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鳥圖鑒》共分為6個章節,分別為鳴禽、走禽、游禽、涉禽、猛禽和攀禽,共收錄了400多種鳥類的400多張圖片,詳細介紹每種鳥類的科名、體重、別名、特征、主要分布地、是否遷徙和棲息地等方面內容,細致描繪了鳥類各個部位的特征,以圖鑒的形式展現出來。此外,本書在專題部分,還系統介紹了鳥類的分類、身體構造、飛行姿態、生活習性以及如何觀察鳥類等內容。
壹號圖編輯部 ·生物世界 ·13.5萬字
什么是意識?這是個世紀之問。弗朗西斯·克里克與詹姆斯·沃森一道,發現DNA結構,改變了我們對生命本質的理解,從而名垂青史。現在,克里克又一次站在科學的前沿,把他的注意力轉到對人類意識奧秘的探索上來。克里克決定要揭示腦的復雜性,大膽探索人類存在的一些基本問題:我們有自由意志嗎?什么使我們成為區別于其他動物且具有感知能力的生物?靈魂真的存在嗎?抑或我們只不過是一堆神經元的復雜集合嗎?在這本具有開拓性和爭議的著作中,弗朗西斯·克里克向近代科學、哲學和宗教思想的根本基礎提出挑戰。
(英)弗朗西斯·克里克 ·生物世界 ·18.1萬字
這本書會偷偷告訴你很多關于動物們的讓人心酸又忍不住想笑的冷知識,都是那些蠢萌動物朋友們偷偷藏起來的小秘密:長頸鹿每天只睡半小時,豬永遠看不到天,短吻鱷的大腦比奧利奧餅干還要輕,大象跳不起來……這些妙趣橫生的小知識配上呆萌可愛的小插圖,讓人一讀就停不下來!
(美)布魯克·巴克 ·生物世界 ·2.2萬字
榮獲全日本博物館學會特別獎!生物學家并木美砂子經過30年的觀察總結,多角度再現大猩猩、鯨頭鸛、豚鼠、鴨子、洪堡企鵝、樹懶、亞達伯拉象龜等動物的生態特征、飲食習慣,對動物福利、食材特性等知識也展開了細致解說,生動科普動物的秘密生活。本書配有200多張手繪插圖,還有一問一答的互動方式,增加閱讀的趣味性和沉浸感。沒有讀過本書,就不要說你了解動物園里可愛的動物們啦。
(日)并木美砂子著 植木七瀨繪 ·生物世界 ·4.3萬字
作為編輯,我和我的同事們努力想要呈現給讀者一種特別的圖書,能幫助讀者將知識和生活聯系在一起。我們精心策劃了這一套《指尖上的探索》系列小百科圖書。這套書,實現了傳統圖書前所未有的動手效果,實現了同類圖書難以效仿的閱讀體驗。在許多百科圖書將知識拆散、用更多的圖片呈現的今天,我們還是喜歡把一段一段完整的文字提供給讀者。文字帶給人們更多思考與想象的空間。閱讀對思維的促進作用是確定無疑的。閱讀能夠幫助一個人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我們的世界。深度閱讀尤其有益于小讀者形成系統性的思維習慣。閱讀能力強的人,更容易洞察這個世界,相對而言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生物世界 ·5.4萬字
本套圖書將法布爾《昆蟲記》原著中的昆蟲故事改編成精美的插圖本,用擬人化的寫法揭示了不同昆蟲的生活習性,用寫實的插圖展示了昆蟲們的外形特征,讓孩子們在閱讀昆蟲故事的同時了解不同昆蟲的習性,讓生活在鋼筋水泥環境中的孩子們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體會法布爾先生對生命的尊敬和熱愛。這是一套非常適合學生學習閱讀的經典名著。
(法)法布爾著 央美陽光編繪 ·生物世界 ·4.9萬字
《動物王國的驚天秘聞:動物界的能工巧匠》為該系列其中一冊,主要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以小孩子喜歡的方式言語介紹動物界當中的能工巧匠,不僅豐富孩子的童年,而且還可以在趣味之中學知識。
王維浩 ·生物世界 ·3萬字
這本書從科學視角闡釋了為何女性不應該被描繪成受激素支配的非理性對象。雌激素不僅在女性體內扮演著協調員的關鍵角色,還在情緒調節、社交互動和決策過程中有著積極的影響。研究表明,雌激素通過影響大腦的神經遞質,微妙地調節我們對環境的感知和反應。哈茲爾頓博士認為,理解女性的激素智慧是欣賞和擁抱女性生物學天賦的開端。女性的激素周期體現了5億年的進化智慧,激素智慧鼓勵女性以聰明、具有適應性的方式行動。在生命的各個階段,智慧的激素能夠改變大腦,讓身體更好地應對一系列的新挑戰,包括保護免疫系統和避免危險。
(美)瑪蒂·哈茲爾頓 ·生物世界 ·13.4萬字
本書作者根據自己觀鳥的經歷以及觀鳥的心得體會,較全面地介紹了觀鳥的基礎知識,如觀鳥的基本方法、設備的使用和鳥種的辨識,并穿插了一些有關濕地、環境以及鳥類的科學知識。全書圖文并茂,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讓讀者在了解大自然的過程中,更深刻地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李明璞 李云飛 ·生物世界 ·7.8萬字
這是一本觀鳥筆記。作者以敏銳的眼光,細膩的筆觸,親身的體會,別開生面地向讀者真實地描述與展示了我國四大高原的自然之美。描寫了幾十種高原獨有的動物及幾百種鳥類的精彩生活,并配有大量作者拍攝的精美圖片。全書布局集科學性、文學性、趣味性于一體。以科學的方式來揭示和探討高原上人與自然的關系,倡導人們與大自然建立親密聯系,保護高原的完整和野性。熱切地呼吁人們以一種更平等,也更和諧的方式來處理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關系。
肖輝躍 ·生物世界 ·15萬字
《觀賞兼藥用植物圖鑒260種》收錄了260種常見的觀賞兼藥用植物,編者結合三十多年的科研和工作經驗,介紹了每種植物的形態特征、生長習性、藥用功效及觀賞價值,是一本集觀賞兼藥用植物于一體的科學性、趣味性、實用性較強的植物類科普讀物。讀者可從中了解到具有觀賞和藥用兩方面價值的植物知識。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園林、園藝、中醫藥、農學、林學、植物學等專業師生的教材或教學實習參考書,也可作為園藝愛好者的參考用書。
任全進 廖盼華 張志 于金平編 ·生物世界 ·5.9萬字
法國作家法布爾通過數十年的時間,對自然界的各類昆蟲做了深入的研究,窮畢生心血寫成了這部集文學和科學于一身的《昆蟲記》。此書既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巨著,也是一章謳歌自然與生命的宏偉詩篇。本書針對青少年讀者,根據原文精心翻譯,內容全面,語言通俗。不僅保持了作者嚴謹的寫作思路,還竭力體現了作者在原著中充滿愛的語言。全書專業而不晦澀,通俗而不乏味,充滿了靈性與智慧。在書中,自然界的昆蟲應有盡有,它們的生活起居,它們的飲食習慣,它們的習性愛好,它們的五彩繽紛與活靈活現,讀者都可以在這里一覽無余。說,本書是青少年不可缺少的一本大自然百科讀物。
(法)法布爾 ·生物世界 ·18.4萬字
本書作者李文柱先生癡迷于昆蟲家族中最特色的甲蟲,驚嘆于它們千差萬別的外形、靚麗的體色、奇巧的結構及婀娜的體態。多年來,每獲得一枚甲蟲標本,都如獲珍寶、愛不釋手。因為愛,李先生便用畫筆為它們“照相”。經年累月,這種積累便成就了一部科學藝術的精品。書中全部的彩繪都是李先生用“原始”、“粗笨”的方法手繪完成的,為普及昆蟲知識,還配有介紹甲蟲生境、習性、食性及嗜好的文字。今天,李先生希望把自己珍藏的這份美麗、這些年“獨享”的那些快樂通過《中國觀賞甲蟲圖鑒》分享給大家
李文柱 ·生物世界 ·6.1萬字
《動物生活史》主要敘述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昆蟲類、單細胞類動物的生活狀態。書中所介紹的物種空間分布極廣,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南極洲等均有涉及,能夠拓展讀者對于生命多樣性的視野。書中重點敘述人們相對了解較為詳細、確定的哺乳類和鳥類動物,偏重于記述動物在野外的生活。作者是英國知名的博物學家約翰·亞瑟·湯姆森爵士,他通過對動物生活狀態的觀察,研究它們怎樣解決覓食、求偶、地盤、種族四大問題,以揭示生物界生生不息的生命演化進程。讀者不僅能從《動物生活史》中了解到許多動物的知識,還能發現古老的博物學中訓練思維的法則,而這種思維的訓練正是從古老的博物學發展成為現代的生態學的關鍵。
(英)約翰·亞瑟·湯姆森 ·生物世界 ·20.3萬字
絢麗多彩的海底世界,不僅生活著數以萬計的各種魚類動物,還生長著各類茂盛的海洋植物。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宛如海底花園一般。由于海水中生活條件的特殊,海洋中生物種類的成分與陸地成分迥然不同。通過研究海洋生物在海洋環境中的繁殖、生長、分布和數量變化,以及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闡明生物海洋學的規律,為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管理和增養殖,保護海洋環境和生態平衡等,提供科學依據。
李宏主編 ·生物世界 ·7.5萬字
(法)法布爾著 央美陽光編繪 ·生物世界 ·4.8萬字
《鳥類圖鑒》是一本專注于鳥類知識的科普圖鑒。它以豐富多樣的鳥類圖片、詳實準確的文字描述,為讀者搭建起認識鳥類的橋梁。無論是資深鳥類愛好者,還是初次接觸鳥類的新手,都能從中獲取鳥類分類、形態特征、生活習性、棲息環境及分布區域等關鍵信息,是探索鳥類世界、了解鳥類奧秘不可或缺的實用指南。
楊雨編著 ·生物世界 ·3萬字
翻開這本書,你將在神秘植物這個舞臺上,看到多姿多彩的花朵、形狀各異的樹葉,無數的植物扮演的一個個生動而鮮明的角色,上演的一幕幕奇趣橫生的動畫片。
郎悅潔 ·生物世界 ·5.4萬字
作為一本優秀的科普讀物,《超級彩圖館:昆蟲》精選了全世界最常見、最具有典型意義的80種昆蟲,引領讀者進入洋洋大觀的昆蟲世界,深度解讀其中蘊含的無窮奧秘,并以獨特而多元的視角啟迪思維,激發青少年探索新知的興趣。獲取新知愉悅身心的枕邊書有形有色有趣精彩展示每一種昆蟲的獨特個性和鮮明特征;昆蟲千差萬別的外形在清晰逼真的圖片中盡顯無遺;生動流暢的文字,讓原本枯燥的百科知識化為有趣的講述,讓你在閱讀中獲得超乎想象的視覺享受。為讀者答疑解惑的參考書可讀可查可藏本書內容參考權威昆蟲學專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文字精準卻不失生動,體例編排上注重科學性、邏輯性、整體性,從而方便讀者查閱相關的知識,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每一種昆蟲。
朱立春主編 ·生物世界 ·37.4萬字
“社會生物學之父”、兩屆普利策獎得主、進化生物學先驅、殿堂級的科學巨星愛德華·威爾遜,深情講述全球的物種滅絕故事,探索生物多樣性的未來出路與方法。閱讀《半個地球》,就如同威爾遜在帶領我們領略地球多種多樣的生物多樣性。整個地球生命的進化史,也是一部精彩絕倫的生物多樣性發展史。但隨著人類足跡的擴展,我們也逐漸將眾多物種帶向了瀕危與滅絕的不歸路。只有將半個地球交還給大自然,我們才能保護地球上眾多的生命形式,拯救現存的有生力量,實現人類生存所需的穩定與發展。
(美)愛德華·威爾遜 ·生物世界 ·10.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