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BBC科普三部曲是一套經典的自然博物科普書,包括《地球:行星的力量》《海洋:深水探秘》《生命:非常的世界》,也是BBC標桿記錄片同步書,入選《教育部基礎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版)》,被科技部評選為“2019年全國優秀科普作品”之一。三本書結合科考隊的探險經歷與故事,分別從地球、海洋和動植物的角度,呈現豐富多彩、全面動人的自然博物知識。遙望星空,向往海洋,探索生命,人類的浪漫不止于此,也永無止境。
(英)伊恩·斯圖爾特等 ·科學世界 ·35.3萬字
構成宇宙萬物的最基本成分是什么?本書從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的“原子”理論開始講起,追述了從伽利略到牛頓、再到麥克斯韋和法拉第等一代代經典物理學家對基本粒子的探索過程。其后量子理論的誕生,在物理學領域掀起了一場革命;而大型粒子加速器的出現,又使得粒子物理學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驚人的成果不斷涌現,人類向著宇宙終極粒子和萬物理論不斷邁進,若能成功找到希格斯玻色子,即“上帝粒子”,則無疑意味著這條探索之路上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飛躍……作者利昂·萊德曼自20世紀中葉起,一直身處粒子物理研究領域的中心,親眼見證、親身參與甚至親自主導了當代粒子物理學的許多重大進展,其本人也因相關研究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在這本書中,萊德曼不但把宇稱不守恒、標準模型等深刻理論闡釋得清晰明白,而且將多種夸克、中微子等的發現歷程講述得曲折生動。此外,無論是費米用“曼哈頓工程”中撞死的狼來計算沙漠中的狼群總數,還是李政道在中餐館點菜時顯出的派頭,物理學家們的風采被作者描摹得極為生動,趣味盎然。
(美)利昂·萊德曼等 ·科學世界 ·32.6萬字
哪些科學觀點必須去死?本書編者約翰·布羅克曼召集了175位世界頂尖的科學家和思想家來回答這個大問題,并把他們的答案和論述集結成書。這本書將帶你認識這些最偉大的頭腦,看他們在思考什么樣的問題,從而開啟你的腦力激蕩。他們都是各個領域的科學明星,包括世界頂級進化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語言學家史蒂芬·平克、生物地理學家賈雷德·戴蒙德、互聯網思想家凱文·凱利、《全球概覽》創始人斯圖爾特·布蘭德等。宇宙大爆炸是時間的開始嗎?是不是因為輻射危險,我們就必須放棄核能?和機器人共度一生是不是個好主意?為什么浪漫愛情會讓人上癮?把大腦比作硬件,把思維比作軟件,這種看似有趣的比喻科學嗎?諸如此類的問題,你會在本書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也許,關于宇宙大爆炸、萬有理論、熵、人工智能、進化生物、基因突變,你所知道的科學觀點都是錯的。
(美)約翰·布羅克曼 ·科學世界 ·26.3萬字
《知識大融通:21世紀的科學與人文》是“當代達爾文”“知識的巨人”“社會生物學之父”愛德華·威爾遜顛覆常識、打破認知壁壘、超越時代思維的巨著!他生動推演人類知識譜系的進化歷程,展現融通為各學科帶來的革命性突破,描繪了一幅激動人心的未來知識藍圖。繼承牛頓、愛因斯坦和理查德·費曼以來的開創性道路,威爾遜帶領我們踏上了一段跨越科學與人文的非凡旅程,以尋求所有人類知識的融通。這是一場浩大的知識歷險。從大腦中的化學反應,到文化的基因基礎,從顏色語言受到的遺傳學限制,到《洛麗塔》中蘊含的生物學原則……威爾遜輕松跨越科學與人文的鴻溝,自如穿梭于物理學、人類學、心理學、哲學、宗教、倫理與藝術等各領域間。這位殿堂級的科學大師用清晰、雄辯的文字,將人類知識的新進展巧妙地編織到了一起,完成了這部博大精深又妙趣橫生的著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才能登上知識的巔峰,將今日破碎的知識風景盡收眼底。讀過此書,我們將以全新的方式理解知識。融通,關乎人類歷史,更關乎人類未來。今天的文化積累已讓人類擁有可以改變自身生物本性的力量,以科學探究人性奧秘的新時代已到來。在一個更廣闊的時空背景下,人性與文化、自我與社會都將被重新定義。威爾遜以無與倫比的雄心壯志提出融通計劃,堅信它將賦予未來人類一種分析和預測的強大力量,讓我們有能力應對即將到來的巨變。這是一部我們時代里程碑式的著作,融通的構想也必將成為人類認識自身與世界的一個新起點。威爾遜對未來世代知識圖景的大膽想象,凝聚了他畢生對人類、知識和社會進化的深刻思考,極具獨創性和啟發性。每一位善于思考、關心未來的讀者都應該認真聆聽。
(美)愛德華·威爾遜 ·科學世界 ·25.6萬字
在《電的科學史》里,你會與眾多鼎鼎大名的人物不期而遇,身臨其境地感知他們那些偉大的發明、創新與貢獻。比如,在雷雨天做風箏實驗的富蘭克林,改良蒸汽機并啟動工業革命的瓦特,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法拉第和麥克斯韋,發明電報和開啟現代通信大門的摩爾斯,失敗幾千次最終發明電燈泡的愛迪生;建立質能方程的天才科學家愛因斯坦,吹響現代環保運動號角的卡森·蕾切爾,雄心勃勃的硅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等。電不僅在現代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重要的歷史事件中也起到了“攪動風云”的作用。從工業革命、大蕭條、兩次世界大戰,到核電站、石油危機,再到全球氣候變化、頁巖氣革命、電動汽車、清潔能源,這些都與電息息相關。
(美)克雷格·羅奇 ·科學世界 ·25.1萬字
本書作者希瑟·海英和布雷特·韋恩斯坦認為,我們身處的現代世界是一個“超新奇”世界。人類原本是非常適應變化的,并做好了迎接變化的準備。但是,在當今世界,變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于我們的大腦、身體和社會系統永遠無法做到與變化同步。我們正在以前所未聞的、不斷加速的速度制造著新問題,不管是身體上的、心理上的、社交上的還是環境上的。如果人類不能想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就只能走向滅亡。兩位作者通過進化生物學的視角,跨越了35億年生命進化大歷史的時空,匯集眾多生命進化歷程中生動悲壯的故事,剖析生命進化、人類進化、人類進化與環境響應、對整個生物界的巨大影響。將數十年的研究成果和從生態系統得到的第一手資料相結合,從身體、醫藥、飲食、睡眠、兩性、夫妻家庭、親子教養、教育、成人、文化和文明等11個角度揭示了上述問題的本質,并利用從進化生物學中得到的原則給出解決問題的新視角,幫助人們看透現代世界的喧囂,成為更好的問題解決者。
(美)希瑟·海英等 ·科學世界 ·21.5萬字
從100米比賽到100英里超級馬拉松賽,在人類各項極限運動中,忍耐力是決定成功甚至生死的重要因素。本書作者將科學與引人入勝故事結合在一起,總結了過去10年科學家對人體耐力的諸多革命性的研究成果,并仔細分析了不同生理限制下,比如疼痛、肌肉、氧氣、熱度、口渴、燃料,大腦和身體之間微妙的相互作用,最終提出:人體耐力的極限不是一成不變的,是由身體和大腦共同決定的。作為《戶外》雜志和《跑步者世界》雜志“出汗科學”專欄的長期作家,以及前國家長跑隊隊員和劍橋大學物理學博士的哈欽森曾是被允許實地參觀耐克公司馬拉松“破2”項目的記者之一,他將這一探求人類身體耐力極限的壯舉貫穿于本書之中。他從跟蹤世界上優秀運動員身上所獲知的經驗與從世界各地高科技實驗室中所獲得的結論呈現出驚人的一致性。關于耐力,他寫到:“是持續抵制不斷增強的停止意愿所做出的努力”,人們總是能夠將自己的身體耐力極限進一步提高。
(加)亞力克斯·哈欽森 ·科學世界 ·21.2萬字
這是一本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寫的量子力學科普圖書。量子力學不僅是現代物理的兩大基石之一,還是一門充滿神奇色彩的學科。人們一方面對薛定諤的貓、量子糾纏等典故津津樂道,另一方面又難以真正理解其中的精妙。本書的作者——真正的粒子物理學名家,本著幫助普通讀者真正理解量子物理的意愿,撰寫了這本嚴謹而不失趣味的科普圖書,詳細而準確地講解了量子物理的發展故事、基本概念和科學意義。通過大量的比喻,量子世界的“怪現象”被作者講得精辟透徹,生動而幽默。
(美)利昂·萊德曼等 ·科學世界 ·20.5萬字
何謂生命?怎樣就算“活著”?這或許是生命科學領域最復雜、最具哲學性的問題之一。盡管人類對生命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了解,但“生命的邊界在哪里?”這個問題仍然處于一個模糊的灰色地帶。如果你把這些問題拋出給一名生物學家,談話有時就會變得相當“尷尬”。病毒算有生命嗎?一個處于高度昏迷狀態,已經不可能再恢復意識的人還算活著嗎?除了生死之間的模糊地帶,生命的邊界還體現在另外兩個維度:通過數十億年的演化,地球上的生命將其生存能力拓展到了怎樣的極限?在《生命的邊界》中,科學作家卡爾·齊默用詩意的語言,從宏觀到微觀,從過往到當代,從日常現象到前沿科學,引領讀者多角度地探尋生命的邊界和極限:走進科學實驗室,目睹科學家創造出人造的大腦并把它們送上太空;與巨蟒親密接觸,探索它們的新陳代謝有哪些秘密,使它們能靈活應對饑一頓飽一頓的生存挑戰;見證交配之后就“踹掉”雄魚DNA的性寄生魚的神奇繁殖方式;自己動手,通過演化來改造細菌,嘗試治療嚴重的疾病;以火山口作為實驗室,研究外星生命出現的可能性……與此同時,作者也從科學、哲學、倫理等領域的角度深入地審視了生命的另一極——死亡。
(美)卡爾·齊默 ·科學世界 ·20.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