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錢塘江是浙江的母親河,也是一部流動的歷史書。一脈錢塘,從遠古奔流而來,攜卷著文化底蘊,牽動著歷史浪濤,孜孜不倦地講述著她迷人的故事。她從源頭六股尖開始,順流而下,隱逸新安,芬芳蘭江,如畫富春,澎湃錢潮,萬流歸宗,東流入海。本著記錄了近40位錢塘之子對母親河的探索,從她的基因密碼里,重識這片唯美的土地。從“枕錢塘”到“擁錢塘”,攬江入懷,擁江發展,浙江正以磅礴大氣的身姿勇立潮頭,續寫新時代的華章。
丁賢勇等 ·地域文化 ·24.2萬字
“品讀大連”系列叢書以“記一城一市之概貌,溯一城一市之源流,述一城一市之風物”為主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大連的人文歷史、社會生活、時代風貌,著力弘揚城市文化精神,充實城市文化內涵。《連語尋趣:大連方言》為“品讀大連”系列叢書之一,本書選取最有代表性的大連方言若干,以隨筆的形式,剖析方言背后的市井生活、民俗風情與文化特質,帶你領略聲音里的別樣大連。
董曉葵 ·地域文化 ·19萬字
“品讀大連”系列叢書以“記一城一市之概貌,溯一城一市之源流,述一城一市之風物”為主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大連的人文歷史、社會生活、時代風貌,著力弘揚城市文化精神,充實城市文化內涵。《城市尋端·大連開埠建市》為“品讀大連”系列叢書之一,講述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葉大連港口和城市的規劃與建設過程,構建了大連城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歷史演變的清晰脈絡,再現了120年前大連從一個小漁村向遠東自由港和貿易中心推進的曲折歷程。
蔣耀輝 ·地域文化 ·18.5萬字
本書是清代廣東番禺舉人崔弼輯錄的一本完整記載廣州南海神廟歷史的資料集。約成書于嘉慶五年,后人續有補充,共八卷。全書內容豐富,涵蓋了南海神廟相關的大量碑刻、史實、傳說、民俗等資料,是研究南海神廟歷史的重要文獻。今整理出版以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所藏光緒八年刻本為底本,參校他本進行標點、注釋。
崔弼 ·地域文化 ·19.5萬字
藍靛廠位于長河西岸、頤和園西南,因清代藍靛廠外火器營的駐扎,而人口驟增、商業繁榮,形成了不同于他處的旗營文化,同時,火器營外的西頂碧霞元君祠是北京重要的民間信仰空間,在北京史、海淀史賞都占有重要地位。地靈人杰的藍靛廠還涌現出不少知名人物,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本書邀請相關專家和當地百姓,對藍靛廠的地理、歷史、人文、景觀、民俗等進行了比較系統的回顧和研究,有助于留住歷史、留下鄉愁。
中共北京市海淀區委宣傳部 政協北京市海淀區委員會 ·地域文化 ·19.4萬字
如今,聞黃山而不知徽州者,大有人在。其實,徽州有綿延千年的歷史,人杰地靈,徽州樸學、徽州建筑,以及徽商、徽劇、徽醫等都曾名動天下,“徽州”有著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1987年,黃山成為這一地區的新名字,“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成為絕響,“徽州”正在被遺忘中。《可惜從此無徽州》是一本文化隨筆,李輝、馮驥才、錢念孫等人心系徽州,細細探究撤徽設黃的前因后果,娓娓道來徽州的歷史、文化故事,以鮮活的筆觸把沉淀的歷史寫活,展現了千年徽州的燦爛輝煌。
李輝 ·地域文化 ·6.3萬字
2019年初,浙江工商大學積極響應國家關于振興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戰略,整合不同學科力量成立浙江工商大學中國文史研究院。作為研究院成果的展現,本書將致力于對近現代以來江南社會歷史、文化與文學變遷的研究,考察近代中國社會大轉型中江南所充當的獨特角色和與眾不同的作用。本書也將涉及古代中國江南社會的文史變遷內容,努力打造江南文化的地方特色。
范家進 ·地域文化 ·18.8萬字
郊游和行山一直是很多香港人喜愛的活動,既可欣賞沿途風景,又可鍛鍊身體。新界是香港最熱門的郊游和行山地點。在這數十年間,新界經歷了巨大的變遷,發展了許多新市鎮。我們當然可以透過相片了解新界的變遷,但相片終歸只是一時一地之紀錄,要深入了解還是要依據當時的文字記載。黃佩佳的《新界風土名勝大觀》正好為我們提供大量這方面的資料。他是香港早期的旅行家,足跡遍布新界。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他在報章連載其旅游新界之文章,情辭并茂,考證亦細,不單擴闊當時讀者的視野,也為后世留下寶貴的資料。然而歲月不居,人事萬變,世人對此已所知無多。現發檢舊稿,重新整理和標點,冀能讓讀者了解新界的歷史。
黃佩佳 ·地域文化 ·24.3萬字
石嘴山是一座開放包容的移民城市,來自五湖四海的人組成城市的血脈。石嘴山地處黃土高原和蒙古高原交會之處,各民族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獨特的區位特點,成就了石嘴山豐富多樣的文化形態,孕育了“五湖四海,自強不息”的城市精神。石嘴山是著名的移民城市,城市人口大數據顯示,石嘴山50%以上的人口是移民和移民后裔。千百年來,民族交融,多種文化相互碰撞,共存共榮,形成了博大精深、開放包容的特點。
石嘴山市委宣傳部 ·地域文化 ·15.3萬字
《關中秦人文化性格與文化自信》一書從歷史學、文化學、美學多學科交叉的研究視域,以生動有趣幽默的敘事論證方式,剖析地域文化性格與關中秦人文化性格的定位,闡釋關中秦人文化性格的文化表征,探究關中秦人文化性格形成的文化源淵,揭示關中秦人文化性格的文化價值,提出新時代關中秦人文化性格的文化嬗變方略,以期通過講好陜西文化故事,增強文化自信,實現傳統文化資源的現代性轉換和創新性發展,為地域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文化動力和智慧。
李仙娥 王琪玖 ·地域文化 ·15萬字
晉城歷史上的“下川文化”代表了中國舊石器時代粟作文化的先聲,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晉城又成為太行之巔崛起的一座魅力新城。本書是秦海軒先生多年來對晉城史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成果,記敘了時間跨度長達兩萬年的晉城歷史的精彩片段和重要人物,內容上涵蓋了政治變革、經濟發展、文化歷史諸多方面,因此具有較強的史料意義和出版價值。
秦海軒 ·地域文化 ·18.1萬字
這是一部系統論述元大都文化發展的專著。從元大都在文化發展史上的貢獻、地位、價值、作用等方面,肯定了其非凡的文化成就;從多元文化的繼承、融合、交匯、創新角度,探索了其文化的基本特征;從元大都政治、經濟、科技、市民素養等側面,梳理了其文化發展的綜合環境;通過對文化體制機制的剖析,凸顯其在人才成長、發展中的機理作用;從凝聚力、號召力、引領力以及歷史貢獻方面,對其文化的深遠影響進行了深入分析。
傅秋爽 ·地域文化 ·27.2萬字
陳凌廣編著的《古埠迷宮(衢州開化霞山古村落)》以霞山這一浙西古鎮為研究對象,從民居建筑的形式案例為研究脈絡,著眼于民居建筑的自然環境、人文內涵,裝飾要素、空間布局與工藝成就等審美要件,在立足于本體論解釋學大師、德國人伽達默爾提出的“視域融合”理論支撐下,對霞山古民居建筑文化元素加以分述,凸顯了其獨特的學術地位和文化與時代價值。全書以田野調查為依據,圍繞霞山“三雕”藝術成就,從居住建筑、商業建筑、公益建筑、宗廟建筑等四大類別的案例研究為載體,結合當地的社會組織結構與民風民俗、人文典故,以圖文并茂的方式,系統地加以闡述說明,凸顯其史料的真實性、學術性,有效提升和增強當前人們迫在眉睫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提升民族文化的軟實力。
陳凌廣 ·地域文化 ·7.5萬字
這本小書旨在介紹京城的新詞新語。本書從時間和地域上對“京城新語”做了界定,主要指改革開放以來新出現的活躍在京城百姓口中的語詞。正文分為五講,從新語詞概說、溯源、特點、長度、結構和修辭、使用等角度對京城新語詞予以解讀。本書還按時政、科技、生活、經濟、教育醫療、文化藝術、婚姻家庭等分類收錄了部分新語詞,帶您感受新時代的京城語詞文化。
范燕生 杜琪方 ·地域文化 ·7.4萬字
截取了同仁堂、瑞蚨祥、馬聚源、內聯升等北京老字號在其百年傳承中的精彩片段。在那個商人地位還有待提高的年代,這些商販家族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與守護,構成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家族傳承史,而這些家族傳承史交織在一起,就是老北京的文明傳承史。
趙敏編著 ·地域文化 ·8萬字
《湘學研究》系湖南省湘學研究院主辦的學術集刊,聚焦湘學研究的基本理論、湘學與國學的關系、湘學文獻搜集整理與研究、國內各地域文化與湘學的比較研究、湘學傳統與湖南現代化研究、湘學與當代湖南發展研究、湘學與當代中國發展研究等學術領域。本書是總第13輯,分為湘學專題、湖南人文歷史、湘學文獻整理三個部分。
湖南省湘學研究院主辦 ·地域文化 ·21萬字
憑借細膩的手繪插畫,采用中英文雙語形式巧妙融合了哈爾濱別具一格的冰雪景觀、深厚的人文歷史以及現代城市特色,將哈爾濱這座城市的歷史底蘊、斑斕色彩與蓬勃活力予以生動詮釋。
木果編繪 ·地域文化 ·3.7萬字
先秦時期,淮河流域不僅有燦爛的史前文明,而且有自己獨立發展的文化體系,這種文化體系一方面持續地吸納周邊文化的精華而得到充實、發展,同時又對其他文化序列產生重大影響。可以說,先秦淮河流域地區既是一個文化產生、發展的重要區域,也是一個多文化融合的重要區域。本書借助傳世的文獻資料和考古發現,重點研究淮河流域在先秦時期各個階段族群的族源、分布、生存、遷徙、演化與融合過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先秦時期這一區域的歷史文化特征及其在中華文化形成過程中的重要地位。
金榮權 ·地域文化 ·25.2萬字
本書對海淀區范圍內宗教性建筑遺址、建筑、空間進行了比較系統的梳理,分為寺、廟、宮、庵、祠、堂、院、洞、觀、三山五園內寺廟等十類,配以照片,使人能夠比較直觀、系統的了解海淀宗教性遺址、建筑的總體情況、類型、分布等。
中共北京市海淀區委宣傳部 政協北京市海淀區委員會 ·地域文化 ·16.1萬字
《北學研究》由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北學研究院主辦,是國內首家專注于北學研究的學術刊物,力圖為北學研究提供一個思想交流的學術平臺。輯刊目前為一年一期,主要關注問題有:北學的源流、內涵、學術傳統、文化精神、當代價值等研究,北學的代表人物及學派研究,北學文獻整理研究,北學與其他地域之學比較研究等。
康振海主編 ·地域文化 ·25.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