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南宋女詞人,婉約派代表詞人,工詩能文,其詞獨具一家風貌,被后人稱為“易安體”。李清照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經歷寫詞,塑造了前所未有的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從而擴大了傳統婉約詞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內涵。本書選錄其代表性詞作和部分詩文進行注釋、賞析,文章附有譯文,是欣賞把玩俱佳的版本。
陳玉蘭評注 ·中國文化 ·10.8萬字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大,廣大民眾對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繼承并傳播給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年一代,是我們出版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劉永鑫編著 ·中國文化 ·2.8萬字
漢服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織染工藝,還是紋樣、配色,都體現了獨特的東方美學。本書是“東方美學口袋書”系列的漢服主題圖書,按照朝代梳理、選擇了30多種漢服,如曲裾深衣、直裾深衣、交領襦裙等,帶領讀者走進漢服文化,感受中華傳統之美。本書不僅展示了服裝形制、設計細節、上身裝扮、漢服配色和紋樣等內容,還介紹了相關的漢服配飾、鞋履、面妝知識。本書開本小巧、內容豐富,適合設計師、畫師、傳統文化愛好者、漢服文化愛好者閱讀。
紅糖美學 ·中國文化 ·1萬字
本書是梁曉聲先生解讀中國文化的重磅作品,是一部梳理傳統文化的讀書筆記與思考心得。包括對中國歷史、文學、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的解讀,既有以時間為線索的宏觀歷史考察,也有對文藝作品的微觀解剖,力圖從中整理出一條關于中國文化、中國人精神氣質總結性的內容線索。作者站在當下社會現實的立場,對照世界文化特色底蘊,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深入的思考,角度新穎、行文辛辣、富于思辨性。本書曾獲第十四屆文津獎推薦圖書,本次增訂版,增加了近些年來梁曉聲對于中國人文化心理圖景新的觀察、思考,以及對世道人心的理解和追問。
梁曉聲 ·中國文化 ·14.5萬字
面對金錢要清廉自守,國家有難要義勇為先,與人爭訟不必求勝(很:爭訟),與眾分財不要求多。不是財物不豐難以滿足個人需要,而是個人私欲永無止境。有因為貪欲過多而滅亡的,但是沒有因為無所貪欲而危險的。欲望不知道滿足,會失去所應有的欲望,占有不知道限制,會失去所占有的一切。要能夠適應順利、曲折等不同境遇的考驗,擺脫瑣碎事務和感情的糾纏,廣泛地向人請教,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緒。
石地 ·中國文化 ·6.1萬字
本書是中國經學、哲學、文學的綜論。全書分為“國學概論”和“國學略說”兩部分。“國學概論”是章太炎先生于1922年在上海講授國學的記錄稿,系統介紹了傳統經學、哲學、文學的演變,對各時期學術發展的特點、代表人物、著作等都有精湛、獨到的評價。“國學略說”主要講述了小學、經學、史學、諸子和文學五個國學門類的基本知識。幫助讀者全面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形成系統性的認知。
章太炎 ·中國文化 ·18.4萬字
這是一套介紹中國民間剪紙的叢書,通過中國民間剪紙藝術透視中國的傳統文化。本冊主要介紹了中國花卉類經典剪紙并加以闡釋其美學價值和內在含義。
沈泓 舒惠芳 ·中國文化 ·3.7萬字
古代禮儀包括的范圍非常廣泛,諸如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災害祈禳、學校科舉、軍隊征戰、房舍陵墓營造,乃至衣食住行、婚喪嫁娶、言談舉止,無不與禮儀有關,它幾乎是一個囊括了國家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一切切典章制度以及個人的倫理道德修養、行為準則規范的龐大的概念。
羅棲 ·中國文化 ·17.7萬字
我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典籍眾多,乾隆皇帝下令編修的《四庫全書》基本包含了我國古代所有的典籍。書海浩瀚,我們或許并不能盡讀,但是作為中華兒女,就應當了解本國文化、學習國學,提升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充盈自身的科技文化知識。本書將為我們打開這套卷帙浩繁的《四庫全書》,深入了解《四庫全書》中的國學,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季風 ·中國文化 ·11.9萬字
《中國國學常識》介紹了中國古代的語言文字、考證學、考古學、經學、史學、哲學、文學、科學及藝術等學術的演變,并評述了各學術派別及其代表性人物,內容通俗流暢,要點完備,條理清晰。
曹伯韓 ·中國文化 ·12萬字
《人物志》是中國歷史上一部經典的人才學著作,作者是三國時期魏國的劉劭。全書共十二篇:詳盡地講述了考察、評鑒、任用人才的具體方法,包括各類人才的性情、優點與缺陷、適合的官職,以及選任人才的困難之處,還講述了一些為人處世的良方。讀《人物志》既可以提高自我修養,也可以學習選拔人才、使用人才。《毓老師說人物志》是毓老1988-1989年在臺灣奉元書院講解《人物志》的講稿和2000年講述的增補內容。毓老具有豐富的人生閱歷、精深的國學修養、熱切的現實關懷,在講述《人物志》時引經據典、聯系時事,思緒飛揚于古今中外,臧否人物、議論世事率性、透辟,借《人物志》講出了中國古代思想的精髓和許多精妙的人生哲理。
愛新覺羅·毓鋆講述 ·中國文化 ·15.7萬字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光無故人”王維筆下幽怨凄涼的別緒,千百年來牽動著多少游子的心弦,也使人們對千古盛傳的陽關心馳神往……
鄭明武 李妮編著 ·中國文化 ·4.1萬字
它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為研究東周時期楚國的歷史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它是輝耀華夏的荊楚文化的代表。
乾坤魚 竇巖編著 ·中國文化 ·4萬字
《茶經》是古典、純正的茶學知識集錦。成書于至德、乾元前后。全書3卷,分10篇。書中論述茶的性狀、品質、產地、采制、烹飲方法及用具等,是中國第一部關于茶的專門著作。在《茶經》中,陸羽繼承和總結唐代及唐以前茶文化,創造性地提出了“煎茶法”。他制定系統的茶事規范,制作以“二十四器”為代表的茶具、茶器,并通過實地尋訪茶葉產地,為我們繪制出了相對完整的唐代茶葉產區圖。陸羽因其著《茶經》、開茶學的歷史功績,以及以“精行儉德”為核心的茶道精神,成為對傳統文化中詩意棲居的精彩解讀。
陸羽 ·中國文化 ·1.5萬字
茶飲史話、文人茶客、茶路心香、茶栽培、茶制作、茶具、茶水、茶禮儀、陸羽茶經。茶飲史話、文人茶客、茶路心香、茶栽培、茶制作、茶具、茶水、茶禮儀、陸羽茶經。茶飲史話、文人茶客、茶路心香、茶栽培、茶制作、茶具、茶水、茶禮儀、陸羽茶經。
黃木生 涂連芳 李曉梅主編 ·中國文化 ·18.6萬字
本書吸取了各版《孫子兵法》精華,在對原文、注釋、譯文認真考證的基礎上,精選了曹操、杜牧、蔣百里、李零等古今名家批注,并以現代眼光重新解析經典,博引古今典例,抽絲剝繭,為您全面呈現這部千古奇書中蘊藏的無限智慧,力求帶給您一部感悟經典與學以致用并重的《孫子兵法》。《孫子兵法》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之一。它論述了軍事學的主要問題,對當時的戰爭經驗進行了總結,提出來一些著名的革命性軍事命題,并且揭示了一些具有普遍意義的軍事規律。后世的兵書大多受到它的影響,它對中國的軍事學發展影響非常深遠。它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孫子兵法》是一部兵書,擔起影響又絕不僅僅局限于軍事領域。它在非軍事領域的運用也有著悠久的歷史。
孫武 ·中國文化 ·19.5萬字
在人類幾百萬年的歷史征程中,有一個極重要的時代——新石器時代。陜西半坡遺址,則是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遺址的典型代表,距今已有六七千年歷史。本書從半坡遺址的各方面,探討中國黃河流域原始氏族社會的性質、聚落布局、經濟發展與文化生活,為我們展現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的繁榮昌盛,以至向父系氏族制過渡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成就。
乾坤魚 竇巖編著 ·中國文化 ·3.7萬字
本書由廈門博物館老館長龔潔同志根據《閩南紀勝》及相關史料,廣泛搜集周凱在兩任興泉永道臺和臺灣道臺期間所創作的有關閩南、臺灣、澎湖的文稿,以及對《閩南紀勝》的研究成果,匯編成《周凱與〈閩南紀勝〉(全彩)》。其內容均是當年的實人、實事、實景,堪稱是研究200年前閩臺關系,尤其是廈門與臺灣密切關系的珍貴史料。
廈門市博物館 ·中國文化 ·5.2萬字
《三十六計》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智謀書,它精煉概括了中國謀略的全部精華,是中華民族智慧寶庫中的經典,與著名的《孫子兵法》并稱為世界軍事史上的雙璧。本書以“三十六計”為綱,總領古今經典謀略,史論結合,充分發揮案例對計謀含義的形象詮釋,使讀者能夠既深刻又生動地理解該名著。
駢宇騫譯注 ·中國文化 ·8.1萬字
函谷關作為我國一個著名的關隘,它堅固險要而又位置重要,這使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老子在函谷關寫《道德經》,這使函谷關成為了道家之源。其是我國最古老、最重要的關塞之一,在這里,曾經發生過許多故事。因此,函谷關成為了我國的一個著名旅游景區,更成為河南靈寶市的一塊金字招牌。
鄭明武 李妮編著 ·中國文化 ·3.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