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掌故》聘請鐘叔河、董橋、陳子善、趙珩、白謙慎五位先生為顧問,由百年中華書局誠意推出。一方面,從文章體式和趣味上而言,希冀可以延續(xù)晚清民國以來掌故寫作的傳統(tǒng),甚而上接宋元明清筆記文體的氣脈,打通文史,強調(diào)文人高雅的趣味與不俗的境界。另一方面,從內(nèi)容材料上而言,或親聞親歷,或考訂有據(jù),避免道聽途說,希冀采之可以裨信史,豐富我們對相關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的了解。
徐俊主編 ·文化史 ·12.6萬字
廢墟中誕生的包豪斯,驚艷世界百年,并成為塑造現(xiàn)代社會的藝術傳奇。本書收集了100個包豪斯核心關鍵詞,將包豪斯的理念、作品和藝術家交織在一起,追溯了那些大膽追求創(chuàng)新與富有開創(chuàng)意義的故事。讓我們追隨瓦爾特·格羅皮烏斯、保羅·克利、瓦西里·康定斯基等包豪斯大師的足跡,探索以色彩、原料和幾何元素為代表的設計理念,是如何在繪畫、編織、攝影、舞臺、建筑、廣告等等領域大放異彩,其藝術形式又是如何不斷演變、生發(fā)甚至時而矛盾,卻始終向往自由實驗與自由創(chuàng)新的。通過書中的文字與珍稀圖像,人們將感受到百年包豪斯所蘊含的理性、叛逆與先鋒精神。
(英)弗朗西斯·安布勒 ·文化史 ·7萬字
世界文明正在發(fā)生著變局!許倬云從全球大歷史的視角,以兩條主線分別勾勒出東西方文明三千年來發(fā)展的路線圖及各自的異同:兩者長期以來平行發(fā)展,也存在各自發(fā)展的“峰與谷”及轉(zhuǎn)折點;最終,中國形成大一統(tǒng)國家,歐洲走向了列國并立,直至現(xiàn)代民族國家的形成。明清以來中國一落千丈,歐洲人則發(fā)現(xiàn)新大陸,開啟了以工業(yè)革命為基礎的現(xiàn)代文明。從此以后,西方世界所形成的現(xiàn)代文明,引領著世界文明的方向。本書從地理環(huán)境、社會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以兩相對照的方式剖析了兩者的成敗因緣,并指明了中華文明復興可能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
許倬云 ·文化史 ·12.2萬字
啟蒙運動以來三百余年,以西方文明為核心的現(xiàn)代文明席卷五洲四海,堪稱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黃金時代。然而這一文明發(fā)展到今天,已經(jīng)漸露疲態(tài)……許倬云先生以縱深橫闊的史學家視野,敏銳地洞察出:以美國為中心的第三期現(xiàn)代文明正在衰微,“現(xiàn)代文明正在走入秋季,寒冬已經(jīng)不遠”。本書先從資本主義經(jīng)濟、主權國家、科學技術這三大支柱出發(fā),簡明扼要地闡述了現(xiàn)代文明的發(fā)展歷史和現(xiàn)實處境,指出了其面臨的種種危機,最后嘗試在西方傳統(tǒng)之外,引入“生命現(xiàn)象的價值觀”這一新的元素,作為新的人類共同文明結構的基礎。西方以五百年時間建立的“現(xiàn)代文明”,是迄今世界上唯一完成式的現(xiàn)代型文明,但唯一卻不等同于具有典范地位。許倬云先生此書更清楚地闡明了“西方現(xiàn)代文明”已不具“現(xiàn)代文明”典范的正當性。站在文明變局的重要關口,我們將何去何從?
許倬云 ·文化史 ·10.4萬字
許暉“100詞”系列的第三部作品。俗語,從古老的華夏大地上長起來。在千百年口口相傳的常言中,封存著多少曾經(jīng)鮮活可感的柴米油鹽、花前月下?茶余飯后的街談市語里,又流動著多少世俗智慧、人間冷暖?它們?nèi)绾物柺軙r間的揉、捏、捶、打,輾轉(zhuǎn)至今,仍然噴薄著粗放的生命力?《100個日常俗語中的古代社會史》向源頭追溯日常俗語的根系,尋訪如今或已鮮為人知的古代社會生活。從吳地小兒新年叫賣“癡呆”的趣味盎然,到“紅口白牙”說瞎話的活潑形象,從“五毒”竟然是良藥的樸素真理,到“白日見鬼”原來是指清水衙門的恍然大悟......而在100幅與100個俗語一一對應、意趣相映的精選古畫中,俗與雅、下里巴人與陽春白雪水乳交融,為活的語言打開了美的疆野。
許暉 ·文化史 ·13.6萬字
巴黎擁有怎樣的歷史和現(xiàn)在,才成為所有美食愛好者的天堂?大衛(wèi)·唐尼以他標志性的機智和博學,帶領讀者探索世界美食之都的豐富歷史,對《米其林》《必比登》《高勒和米羅》美食指南的前世今生娓娓道來。唐尼還給出了實用的一套“獵食策略”,教你避開欺騙游客的陷阱,重申“一分錢一分貨”的準則。從市區(qū)到周邊值得探索的詳細巴黎美食路線也被藏在書中,等你來探索。比如,至今還在出產(chǎn)新鮮蔬果的安托瓦內(nèi)特菜園,傳奇人物艾倫·杜卡斯在凡爾賽宮的時尚餐廳,郵件街上絕對正宗的喬治小館,集詩意與高雅于一身的勒·杜瓦揚高級餐廳……跟隨大衛(wèi)·唐尼老到、獨特的眼光,重新發(fā)現(xiàn)巴黎的餐廳、酒館、小酒館、咖啡館、酒席承辦商、人行道上或市場里的食品攤、外賣餐館,甚至還有流動餐車,它們都在發(fā)出魅惑的邀約。
(美)大衛(wèi)·唐尼 ·文化史 ·18.3萬字
中國古代體育更注重運動者本身的體驗,從某種意義上說更接近體育的實質(zhì)。射箭、馬術、蹴鞠、投壺、圍棋、象棋、五禽戲、八段錦、少林拳、太極拳等體育項目不但具有較強的競技性,而且還有濃烈的娛樂色彩。
李世華 ·文化史 ·16.6萬字
中國軍事文化源遠流長,內(nèi)容豐富,異彩紛呈,在世界軍事史上擁有杰出的成就。它們不僅是戰(zhàn)爭經(jīng)驗的總結,也是智慧的結晶。
李世化 ·文化史 ·17.7萬字
功高蓋世的政治領袖,真知灼見的思想巨擘,有勇有謀的傳奇英雄,妙筆生花的文壇泰斗,匠心獨運的藝術大師,鑄造科技輝煌的科學精英,白手起家的商界奇才……閱讀這些杰出人物的傳奇故事,就可以理清中國數(shù)千年復雜的歷史脈絡,從而還原歷史,使已經(jīng)遠去和消逝了的歷史情境在我們腦海里再現(xiàn)、演繹,使我們的思想自由游弋于歷史的海洋……
王維 ·文化史 ·17.5萬字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長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是華夏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勤勞、智慧的中國人創(chuàng)造出高度發(fā)達的科技文化,讓中國古代文明豐富多彩、燦爛輝煌。
丁俊奎 ·文化史 ·16.5萬字
幻術是制造奇跡的智慧。從街頭戲法到魔術表演,中國幻術似乎一直被誤解。幻術是運用人為的隱秘技法制造幻覺、幻象的藝術,是展現(xiàn)超自然奇跡的藝術。人類對于未知世界所抱有的神秘感和敬畏心理,以及期待奇跡的潛意識,是幻術產(chǎn)生的心理根源。而這種心理,縱使千年萬年也未曾改變。幻術之魅,在于其神秘,而維系千年的神秘,勢必蘊藏著歷代傳承者的堅持和智慧。本書娓娓講述幻術的來龍去脈,帶領讀者走進集娛樂性、觀賞性、科學性于一體的古代奇妙魔幻世界。
徐莊 傅起鳳 ·文化史 ·12.3萬字
《形象史學》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辦的中文學術集刊,所收論文主要以中國古代歷史上各個時期不同形式的物質(zhì)文化為研究對象。本輯收錄研究論文十四篇,內(nèi)容涉及金維諾先生學術紀念專題、器物與圖像、文本與圖像、地理與圖像等多個領域,分別從圖像學、文學、語言學、地圖學、建筑學、民俗學等多個學科對形象史學的跨學科意義進行實踐性探討。
劉中玉主編 ·文化史 ·17.4萬字
《形象史學》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辦的中文學術集刊。本輯分為器物與圖像、禮儀與宗教、古建與環(huán)境三個部分,主要探討了器物與圖像、禮儀與宗教、古建與環(huán)境在形象史學方面的研究,揭示了歷史遺存與政治、宗教、文化藝術一體化的關系,為以后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史料。
劉中玉主編 ·文化史 ·16.5萬字
本書記載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一名香港高級警官的傳奇際遇,透過輕松幽默的手記和一百一十幀珍貴照片,您可飽覽鮮知而想知的警方人世百態(tài),包括防暴隊是如何布陣,以及“一哥”座駕內(nèi)的保安設備等等;并從獨特的角度和典型的環(huán)境,去領略昔日香港警隊生活的方方面面。
黃奇仁 ·文化史 ·9.5萬字
本書對中國古代社會衣、食、住、行等生活事項進行了梳理和呈現(xiàn),全景式展現(xiàn)中國古人的日常生活及其嬗遞圖景。透過古人的日常,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自己的根,理解華夏文明的傳承與變遷,帶我們理解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氣質(zhì)是如何塑造的。
李志生 ·文化史 ·19.9萬字
文藝復興,顧名思義,是文學與藝術的復興,也是古希臘文明的復興。文明的所有主要領域,即文學、藝術、科學等,都得到了全面的發(fā)展,誕生了眾多巨人與巨作。這些巨人與巨作,如永恒星辰,閃耀在歷史的天空中。自文藝復興之后,世界文化的發(fā)展可謂如江河湖海,洶涌澎湃,滔滔不絕,直至今天。
文聘元 ·文化史 ·14.1萬字
許倬云細數(shù)人類文明發(fā)展變遷的歷史過程,從宗教革命到民族國家的興起、從啟蒙運動到工業(yè)革命,再到近代資本主義大發(fā)展,讓我們看到,由西方文明主導的現(xiàn)代社會正怎樣一步步發(fā)展起來的。這一過程充斥著大國霸業(yè)的興衰交替,伴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變遷,以及人類從愚昧到理性的不斷轉(zhuǎn)變,直到今天,整個世界又陷入一種物質(zhì)主義的狂熱中難以自拔,人類社會也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嚴峻的挑戰(zhàn):普遍的精神空虛和對生命的迷茫。由此,許先生高屋建瓴地指出現(xiàn)代文明或成或敗的發(fā)展走向,并以哲學家的視野將其引至有關人類“終極關懷”的根本點上。
許倬云 ·文化史 ·11.5萬字
本書講述我國自先秦到明朝不同歷史時期的沿海文化、航海活動以及海權思想的演進。在古代中國里,以耕戰(zhàn)和耕讀為代表的江河農(nóng)耕文化占據(jù)了主導地位,以軍馬同體及牧戰(zhàn)合一為代表的草原游牧文化與之互動交替,而沿海文化則處于邊緣,未入傳統(tǒng)史學的主流。作者擺脫了傳統(tǒng)史觀,從陸地出發(fā),放眼海洋,跳出舊觀念的束縛,從農(nóng)耕文化轉(zhuǎn)向海洋文化。本書梳理了2000余年18000千米海岸線上的歷史變遷,描繪了史詩般波瀾壯闊的航海活動,呈現(xiàn)出生機勃勃的航海景象。作者胸懷世界格局,深挖史料,結合考古成果,對比了東西方兩個截然不同的大航海時代,探究“海權”思想對統(tǒng)一不同經(jīng)濟體、整合跨海域的超級經(jīng)濟世界,以及國家現(xiàn)代化轉(zhuǎn)型的推動作用,展現(xiàn)出中國與世界互動的大航海景象。
劉剛 李冬君 ·文化史 ·19.4萬字
公元前4000—前2500年,彩陶和玉器時代,孕育出文化中國。8000年前的全新世大暖期開啟,為整個亞歐大陸帶來了一個長達三四千年的溫暖時代。8000—6000年前,是中國《山海經(jīng)》的神話傳說時代,當與考古和藝術資料結合考察時,河姆渡的伊甸園、史前閩越人的生活一一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而6000—4000年前北方的彩陶文化和南方的玉文化,經(jīng)由良渚人從東南到西北的擴散,構建了一個良渚化世界,這就是一個以玉作為核心的禮制文明和審美國度。《文化的江山》系列共3輯12冊:第一輯:文化中國的起源文化的江山01:文化中國的來源文化的江山02:王朝中國的確立文化的江山03:中國風雅頌文化的江山04:中國軸心期第二輯:走出王朝的中國史文化的江山05:走向世界歷史的國度文化的江山06:通往文藝復興的歲月文化的江山07:追求思想共和的時代文化的江山08:近代化與中國大航海第三輯:告別晚清的近代史文化的江山09:世界近代史的中國影響文化的江山10:被西洋與東洋夾擊的天下文化的江山11:告別晚清的中國近代史文化的江山12:文化中國里的新文化運動
劉剛 李冬君 ·文化史 ·13.4萬字
較之前八集,本集體量明顯增大,堪稱“特大號”,三篇長文撐起主干。第一篇《錢鍾書旁記》,是錢鍾書先生的堂弟錢鍾漢四十年前所寫,雖說是“旁記”,卻不得不承認,自家人“旁記”的深度與生動,迥非他人所能及。第二篇《一個陌生女讀者的來信:胡適與龔羨章、文公直“夫婦”交往鉤沉》,從胡適秘藏的一通讀者來信,鉤沉出他與一對出身名門的年輕夫婦的交往,如同掀起了厚重的時光幕布;作者夏寅年少新進,令人欣喜。高林重新梳理、充實、考察名記者浦熙修在1949年之前的工作與生活,也不妨說是在書寫對祖輩那一代新聞工作者精神世界的理解。新作者序列,本集還有黃大德、牛風雷、葉康寧、吳真四位學人加入。黃大德作為鄧爾雅的外孫、黃般若之子,寫起汪精衛(wèi)的侄子、奇人汪希文來,少不了珍秘的家族記憶。留心掌故家及其著作,是《掌故》的一貫偏好。牛風雷寫北京掌故家金受申,以豐富的藏品為后盾,最是難得。吳真關注東京文求堂的涉華商業(yè)活動及文求堂兩代主人的生命史,葉康寧關注與袁世凱“洪憲”朝廷相始終的洪憲金印乃至印蛻等等,人之悲歡,物之浮沉,隱身其后的,無不是時代的翻云覆雨手。俞汝捷、趙珩、胡桂林、胡文輝、艾俊川、宋希於等幾位資深作者,也都各有佳構。尤其是俞汝捷,因為特殊的機緣,接觸到后來轟動海外的“蝴蝶君”原型時佩璞,記下了他作為戲曲演員的日常一面,正是其傳奇經(jīng)歷的絕妙對照。還有在清宮掌故領域里繞不過去的“德齡公主”,早有人指出并非真正的公主,但籠罩在她父親一家頭上的迷霧,直到本集的艾俊川文章才得到全面廓清。
嚴曉星主編 ·文化史 ·15.5萬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