盾必須妥善管理。作者加里·皮薩諾是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學HarryE.FiggieJr.教席教授,他曾在全球各種公司的研討會上非正式地采訪過幾百名管理者。他指出,創新文化可能會不穩定,相互制衡的力量容易失衡引起混亂,領導者必須留意任何領域的“過度”跡象,必要時采取行動恢復平衡。
·1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