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醫體質學說十論
會員

《中醫體質學說十論》收選了作者對中醫體質理論研究與臨床研究論文10篇。作者是全國著名中醫專家,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文獻學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中華中醫藥學會體質分會副主任委員,從事中醫臨床研究與科研工作50余年,對中醫體質學說研究頗有心得。書中上溯《黃帝內經》體質之源,對中醫體質形成、體質與疾病相關理論、體質與脈、體質轉化、體質與臨床、體質與養生防病等進行了深入闡發,并對中醫體質學說發展進行了探討和展望。全書對中醫體質文獻梳理的同時,結合自己長期臨床實踐典型例子,揭示了中醫體質構成特點、演變規律、轉歸預后,對指導疾病的預防、診治、康復與養生頗有參考價值。作者簡介:盛增秀(1940年~),男,浙江省中醫藥研究院資深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文獻學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中華中醫藥學會體質分會副主任委員。從事中醫臨床和科研工作50余年,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對中醫基礎理論和中醫文獻整理研究用力最勁,成績顯著,曾編著出版了專著36部,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0余項次,廳局級科技成果獎20余項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已批準建立盛增秀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

盛增秀 莊愛文 ·中醫 ·5.1萬字

溫病學說傳承與創新: 浙江溫病學家經驗集萃
會員

在溫病學說傳承和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浙江籍醫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章楠、王士雄、雷豐更是其中佼佼者,尤其是王士雄,后世將其與溫病學說代表人物葉桂、薛生白、吳瑭相提并論,譽稱為“溫病學派四大家”。其他如吳坤安、婁杰、金有恒、陳士楷、何廉臣、胡安邦、曹炳章等,貢獻亦很突出。這里值得一提是,現代浙籍醫家如葉熙春、潘澄濂等,融古冶今,對溫病學說的理論和實踐,做出了不同凡響的發揮。本書收選浙江著名溫病學家13位,將每位醫家分為生平簡介、學術觀點與診治經驗、原文選釋、方劑選錄和醫案選按等對浙江籍醫家在溫病學說傳承與創新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作深入的整理探討。既有理論闡發,也有臨床經驗介紹,頗為實用。作者簡介:主編盛增秀,為浙江省中醫藥研究院資深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文獻學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中華中醫藥學會體質分會副主任委員。從事中醫臨床和科研工作50余年,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對中醫基礎理論和中醫文獻整理研究用力最勁,成績顯著,曾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0余項次,廳局級科技成果獎20余項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已批準建立盛增秀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

盛增秀等主編 ·中醫 ·22.1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邓州市| 疏附县| 饶河县| 山东省| 青冈县| 招远市| 苏尼特左旗| 高邮市| 雷山县| 松原市| 宁河县| 红安县| 皋兰县| 西峡县| 兴仁县| 武陟县| 北辰区| 东台市| 崇礼县| 阳山县| 瑞昌市| 长沙市| 岱山县| 西安市| 伊金霍洛旗| 徐汇区| 舞阳县| 锦州市| 康乐县| 高阳县| 红桥区| 阜新市| 茂名市| 宜良县| 巴楚县| 怀仁县| 眉山市| 双城市| 安福县| 澄迈县| 会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