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分析了國外在治理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音污染和輻射污染領域的創新信息,分析了國外研制節能環保產品、環保材料與藥劑的新成果,還分析了國外環境生態保護和清潔能源開發領域取得的新進展。本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環境保護方面的前沿學術知識,宜于雅俗共賞。本書適合環保人士、環保工作者、高校師生、政府管理人員閱讀。
張明龍 張瓊妮 ·環境科學 ·45.4萬字
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號:20ZDA088);2019年度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資助項目《紡織產業節能減排制度供給及其績效評價》(19NDJC235YB)。本書基于轉型升級理論、環境規制理論、制度演化理論等三大理論基礎,按照政府強制性制度、市場激勵性制度、公眾參與性制度,將367項紡織產業節能減排制度進行分類,分別以紡織產業、紡織企業上市公司、紡織產品為典型案例,得出有關制度與環境、經濟、生態績效之間的互動關系和內在影響機理,同時設計出更加適合紡織產業發展的制度環境資源。本書研究發現: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實施顯著削弱了紡織產業的污染能耗問題,而不同政策的出臺及企業異質性因素使得具體政策的作用效果表現出非對稱特征;從政策設計有效性前提來看,降低信息不對稱是企業進行環境信息公開的重要原因,且這一舉措可以增加投資者認可度;基于紡織企業碳足跡結構突變檢驗,發現紡織業碳足跡存在結構性突變效應,且COD200的實施對其碳足跡結構產生了顯著影響。
王曉蓬等 ·環境科學 ·12.4萬字
本書共分8章,在簡要介紹清潔生產的概念及國內實踐基礎上,闡述了服務業清潔生產現狀及發展趨勢、交通運輸行業概況及特點、交通運輸行業清潔生產審核方法、交通運輸行業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方法、交通運輸行業清潔生產先進管理經驗和技術、交通運輸行業清潔生產典型案例、交通運輸行業清潔生產組織模式和促進機制。書后還附有行業政策類和技術類文件,便于讀者查閱。本書旨在促進交通運輸行業清潔生產工作,提升行業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動審核單位、咨詢服務機構及管理者從不同角度推進清潔生產相關工作,可供從事清潔生產研究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李曉丹 陳晨 李旭等編著 ·環境科學 ·9.9萬字
本書為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的成果匯總,共收集了64篇論文,分四大方面: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生態保護。主要供相關專業人員學習參考。
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環境科學 ·39萬字
本書共5章,主要介紹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來源、產量及組成,我國污泥泥質特性及影響因素,污泥的環境風險評估,污泥穩定化指標及技術評估,污泥生物穩定化指標體系研究。本書內容系統全面,有針對性地對污泥厭氧消化和好氧堆肥兩種生物穩定化過程的評價指標和方法進行了探索,可供污水處理領域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市政工程、環境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戴曉虎主編 ·環境科學 ·9.2萬字
本書介紹了水中有機物及分類、水中有機物檢測、水中有機物相對分子質量分布(超濾法及凝膠色譜法)、水中有機物的三維熒光光譜、工業水處理流程中各處理單元對有機物的去除,以及水中有機物的吸附處理。本書側重水中有機物問題的基礎知識和研究方法,有較強的實用性。
丁桓如 ·環境科學 ·11.6萬字
如果說農業文明是“黃色文明”,工業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態文明就是“綠色文明”,生態文明建設其實就是把可持續發展提升到綠色發展高度,為后人“乘涼”而“種樹”,就是不給后人留下遺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態資產,助力推動美麗中國建設。《生態文明》(全彩版)既包含生動形象的漫畫,又包含豐富有趣的環保科普理念和知識,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展開,主要向讀者介紹了以下精彩內容:生態文明的提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生態文明的行為建設、生態文明的法制建設、生態產業的建設與發展等,幫助讀者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生態文明的內涵,提高環保意識。本書旨在普及環境保護知識,倡導綠色環保理念,適合所有對環保和生態文明理念感興趣的大眾讀者,尤其是青少年和兒童親子閱讀。
高英杰 王旅東主編 ·環境科學 ·3.6萬字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實驗》的實驗部分包括大氣污染物監測、粉塵物理性質測定、除塵器性能測定、氣態污染物凈化等實驗和綜合設計型實驗、研究創新型實驗,在基礎部分介紹了實驗教學程序、實驗室安全、實驗室儀器設備、實驗基本操作、實驗設計和實驗數據處理等內容。《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實驗》在實驗中引入了目前環境保護行業在用的空氣污染分析、監測、處理的方法、設備、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項,對從事空氣質量監測、治理相關工作的技術人員也是一本實用的技術參考書。《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實驗》可供環境專業本科教學使用和參考,也可供環境保護相關專業人參考。
許寧主編 ·環境科學 ·13.7萬字
本書基于能源資源稟賦約束視角研究碳強度減排目標的實現機制問題,將能源資源稟賦對碳強度的影響分解為對經濟增長和碳排放的影響,從理論模型和經驗研究兩方面分析能源資源稟賦通過中介變量對經濟增長和碳排放,進而對碳強度的影響及其傳導機制。本書還構建零和收益一數據包絡分析模型,對碳強度減排目標約束下碳排放權的省際分配問題進行研究。本書對于弱化“高碳”資源稟賦特征對實現碳強度減排目標造成的不利影響,以及實現能源富集地區的綠色轉型與高質量發展具有一定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孫耀華 ·環境科學 ·8.9萬字
兩周時期足中同古代文化形成發展的重要源頭期,研究兩周時期的生態環境與社會文明之關系,既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又有較高的學術價值。總結古代社會保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的經驗和教訓,較為準確地把握兩周時期生態環境的基本狀況和變化脈絡,可以為當今政府制定相關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鑒,使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又能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通過學術影響,還能普遍提高民眾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使生態環境能夠得到更加廣泛的關注和保護。環境史研究又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它不僅有助于歷史學的發展和完善,有助于傳統思維方式的更新改變,還促使了新的研究方法的產生及運用。當前中國古代環境史研究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就,但還存在研究較為分散、不夠系統、研究深度不夠、跨學科合作研究沒有真正實現等問題。本書嘗試從兩周時期的生態環境狀況及其變化,影響生態環境變化的社會因素,保護生態環境的思想、制度、法律及措施等方而進行一次較為全面的研究,以彌補上述研究的不足。
李金玉 ·環境科學 ·19.9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環境中主要污染物的類型和分類、污染物的吸附行為、污染物的降解行為、污染物的遷移轉化、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大氣中污染物的控制、水體中污染物的控制、土壤中污染物的控制、固體廢物污染及控制、噪聲污染及控制和輻射污染及防護等內容。內容涉及各種環境行為的過程、機理及影響因素的介紹及有關典型案例的分享等,重點介紹了有機污染物、重金屬等污染物的環境行為。本書不僅可供從事環境保護和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相關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設計人員和管理人員閱讀,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化學工程等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彭紅波 ·環境科學 ·10.3萬字
公共安全形勢總體嚴峻,是目前國家、企業、群眾等普遍關注的熱點。本書從物聯網與公共安全融合的角度,系統描述了物聯網理念和產業興起的歷史淵源、物聯網與公共安全的內涵與存在問題,分析了公共安全物聯網的支撐技術,以社會安全、生產安全、食品安全、防災減災等領域為切入點,深入剖析了物聯網在公共安全領域的應用。全書注重推進物聯網在公共安全領域中的獨特應用,最后對未來物聯網在公共安全領域發展的一些觀點做了歸納和展望。
吳曼青主編 ·環境科學 ·13.8萬字
我國正處在城鎮化中期階段,環境污染、生態保護等問題迫在眉睫,生態規劃與生態可持續發展是城鎮化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開展生態規劃與生態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本書從復雜動力學理論視角出發,以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建筑設計、旅游規劃、生態規劃為基礎研究,進行跨界和包容性研究,以此對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機制,構建了生態系統動力學模型,結合實際案例,提出了生態規劃和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對策與建議,對生態修復、共建共享的進行了深度思考和探索,呼吁每一個子民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實現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費明明等 ·環境科學 ·16萬字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地震、洪災、火災、車禍等突發災害時有發生。面對災害,很多人因缺乏自救知識而驚慌失措,錯過了最佳自救時間,導致悲劇的發生。面對突發災害,能否及時有效地采取自我救助措施,將會決定生命的延續與否。同時,掌握了遇險緊急救助的方法,也可以幫助周圍的人擺脫險情。本書是現代家庭必備的自救手冊,適合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群閱讀。本書內容分為自然災害篇、火場危害篇、交通事故篇、水上安全篇、日常意外篇等,增強讀者的生存能力,讓讀者能更好地保護自己、救助他人!
劉瑞軍編著 ·環境科學 ·6.6萬字
本書基于“中國制漿造紙行業二噁英減排項目”的實踐,按照基礎篇、管理篇、技術篇、實踐篇,分別介紹了二噁英概況、《斯德哥爾摩公約》及我國履約概況、制漿造紙行業二噁英排放情況、我國制漿造紙行業二噁英污染防治相關政策法規及技術標準、我國制漿造紙行業二噁英污染防治技術支撐情況、二噁英削減清潔生產技術工藝、二噁英監測技術、相關工程案例及運行經驗等內容,并系統介紹了二噁英污染防治的背景、路徑以及經驗等。本書具有較強的知識性和技術性,可供從事制漿造紙、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工程技術、科研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工程、化學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陳亮 程言君等 ·環境科學 ·10.7萬字
全書共分為9章,內容主要包括概述、場地污染過程與模擬、污染場地調查與監測方法、污染場地健康風險評價、場地生態風險評價、污染土壤修復技術、污染地下水修復技術、污染場地修復技術篩選與修復工程實踐、污染修復效果檢驗與原理。本書可供環境保護領域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閱讀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楊再福編著 ·環境科學 ·26.1萬字
本書分別針對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活動中產生的各種有機廢棄物,對其能源化利用的過程原理、技術方法、工藝路線及主要設備等進行了詳細介紹。主要內容包括:環境問題和環境能源的分類、開發、利用,有機廢棄物的來源、組成及能源化利用方法,有機廢棄物的燃燒與能源化利用技術及設備,有機廢棄物的焚燒與能源化利用技術及設備,有機廢棄物水熱氧化與能源化利用技術及設備,有機廢棄物熱解液化與能源化利用技術及設備,有機廢棄物水熱液化與能源化利用技術及設備,有機廢棄物熱解氣化與能源化利用技術及設備,有機廢棄物氣化劑氣化與能源化利用技術及設備,有機廢棄物水熱氣化與能源化利用技術及設備,有機廢棄物熱解炭化與能源化利用技術及設備,有機廢棄物水熱炭化與能源化利用技術及設備,有機廢棄物物理轉化與能源化利用技術及設備,有機廢棄物生物液化與能源化利用技術及設備,有機廢棄物生物氣化與能源化利用技術及設備,產業結構調整與環境保護。本書可供從事有機廢棄物處理、新能源開發、環境污染治理及保護、能源開發利用等行業的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閱讀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能源工程、新能源、環境工程、資源科學與工程等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使用。
廖傳華 王銀峰 高豪杰 王小軍 ·環境科學 ·58萬字
船只停靠港口期間,燃油自供電既成本高又污染環境。因此,保護自然環境,發展港口岸電是必然趨勢。然而,推廣岸電也絕非易事,需要解決理念、技術、商業模式等諸多難題。本專輯針對如何進一步推廣港口岸電、保護綠水青山的難題,匯集來自國家電網公司各單位的12項優秀成果,作為具有代表性的國網方案、中國方案。
于志宏主編 ·環境科學 ·5.4萬字
本書基于既有政策執行研究,提出了“情境與行動者”分析框架,并選取了京津冀地區的污染企業搬遷、風沙源治理和“APEC藍”三個案例開展探索性研究,通過對案例的深入剖析和跨案例比較分析,提出了影響大氣污染防治政策有效執行的EGSA概念模型。基于267份有效問卷調查結果進行了結構方程的模型檢驗,實證化檢驗過程證明了EGSA概念模型的存在性和適用性。根據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結果,對京津冀一體化治理霧霾的政策案例進行了應用分析。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本書的主要結論、政策建議、創新點和不足,并指出了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賀璇 ·環境科學 ·12.1萬字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能源相對緊缺的局面日趨嚴重,而尋求新的可再生能源已經是必然趨勢。生物柴油作為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因其十六烷值高、無毒、無硫以及可生物降解等突出優勢成為備受關注的研究熱點課題。而我國發展生物柴油,具有十分豐富的原料資源。其主要原料除各類油料作物外,也可為廚房殘余油脂,其中包括食品加工廠、餐館、快餐連鎖店及大型企事業單位食堂等產生的廢油脂等。生物柴油制備技術現多采用化學酯化酯交換工藝,將廢油脂或其他油脂轉變為生物柴油。但現有酯化酯交換技術連續性較差,其他相關工藝技術不斷發展,同時也取得了很大進展。生物柴油產業鏈的后續延伸區域多元化,在作為原料使用的同時,作為化工原料的市場日趨擴大。因此推動廢油脂制備生物柴油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推進能源替代,減輕環境壓力,控制城市大氣污染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陳廣飛 馮向鵬 趙苗 李冀閩 ·環境科學 ·10.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