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共分上、下兩篇,上篇“死與生”中包括“法醫探案”、“法醫趣聞”、“法醫驗傷”和“法醫感悟”,講述作者在從事法醫職業過程中遇到的難忘案例與內心感悟;下篇“關于法醫”部分包括“真正的法醫”、“法醫的時代變遷”和“我的大學”,重點闡明要成為一名真正的法醫要經過哪些淬煉,帶你了解公安基層法醫普通而不平凡的一天。希望你看完本書,可以真正了解:珍惜好眼前的一切,認真體會生命之美,這就是你的使命,也是你所擁有的生命的意義。
王敏 ·人類故事 ·15萬字
本書講述了人類與瘧疾、艾滋病和流感的抗爭史。長久以來,人類世界與病毒的對抗從未停止,然而在人類好不容易克服一座高峰之后,病毒們又以令人驚嘆的變異速度重新收復失地,這是一段仍在書寫的歷史。當中包含當年烈性瘟疫的發生史,以及在未來世界能否卷土重來,末世殺手艾滋病毒是經過了怎樣的變異從與人類和諧相處到殺人于無形等故事。
王哲 ·人類故事 ·11.2萬字
鼠疫、天花、黃熱病是人類歷史上致死率高的烈性傳染病,它們消滅了數以億計的人口,令整個人類世界聞之色變。面對大瘟疫,醫生們能做的,一度只能和巫師一樣。經過一代代人類精英艱苦卓絕的努力,終于找到了對抗這些烈性轉染病的方法。鼠疫、天花、黃熱病似乎已經遠離人類世界、煙消云散,但在未來的某一天,這些隱形殺手會不會又卷土重來?本書即呈現了這段科學史。
王哲 ·人類故事 ·10.3萬字
本書講述了在人類與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共存的漫長歷史中,與他們時而共生、時而對抗的關系。尤其展現了人類在面對一次次猛烈的大瘟疫、流行病中,所作出的努力及受到的教訓。在這場漫長而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人類世界涌現了一代代超凡卓越的科學家們,在他們光輝的成績背后又有許多不為人知、令人動容的故事。本書是一部宏觀的人類與細菌、病毒世界的關系史。
王哲 ·人類故事 ·12.9萬字
一部關于未來的自然歷史。著名生物學家鄧恩向我們展示了當人類試圖操縱支配進化、人類文明和最終世界的普遍規律、生命的未來時會發生什么。在過去半個世紀,人類積累了前所未有的自然知識,并且用它來追求對大自然的控制。人類試圖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重塑自然,甚至不惜摧毀它。在《未來自然史》中,生態學家羅布·鄧恩認為盡管我們盡了最大的努力來控制自然,但生命有其自己的運行規則,任何人類篡改都無法重寫它們。鄧恩闡述了生態學、進化論和生物地理學的幾大基本定律,以及任何人類活動都無法廢除的生命法則。生命不會被人類最完美的計劃所束縛,相反,鄧恩向我們展示了為什么人類自己的未來都懸而未決。
(美)羅布·鄧恩 ·人類故事 ·15萬字
我有幸向您推薦一部獨特而深刻的著作——《趣說文明起源的故事》。這本書由林徽因翻譯的文化史大作家房龍的杰作,以其獨特的敘述風格和深入淺出的解釋,使得歷史與科學知識變得生動而引人入勝。房龍的寫作方法,將文學的手法運用到科學敘述中,使得讀者仿佛與一位智者同行,探索遙遠的歷史曠野。這種方法在敘述科學上的成功,為讀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理解角度。本書譯者,林徽因,因個人困境而開始這項翻譯工作。盡管面臨多次挫折和轉折,她的努力最終使這部作品得以呈現在中文讀者面前。這不僅是對她個人不懈努力的肯定,也是對房龍原作的深刻理解和尊重的體現。
房龍 ·人類故事 ·4.3萬字
這是一本科普書,也是一本故事書。作者精心撰寫了18個驚心動魄的醫療故事,生動地呈現了真實的臨床診療過程,故事中的急診科老馬醫生和一眾相關專科醫生從病患查體和輔助檢查結果中抽絲剝繭,找到疾病的真相。在“破案“過程中,對30余種疾病進行了生動的科普。通過閱讀這些有趣、有料的案例,讀者會對疾病、醫學、健康、醫生、醫院有進一步的了解。看這本緊張刺激的醫事科普書,就是給自己身體的一場健康體檢,更是給自己心靈的一場SPA療愈。
李鴻政 ·人類故事 ·11.8萬字
這是一本充滿詩意的天文學科普書,講述了那些正在消失的天文探險家的不朽故事,即使你對天文學一無所知,這本書也相當簡單有趣。我們為什么要研究宇宙?我們為什么要仰望星空,為什么要提出內心的疑惑,滿世界建造這么多望遠鏡,到地球的極限之地尋找答案?我們為什么要觀星?天文學家艾米莉·萊維斯克將在本書中分享現代天文愛好者的故事,他們冒險越過高山,到地球上一些最偏遠的角落追尋奧秘,極好地展示了天文學家如何在這個激烈和不斷發展的領域超越機器,將創造力和激情注入恒星和太空,并激勵我們所有人仰望天空,追求宇宙的秘密。
(美)艾米莉·萊維斯克 ·人類故事 ·18.8萬字
口水從哪里來的?人為什么會放屁?手肘被磕為何如此酸爽?眼見真的為實嗎?人體,美麗,又神秘。作者在學醫期間,為一個事實所震驚——人體很重!一條腿有10公斤重,搬起來相當吃力;手臂,看似很輕,也有4~5公斤重,超乎想象。奇怪的是,這些每天都帶在身上的“部件”,我們卻對它們的重量毫無概念。這是為什么呢?能解答這一問題的科學,就是醫學——結合多種現代技術,探究人體與疾病真相的科學。在本書中,你將了解到人體鮮為人知的神奇功能,醫學先賢的故事,人類與微生物的戰爭史,以及那些你似懂非懂的現代醫療技術。一場從古至今,從頭到腳,遍覽人體與醫學之美的旅行,即刻出發!
(日)山本健人 ·人類故事 ·10.3萬字
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飲食習慣的改變、跨境旅行的盛行、藥物和避孕措施的使用,這些生理現象與行為模式的改變,會在多大程度上左右我們未來的演化?網絡約會和剖宮產的推行,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和其他全球性流行疾病的肆虐傳播,各種新興技術與文化因素都開始加入人類未來的演化歷程,這令我們的生命面對更多沒有前跡可循的挑戰,也使未來前所未有地難以預料。我們是否還在演化?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將演化成什么樣?大家都不敢給出答案。但我們是否真的對人類演化的方向一無所知?現代人類持續的演化又體現在哪些方面?過去的演化歷史趨勢是否還會延續?是否可以從當下的生物學證據中看出未來演化的某些端倪?為了回答這些問題,作者采訪了眾多從事相關研究的人類學家、生物學家、遺傳學家、醫生和心理學家。通過一手采訪、實地考察,嘗試厘清關于人類未來的演化,我們可以做出哪些預測,又有哪些是我們無法回答的問題。
(美)斯考特·所羅門 ·人類故事 ·10.3萬字
在《奇異的宇宙》中,洛倫·艾斯利展示了他探索自然世界的好奇心、廣博的知識、深邃的思想,以及使許多人稱贊他為“現代梭羅”的品質。書中對奧德修斯、庫克船長和查爾斯·達爾文等人的旅程展開了引人入勝的記述,體現了作者作為一個郊區博物學家的知識積累和創作靈感。本書是自然文學寫作的新境界,視閾博大、富于沉思,有獨特的詩意與神秘主義傾向,兼具當代科學知識與文學浪漫之美,展現了人類作為探險家、漫游者和行旅人,追求冒險、知識、權力、意義與正義的旅程。
(美)洛倫·艾斯利 ·人類故事 ·11.4萬字
災難讓人不能承受卻必須承受,慘象使人不忍目睹卻不得不面對。本書介紹了發生在世界各地的戰爭以及種族屠殺,闡述了災難給人們帶來的刻骨銘心的痛,告訴人們災難背后的故事,希望讀者通過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例,能喚起歷史的記憶,牢記歷史的經驗教訓,保護自己,也保護人類,并珍惜現在的生活。
杰卿 ·人類故事 ·2.6萬字
冥冥之中,總有一些災難性的事情讓人感到意外。這些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故事,到底蘊含了怎樣的人生含義呢?翻開本書,或許你能找到答案。本書介紹了發生在世界各地的火災,闡述了災難給人們帶來的刻骨銘心的痛,告訴人們災難背后的故事,希望讀者通過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例,能喚起歷史的記憶,牢記歷史的經驗教訓,保護自己,也保護人類,并珍惜現在的生活。書中的例子經典且全面,可讀性強。不管在什么時候閱讀,都能給人以提醒和警示。
雖然人們都喜歡積極樂觀的開心事,但也不可否認慘劇的存在。本書精選了世界各地出現的空難案例,旨在讓生活在和平當下的人們更多一份敬畏之心。書中的例子經典且全面,可讀性強。不管在什么時候閱讀,都能給人以提醒和警示。本書介紹了發生在世界各地的悲劇,闡述了災難給人們帶來的刻骨銘心的痛,告訴人們災難背后的故事,希望讀者通過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例,喚起歷史的記憶,牢記歷史的經驗教訓,保護自己,也保護人類,并珍惜現在的生活。
杰卿 ·人類故事 ·4.2萬字
生活中并不總是充滿陽光,有時,突如其來的災難讓人措手不及。災難讓人不能承受卻必須承受,慘象使人不忍目睹卻不得不面對。本書介紹了發生在世界各地的火山以及海嘯,闡述了災難給人們帶來的刻骨銘心的痛,告訴人們災難背后的故事,希望讀者通過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例,能喚起歷史的記憶,牢記歷史的經驗教訓,保護自己,也保護人類,并珍惜現在的生活。
杰卿 ·人類故事 ·1.4萬字
這部作品通過作者對整個外科史上一些有意義的人物和故事的簡述和評述,描繪出醫學發展到今天的一條主線:科學逐漸取代了愚昧,在這個過程中,那些真正探索人類生死病患的“小人物”應該受到更多的關注。從《外科200年》紀錄片在電視臺播放、獲獎并受到公眾的喜愛,就是因為這些故事是和人類當前面臨的各種危機有關。隨著人類發展了先進的外科學,從而擺脫了很長一段每天都會遇到的生死威脅的歷史階段之后,我們對那段血淋淋而又無奈的歷史逐漸淡忘了。遠古的人類一直都是在那條生死線上博弈并發展出人類最初的、簡單的外科學認識,他們的每一次進步,都為今天的外科學放下了一塊基石。有位名人曾說過,我們對未來可以看得多遠,取決于我們對過去看得有多深。這也是這本書出版的目的所在。
李清晨 ·人類故事 ·12萬字
所謂共生,并不是理想的適應,而是一種絕不舒服的妥協。日本傳染病專家山本太郎,講述人類歷史與傳染病之間的聯系:沒有共生,就沒有人類的未來。本書以傳染病為主題,從人類文明的起源開始細數傳染病與人類的愛恨糾葛,并討論了人類與傳染病在未來該如何共處。作者從人類文明的發祥地開始追溯傳染病與人類的關系,描繪了人類社會在面對傳染病的種種威脅時采取的各式姿態。文明之初,人類曾過著與傳染病無緣、非常健康的生活。隨著文明的進步發展,定居農耕以及野生動物的家畜化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然而文明成為傳染病的搖籃的同時,傳染病也為人類提供了天然的屏障。作者細數了傳染病的傳播與近代世界體系、殖民地主義以及開發自然資源的關系。人類曾在發明抗生素后自以為已經完全戰勝了傳染病,卻在不久后的非洲大陸又發現了至今沒有研制出特效藥的埃博拉病毒。最后作者認為與傳染病的共生并非理想中那樣均衡的關系,而是無可奈何的妥協。與傳染病共生并不代表要放棄克服某種疾病的努力。作者在本書結尾處表示:“對于那些被病原體奪走的生命,作為一名醫生、一個從事醫學相關工作的人,我無法視而不見。”
(日)山本太郎 ·人類故事 ·6.6萬字
本書基于作者博物學家的素養及其親身經歷,自由出入科學、文學、歷史與神話,深入探討了狼的演化軌跡、生活習性,細致入微地描述了狼與人類文明之間復雜而微妙的互動關系,揭示了狼作為“真正的野生動物”和“被人類文化所想象的動物”雙重圖景之間的重大反差,并從生態學的角度闡述了人類保護狼的必要性。
(美)巴里·H.洛佩斯 ·人類故事 ·16.3萬字
這是一本非常適合青少年閱讀的神話故事類圖書。無論是為了提升閱讀能力還是增加寫作素材而言,本書都具有一定的閱讀價值。本書精挑細選了經典世界神話故事,并且都極具趣味性,孩子們在閱讀中可以通過對祖先神話的了解,逐漸去體會其中所蘊含的中華本源文化的總體精神,介紹了希臘、阿拉伯、印度、波蘭、埃及等多個有著悠久文化的民族中極具代表性的神話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遠古人類的生活和思想,推動了后世文學和藝術的發展,盡早接觸這些歷經長久的歲月而流傳下來的神話故事,可以使孩子們了解到世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從而激發出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李問渠 ·人類故事 ·5.1萬字
被淘汰的器官,即過去曾經高度活躍,但后來逐漸退化,僅留下一點痕跡或轉變為其他用途的器官。本書就是圍繞著人體中的21個被“淘汰”的器官展開講述。這些器官經過時間的長河,帶著退化的印記遺留下來,是完全無用的多余存在,還是保持著潛在能力、仍有發育的可能?它們存在的意義是什么?看似不起眼的小器官,實則關系重大?這不僅是一本揭示奧秘的科普書,也是一本濃縮了億萬年歷程的人體進化簡史。
(日)坂井建雄 ·人類故事 ·5.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