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品讀大連”系列叢書以“記一城一市之概貌,溯一城一市之源流,述一城一市之風物”為主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大連的人文歷史、社會生活、時代風貌,著力弘揚城市文化精神,充實城市文化內涵。《連語尋趣:大連方言》為“品讀大連”系列叢書之一,本書選取最有代表性的大連方言若干,以隨筆的形式,剖析方言背后的市井生活、民俗風情與文化特質,帶你領略聲音里的別樣大連。
董曉葵 ·地域文化 ·19萬字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江南文化,以獨特的魅力,以意義非凡的過往,以開放、包容的方式打開在歷史之中。嘉興作為27座中心城市,在江南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古鎮文化作為江南文化的證據和落腳點,我們重溫它,記錄下那些值得保留的東西,更是為了了解這片江南土地,只有建立在了解之上的鐘情,才是真正的熱愛,也才能更好地發揮它在新時期的典范作用。《江鄉最好是分湖:走讀長三角古鎮》一書,以嘉興為出發點,走讀長三角區域內二十九個古鎮,個別文章已經公開發表在《嘉興日報》等報刊,全書20萬字,配有多幅古鎮圖片。
張嫣 ·地域文化 ·15.6萬字
2019年初,浙江工商大學積極響應國家關于振興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戰略,整合不同學科力量成立浙江工商大學中國文史研究院。作為研究院成果的展現,本書將致力于對近現代以來江南社會歷史、文化與文學變遷的研究,考察近代中國社會大轉型中江南所充當的獨特角色和與眾不同的作用。本書也將涉及古代中國江南社會的文史變遷內容,努力打造江南文化的地方特色。
范家進 ·地域文化 ·18.8萬字
浮梁自古被譽為“文獻之邦”,文風鼎盛,人文薈萃,名勝古跡眾多,底蘊深厚。作者韓曉光從事文史研究工作多年,《浮梁歷代名勝古跡記文箋析》旨在介紹浮梁歷代名勝古跡的獨特內涵,通過挖掘、整理浮梁深厚的文化積淀中那些影響力巨大的文明成果,反映浮梁人文風貌。收錄務求全面完備,內容務求精準詳實。希望該書能成為研究浮梁歷史文化、人文古跡、風景名勝的工具書。
韓曉光 ·地域文化 ·16.1萬字
《浮梁歷代名勝古跡詩歌選注》是歷代浮梁詩歌作品的解讀,作者繼承古代傳統做法,一是博引相關材料,翔實而可信,二是就精彩處作簡要的藝術賞析,對“詩眼”的闡明尤能切中要害。作者在力求篇篇可讀的基礎上,兼顧各種篇幅、體式、風格等,以滿足讀者多方面的審美需求。作者對每一首作品的創作背景、語言藝術、思想意境等進行深入淺出的評析,使普通大眾能清晰地了解歷代詩人名家在浮梁的創作情況,從而了解浮梁古代詩歌發展的歷程和概況。
韓曉光 ·地域文化 ·11.2萬字
本書收錄了在西充這片土地上,古今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高尚事業、忠于職守、忠于友誼、竭忠盡孝、行善疏財、助人為樂、行俠仗義、除暴安良、保家衛國、效命疆場的忠臣義士,以及忠孝節烈的忠行善舉,忠言說論和貞操節義。
吉懷康主編 ·地域文化 ·15.2萬字
“人文北京”的提出,是在北京奧運會之后對首都城市品格和城市發展戰略的一種定位,其意義在于將人文主義精神貫徹到北京城市建設和發展之中,其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為本”,通過大力發展民生事業,促進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提升城市的品質和文明程度,把首都北京建設文明之都、文化之都,和諧穩定的首善之都。
干春松主編 ·地域文化 ·17.1萬字
大河東流,鴻蒙造化。滋養遠古人類、開創中華文明,成就瀚海金灣、孕育古都北京。永定河,一條偉大、卓越而超凡的河流。綜觀整個永定河流域,它流經了京津冀晉蒙五個省市區,全長747公里,全流域面積4.7萬平方公里,涉及人口達到了1400萬。這本書共分為上、中、下三個篇章。上篇《雪泥鴻爪》按照時間順序,以沿河行走所經過地域線性鋪開,主要是作者的一些見聞、隨想和感受;中篇《在河之洲》從永定河的歷史發源、對北京城的影響和作用、永定河的水利灌溉、漕運價值、治水歷程、因河而生的古渡、古道、永定河畔的紅色故事以及這條河流跌宕起伏的歷史命運為主要內容,從九個方面進行講述;下篇《曲岸流觴》主要介紹永定河及其支流媯水河、清水河畔的自然地理風貌、名山秀水、人情風土、民間藝術等。
張凱然 ·地域文化 ·11.2萬字
《關中秦人文化性格與文化自信》一書從歷史學、文化學、美學多學科交叉的研究視域,以生動有趣幽默的敘事論證方式,剖析地域文化性格與關中秦人文化性格的定位,闡釋關中秦人文化性格的文化表征,探究關中秦人文化性格形成的文化源淵,揭示關中秦人文化性格的文化價值,提出新時代關中秦人文化性格的文化嬗變方略,以期通過講好陜西文化故事,增強文化自信,實現傳統文化資源的現代性轉換和創新性發展,為地域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文化動力和智慧。
李仙娥 王琪玖 ·地域文化 ·15萬字
山西自古以來就出皇帝,傳說唐堯、虞舜、夏禹三帝都是山西人。夏商周三代的國都皆在山西解州池鹽產區,因而山西被稱為“三帝之鄉”。而戰國時期的計然(晉國晉定公的公子),因宮廷變故,棄政從商,而他那《積著之理》造就了范蠡一個“棄政從商而成巨富的弟子”。沒有規矩不成生意,但如果被規矩束縛了手腳,同樣難成生意。“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句話的科學性顯然值得探討,因為很多時候是:謀事在人,成事也在人。
石地 ·地域文化 ·18.4萬字
《廣西讀本》是大型復合出版工程“我們的廣西”叢書中的一本。本書屬于廣西基本情況的選題,在內容選擇上緊緊圍繞“講好廣西故事、塑造廣西品牌、樹立廣西形象”的宗旨,立體式地呈現“美麗廣西、厚重廣西、幸福廣西”的新形象。
劉碩良 鄭維寬 ·地域文化 ·18萬字
1988年3月,合浦縣被國務院批準為沿海開放縣。合浦有著2100多年的悠久歷史,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置合浦郡,轄現今合浦、浦北、北海、靈山、欽州、博白、廉江、容縣、北流全部以及邕寧、橫縣部分,是全國少有的自設立以來沒有更名的縣級以上行政區。合浦文化底蘊深厚,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時指出:“這里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歷史印跡記住鄉情,復興夢想催人奮進。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合浦重要講話精神,“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讓合浦人了解家鄉,讓外地人記住合浦,傳承弘揚合浦歷史文化,講好合浦故事,提升合浦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合浦對外開放,增進民族團結進步,助推合浦經濟社會發展,喜迎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合浦縣委、縣政府決定,由縣委宣傳部牽頭,縣文聯、社科聯參與,組織編撰《古郡印跡》一書。
韓德金主編 ·地域文化 ·17.1萬字
本書圖文并茂,介紹百色的城市建置沿革、城市歷史文化與歷史人物、地理位置與自然風光、資源物產、風土人情、人民生活、經濟建設、城市建設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南寧的歷史人文資源,全力展示其優美自然風光,全面介紹城市發展現狀,凸顯城市精神,是宣傳百色市的亮麗名片。
嚴風華 ·地域文化 ·5.6萬字
20世紀70年代,日本剛剛結束洶涌激蕩的戰后重建。看似不怎么起眼的70年代,實則繼承了戰后之初的輝煌發展成果,又昭示了日本文化大繁榮、走向世界的進步潮流,擁有承前啟后的地位。1975年,20歲出頭的伊恩·布魯瑪來到了日本。他憑借過人的嗅覺,迅速發掘出70年代異彩紛呈卻不為世界所知的日本前衛文化,深入到深層的角落、前沿的現場和核心的文化藝術圈:東京淺草的雜亂小巷和破敗劇院、下町的文身工作室、京都的真人色情秀,還有黑澤明的電影拍攝現場、寺山修司的實驗劇團、唐十郎的巡演帳篷。離開日本數十年后,布魯瑪基于對這段親身經歷的回憶,結合長期的研究思考,從時代與民族的外部描摹出一副迷人獨特的日本面貌。
(荷)伊恩·布魯瑪 ·地域文化 ·11.8萬字
《二郎故里話今昔》是在原《海西史話》的校本教材的基礎上,接受了開過課的任課教師與學生、學校校本教材專家評估組的老師的建議進行修訂,對原來的編寫體例進行調整,增加了灌南特色文化的鹽文化、二郎文化、地方神曲、淮揚小吃、根雕藝術,具體用一條主線、三條分軸線構成了課程的基本框架,即一條主線:二郎文化滋潤了灌南大地上輝煌燦爛的文明,傳承二郎文化精神,培養我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樸素情感;三條分軸線:歷史政治篇、發展經濟篇、習俗文化篇;全書分為八個章節,每個章節重新由專人負責,具體分工如下:嵇道鑫負責專題一、汪偉建負責專題二、袁鑫負責專題三,嵇道鑫負責專題四、尹來成負責專題五、孫海濤負責專題六、袁鑫負責專題七,嵇道鑫負責專題八,另外嵇道鑫、汪偉建、袁鑫三位老師為審稿做了大量的工作。本組在編寫中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參照了山東高密實驗中學的校本教材《夷安史話》的部分體例和相似的內容,另外特別要感謝卜星光老人,校本教材大量引用他編寫的《灌南文化史鑒》的史料。毋庸諱言,由于時間倉促、資料不足等客觀因素,加之我們能力有限,本教材難免會存在錯誤或不當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和老師批評、指正!
嵇道鑫 袁鑫編著 ·地域文化 ·10.9萬字
本書延續了《留住手藝》和《留住手藝Ⅱ》的視角與精華,除了采訪記錄手藝人的日常之外,更進一步深入探究手工藝品材料的困境、手藝曾如何通過師徒制度傳承、新時代的傳承制度等內容,以不同視角記錄了日本手工藝的時代變遷,深度分析了傳統手工藝消失的內在原因。本書是鹽野米松在數十年采訪手藝人后,對日本傳統手工藝和“人”與“物”關系的思考。雖然手工藝時代不可挽回地結束了,但鹽野米松通過《留住手藝》與《回望手藝》的記錄與出版,在消費主義盛行的今天,試圖幫助我們找回原初的幸福。
(日)鹽野米松 ·地域文化 ·14.6萬字
本套書系的特點是全景展現,縱橫捭闔,內容采取講故事的方式進行敘述,語言通俗,明白曉暢,圖文并茂,形象直觀,古風古韻,格調高雅,具有很強的可讀性、欣賞性、知識性和延伸性,能夠讓廣大讀者全面觸摸和感受中國文化的豐富內涵,增強中華兒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繼承和弘揚中國文化,創造未來中國特色的先進民族文化。
袁鳳東編著 ·地域文化 ·6.8萬字
本書包括了中國文化的各個方面,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文化底蘊和強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極強的系統性、廣博性和規模性。本套作品根據中華文化形態的結構模式,共分為10套,每套冠以具有豐富內涵的套書名。再以歸類細分的形式或約定俗成的說法,每套分為59冊,每冊冠以別具深意的主標題書名和明確直觀的副標題書名。每套自成體系,每冊相互補充,橫向開拓,縱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個中華文化的博大規模,凝聚性體現了整個中華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說是全面展現中華文化的大博覽。因此,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珍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裝備和陳列。
張建成編著 ·地域文化 ·3.5萬字
這本小書收集了70篇與北京有關的古詩文,這些古詩文的寫作時間從戰國至晚清,體裁包括傳記、散文、詩歌、碑記等。選編者將這些古詩文按風光景致、人物剪影、詩歌情懷、民生百態、歷史云煙分為五講,以這五個方面的內容為展廳,以古人留下的彌足珍貴的詩文為解說詞,為讀者構建起一座展現人杰地靈、風物獨特的老北京人文博物館,供人們徜徉、回想、展望于其間。
戈兆一 韓雅青 ·地域文化 ·8.6萬字
城市見證著歷史,誰來見證城市?那些消失在地圖上的古城,曾經你踏足過的某個地方,它曾有人為之浴血奮戰,如今高樓林立的CBD曾是一片荒寂的山坡,千年以前的流放之地,多少文人志士埋葬青春韶華,而今夜夜笙歌只剩繁華。七朝古都開封、世界文明中心長安、深圳、魔都上海、帝都背景,乃至是在地圖上消失的徽州.......古城在失落,歷史卻銘記著他們的變遷,訴說著他們的故事,且從城市看歷史,更從歷史看城市。
高成 ·地域文化 ·6.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