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書以黃帝和岐伯等人對話的形式寫成。其內容不僅限于醫學,而與中國古代的哲學、天文、地理等學科密切相關,是一部關于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綜合著作。紀立金,男,1964年7月3日出生,山東臨朐人,醫學博士,1998年畢業于山東中醫藥大學。現任福建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基礎理論分會副主任委員,福建中醫藥學會經典分會主任委員。
紀立金 ·經部 ·16.2萬字
《道德經》五千言,共八十一章,多為韻文,分道經和德經兩部分,又稱《老子》,是先秦道家學派的代表性著作。重在詳盡論述作為宇宙本體、萬物之源和運動規律的天道,并以之關照人道,指導治國和修身,涉及宇宙、自然、社會、人生的各個方面,用樸素的辯證思維構建起獨特的理論體系。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中華文化講堂注譯 ·國學普及讀物 ·8.7萬字
《韓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國古代政治學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學、文學史上也享有盛譽。韓非的文鋒犀利,議論透辟,推證事理,切中要害。值得一提的是,書中記載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諱疾忌醫”、“濫竽充數”等,至今仍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高華平 王齊州 張三夕譯注 ·子部 ·6.8萬字
《易經全集:最神秘的處世哲學》是最神秘的處世哲學。《易經》也稱《周易》或《易》,是儒家四書五經之一。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是中國最古老的占卜術原著,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據說是由伏羲氏與周文王(姬昌)根據《河圖》、《洛書》演繹并加以總結概括而來(同時產生了易經八卦圖),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一本關于“卜筮”之書。“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劉喬周主編 ·國學普及讀物 ·15.5萬字
《孫子兵法》,俗稱為《孫子》,《漢書·藝文志》著錄為《吳孫子兵法》,它是現存我國歷史上的第一部兵書。現在的傳世本共有《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十三篇。《孫子兵法》作為中國古典兵學的杰出代表,它有一個非常全面而完整的體系,體現了戰爭與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關系。其內容博大精深,理論高度概括,邏輯縝密嚴謹,實踐層出不窮,不但是我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而且也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陳曦評注 ·古籍整理 ·17.8萬字
說理之切、擇言之賅,字字精準、富有哲理《格言聯璧》曾被其跋者稱為“本世事為學問”。本書的這一特色,對于人們入世、出世有很好的借鑒和指導作用。全書以儒家修身、齊家、治國的次第為經,以對所收格言的詮釋為緯,涵蓋了人生從讀書修身到處世、理家、治國、平天下的各個方面。
(清)金纓 ·集部 ·13.5萬字
《笑林廣記全鑒》是《笑林廣記》的編譯、賞析。《笑林廣記》是一本清代人編著的笑話集,一共分十二部,每部皆有其獨特主題,分別是:古艷(官職科名等)、腐流、術業、形體、殊稟(癡呆善忘等)、閨風、世諱(幫閑娼優等)、僧道、貧吝、貧窶、譏刺和謬誤十二部分。《笑林廣記》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風趣,文字簡練雋秀,表現手法也十分成熟。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趣味性。
東籬子 ·集部 ·15.2萬字
十七歲時,袁黃被神算子孔先生算定只能考中貢士、五十三歲英年早逝、沒有兒子,由此頹廢度日;直到三十七歲時,他到棲霞山訪云谷禪師,對坐三日毫無妄念,禪師笑他:“我待你是豪杰,原來只是凡夫。”于是詳細闡釋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并出示功過格教以使用方法。當天袁黃就幡然悔悟,改號為了凡,意思是從此了卻凡夫之身,開始積極行善積福,后來他不僅活到七十四歲,而且中了進士,生了兒子袁天啟,兒子后來也中了進士,可謂福祿壽兼得,人生圓滿無憾。《了凡四訓》就是他留給子孫的家訓,由“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篇文章組成,融合儒釋道三家思想,以親身經歷闡述“命由我作”之理,一問世就成為最受歡迎的家訓之一,風行四百多年。時至今日,其思想和智慧依然鮮活。
(明)袁了凡 ·國學普及讀物 ·3.9萬字
《漢書》是由中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漢書》包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班固 ·國學普及讀物 ·16.9萬字
故謂思想文化實乃一個民族進步的關鍵所在,只要有思想文化的活躍滋長,民族精神可以起衰繼絕,民族血脈可以雄勁康健。而文化的發達,首在繼承。唯有繼承,始有創造。而繼承的關鍵在乎吸收精華,剔除糟粕。
陳柱 ·國學普及讀物 ·10.4萬字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三百篇》。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才稱為《詩經》,并沿用至今。《詩經》約成書于春秋時期,漢代傳授《詩經》的有齊、魯、韓、毛四家。東漢以后,齊、魯、韓三家先后亡失,僅存《韓詩外傳》。毛詩盛行于東漢以后,并流傳至今。
焦亮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9.9萬字
《墨子》是先秦時期墨家學派的典籍,現存五十三篇,一般認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學在不同時期記述編纂而成。書中主要闡述了墨家的“兼愛”、“非攻”、“尚賢”、“尚同”、“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墨家在戰國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并稱為“顯學”。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中華文化講堂注譯 ·國學普及讀物 ·17.6萬字
《菜根譚》是明朝洪應明編著的語錄體經典著作。其博采儒、釋、道三家之長,位列古代“處世三大奇書”之一。歷代名人都將其視如瑰寶,曾國藩從中領悟全身而退的秘訣,國學大師季羨林贊它耐人尋味,稻盛和夫稱自己成功全靠它。
度陰山 ·國學普及讀物 ·12.7萬字
《后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由我國南朝劉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398—445)編撰而成。全書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共一百卷。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年(220),共196年的東漢史事。《后漢書》吸收綜合了當時流傳的十多家東漢史書的優長而成一家之言,真實而敏銳地反映出東漢社會和時代特征。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并稱為“前四史”。
陳芳譯注 ·史類 ·14.9萬字
《夢溪筆談》是沈括晚年所作筆記文字的結集,是他一生學問最精華部分的結晶,包括制度史、財政史、音樂學、天文歷算學、醫藥學、地理地圖學、考古學、詩學及書畫學、音韻學、文獻考證學等方面的內容,以及一些逸聞軼事、雜記瑣談等。書中包含了大量的科技資料,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稱之為“中國科學史的里程碑”,沈括則被稱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張富祥譯注 ·集部 ·16萬字
《素書》一千三百六十字,字字珠璣,句句名言,對復雜的人性把握得入木三分,對世間萬事萬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觀察得細致入微。《國學經典叢書·素書全集》不僅包含治國安邦大謀略,更有修身處世、為人之道的小智慧,每一句箴言都是切中要害,一針見血,讀來如醍醐灌頂、豁然頓悟,其對人生的指導意義不言而喻,值得我們每個人讀上一讀。
毛佩琦 徐昌強主編 ·國學普及讀物 ·18.2萬字
《洗冤集錄》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系統總結尸體檢查經驗的法醫學名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較為完整的法醫學專著。自南宋后,《洗冤集錄》成為歷代官府尸傷檢驗的藍本,曾定為宋、元、明、清各代刑事檢驗的準則,是刑、法官必讀之書,在中國古代司法實踐中起過重大作用。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宋)宋慈 ·國學普及讀物 ·9.7萬字
《素書》全書共分為六章,僅僅一千三百余字,分別從道、德、仁、義、禮五個方面進行論述,語言精練簡潔,字字珠璣,句句錦繡,將復雜的人性分析得透徹有理,對世間萬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把握得入木三分,在修身治國、處世智謀、人生韜略中都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素書》可謂是為人處世之經典范本,是中華謀略之瑰寶。
(漢)黃石公 ·國學普及讀物 ·2.5萬字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它是中華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朵燦爛的花朵,在思想和內容上有著獨有的特色,和唐宋詩詞明清小說鼎足并舉,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為了更好地弘揚和傳播中華傳統文化,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我們特此精心策劃了國學經典——《元曲全鑒》。該書通俗易懂,圖文并茂,對幫助廣大讀者閱讀和理解元曲的精髓有著極好的幫助。
東籬子解譯 ·國學普及讀物 ·15.2萬字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先賢們在生活中總結提煉出許多短小精悍、能夠啟發人心智的名言佳句。它們揭示事物發展的規律,總結人生的寶貴經驗,蘊含豐富的人生哲理,是我們每一個人為人處世、治家勸學、待人接物、修身養性的經典書目。經過幾千年的積淀,這些名言佳句遍及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立志、求學等領域,猶如人生路上的燈塔、路標,照耀著、指弓著人們探求的方向。本書所選的內容句式整齊,易懂而不失古韻,幫助讀者在含英咀華之際,更全面、更系統、更深入地汲取先人的智慧。
呂鶯編著 ·國學普及讀物 ·8.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