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在各申報單位報送的技術文件的基礎上,經必要的審核、編撰完成的,包括35項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與34個示范工程,簡明地介紹了各項實用技術及示范工程的適用范圍、基本原理、工藝流程、技術指標、效益分析及技術服務等內容。本書可為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及用戶單位的污染減排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環境科學 ·12.5萬字
本書共分五章和兩個附錄。主要內容包括:室內環境調查方案、19省市室內污染實測調查(2010-2015)、調查數據匯總與統計分析、室內污染控制、室內污染控制展望等。本書的出版,對了解我國目前室內環境污染狀況、找出了主要影響因素和解決辦法,為下一步國家標準《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的修訂和完善,以及編制房屋裝修行業標準提供技術支持都有很大的意義。
王喜元 陳松華 梅菁等 ·環境科學 ·17.7萬字
本書結合土壤學經典內容如土壤的基本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性質,從土壤環境基本問題和污染物種類、特點及其運移出發,論述土壤環境體系中污染的產生和對其進行治理的原理;重點闡述了土壤環境污染及其修復的國內外主流技術,分析各修復技術的特點、原理、適用污染物和土壤類型,并選擇國內外典型案例對各修復技術的現場適用性和應用情況進行評價。本書具有較強的知識性、系統性和實用性,可作為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及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領域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參考資料。
賈建麗 ·環境科學 ·18.6萬字
本書致力于記錄和傳遞青海高原高寒木里礦區生態環境修復工作的具體細節和指導思想,創造性地運用煤炭地質學的理念,解決了高原高寒生態修復的問題,各學科交叉,各種科研難關的攻破,具有很強的創造性和示范性。本書的學術價值和科研價值顯著,對從事煤炭地質、煤礦開發和礦山生態環境保護的工程技術人員,地礦類和生態類等高校師生和科研人員具有重要的賞閱和參考應用價值,推薦給相應的館配渠道,高校圖書館,社會科研單位,具有很大的收藏價值。
王佟 王海寧 潘樹仁等編著 ·環境科學 ·3萬字
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是我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重點區域,也是確保全國生態安全的關鍵地帶,是我國亟待解決沙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問題的主戰場,黃河流域的生態文明建設情況不僅事關當地人民的福祉,也會直接影響全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本書從黃河流域生態治理法律協調機制的角度開展研究,進一步完善黃河流域生態治理法律協調機制,加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行政執法機制,指出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行政執法中存在的問題,并健全黃河流域生態修復政府監管機制對策。結合國內外的先進理念對流域內微塑料污染防治、生態保護司法協調機制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呂志祥等 ·環境科學 ·21.8萬字
為了更好地回顧項目實施的全過程做法與體會,記錄項目實施所取得的成果,以便與水土保持界的同行們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地研究與探討。黃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銀行貸款項目辦公室對項目成果進行了整理,組織編寫了《生態恢復與流域發展的實踐與探索》、《黃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管理文集》、《黃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科研成果論文選編》等書籍,希望能對進一步研究探討水土保持融資渠道有所幫助和啟迪。在編輯過程中,得到了相關機構和專家的幫助和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
黃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銀行貸款項目辦公室 ·環境科學 ·23.8萬字
全書共分為六章,內容主要包括印染廢水處理的高級氧化技術、UV/H2O2氧化技術、Fenton氧化技術、納米TiO2制備及光催化、納米ZnO制備及光催化、高級氧化耦合技術處理含有機染料廢水。本書可供環境保護、水處理領域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閱讀,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徐航 ·環境科學 ·10.2萬字
云南是中國生態環境最復雜、生態資源最富集、生態功能最重要、生態地位最突出的省份之一,為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云南努力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戰略定位,云南省明確提出“把云南建設成為中國最美麗省份”的重大任務。建設美麗云南,需要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回答“為什么要建設、建設什么、怎樣建設”三個基本問題。本書一方面從理論上回答建設美麗云南要“怎么看”,探究其科學內涵和學理思想;另一方面從實踐上設計建設美麗云南要“怎么干”,構建美麗云南建設的關鍵內容和工作路線。
段昌群 吳學燦 李唯 劉嫦娥等編著 ·環境科學 ·31.9萬字
本書從技術與工藝管理角度出發,較為詳細地介紹了污水處理的技術與工藝管理等內容,如污水的物理處理技術、化學處理技術、活性污泥處理技術、生物膜處理技術、厭氧生物處理技術、深度處理技術、污泥處理技術等。其中包括了技術工藝的原理和特點、運行方式、工藝參數以及注意事項、存在問題等。本書可為污水處理工藝運行和管理者提供技術指導和建議。本書可作為污水廠操作人員的自學和培訓教材,也可作為給水排水工程和環境工程專業師生的參考書。
伊學農 宋桃莉 周偉博 ·環境科學 ·16.4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環境保護中等離子體治理技術現狀,包括等離子體消毒、空氣污染控制、固體廢物處理及水凈化技術。首先介紹了一種新型非熱等離子體流化床修復菲污染土壤,當能量密度為5960J/g時,菲的除土率高達95%,并提出了等離子體修復菲污染土壤的機理。利用滑動弧等離子體反應器進行混合染料廢水的降解和脫色,混合染料的降解與脫色符合準一級動力學規律。把微等離子體系統用于去除廢水中鉻,當能量密度為300J/mL時,經過2min的放電處理,鉻的去除率高達100%。利用濕空氣滑動弧能夠快速實現高效的表面殺菌,不同空氣流速下以及放電間距下滅菌的動力學表明增大空氣流速以及縮小放電間距能夠改善殺菌效果。最后,提出了一種新型等離子體流化床凈化有機廢氣技術。
杜長明 ·環境科學 ·2.3萬字
本書共分五章,針對國內外餐廚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技術研究現狀,詳細介紹了餐廚垃圾的理化特性和生物特性,重點介紹了餐廚垃圾三種主要資源化處理技術:堆肥化、厭氧發酵和飼料化處理技術,并對三種處理技術進行了綜合全面的理論論述和技術分析,分析了各自的優勢和存在的弊端;詳細介紹各技術的關鍵設備;并就相應技術列舉具體工程案例。另外,本書也詳細闡述了地溝油的產生、處理現狀及理化特性,介紹了生物柴油特性及發展現狀,重點介紹了地溝油制備生物柴油各種技術的原理、工藝設計,并列舉工程實例。適用讀者對象:環境工程專業在校師生、環保領域科研工作者、環保主管政府部門和機構管理者及技術人員等。
許曉杰等 ·環境科學 ·15.2萬字
寧夏半山半川、富饒美麗,引黃灌區素有“塞上江南”之稱。但就寧夏整體而言,干旱少雨,地形地貌變化大,地質構造復雜,是生態資源環境脆弱的地區,也是全國自然災害嚴重的省區之一,多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干旱、地震、冰雹、洪水、泥石流、滑坡、農林生物災害等自然災害的挑戰和威脅,不斷對人民生命財產和生態環境造成破壞,而且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也相應增加,其不利影響日趨加劇。
張思源 ·環境科學 ·8.8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廢水處理與資源化的基本單元、石油化工廢水處理工藝及工程應用、精細化工廢水處理工藝及工程應用、煤化工廢水處理工藝及工程應用、發酵類制藥廢水處理工藝及工程應用、工業園區廢水處理工藝及工程應用,以及其他典型行業廢水處理工藝與工程案例等內容。本書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為讀者展示了工業廢水處理與資源化技術研發與應用的技術進展,幫助讀者提升解決工業廢水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僅適合從事工業廢水處理領域的科研人員、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閱讀,也適合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及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楊敏 張昱 高迎新等編著 ·環境科學 ·18.9萬字
本書從公眾態度與行為角度入手,分析中國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社會基礎。基于2003年中國CGSS調查數據,作者從各個方面分析了中國公眾環境關心與行為的測量、影響因素及其理論與應用價值。
洪大用 肖晨陽等 ·環境科學 ·15.2萬字
《西部大農業發展戰略:黃土高原北部風沙區土地退化與治理研究》一書,以防治北方農田土壤侵蝕為重點的土地荒漠化為研究對象,通過對高投入、高產出的傳統翻耕對土壤進行劇烈擾動和翻轉、破壞土壤結構,使土壤很容易受到風蝕影響的反思,認為黃土高原北部風沙區農田土地沙漠化防治的核心就是提高冬春季農田覆蓋,減少風蝕。從而開展了保護性耕作的野外田間定位觀測試驗研究,同時在全球氣候變暖、冬小麥種植北移的背景下,開展了冬小麥保護性耕作的田間試驗研究,并利用風洞模擬試驗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的防風效益。研究采用野外試驗、室內風洞模擬分析的方法及室內統計分析的方法,對保護性耕作措施下土壤特性、水肥利用率、經濟效益及防風效益進行了系統的觀測分析,為黃土高原北部風沙區防治土地退化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
雷金銀 吳發啟 ·環境科學 ·7.6萬字
多年以來,我國農村面臨著因農業廢棄物處置不當造成的環境污染和可再利用資源嚴重浪費的現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的巨大潛力逐漸被重視并開發出來。本書針對這種現象,從綜合利用的現狀、技術、國外綜合利用方法和立法情況幾個方面討論了我國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的管理問題,并從政策與法規角度探討了循環經濟與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之間的關系,論述了管理立法的必要性與操作思路。本書可供從事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的管理者和研究者、循環經濟的研究者等參考使用。
朱建國 陳維春 王亞靜 ·環境科學 ·16.6萬字
本書是高等院校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本科核心專業課程“供熱工程”的教科書。本書結合國家最新的設計規范及其設計規程,深入淺出,對以熱水和蒸汽作為熱媒的集中供暖系統的工作原理、設計方法及設計要求作了詳細的闡述;對供熱收費改革與計量、分戶熱計量熱水供暖系統、低溫熱水地板輻射供暖、溫控閥等新技術、新設備和新的研究成果給予了比較詳細的介紹。為了方便讀者學習、理解及備考勘查設計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暖通空調專業執業資格考試,本書在每個章節設置典型工程案例及其技術例題。
江煜 楊廣 李靖主編 汪秋剛 額熱艾汗 任玉成副主編 ·環境科學 ·10.5萬字
從農村環境、林業政策、水土保護、農業生態發展、生態補償機制等方面著手,重點關注農民關心的垃圾處理、廁所革命、水資源保護,水土涵養(退耕還林退耕還濕退牧還草)、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農藥化肥抗生素使用、農家樂等農村產業污染處理、無公害綠色農產品、生態保護區、國家公園等方面,解釋國家農業農村生態環保政策和規矩要求,指導農民生產和生活。
朱世平 饒海華 ·環境科學 ·6.1萬字
本書基于經濟學、系統科學、地理學等相關理論,以江蘇省和河南省為例,運用熵值法、耦合法、象限分類識別法、結構方程模型等方法,從動態時間序列和靜態空間格局相結合的角度,詳細分析城鎮化發展及與生態環境系統耦合協同的演化機理及路徑選擇,結合各地區地域特點,探索全面建設綠色環境、經濟及社會的生態城鎮可持續發展道路。
馮霞 ·環境科學 ·14.1萬字
生態危機是人類當下面臨的最嚴重的困境。本書以一個中國西南縣域60余年的生態變遷為案例,通過對田野資料和文獻資料的分析與梳理,從社會學的視角探討生態危機產生的深層原因,為生態危機的治理建言獻策。農村生態問題的產生及加劇與現代性因素密切相關,國家權力、現代科技和市場體系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生態惡化的非預期后果。當下的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對現代性進行深刻反思,同時積極吸收民間傳統的生態智慧。
耿言虎 ·環境科學 ·17.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