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熱銷的《簡·味》的修訂版。這是一本讓你做出驚喜飯菜的靈感集。這些靈感是極簡的,沒有多余的食材和冗長的步驟。這些靈感是健康且美味的,告別油膩的大魚大肉,用新鮮的蔬果和谷物善待自己,還原食物最自然的味道。令人驚喜的飯菜,正是一次次心血來潮與突發奇想的成果。這便是做飯的樂趣。
張小馬 ·飲食文化 ·1.8萬字
《隨園食單》是清代著名文學家袁枚所著的一部飲食文化著作,全書雖篇幅不長,卻精要地記錄了中國古代飲食的精髓與講究。書中不僅詳細介紹了三百多種南北菜肴飯點的烹制方法,還深入探討了食材選擇、烹飪技巧、飲食美學及食養理念。袁枚以其文人的細膩筆觸,將飲食提升至藝術的高度,展現了清代飲食文化的豐富多樣與精致細膩。《隨園食單》不僅是古代食譜的典范,更是研究中國飲食文化歷史的重要文獻。
(清)袁枚 ·飲食文化 ·2.7萬字
黃油是最古老的人工食物之一,從碧綠的牧草轉變成金色的黃油,這個過程在數百年間的變化如同黃油的美味一樣,讓人心醉神迷。不止于餐桌,黃油的身世與遠離廚房和乳品廠的許多事件緊密交織,從精神與藥物的需求,到開疆拓土的工業革命,再到20世紀人造黃油生產者與無脂狂熱者的針鋒相對,黃油獨一無二的歷史反映了我們的口腹之欲,也展現出人類的雄心壯志。此外,本書作者伊萊恩·科斯羅瓦還提供了在家中制作和使用各種黃油的方法。
(美)伊萊恩·科斯羅瓦伊萊恩·科斯羅瓦 ·飲食文化 ·13.5萬字
香草都拿來干嘛;吃雞蛋也能吃出個花來;一個人再懶再沒時間也能做出來的美味;兩個人想吃的高大上;偶爾小作一下的烘焙小點;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下飯菜;朋友聚會可以撐門面的拿手大菜;不用出門就能品嘗到的地方特色;千好萬好不如媽媽做的好味道。
南半球的小貓 ·飲食文化 ·4.3萬字
從穿行節令的私房美食,順應天時的四季養生,到親手復刻國宴菜,重現國禮級味道。從入門到進階,重塑家宴、宴客文化和菜肴原生至美。套裝包含:《國宴》《節氣廚房》《咖啡咖啡處處開》《隨園食單》。
姜晟穎 袁枚等 ·飲食文化 ·46.2萬字
《愛就是在一起,吃好多好多頓飯》,關于餐桌禮儀,關于如何布置美麗的餐桌,同時也關于餐桌上的歡樂時光和美好相聚,是作者曾焱冰在日常生活中用心過生活的展現。本書內文兩百多頁,干貨滿滿,誠意十足,搭配柴利增等著名攝影師親自掌鏡的近兩百幅關于家宴、晚宴、早餐、下午茶、戶外野餐等精致照片,展現精致簡約的儀式感在日常生活中閃閃發光的時刻。原來,在女主人的巧思下,即使是一朵花,一束光,再平凡的日常也可以變得更美好和迷人。每一次在同一張餐桌上歡聚的時光,每一次聚在一起分享的美食,遠比朋友圈里隨手點贊來得更實在、更溫暖,也更難得。
曾焱冰 ·飲食文化 ·6萬字
美食MOO《好吃》系列的第四本。吃喝玩樂買,美食+美酒+旅行,優質生活提案都在這里!一本以美食與美酒+旅行為主題的生活提案類讀物。通過好食材、有機生活、人物介紹以及游記來圍繞品質生活導向。出現的“人、物、事、地”等故事,解說并介紹高端品質的生活內容,不在于價格,而在于“用心”。是好吃的食物分享,實用的生活日常,是一本細味飲食人間的雜志書。這是第二集。是代表熱愛的好(hào)吃,是代表品質的好(hǎo)吃,是代表態度的好好(hǎohāo)吃。本書中繼續將發掘好食材的人的故事,以及幫你尋找優質食材。
謝安冰主編 ·飲食文化 ·5萬字
一代名廚的個人奮斗歷史,見證新時代的中餐發展歷程。十五道魯菜代表菜品制作,精彩演繹中國味道的傳承與創新。
董克平主編 ·飲食文化 ·17.3萬字
本書隸屬于“味道的傳承”系列。講述魯菜大師屈浩從追夢少年到亞洲大廚、從教授技藝到大匠傳承的從廚經歷。書中收錄十五道魯菜經典菜品,由屈浩大師親自操刀演繹,步驟詳盡,配圖精美,細節之處見真功。從一盤蔥燒海參的演變中看到名廚的工匠精神,從三代師徒情義中看到魯菜的發展與傳承,讓人感受到魯菜的匠心味道,感受到讓中國餐飲綻放的生命力。
董克平主編 ·飲食文化 ·3.3萬字
日子就像一首詩,曼妙舒緩,擺脫枯燥乏味;日子就像一首歌,清遠動聽,拋卻平淡單一;日子就像一幅畫,五彩斑斕,掃去晦暗無光。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我們不只追求飽腹,而更多的是美食的"美”,而這"美”包括色香味,更包括獨特的餐桌設計。愛美食,同時也是愛擺盤、愛環境、愛設計。一頓豐盛的餐宴,講究的是原汁原味的食材:天然的蔬菜、嫩質的肉類、新鮮的水果;講究的是美好的餐桌設計,各種風格的桌布、恰到好處的配色、精美的配飾;講究的是一桌精致的餐點美味,好看的品相、撲鼻而來的香氣、沁人心脾的味道。而更重要的是與你一起虛度的美好時光。
雯婷茜子 ·飲食文化 ·6萬字
跟隨著作者的腳步,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傳統意大利菜肴和四季時令食材,學習很多家常意大利菜的烹飪方法,探尋美食背后的故事,領略熱情浪漫的意大利風情,體驗意大利人的生活哲學,并通過烹飪來表達對家人和朋友的愛。正如作者所說,意大利美食是文化,是歷史,是人們因分享美食而創造美好記憶的心意。食物有著一種特殊的魔力,能夠將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聚集在一起,一同分享美味、趣聞和歡笑,生命中許多重要的和美好的時刻與回憶,常常就發生在餐桌上。融匯愛與專注的四季家常美味,生命中重要的時刻和回憶,都發生在餐桌上。意大利歲時日記、人文情誼、生活哲學。
(意)馬里諾·安托尼奧 ·飲食文化 ·5.8萬字
蔡瀾、沈宏非聯合推薦!吃喝玩樂買,美食美酒旅行,優質生活提案都在這里!一本以美食與美酒+旅行為主題的生活提案類讀物。通過好食材、有機生活、人物介紹以及游記來圍繞品質生活導向。出現的"人、物、事、地”等故事,解說并介紹高端品質的生活內容,不在于價格,而在于"用心”。是好吃的食物分享,實用的生活日常,是一本細味飲食人間的雜志書。
謝安冰 ·飲食文化 ·6.3萬字
如何制造出好茶?怎樣增強品茗能力?看懂了茶,我們才知道應該怎么對鮮葉進行加工才算是一款好茶;看懂了茶,我們才知道要不要進這一款茶來賣;看懂了茶,我們才知道要不要以這個價格買這款茶;看懂了茶,我們才知道要不要泡這款茶來喝;即使不知道手中的是什么品種什么名稱的茶,只是憑著眼前所看到的茶況,我們也能運用看茶泡茶的知識,設法把茶湯泡到當下的“最好”。
蔡榮章 ·飲食文化 ·6.8萬字
法餐的繁瑣精致,儼然高逼格高價格料理的代名詞。但它今天的地位和形象,其實并沒有多長的歷史,是在短短五百年里完成了一次華麗的逆襲。精美的菜肴、雅致的環境、講究的禮儀,再加上優雅專業的伺者和盛氣凌人的大廚,法餐的高大上,不只體現為其霸氣外露的形式感。要想在米其林星級餐廳優雅地享用一餐,光帶張嘴可不夠,鵝肝松露、面包果醬,你都得懂行,才不丟分、不跌份。本書將和大家分享關于法餐的掌故和知識,讓你吃得明白,吃得漂亮。
謝天 劉小俊 ·飲食文化 ·8.5萬字
本書從清代美食家、文學家袁枚的雅致文字和樂活哲學中挖掘內容,介紹三百余道隨園菜品,包括海鮮、江鮮、特牲、雜牲等類別。為了增添食單的吸引力,營造古樸典雅的調性,本書還配有多幅插畫。為了使讀者在美文、美圖中完成一次舌尖上的“穿越”,書中另附部分菜品的復刻方法。青年美食家采用常見的原料、現代化的烹飪設備,結合傳統的烹飪方式,復刻隨園菜品。跟隨書中的步驟制作,讀者也能品嘗到古代美食。本書適合全年齡段的傳統文化愛好者、美學愛好者和美食愛好者閱讀。
(清)袁枚 ·飲食文化 ·3.3萬字
走進任意一家川菜館,翻開菜單,差不多有百分之九十的菜式是雷同的,招牌菜部分千篇一律地寫著水煮魚和饞嘴蛙。但是辣椒菜,在過去的四川飲食文化中,只占相當小的一部分。川菜老菜譜上,大約有三分之二的菜式一點辣椒也不下,這些菜用料之精良,工藝之繁復,不遜其他任何菜系,是真正的川菜靈魂。本書從老菜譜中精選較具代表性的川菜,請正宗的川菜傳人一一再現。從涼菜、熱菜到點心,共四十余道菜式,用文字記錄下來源、做法,正本清源。
老波頭 ·飲食文化 ·6.4萬字
本書圖文并茂,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按照谷物、薯類、豆類、蔬菜、菌類、海產品、水果、堅果八大分類全面介紹了素食食材,涉及各種食材的營養價值、食用宜忌、烹飪方法。第二部分提供了營養主食、涼菜、熱菜、美味湯品、甜品點心等近百種美食食譜。素食人士能從本書中了解更多的食材和食譜,而愛好肉食健康欠佳的讀者也能從書中獲得有益信息。
宋瑞 田靜茹 ·飲食文化 ·4.5萬字
跟隨小川糸,走進一間間炊煙蒸騰、充滿聲響的廚房,料理入口的瞬間,森林動物的呼吸聲、魚鰭擺動洋流的海潮味兒、舒爽山風帶來的葡萄香氣彷佛都能瞬間進入你的感官……每一篇短文,每一種美食,都是作家和料理人寫給料理之神的信件,希望可以得到自然和料理之神的饋贈。觸摸食材、嗅聞氣味時,食材會告訴你料理它們最/棒的方法,這是極為感性、難以言喻的感動,那是地球的訊息,是來自大地的味道,那是料理之神的聲音。
(日)小川糸 ·飲食文化 ·6.3萬字
本書以1861至1945年間成都城市飲食生活變遷面貌為研究對象,將其放置于近代成都城市生活早期現代化轉型的這一歷史背景之下,綜合運用歷史學、社會學、飲食文化學等多學科知識,從近代成都主副食及調料的變化、飲食行業的演進、市民飲食觀念與飲食消費的變化等方面來考察近代成都飲食生活變遷的諸多史實面相,探討城市早期現代化進程與市民日常生活方式近代變遷的關系,揭示出近代成都飲食生活變遷中所呈現的典型內陸性特征。
梁剛 ·飲食文化 ·16.5萬字
中國古人遵循不時不食,應時而動。本書重拾久違的傳統生活起居,又結合現代人的喜好,根據時間和季節的變化向讀者推薦當季的美食和應景的活動。
鄭靜 ·飲食文化 ·4.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