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一部為企業應用RPA智能機器人提供實施方法論和解決方案的著作。作者團隊RPA技術、產品和實踐方面有深厚的積累,不僅有作者研發出了行業領先的國產RPA產品,同時也有作者在萬人規模的大企業中成功推廣和應用國際最有名的RPA產品。本書首先講清楚了RPA平臺的技術架構和原理、RPA應用場景的發現和規劃等必備的理論知識,然后重點講解了人力資源、財務、稅務、ERP等領域的RPA實施方法和解決方案,具有非常強的實戰指導意義。
朱龍春 ·人工智能 ·5.2萬字
本書是一本神經網絡實踐進階指南,適合對AI和深度學習感興趣并且想進一步提高技能的讀者閱讀。本書從機器學習基礎、深度學習應用和高級機器學習這三個方面入手,結合算法理論、代碼實現和應用場景,介紹了機器學習的新動向和新技術。本書分為三部分:第1部分網絡神經入門,主要介紹了人工智能歷史、機器學習概述和神經網絡基礎;第二部分,深度學習應用,主要是基于卷積神經網絡圖像處理、文本挖掘、循環神經網絡、利用遷移學習重用神經網絡;第三部分,高級應用領域,主要介紹對生成對抗網絡、自動編碼器、損失函數、深度信度網絡、強化學習基本定義等。
(英)列奧納多·德·馬爾希 勞拉·米切爾 ·人工智能 ·6.6萬字
真實感三維人臉建模技術是計算機視覺領域一個備受關注的研究熱點,基于形變模型的三維人臉建模方法是目前建模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本書結合作者自身的研究經歷,回顧該領域的發展過程,介紹形變模型建模方法的基本原理和關鍵技術。本書可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三維人臉建模的預備內容(發展概述、初始三維人臉樣本獲取方法、三維人臉樣本規格化的方法和目前主流的三維人臉建模方法);第二部分介紹基于形變模型的三維人臉建模方法以及筆者在此方面所做的工作包括:基于典型相關性分析的三維人臉建模,基于粒子群優化算法的三維人臉建模方法研究;第三部分介紹三維人臉識別方面的工作,包括基于LBP的三維人臉識別,基于系數表示的三維人臉識別、基于幾何特征的三維人臉識別和帶表情三維人臉識別;第四部分介紹三維人臉建模方法的相關應用,包括基于形變模型的三維人臉樣本生成,三維人臉衰老數據生成,戴眼鏡三維人臉樣本的生成,三維人臉識別和三維人臉表情建模和識別;最后一部分是三維人臉建模在動畫方面的應用,包括基于MPEG-4的三維人臉動畫研究、基于多層次模型驅動的三維人臉動畫研究和基于一般模型驅動的三維人臉動畫研究。
蓋赟 ·人工智能 ·7.7萬字
本書包括集成運動控制系統技術基礎、組建入門、集成案例三部分。技術基礎部分主要介紹整個系統涵蓋的基本理論知識,包括運動控制系統的概述、運動控制系統電氣基礎及現場總線控制等內容;組建入門部分基于施耐德電氣的運動控制產品展開,介紹了各產品的硬件使用及軟件的基本配置,并結合簡單的實例闡述每種設備的基本應用,然后在此基礎上詳細介紹了典型總線控制方式的實現;集成案例部分共有5個綜合系統案例,詳細闡述了系統的設計方案和實現步驟,供讀者進行綜合實踐鍛煉。
許少倫 孫佳 姜建民 ·人工智能 ·9.3萬字
本書結合人形機器人研究中各類先進方法,系統地介紹了驅動人形機器人運動的基礎知識、推導過程以及應用案例,闡述了人形機器人的運動學、動力學表示方法,解釋了ZMP的概念及其與地面反作用力的關系,描述了人形機器人雙足行走行為的生成和控制方法,并拓展了其他多種動作的實現方法,最后介紹了動力學建模、仿真和高效動力學的計算方法。
(日)梶田秀司編著 ·人工智能 ·8.7萬字
全書共分為8個項目,包括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基礎、認識Internet、Windows10操作系統的使用、Word2016文檔編輯與管理、Excel2016數據統計與分析、PowerPoint2016演示文檔制作與展示、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概論、大數據技術原理及應用概論。各項目內容通過任務逐步展開,有利于適應高等職業院校項目化教學要求,適應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本書簡明通俗,便于理解,不僅可以拓寬知識面,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書具有簡明、實用、操作性強等特點,既可作為高等職業院校各專業計算機基礎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一般讀者和專業人員的自學參考書,還可作為培訓教材。
謝中梅 孔外平 李琳主編 ·人工智能 ·14.9萬字
本書從智能終端面臨的安全威脅和安全需求說起,分層次的歸納了智能終端面臨的安全威脅和安全需求,并分別講述了終端硬件、系統內核、國產智能終端操作系統、應用和應用商店等各個層面的安全技術和實施策略,從終端、終端產品、云端、標準化工作等層面總結并提出終端信息安全解決參考方案。本書內容涉及終端信息安全的各個方面,可以為終端安全產品規劃部署提供有益參考,對構建完善的終端安全體系具有重要意義,適合于安全行業人員、運營商及通信業內人士,以及希望了解更多終端信息安全知識的從業者參考閱讀。
李興新 侯玉華 周曉龍 郭曉花 嚴斌峰等編著 ·人工智能 ·6.9萬字
本書對Python在職場辦公領域的應用進行了系統梳理與介紹。全書共12章,第1~6章主要圍繞與Python辦公自動化相關的基礎知識展開;第7~12章包括走進ChatGPT,文件操作自動化,Word、PPT辦公自動化,Excel辦公自動化,PDF文檔操作自動化和郵件發送,數據分析與可視化等內容。本書提供了豐富的案例,并配有相關資源,以增強讀者的實戰能力。本書內容易學易懂,適合追求高效工作、對辦公自動化感興趣的產品經理、運營人員等職場人士閱讀。
楊永剛 ·人工智能 ·11.9萬字
本書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循序漸進地介紹使用樹莓派玩轉機器人的必備軟硬件知識與技術。全書共8章,第1~4章為樹莓派入門部分,主要介紹樹莓派軟硬件、Scratch和Python編程語言以及各種傳感器的使用,并提供豐富的操作案例,方便讀者輕松構建樹莓派項目。本部分學會之后,讀者基本上可以掌握使用樹莓派軟硬件與第三方軟硬件協同工作,搭配和使用傳感器親手搭建一個簡單的用于巡線且自動跟隨和停止的機器無人車。第5~8章為提高部分,本部分深入地介紹樹莓派的各種高級玩法,還將介紹更多、更加智能的第三方軟硬件,比如近年來火熱的人工智能系列傳感器以及機器人操作系統ROS的使用,同時兼顧PC和手機操作,為讀者玩轉機器人提供更多的趣味場景。本書的特點是使用低成本硬件,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強,適合對樹莓派及機器人感興趣的各類讀者閱讀。
陳佳林 ·人工智能 ·6.3萬字
本書是"人工智能出版工程”系列圖書之一。模式識別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簡要介紹了模式識別的基本概念,以模式表示為切入點,針對近20年來模式識別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系統闡述了線性子空間表示、非線性子空間表示、流形學習、稀疏表示、低秩模型、深度學習等方面的研究進展和相關代表性方法。本書可供高等院校人工智能、智能科學與技術、計算機及相關專業研究生或高年級本科生閱讀,也可供對模式識別感興趣的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和參考。
楊健等 ·人工智能 ·14.7萬字
本書基于卷積神經網絡和圖像識別方法,介紹了PyTorch和PaddlePaddle兩種框架,并結合移動機器人講解了具體的開發過程。書中所用的硬件平臺,帶有兩個攝像頭傳感器,為機器人和無人駕駛車輛多攝像頭導航提供了理論指導。書中提到的模擬沙盤,正是機器人作為園區巡檢或無人配送實例的縮影。通過基于理論的實踐,本書不局限于具體的平臺和場景,可以作為實現深度學習的通用化方法。本書源于工程化實踐,抽象為具體方法和案例,為學習基于深度學習的機器人技術提供了指南。
張銳主編 ·人工智能 ·5.8萬字
本書是一本系統性梳理計算社會學相關理論和方法的論著。一方面,本書從傳統復雜網絡分析的角度,詳細闡述社會網絡分析的基礎理論和動力學模型——隨機網絡、小世界網絡、無標度網絡和網絡統計分析理論等,并將網絡過程和行為應用于涌現、傳染病等方面。另一方面,融合人工智能在自然語言處理、推薦算法等領域的進展,闡述了人工智能算法尤其是深度學習理論等在智能推薦、文本分析、假消息檢測、虛擬社交機器人等領域的應用。在兼顧廣度和深度的前提下,本書深度融合計算機科學、社會學、人工智能和復雜網絡等多學科的專業概念,突出闡述了計算社會學領域近年來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關鍵技術突破。
郭斌 梁韻基 於志文 ·人工智能 ·19.5萬字
本書面向初學者介紹智能計算的相關概念、典型應用,采用研究性學習方法和P-MASE模型,按照引入問題、尋找方法、問題分析、問題求解、效果評價的模式,講授智能計算編程、數據獲取和預處理、數據可視化、預測數據的值、分類問題、聚類分析、神經網絡、智能圖像識別、時間序列數據的處理等知識,并給出了兩個綜合案例。本書深入淺出、案例豐富、可操作性強,適合作為高校智能計算相關課程的入門教材,也適合相關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李敏 趙宏 李興娟主編 ·人工智能 ·10.1萬字
這是一本講解如何用ChatGPT、GithubCopilotX、Cursor等主流AIGC工具優化和提升軟件開發全流程效率和質量的實戰性著作。全書以軟件開發的流程位主線來組織內容,詳細講解了程序員、架構師、項目經理、產品經理、技術團隊管理者們如何在技術方案構建、需求文檔撰寫、代碼編寫與注解、客戶端開發、前端開發、后端開發、測試和調試、性能優化、疑難問題解決、產品設計、軟件架構與設計、應試與面試12個主題充分發揮AIGC工具的潛能,在提高研發效率和質量的同時,提升自身的實力。AIGC工具在軟件研發12個主題的使用方法,全部以實戰項目案例的方式展開講解,有具體的工程化思路,也有可復用的提示詞,還有對使用經驗的總結和注意事項的提醒。只要跟著本書的案例實操一遍,就能順利躍遷為AI時代的新程序員,與AI共同進化,成為不被AI淘汰的人。
李柏鋒 蘭軍 張陽等 ·人工智能 ·15.1萬字
本書面向青少年讀者,圍繞人工智能技術的特色和應用,以姜子牙的經典故事為主線,介紹人工智能的相關概念和以及Python編程、神經網絡、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文本分析、生成對抗網絡等人工智能技術。同時,通過用一個個小故事引出問題情境,引導讀者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理論知識,掌握關鍵技術,提升實踐能力。本書風趣幽默、深入淺出,并融入了典型人工智能領域問題,既可以作為對人工智能感興趣的青少年作為入門讀物,也可以作為從事青少年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師參考書。
計湘婷等編著 ·人工智能 ·6.2萬字
本書以Python為平臺,以將概念、實例和經典應用相結合的方式,介紹如何利用Python實現人工智能。全書分為9章,內容包括:人工智能的基礎,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科學計算,人工神經網絡,遷移學習,網絡爬蟲,智能數據分析,機器學習,智能模型分析,人工智能的應用。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書中每章節都通過理論與實例相結合的方式,讓讀者在掌握概念的同時,掌握程序設計方法,并能利用程序設計解決實際問題。
李曉東編著 ·人工智能 ·11.6萬字
本書主要論述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主磨拋系統構建的一般性方法、流程及核心技術,主要從三部分進行論述:第一部分,介紹磨削拋光及工業機器人的背景知識,并對基礎理論進行了概述;第二部分論述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主磨拋系統的整體構建過程,從系統的構建方案及軟硬件組成開始,依次討論了磨拋系統的核心技術,包括控制策略、軌跡規劃和機器視覺系統,著重介紹了基于自主控制的智能算法,并對整體系統的輔助部分進行了簡要介紹;第三部分則給出了智能自主磨拋系統在工業實踐中的應用案例。
王振等編著 ·人工智能 ·14.2萬字
本書針對機械工業兩化融合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機械制造業智能工廠規劃設計通則和總體框架。單元技術包括智能設計、智能產品、智能經營、智能服務、智能生產、智能決策6個部分,每個部分闡述了現狀、問題、設計目標、總體框架、主要內容、智化的要素、集成接口等。在大數據應用方面,結合智能決策,介紹了大數平臺結構及其在機械制造業中的應用。作者針對智能制造的若干模糊認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并結合即將發布的國家標準《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要求》《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實施指南》3個文件,介紹了企業如何構建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的管理體系,保證智能工廠建設順利進行。
蔣明煒 ·人工智能 ·10.1萬字
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意設計賽為大學生提供一個創新創意展示平臺,旨在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四個能力,為培養新一代卓越工程師提供平臺。該項比賽鼓勵新思路、新理論、新技術在機器人設計和人工智能應用中的探索與創新,鼓勵學生進行自己動手設計制作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系統,提交論文到競賽組委會。本論文集是經過專家組評審,評選出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意設計賽優秀論文匯編而成。所收集的論文主要面向解決社會需求和熱點問題,提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新設計方案,并完成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系統設計工作,有著很強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論文集的出版將進一步促進大學生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合作與學術交流。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人工智能 ·10.8萬字
開源軟件開發作為一種開發模式,社區互動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我們和OpenCV社區的互動,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彼時OpenCV已經在業內流行了,但來自國內的貢獻很少。最初,我們也經歷了彷徨和不安,擔心代碼會不被接受。經過一些嘗試后,我們逐漸與社區、OpenCV項目的維護者Vadim先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待后來Intel收購了Itseez公司之后,大家成為同事,合作就變得更多了。本書的各位作者作為參與OpenCV項目的開發者,貢獻了重要算法的優化和實現。他們希望通過本書,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攜手國內開源社區的程序員和工程師一起參與OpenCV項目的開發。
吳至文 郭葉軍 宗煒 李鵬 趙娟 ·人工智能 ·12.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