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人類學家張經緯的首部人類學主題書評集,分為“那些年我們追過的人類學家”、“走進人類學方法”、“人類學與當代中國”、“性別與社會”和“文化多樣性與全球化”五大板塊。書評作為一種獨特的載體,游走在學術體系的邊緣,有人認為它無足輕重。然而,書評和一篇學術論文相比,其讀者卻百倍于后者。人類學作為一門聞者甚少的學科,書評更是肩負了向公眾普及學科知識的重任。相信這本文集會給每一位潛在的人類學家,提供可以參考的閱讀與寫作指南。
張經緯 ·人類故事 ·14.5萬字
這是關于我們自己身體的故事,從受孕的那一刻開始,講述了一個細胞如何轉變成一個有生命的、會呼吸的、會思考的人。本書還將胚胎發育方面的知識與我們人類的起源自然有趣地融合在一起。骨骼、基因、性和進化等與生命有關的故事都濃縮在這本書中。
(英)愛麗絲·羅伯茨 ·人類故事 ·18.7萬字
愛因斯坦與玻爾的世紀交鋒,下一場科技產業革命的原爆點。自誕生以來,量子物理一直讓大眾甚至物理學家都困惑不已,“薛定諤的貓”這一思想實驗曾被用來檢驗量子理論隱含的不確定性。可正是薛定諤的這只貓,如夢魘一般讓物理學家不得安寧。于是,愛因斯坦、玻爾、薛定諤、海森堡、貝爾、玻姆、費曼、埃弗里特等聞名遐邇的物理學家一次又一次論證、實驗和碰撞,拼攢出不斷完善的量子物理學。《誰找到了薛定諤的貓?》是關于這些物理學家思想論戰的扣人心弦的故事,更是他們敢于探索未知、追尋真理的故事。貝克爾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了這些物理學家的思想和人生如何像量子般“糾纏”在一起,勾勒出量子物理學波瀾壯闊的百年探索史。
(美)亞當·貝克爾 ·人類故事 ·18萬字
在《奇異的宇宙》中,洛倫·艾斯利展示了他探索自然世界的好奇心、廣博的知識、深邃的思想,以及使許多人稱贊他為“現代梭羅”的品質。書中對奧德修斯、庫克船長和查爾斯·達爾文等人的旅程展開了引人入勝的記述,體現了作者作為一個郊區博物學家的知識積累和創作靈感。本書是自然文學寫作的新境界,視閾博大、富于沉思,有獨特的詩意與神秘主義傾向,兼具當代科學知識與文學浪漫之美,展現了人類作為探險家、漫游者和行旅人,追求冒險、知識、權力、意義與正義的旅程。
(美)洛倫·艾斯利 ·人類故事 ·11.4萬字
《美洲人從哪里來》是關于誰是美洲“第一批民族”,他們是如何以及為什么不遠萬里來到此地,他們又是如何向南擴散,以及如何生存的故事。這一切都基于一種有力的新型證據:古人的完整基因組。《美洲人從哪里來》一書概述了整個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人類歷史新發現,并讓我們一瞥遺傳學工具是如何幫助我們揭示出人類歷史和演化的細節。兩萬年前,人類從西伯利亞跨過一座巨大的陸橋進入阿拉斯加西部,然后向南擴散到現在這個被稱為“美洲”的地方。在冒險踏入其他外星世界之前,這次遷徙仍然是我們人類最后一次移居到全新異域的冒險,而該事件也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且爭議不斷的話題。沒有任何書面記錄可以告訴我們當時發生了什么或如何發生的,考古證據同樣鳳毛麟角。人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假說和模型來解釋人類遷徙到美洲的歷程,以及在隨后幾千年里發生的事情。《美洲人從哪里來》對過去和現在展開研究,探討了目前被用來構建美洲原住民歷史,并對他們產生了深刻影響的遺傳學新知。對于任何有興趣了解遺傳學是如何與身份認同緊密聯系在一起,并影響社會回答“原住民是誰”這個問題的人來說,本書不啻為極佳的科普讀物。
(美)珍妮弗·拉夫 ·人類故事 ·16.9萬字
這本書英文原版作者馬特·里德利既是一名動物學博士、紐約冷泉港實驗室客座教授,也是著名的科普作家。在這本書里,他獨辟蹊徑,從23對染色體開始,介紹基因在人之所以為人的演化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他看來,我們是基因制造的有智能行為的機器,演化是基因間的競爭。從基因層面理解生命,會帶給你很奇妙的體驗。用第三視角審視人類這一物種,審視生命的演化,答案往往最接近本質。
(英)馬特·里德利 ·人類故事 ·22.5萬字
這是一部罕見奇作,有著人類每一個成員值得一讀的內容。因為,它解讀了我們人類這一物種未被破譯的生存密碼。在地球這個星體上,人類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對此,我們似乎了然于胸,但總是一頭霧水般地模糊不清。在以往,我們都以文化記憶、帝國興替、文明發展的線條回望過去,觸摸歷史,解讀人類。而與此不同,《人類筆記》則以人類的生存和生存所必需的生存資源為總軸線,以進化開智、生存資源存在的方式及其演化、人類圍繞生存資源的規律性運動、利益關系、利益體及其演化等為基本關注點,依托現有事關人類歷史的浩瀚記錄,以時而宏擴無極時而又細致入微的獨特視角,品味和記述了人類自太古時代到聯合國成立那一刻的艱辛跋涉,聚散離合,愛恨情仇,成敗興衰和更替演進的全程經歷。驚奇地發現人性中的本能、本性及理性在人類生存中所發揮的神秘作用。進而對人類的目標、歷史的方向、權力的形成、神的出現、宗教的產生,大遷徙的發生、文化的演進、帝國的興替、文明的開化、本能的衰變、本性的肆虐、理性的成長等人類歷史中曾經發生的風云大事一一進行了精心解讀,一路領略人類命運一體相連的存在情形,并呈現出了一套洋溢著歷史情懷的,以公正為基調的人文話語體系。作者堅信,生存是一切生命的根本需要,而向智慧進化是人類揮別動物同類的根本原因,生存資源從原生自然物到育生自然物的變化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利益關系的合理與否則是導致人類社會百態萬象層出不窮的根本原因,然不斷發育的理性對本性貪婪的干預是人類一步步向理想的存在壯態邁步而來的關鍵。因為,角度不同,看到的風景也就會不同。由于作者一直緊貼人類為生存而進行的曲折艱辛和苦辣酸甜寫作,所以對歷史深處的風吹草動有著身臨其境的感受,對疑惑我們已久的事情有著把脈問診的解讀,對存有的偏頗和誤讀又進行了還原與糾正的努力,所以作品始終呈現著渾厚而靈動,深刻而風趣,理性而又激情澎湃的特點……作者認為:若茫然不知人類的所以然,是愧對身生為人之經歷的。所以,創作本作品的目的就是:讓人一書看懂人類和人類的一切!
特·官布扎布 ·人類故事 ·37.5萬字
人類的骨頭是每個人生活的無聲見證,有些故事深入骨髓,無法磨滅。憑借她多年的研究和豐富的從業經驗,世界著名的法醫人類學家蘇·布萊克教授帶領我們踏上了探索的旅程。從頭骨到腳趾,臉部、脊柱、肋骨、手臂、手指、骨盆和腿,每一個部位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們吃過什么,去過何處,所做的一切都留下痕跡,一條有用的信息可能歷經數月、數年,有時甚至是幾個世紀,直到法醫人類學家對其進行解密。有些秘密很容易被揭開,但有一些秘密則需要嚴格的科學論證。但是,發現證據并將其有效結合在一起,我們便能重建事實,發現真相。一根腳趾接著一根腳趾,一個案件接著一個案件,一些罪案,一些歷史,一些不可思議的奇文怪談–蘇·布萊克以敏銳視角,用其職業的敏感與對人類命運的深切同情,為我們講述那些被人類遺忘的故事。
(英)蘇·布萊克 ·人類故事 ·17.7萬字
文津獎獲獎作!萬物簡史作者全新力作!你的人體百科全書!腦洞大開的冷知識!趣味科普。你是為數不多有下巴的動物,是為數不多會因為情感而流淚的生物。你的身體保有在樹上睡覺的記憶,所以你在床上睡覺也不會掉下來。你的拇指比黑猩猩多了三塊小肌肉,所以你能更有力地抓握工具,從而創造出偉大的文明。30億年進化的結果并不全是好的,我們的很多痛苦也都來自這個漫長的過程:直立行走讓我們的后背和膝蓋苦不堪言。我們的骨盆變小,成了自然界中分娩TOP1痛苦的動物。翻開本書,看看你的身體里藏著多少秘密!
(英)比爾·布萊森 ·人類故事 ·27.3萬字
本書重點關注那些追求進步的先驅——從西塞羅到馬丁·路德·金,通過65篇人物傳記,講述從羅馬共和國危機到爭取婦女解放的2000年來,人們為擺脫壓迫、追求平等、和平、正義而進行的斗爭以及這些斗爭如何改變人類發展進程。作者經過30多年的資料整理——包括各類信件、日記、未發表的手稿及對知名學者的采訪和研究,概述人物的經歷及其貢獻,同時引導人們對這些歷史人物展開更深入的探索。
(美)吉姆·鮑威爾 ·人類故事 ·45.4萬字
這部作品通過作者對整個外科史上一些有意義的人物和故事的簡述和評述,描繪出醫學發展到今天的一條主線:科學逐漸取代了愚昧,在這個過程中,那些真正探索人類生死病患的“小人物”應該受到更多的關注。從《外科200年》紀錄片在電視臺播放、獲獎并受到公眾的喜愛,就是因為這些故事是和人類當前面臨的各種危機有關。隨著人類發展了先進的外科學,從而擺脫了很長一段每天都會遇到的生死威脅的歷史階段之后,我們對那段血淋淋而又無奈的歷史逐漸淡忘了。遠古的人類一直都是在那條生死線上博弈并發展出人類最初的、簡單的外科學認識,他們的每一次進步,都為今天的外科學放下了一塊基石。有位名人曾說過,我們對未來可以看得多遠,取決于我們對過去看得有多深。這也是這本書出版的目的所在。
李清晨 ·人類故事 ·12萬字
這是一本科普書,也是一本故事書。作者精心撰寫了18個驚心動魄的醫療故事,生動地呈現了真實的臨床診療過程,故事中的急診科老馬醫生和一眾相關專科醫生從病患查體和輔助檢查結果中抽絲剝繭,找到疾病的真相。在“破案“過程中,對30余種疾病進行了生動的科普。通過閱讀這些有趣、有料的案例,讀者會對疾病、醫學、健康、醫生、醫院有進一步的了解。看這本緊張刺激的醫事科普書,就是給自己身體的一場健康體檢,更是給自己心靈的一場SPA療愈。
李鴻政 ·人類故事 ·11.8萬字
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明中,那些才華橫溢的文人雅士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精妙的故事,這些故事是中國文化殿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回首往事,當我們品味這些故事的時候,總是能夠從中受益。《文壇掌故全書》以獨特的視角,精選了千百年來代代相傳的故事和詩文,向讀者娓娓講述了從皇族大臣到文人士林的悠悠往事,再現了中國文壇的生活百態。這些經過萬口傳誦的故事和詩文都堪稱文化殿堂中的精品、語言寶藏中的財富。《文壇掌故全書》分為奇言妙語、詼諧嘲諷、臧否人物、軼聞拾趣、奇詩趣文、機巧敏對、字謎物謎等七大部分,隨手翻來,不僅可以愉悅身心、陶冶性情,還能夠開闊文化視野,領悟到中華文化中博大精深的智慧。
劉志紅 郭海東主編 ·人類故事 ·33.9萬字
我們為什么會過敏?抗衰老基因療法靠譜嗎?同性戀都是天生的嗎?大部分癌癥是因為運氣不好嗎?達·芬奇是多動癥患者?人體的生物鐘可以回撥?近視真是用眼過度造成的嗎?書中的150多個問題與我們人類自身息息相關。作者袁越接受過系統的生命科學訓練,融合了世界權威科學雜志發布的論文,將這些最前沿的科學新知以活潑有趣的面貌深入淺出地傳遞給讀者。同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科普不僅是傳播知識,更要傳播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啟發讀者在日常生活中借鑒科學家的研究思路,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更好地辨別那些流傳甚廣的偽科學謠言,過上智性的生活。
袁越 ·人類故事 ·21.7萬字
“醫療與人性”系列:包含《醫生的抉擇》、《一個醫生的自白》、《瘋狂與清醒》和《當醫生成為病人》套裝共4冊!走在生命與死亡的十字路口,關于生死、疾病與醫療,你必須知道的真相!一套匯聚醫生自傳、手術細節及醫患關系思考的開創性作品!直視身為醫生的脆弱手術前種種駭人的恐懼,手術中的緊繃與渾身戰栗,手術后在等待病人是否完好蘇醒的忐忑與不安。讓讀者了解醫生的工作、手術的難度以及其內心的掙扎與煎熬。讓讀者了解,醫生不是神,醫生也是普通人。
(英)亨利·馬什等 ·人類故事 ·55.8萬字
您對曲頸瓶、方程式、納米科技著迷嗎?您下定決心獻身科學嗎?您的發現有什么用處?或許毫無用處,然而一些科學家卻為此貢獻一生……他們是未獲賞識的天才還是離經叛道的研究者,是高超的發明家還是瘋狂的學者?在他們荒誕的實驗中,是否隱藏著真正的突破?本書非常謙遜地探討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即現代社會對于科學的認識。“初看捧腹,過后引人深思”是搞笑諾貝爾獎的評選目標,本書作者選取了在其看來最有意義的14個搞笑諾貝爾獎。其中兩項揭示了外星人的古老傳說,兩項表彰神秘治療師的發現,兩項頒予當代煉金術士,兩項昭示了水的記憶中的悲喜劇,另有兩項物理學獎和三個有趣的經濟學故事,最后以與藝術和美的相關研究作為結束。
(法)亞歷姍德拉·克羅 馬德萊娜·韋西耶 馬德萊娜·韋西耶 ·人類故事 ·8.9萬字
尋醫問診時,有多大概率會遭遇醫療過失?是醫護個人疏忽失職,還是整個系統都出了錯?不幸發生醫療事故,患者及家屬該怎么辦?進步與行善一直是醫學界的主旋律,但有時,醫療也會出錯,輕者延誤診治,重者致殘甚至致死。著名醫生作家丹妮爾·奧弗里投入數年時間,梳理歷史,調研數據,采訪醫護、患者及家屬,并反思自己近三十年行醫經驗,最終得出結論:醫療過失比我們想象中普遍得多,但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她真誠面對醫患關系這一復雜問題,講述觸目驚心的真實故事,揭開醫療行業的沉疴弊病,例如森嚴的等級制度、固化的思維習慣、傲慢的溝通文化。懷著責任,她關注醫學界應該怎樣改良和防范,從個體、制度和文化層面為整個系統開出藥方。懷著善意,她為每個人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應對指南,教患者如何保護自己,教你我如何保護家人。
(美)丹妮爾·奧弗里 ·人類故事 ·20.8萬字
重現神奇物種征服世界之旅!是什么讓英國人放棄咖啡,從此只喝茶?茭白筍不是天生就長那樣,而是受到真菌感染?讓豆子變成美味醬油、讓米變成清酒,創造出王者之酒、藍紋奶酪、臭豆腐的,都是真菌;產黃青霉的發現協助同盟國打贏二戰;在顯微鏡下長得像圣誕樹的綠色木霉,是自然界的樹木醫生;里氏霉菌讓你的牛仔褲出現石磨水洗效果,黑麥角菌能讓人走一趟天堂或地獄;愛爾蘭大饑荒、獵巫行動、造就了羅馬暴君尼羅的罪魁禍首,也都是真菌;當然,不能不提眾多美味的菇品,從洋菇、金針菇、香菇、松茸,還有被視為神丹妙藥的冬蟲夏草和靈芝等……也許你從未注意,你的生活已被真菌包圍,這些不起眼的微生物,掌握著生死存亡的關鍵,甚至改變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最小的真菌你看不到,最大的真菌比45座鳥巢還要大!真菌細胞生物學研究者顧曉哲博士,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講述真菌在人類社會所扮演的角色。每個品種都有詳細的介紹,讓你了解它的前世今生,輕松活潑的文字加上定制的簡明漂亮的插畫,讓每一株真菌都格外生動的呈現在你的眼前。讀完本書,就像搭乘一臺充滿畫面的時光機,以真菌的角度看盡人類文明史。
顧曉哲著 林哲緯繪 ·人類故事 ·7.4萬字
全世界目前有數十億人患有某種形式的過敏癥,據估計占全球總人口的30%~40%。更令人擔憂的是,近年來被診斷患有過敏癥的患者的數量一直在增長。為什么我們的身體這么容易被擾亂得躁動不安?流鼻涕、眼睛發癢、皮膚干燥、胃腸道不適、呼吸困難……這些過敏癥狀在試圖告訴我們一些重要的事情,關乎21世紀人體免疫系統的整體健康狀況。醫學人類學家特雷莎·麥克費爾是一名過敏癥患者,她的父親死于蜜蜂蜇刺引起的嚴重過敏反應。在這本書中,她展開了一場對過敏背后復雜問題的科學探究之旅,回顧了早期免疫學家的危險實驗,調查了過敏癥患者當下的困境,也講述了過敏治療的新進展。她采訪了眾多免疫學家和過敏癥專科醫生,以及空氣質量控制員、病患家屬、醫藥公司、科研單位、政府機構等不同立場的個人和組織。這是一場對過敏現象的全方位剖析,盡可能講述了一個關于過敏這個現代醫學謎團的完整故事。這里沒有關于過敏的全部真相,但通過條分縷析地探索過敏表象之下的深層問題,我們能夠獲得關于過敏的重要知識,在愈演愈烈的過敏來襲時盡量做好準備。
(美)特雷莎·麥克費爾 ·人類故事 ·20.8萬字
你的身體30億歲了!一部從頭講到腳、從里講到外、從30億年前講到今天的人體百科全書!翻開本書,從單細胞斑點講起,看看30億年來你的身體的進化史!全球銷量超千萬冊的科普巨著《萬物簡史》作者比爾·布萊森重磅新作,被譽為“當今在世的最有趣的非虛構類作家”!人有幾百萬年前在樹上睡覺的記憶,所以現在在床上睡覺也不會掉下來!只有人把空氣和食物送往同一通道,所以生來容易被噎死!人的大腦比一萬年前小了很多,但它30秒處理的信息比哈勃望遠鏡30年的還多!Y染色體可能在460萬年后滅絕,但不用擔心,男性并不會因此滅亡!癌癥也是進化的代價,沒有細胞的變異,人類就不會得癌癥!《星期日泰晤士報》2019年度科普書!登頂《星期日泰晤士報》圖書暢銷榜!雄踞《紐約時報》圖書暢銷榜18周之久!提名《華盛頓郵報》2019年度圖書!入圍2019年愛德華·威爾遜科學寫作獎長名單!翻開本書,從單細胞斑點講起,看看30億年來你的身體的進化史!
(英)比爾·布萊森 ·人類故事 ·2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