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環境儀器分析》共分為13章,主要介紹了目前在環境分析中常用的一些儀器分析方法,包括原子發射光譜法、原子吸收光譜法、原子熒光光譜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紅外吸收光譜分析法、電位分析法和離子選擇電極、電解和庫侖分析法、氣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質譜分析法、核磁共振波譜法以及聯用技術的基本知識、方法原理、儀器組成和在環境分析中的應用等內容。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環境儀器分析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從事相關專業工作的人員參考使用。
韓長秀 畢成良 唐雪嬌主編 ·環境科學 ·24.9萬字
本書共15章,詳細介紹了我國袋式除塵技術發展歷程,與袋式除塵技術有關的粉塵和含塵氣體特性,袋式除塵理論基礎,袋式除塵濾料,清灰技術及裝置,袋式除塵器的結構型式,袋式除塵器配件,袋式除塵系統的自動控制,袋式除塵器的設計選型,袋式除塵器用于特種煙塵的對策,袋式除塵器的安裝、運行和維護,袋式除塵器性能測試,袋式除塵器故障診斷及排除,袋式除塵器在鋼鐵、水泥、有色冶金、火力發電、廢棄物焚燒、紡織等行業中的應用,以及袋式除塵對煙氣多污染物的協同控制作用。本書可供從事環境保護、粉料收集的科研、設計、制造、安裝、維護管理的工作人員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環境保護及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陳隆樞 陶暉主編 ·環境科學 ·41.3萬字
荒漠化是世界性的生態難題,我國也深受其害。中國社會科學院荒漠化治理課題組經過20年的跟蹤研究,填補了社會科學工作者長期缺席荒漠化防治工作的空白。全書以3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和1項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研重大課題的結項成果為基礎,分為總論、分論和展望三個部分,深入分析了我國荒漠化現狀態勢、成因機理、治理舉措與治理成效,系統梳理了我國主要荒漠化地區的治沙經驗,并全面展望了未來我國荒漠化治理面臨的挑戰、戰略目標、戰略舉措和保障政策。
劉治彥 黃順江 宋迎昌 李紅玉等 ·環境科學 ·26萬字
本書概括性地介紹了人類利用海洋資源的主要方式,我國關于海洋開發、海洋資源保護的制度框架,并簡單陳述了國際海洋開發爭端的解決機制。本書可幫助讀者對上述知識形成框架性認識,有利于提高人們保護海洋資源、和平利用開發海洋的意識。
吳興南 ·環境科學 ·23.3萬字
本書基于農村固體廢物污染環境問題及資源循環利用需求,以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供技術支撐為導向,對我國農村固體廢物產生及污染現狀進行分析,并梳理了農村固體廢物對水、土壤和人居環境造成污染的成因,闡明了我國農村固體廢物處理處置需求;對農村固體廢物資源化及能源化技術的機理、工藝方法和工程應用經驗進行整合,總結了適用于我國農村的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循環利用技術,以及基于農村狀況的相關技術工藝設計及管理技術等。本書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和針對性,有助于從事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工程、生態工程、生物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席北斗 楊天學 李鳴曉 侯立安等編著 ·環境科學 ·32.9萬字
全書共分為11章,內容主要包括緒論,結構基體、結構催化劑和結構反應器,結構催化劑和反應器中的傳遞現象,結構催化劑的制備,汽車尾氣污染物的消除,柴油機尾氣的凈化,固定源VOCs污染物的催化氧化分解,固定源氮氧化物的脫除,低NOx排放的催化燃料燃燒,催化結構過濾器凈化爐氣,結構催化劑和反應器的其他應用。本書可以作為高等學?;瘜W、化工、環境等相關專業本科高年級學生、研究生的教材,也是環境催化相關工業和設備制造領域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重要參考書。
陳誦英 鄭經堂 王琴 ·環境科學 ·32.9萬字
本書總結了一套成熟的、先進的電鍍廢水處理工藝。將廢水粗放分流,分為綜合廢水、含氰廢水、含油廢水三類。經物化——生物——反滲透處理工藝等處理,實現達標排放。
段光復編著 ·環境科學 ·29.6萬字
在明清時期,權力高度集中的帝制國家將保漕濟運作為確保大運河暢通的首要政治任務。保漕至上的國策成為影響山東運河區域社會生態變遷的一個關鍵因素。本書研究明清時期(1411—1901)山東運河的開挖、維持以及大運河與區域社會互動博弈關系,具體討論大運河貫通引發的自然環境的連鎖反應,山東運河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動力以及內生性社會力量的演變形態等問題。本書全面考量大運河在山東社會發展演變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引證史料豐富,并與學界現有研究積極對話,新見頗多。
王玉朋 ·環境科學 ·25.5萬字
本書共分三篇。第一篇為凈水廠工藝與設備,主要介紹了常規處理工藝,預處理工藝,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除鐵、除錳、除氟工藝,超、微濾膜過濾技術,其他處理工藝單元,凈水廠排泥水處理和設備,設備選型案例分析;第二篇為污水處理廠工藝與設備,主要介紹了活性污泥法,包括傳統法、ANO、APO、A2O、SBR、氧化溝、穩定塘、MBR法的工藝與設備;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接觸氧化、曝氣生物濾池、生物轉盤、高負荷生物濾池的工藝與設備,并配有不同類型的工藝選擇、計算與設備選型的工程案例;第三篇為凈水廠、污水廠通用設備,不僅包括第一、第二篇中與各種工藝配套的專用設備,還包括其他主要通用設備,如水泵、閥門、閘門、風機、消毒、起重及輸送設備等。本書圖文并茂地介紹了各種設備的外形尺寸、性能參數以及安裝注意事項,并配有不同類型的工藝選擇、計算與設備選型的工程案例,實用性強,可供市政工程、環境工程等領域的科研人員、工程設計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杭世珺 張大群 宋桂杰主編 ·環境科學 ·40.6萬字
本書是一部論述焦化生產節水減排與廢水處理回用和“零排”技術的專著。本書共分8章,主要內容為:①焦化工業節水減排的技術途徑、措施、規定與“零排”可行性分析和設計要求;②廢水特征、有機物組成、難降解的原因及其解決途徑;③廢水處理現狀、研究進程、回用與“零排”工藝選擇、技術措施、消納途徑與設計規定和要求;④實現回用與“零排”的技術組合與工藝集成及其工程應用。本書以焦化廢水節水減排和回用與“零排”為主旨,總結當今國內外最先進的焦化廢水節水減排與回用和“零排”的技術并進行歸納和對比分析,結合各類處理技術典型工程實例,突出其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書可供環境工程、市政工程等領域的科研人員、設計人員和管理人員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環境工程、市政工程及相關大專院校師生參考。
王紹文 王海東 張興昕等編著 ·環境科學 ·25.3萬字
本書采用問答的形式,從污水處理廠技術與工藝管理角度出發,詳細地介紹了污水水質指標與檢測、物理處理、活性污泥處理法、生物膜法、厭氧生物處理、化學處理、污泥處理等內容,包括技術工藝的原理和特點、運行方式、工藝參數以及注意事項和存在問題等。本書工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以作為污水處理廠運行和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的自學及培訓教材,也可以作為高等學校環境工程和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師生的學習參考書。
伊學農 付彩霞 王晨編著 ·環境科學 ·20.2萬字
本書以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為導向,從“源頭防、過程控、重點治、分類管”的角度出發,從村鎮場地污染監控與快速識別、場地污染風險防控管理、污染場地阻控與修復技術、污染場地生態環境治理等方面對我國村鎮場地污染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梳理了村鎮場地污染的問題成因及危害,闡明了我國村鎮場地污染防治的需求,介紹了當前國內外村鎮場地污染防治技術研究進展,提出了一系列方法、技術及裝備,為我國村鎮場地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撐。本書具有較強的技術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可供從事污染場地污染監控與識別、污染防治與修復等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生態工程及相關專業的師生參閱。
席北斗 侯立安 李鳴曉 姜玉等編著 ·環境科學 ·20.9萬字
本書總結了當今國內外最為先進的鋼鐵工業、有色冶金工業各生產工藝的廢水處理技術、廢水資源化回用技術和節水減排技術,并進行了歸納和對比分析;結合各種廢水處理技術典型工程實例,突出其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書可供環境工程、市政工程等領域的科研人員、設計人員和管理人員使用,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工程、市政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王紹文 王海東 孫玉亮等 ·環境科學 ·28.9萬字
改革開放40年,既是中國經濟騰飛的40年,也是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在曲折中前行的40年。中國的生態環境保護事業與中國的經濟增長和改革開放進程有著密切的聯系。當前中國的生態環境保護進入了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的窗口期。本書旨在總結回顧中國改革開放40年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的歷史進程,提煉生態環境保護的成就和經驗,探析存在的問題與挑戰,以期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參考和借鑒。
莊貴陽 潘家華等 ·環境科學 ·29.3萬字
本書通過分析國內外理論和實踐發展的經驗和教訓,系統設計排污權交易制度體系,在排污權交易制度建設和實踐的關鍵環節,如排污權初始分配、排污權交易價格和費用、排污權跨區域跨行業交易體系設計、交易機構和交易平臺及金融配套制度等提出技術方法和實施建議,并在排污權交易制度的外延——環境容量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主要污染物總量預算管理制度進行探討并提出實施建議。本書具有較強的知識性和應用性,可供從事環境管理、環境保護研究的技術人員和環境管理的決策人員參考,也供高等學校環境經濟、環境管理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孫鵬程 賈婷 成鋼等編著 ·環境科學 ·26.9萬字
本報告基于對甘肅省國家公園建設發展的長期實地調研與理論研究,以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全面梳理了甘肅省國家公園建設的歷程與現狀,旨在為國內外國家公園建設與管理提供有益的參考與借鑒。內容上,本報告深入探討了國家公園建設的戰略規劃、生態保護、旅游資源開發、社區參與及利益共享等核心議題,同時結合甘肅省獨特的地理、文化與生態特點,對國家公園在平衡地方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方面的作用進行了深入分析。此外,本報告還關注了國家公園管理體制創新、生態旅游產品開發、環境教育與公眾參與等方面的實踐進展。本報告適合關注生態保護、旅游管理、區域發展等領域的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及從業人員閱讀。
甘肅省林業和草原局 上海大學組編 ·環境科學 ·21.3萬字
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主辦的地方專業年鑒,收錄了2018年廣西生態和環境保護方面的信息、數據和資料,是一部資料性的工具書,也是廣西生態和環境保護事業年度資料、信息和經驗的總匯。
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環境科學 ·43.3萬字
本書在分析總結了城市生態管理概念內涵、發展歷程和現狀基礎上,提出城市生態管理的基礎理論,并分別從城市產業發展、城市環境保護、城市生態安全與健康、社會和諧發展等方面提出生態管理的基本內容、要求、目標和具體途徑、模式等。本書具有較強的知識性和系統性,可供城市生態環境領域系統開展調查評估、監測、管理、規劃等的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生態學、環境科學、城市環境學、產業生態學及相關專業的師生參閱。
董家華 高成康等編著 ·環境科學 ·21.1萬字
本書在汲取國內外眾多優秀教材、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闡述了與環境工程、市政工程等環境領域有關的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動規律;從細胞、分子或種群等不同水平上研究環境微生物的形態構造、生理代謝、遺傳變異和生態分布等,并從微生物與物質循環的角度敘述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書中還介紹了生物學新技術在環境微生物學領域的應用,并含有與其配套的環境微生物學實驗。本書內容全面,文字簡明,概念清晰,書中各章節前均有“學習重點”,章節后附有“建議閱讀”“本章小結”和“思考與實踐”,力求重點突出,便于教師備課和學生學習。本書適合作為高等學校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等專業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教材,并可供從事環境領域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
樂毅全 王士芬主編 ·環境科學 ·24.2萬字
本書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重大項目“西北地區災害環境與城鄉發展的歷史研究”的研究成果?;谶^往十多年災荒史研究工作,分別從災害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歷史災害風險與糧食安全研究、中西方災荒史比較研究以及歷史災害與社會發展研究等四個方面論述了災荒史研究中的若干問題,故命名為《中國災荒史四論》。在每一個方面,都由數篇學術論文組成,這些文章都發表于專門學術期刊,且在災荒史研究領域產生一定積極影響。
卜風賢 ·環境科學 ·28.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