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顏春峰、汪少華《〈周禮正義〉點校考訂》,是針對孫詒讓《周禮正義》點校本的考辨之作。孫詒讓《周禮正義》旁征博引,對《周禮》作了總結性的研究。《周禮正義》最重要的版本,是1905年孫氏家藏鉛鑄版初印本(乙巳本)和1931年的湖北篴湖精舍遞刻本(楚本)。汪少華、顏春峰比勘乙巳本和楚本,并參考收藏于臺灣的孫詒讓手校本,對中華書局“清人十三經注疏”點校本作了全面梳理,為進一步完善《周禮正義》的點校提供了確切依據。
顏春峰 汪少華 ·經部 ·29.8萬字
《履園叢話(全二冊)》中所記多為作者親身經歷,即使得諸傳聞,也必指出來源,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履園叢話只有道光十八年述德堂一種刊本,這次整理,除標點分段以外,對一些版刻錯字也做了改正。在整理過程中,我們發現少數文字可疑,或者是版刻錯訛,或許是作者的疏忽。對此,我們盡可能查對有關資料予以改正,個別無從稽考的,只好一仍其舊。
(清)錢泳撰 孟裴校點 ·集部 ·30.3萬字
《智囊全集》,是明人馮夢龍編纂的子史經傳與筆記叢談中有關“智慧”的故事集,是一部反映了我國古代方方面面“智慧”的“集錦”,代表了當時人們對“智慧”的全面認知。《智囊全集》,顧名思義,其核心是“智”,也就是人的智慧,是對人的體察、對物的常識和對事的經驗,是一種使人清醒的才能,還是一種面對事物的態度,也是一種洞穿本質的眼光。《智囊全集》編纂格局極大。書中匯輯智慧故事1200余則,可以說包羅萬象。涉及人物上到帝王將相,下到販夫走卒;時間跨度從商周時期到馮夢龍的時代,上下三千年;內容上既有治國安邦的大智慧,又有機敏譎詐的小聰明。從引書范圍看,據大致統計,這些故事采自從《左傳》到明代筆記的數百種書,大部分為正史和筆記,這一方面顯示出馮夢龍的博覽群書、取材廣泛,另一方面顯示出他求全、求盡的編纂理念。從本書的結構看,馮夢龍設立了十部二十八類,將這1200余則故事分門別類地納入其中,頗有窮盡天下慧品類之用意。十部是:上智、明智、察智、膽智、術智、捷智、語智、兵智、閨智、雜智。專列閨智一部,跟商業經濟繁榮時代婦女地位的變化密切相關,這在當時是頗有進步性的。《智囊全集》不僅編纂格局大,而且編纂觀念正。馮夢龍重視對正史材料的選用與裁剪,重視對筆記叢談中史料的采選與類比,也喜歡對歷史事件與人物做評論,這都是史筆的一種體現。從中可見,他編纂此書并非為了獵奇,而有著鮮明的以史為鑒的色彩。
何漢杰譯注 ·古籍整理 ·43.6萬字
《閑情偶寄》共包括《詞曲部》、《演習部》、《聲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飲饌部》、《種植部》、《頤養部》等八個部分。全書論述了戲曲、歌舞、服飾、修容、園林、建筑、花卉、器玩、頤養、飲食等藝術和生活中的各種閑適文化。行文接近于當時的白話,簡單易懂。語言幽默風趣。尤其是文中的養生理論無論在當時還是以后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35年,林語堂英文版《吾國與吾民》給該書以極高的評價,認為該書是“中國人生活藝術的指南”
(清)李漁著 孫敏強譯注 ·古籍整理 ·48.2萬字
黃庭堅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并于繪畫、書法均有很高的造詣。他作詩倡導融會古今,生新出奇,是宋代江西詩派的開創者和主要作家。本書選注黃庭堅詩162首、詞12首、文30篇,較全面地反映了作家的創作經歷和思想藝術特色,注釋詳實,于黃庭堅詩受儒、佛、道三家影響所形成的獨特風格,有較深入的探討。
黃寶華選注 ·國學普及讀物 ·33.7萬字
《陸子學譜》一書,二十卷,約40萬字,是研究朱熹、陸九淵學術思想較有參考價值的一部書。是書于卷首有《序》一篇,說明編纂是書之原因。李紱把“言”與“行”合而為一。李紱于開篇以四卷的篇幅闡明陸九淵為學取向:卷一為《辨志》、《求放心》、《講明》和《踐履》;卷二為《定宗仰》和《辟異學》;卷三為《讀書》和《為政》;卷四為《友教》等。于此,李紱開宗明義、旗幟鮮明地標明陸九淵的思想體系,突出了陸九淵的為學宗旨。卷五為《家學》篇,考察了陸九淵祖孫幾代的生平學行。其后的卷六到卷十九,敘列陸九淵“弟子”、“門人”和“私淑”,從宋代一直序列到明代,上下幾百年連綿不斷。卷二十為《附錄》部分,包括《宋史本傳》、《行狀》、《謚議》、《文集序》、《祠堂書院諸記》和《后學辯論》等。是書共載人物三百五十八人。
(清)李紱撰 楊朝亮點校 ·集部 ·43.1萬字
顏之推(531-590),字介,生于湖北江陵,祖籍山東臨沂。北齊文學家、教育家。初仕梁,后被西魏俘獲,逃入北齊,官至平原太守。北齊亡,又先后在北周、隋任職。顏之推博學多識,一生著述甚豐,但大多亡佚,今存《顏氏家訓》二十卷、《還冤志》一卷(或三卷)。譯注者:邵逝夫,自由學者,1977年生于江蘇射陽。曾師從朱季海先生研習訓詁。早年從事管理學研究,出版相關著述近二十部(署名邵雨)。2009年起,盡棄舊業,投身于傳統文化復興與傳播事業,立足心性工夫,兼習儒、佛精義。并常年講學各地,致力于古典教育的傳承與發揚。撰有儒學經典釋義、大乘佛典釋義等系列著述。2014年春,發起貞元義學。2018年起,推行明志教育。馬克,北京少年正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順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長期致力于傳播正氣和家風,開創并推動“樹家風,養正氣”和“養少年正氣”公益演講。著有《少年正氣說》(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9年)等專著。
(北齊)顏之推著 邵逝夫 馬克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20.4萬字
《小窗幽記》儒道通俗讀物,一名《醉古堂劍掃》,十二卷,格言警句類小品文。全書始于醒,終于倩,雖混跡塵中,卻高視物外;在對澆漓世風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雋,其格言玲瓏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明)陳眉公 ·國學普及讀物 ·20.2萬字
《虞初新志》二十卷,清初張潮輯,王根林校點。虞初原是西漢武帝時人,曾據《周書》改寫小說性質的《周說》900多篇,其后遂被當作小說的代稱。明代有人輯集南北朝至唐代的傳奇小說31篇,取名《虞初志》,張潮覺《虞初新志》所收范圍太窄,便廣收當時80多家200多篇作品,輯成《虞初新志》。
(清)張潮輯 王根林校點 ·集部 ·22.3萬字
《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數學專著,系統總結了戰國、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本書以多種版本匯校,以求翔實、準確。譯注者在對原書進行校勘的基礎上,對各種術語、名詞作了科學的注釋,并配有白話文翻譯,以幫助讀者理解這部古代科技著作。此次修訂,更換底本,增補最新研究成果。
郭書春譯注 ·子部 ·34.6萬字
“細讀國學經典叢書”精選國學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邀請業內專家結合時代需求進行精細、精確解讀,力求以最權威的解讀區別于市場上良莠不齊的同類書,給讀者帶來深刻的啟發,并將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的精華應用于工作和生活。《細讀》選取《莊子》中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內容,逐條提煉標題進行細讀,以通俗簡煉的語言和內容角度,為讀者提供了與領導管理、個人修養有關的《莊子》的精華思想內容。
盧盛江 ·國學普及讀物 ·29.6萬字
《嘯亭雜錄續錄》詳細、具體地敘述了清朝前期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典章制度等,內容豐富、記事一般比較謹嚴,行文流暢,表達清晰簡練,在眾多筆記中屬佼佼者。魏源的《圣武記》、李桓的《國朝耆獻類征》和《清史稿》等書都從《嘯亭雜錄》中選用了大量材料。現代研究清史的學者,也將此書列為必讀之歷史文獻。《嘯亭雜錄續錄》對清初至嘉慶大的戰爭和重要政治事件人物皆有記述,尤其是乾隆朝,更為詳細具體。可補《清史列傳》與《清史稿》之不足。
(清)昭梿撰 冬青校點 ·集部 ·22.8萬字
《冷廬雜識》為“清代史料筆記叢刊”的一種,清陸以湉(1801——1865)撰,共八卷,是作者根據自己讀書所得及平昔見聞隨筆漫錄而成。記載了清代以及清以前文人學者的學行、經歷和交游情況;對歷代史實和人物,《冷廬雜識》中也有評述,其中論述兵法的條目較多;也記及作者對經史著作、詩詞典故、金石碑文、文字書畫、地理沿革、醫理藥方等的研究和考據成果;另外書中還收錄了一些詩詞聯帖、印文、硯銘、箴言、記述了三吳地區的山水名勝,均可資后人參考。
(清)陸以湉撰 冬青校點 ·集部 ·20.7萬字
閱讀古代經典,語言文字是一大難關,古人的行文方式和今人有很大區別,再加上《資治通鑒》的語言雖然簡繁得宜、飛揚生動,卻并不通俗淺顯,很多人對其望而卻步。因此,本書在原文后面搭配了注釋、譯文,幫助讀者理解,并對全書進行了精編精校,保證了原文、注釋、譯文的嚴謹性和準確性。除此之外,還隨文配圖400余張,形象生動地展示了相應歷史時期的真實面貌。人們讀文觀圖,便如身臨其境。
思履 ·國學普及讀物 ·40.7萬字
陸隴其(1630年—1692年),原名龍其,因避諱改名隴其,譜名世穮,字稼書,浙江平湖人,學者稱其為當湖先生,清代理學家。
(清)陸隴其著 張猛 張天杰選編/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21.1萬字
《涌幢小品》,明朝朱國禎撰,王根林校點。此書三十二卷,內容豐富而翔實可靠。舉凡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諸領域,都廣為涉及,蔚為大觀。有些內容可補正史之不足,具有很高的史料研究價值。本書以天啟二年刻本為底本加以校點。
(明)朱國禎撰 王根林校點 ·集部 ·41.2萬字
陳虬以維新變法思想和中醫實踐兩方面的杰出成就載入史冊,本書包括陳虬最為重要的變法思想專著“治平通議”六卷(《治平三議》一卷、《經世博議》四卷、《救時要議》一卷),以及其他專著、雜著、詩文、書札。同時,整理者經過多年研究搜集,又輯得新發現的陳氏著作《教經答問》,該書系統闡述了陳氏的維新思想,許多言論已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之先聲,對于研究晚清維新派知識分子向資產階級改良派的演變軌跡,具有重要意義。
胡珠生整理 ·史類 ·29.2萬字
本書收錄周汝昌先生所作序跋文字一百七十馀篇,寫作時間跨越七十年,內容涵蓋紅學、詩詞、古典小說、書法繪畫等方面,集中展示了作者在學術專著與論文、隨筆寫作之外的研究與思考,記錄了周先生的學術研究歷程,亦具有學術史意義。
周倫玲 周月苓 ·集部 ·45.1萬字
《禮記》是中國古代的經典,與《儀禮》《周禮》并稱“三禮”。《禮記注》由東漢鄭玄注《小戴禮記》四十九篇而成,是《禮記》的重要注本之一。鄭玄精通《三禮》,其《三禮》注為世所重。本次整理以宋淳熙四年撫州公使庫刻本為底本,宋余仁仲萬卷堂家塾刻本、宋婺州義烏蔣宅崇知齋刻本、江西書局阮刻《禮記正義》為參校本,加以整理。全書采取繁體橫排的形式,施以現代標點符號,并加專名號,力求為讀者提供一部既可靠、又便于利用的《禮記注》讀本。
鄭玄 ·古籍整理 ·36.3萬字
《困學紀聞》是南宋著名學者王應麟所撰札記考證性質的學術專著,內容涉及傳統學術的各個方面,其中以論述經學為重點,展示了其精湛的考據學功力,確立了該書在我國古文獻學史上的卓越地位。《困學紀聞》與《容齋隨筆》、《夢溪筆談》并稱宋代考據筆記三大家,并為壓卷之作。本書以清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友益齋的《校訂困學紀聞三箋》為底本。
王應麟 ·集部 ·2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