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基于循證醫學證據和精準醫學基本原則制定中國常見癌癥的診斷和治療指南,是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的基本任務之一。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指南叢書系列的第一本,是以CSCO平臺發布的第一個臨床指南,本指南由國內肺癌領域最權威的12名專家執筆,內容既參照國際指南,又結合中國特色,創新性地采用"基本策略"和"可選策略"兩種模式制訂更加符合不同地區資源可及行的臨床指南,對臨床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指南工作委員會 ·外科學 ·4.1萬字
全書分為三篇。上篇系統論述脾胃病的基礎理論;中篇脾胃病證治.論述了近百種脾胃病及相關病證的概念、源流、病因病機、辨證論治、名醫驗案等內容,重點突出脾胃病診療特點和名醫大家的診療經驗;下篇是脾胃病歷代文獻薈萃及現代研究進展。本書理論系統,重在臨證實用,全面反映中醫脾胃病學現代臨床、科研水平。
張聲生 沈洪 王垂杰等 ·外科學 ·148萬字
手部腫瘤是手外科常見病、多發病,若能及早診斷,及時正確治療,手部類腫瘤、良性腫瘤及低度惡性腫瘤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惡性腫瘤如能早期發現,正確治療,其結果多較滿意。本書共分十一章,各章均按不同組織分型。每章內包括類腫瘤、良性舯瘤及惡性腫瘤。本書仍采用文字簡明扼要的說明了手部腫瘤發生原因、臨床癥狀、病理表現以及治療方法。除上述簡要文字外,并用大量圖像加以說明,圖文并茂。用文字和圖像顯示手部腫瘤的特點,用文字和圖像相結合介紹手術方法。另外,每類腫瘤都有病理圖像及說明,希望讀者能對此類病得到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本書共有圖像900多幅。本書可供手外科、骨科、普通外科、腫瘤外科以及研究生使用。
楊克非主編 ·外科學 ·5.9萬字
本書以“精準”為主線,分為20個左右專題進行綜述,向讀者介紹的新進展將是近5年的前列腺癌精準醫學領域的熱點話題和發展方向,具有很高的學術水平。主審專家包括郭應祿院士等領軍人物。近年來,前列腺癌發病率急劇升高,北京、上海一線城市泌尿男性生殖系腫瘤第一位。前列腺癌一般病灶多發,影像學診斷困難,確診必須通過活檢,前列腺癌治療方面均采用綜合治療。本書介紹近年來前列腺癌精準醫學領域的熱點話題和發展方向。
宋剛 ·外科學 ·23.8萬字
內容:“臨床解剖學系列”不是單純描述人體結構的形態學理論,重點在于“應用”兩個字,是說明臨床醫學有關病因、診斷、治療、術式設計和操作要點的解剖學依據,提供手術操作的解剖學知識,為手術中的要點、難點或事故的防范從解剖學角度提供解釋或對策,特別要引進近十年的微創解剖學的概念。特點:全書的結構和內容將以解剖學為主線,以臨床為依據,系統性與專題性兼顧,基礎與臨床結合,找準解剖學與外科的結合點,在結合上下功夫。各分卷的一切人體結構描述,必須服從“針對性和實用性強”這一宗旨。
劉樹偉 鄧雪飛 楊曉飛 ·外科學 ·55萬字
內容:癌痛的基礎知識,病因,病理生理,疼痛機制。癌痛的臨床知識,篩查,評估,診斷和鑒別診斷,癌痛的治療,藥物,介入,綜合治療,實用為主,便于臨床應用。特點:本書從癌痛的病因,病理生理,評估和診斷入手,介紹癌痛的基礎知識,更全面介紹癌痛的治療,包括藥物,有創方法,介入方法和綜合治療方法。為癌痛的有效治療提供參考和指導。
劉小立 王昆 ·外科學 ·24.4萬字
PG-SGA由患者自我評估部分及醫務人員評估部分兩部分組成,具體內容包括體重、攝食情況、癥狀、活動和身體功能、疾病與營養需求的關系、代謝方面的需要、體格檢查等7個方面,前4個方面由患者自己評估,后3個方面由醫務人員評估,總體評估包括定性評估及定量評估兩種。臨床研究提示PG-SGA是一種有效的腫瘤患者特異性營養狀況評估工具。
石漢平 李薇 王昆華等 ·外科學 ·9150字
本書包括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將簡要介紹大腦、腦外傷及其醫療的基本知識,包括大腦解剖及其運作、腦外傷原因和分類、診斷和治療、常見并發癥、恢復過程、常見功能障礙、在醫院內進行的康復過程及出院轉歸,為后面的學習做鋪墊;作為本書的重點,第二部分著重介紹腦外傷居家康復的相關知識,包括腦外傷對身體、認知功能、交流能力、行為和情緒的影響及策略、回歸社會、腦外傷家人與護理者、腦外傷居家常用醫療知識。我們希望本書能為腦外傷者及其家人、照顧者、和協助他們的各類人員提供幫助并減輕他們的思想負擔。
許濤 ·外科學 ·11.2萬字
全面、系統、準確地記述自上海市醫學會麻醉學分會成立以來為主要內容的資料性工具書。匯輯上海市醫學會麻醉學分會每年內的重要時事,屬信息密集型工具書。編年體史書。是一個整體對紀年的統一的體裁,是一種形象化的歷史記錄方式。特點是以時間為經、以事件為緯來記載歷史事件。有利于讀者按照事件發展的先后順序了解歷史事件,便于了解歷史事件間的互相聯系;但是不便于集中描寫人物、事件,一個人物、事件分散在不同的年代,讀者不易了解其全貌。
鄧小明 袁紅斌 于布為 ·外科學 ·18.1萬字
內容:本書介紹常見頭面部疼痛如偏頭痛、緊張型頭痛、頸源性頭痛、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痛等慢性疼痛性疾病的病因、分型、診斷與鑒別診斷以及治療原則,尤其是對于各種疾病近年來發病機制、診療新進展方面進行闡述。特點:本書使廣大從事疼痛診療的醫務工作者了解頭面部疼痛的診療規范,而且能夠幫助醫務工作者了解到該領域最新的國內外進展,有利于提高頭面部疼痛的診療水平,成為頭面部診療工作中有益的參考。
劉延青 傅志儉 羅芳 ·外科學 ·13.6萬字
該書是《中西醫結合慢性病防治指導與自我管理叢書》的一個分冊,全書由知名中醫藥學專家編寫。本分冊以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為綱,分別介紹該病的就診導航、個人調理、藥食宜忌速查、醫患互動空間等。對于患者及亞健康人群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黃穗平 ·外科學 ·3.3萬字
1.本書是主要為軍隊、兼顧平時和平環境的高原戰傷和創傷救治提供實用性、指導性和操作性極強的技術手冊。主要讀者包括參加戰時、平時高原戰傷和高原創傷救治的醫務人員或其他軍事和地方人員。2.著重介紹高原戰傷和創傷救治相關基礎知識(高原環境及其對戰傷救治的影響、急性高原病防治等),救治的組織與實施(檢傷分類、傷員后送等),現場和早期救治關鍵技術、損害控制手術和損害控制復蘇,各部位傷早期救治、輸血、麻醉、感染防治和營養支持等。全書內容具有系統性、完整性,保持相關章節連貫,避免內容和取材重復,亦不應有明顯的遺漏。堅持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堅持質量第一的根本原則。在準確無誤的前提下,突出“高原”和“救治”兩個核心,避免資料堆砌。3.每章由“10個知識點”“正文”“5個常見錯誤”“參考文獻”組成,配10張以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照片、示意圖或流程圖。其中知識點概括了該章內容的關鍵點,符合我軍衛勤組織、循證醫學并經實戰檢驗做法,我軍、我國亟待改進之處等。常見錯誤包括了對基本理論的理解和救治過程中常見的錯誤。
張連陽 蔣建新主編 ·外科學 ·14.6萬字
本書總結了近年來國內外研究進展和編者所在專病中心階段性臨床實踐結果,對膽道腫瘤的病理組織學分類、流行病學特點、發病機制、通用性治療方案的原則以及膽道系統癌前病變和惡性腫瘤的診療等要點及進展內容,通過問題式引入,進行了系統性闡述。緊扣膽道腫瘤系統化治療理念,條理清晰,著重展現了依據疾病特點、規范化治療原則和病患整體情況制訂個體化治療方案的循證醫學證據。此外,書中的“計劃性肝切除”外科體系化方案等內容特色鮮明,具有較好的臨床參考性和實用性。
姜小清 李斌主編 ·外科學 ·12萬字
池曉玲 ·外科學 ·3.6萬字
本書將著重介紹急危重癥醫學的主要熱點問題、學術理論進展、新的監測和治療方法、臨床與基礎研究等方面的內容,比如心肺腦復蘇、膿毒癥、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創傷、急性中毒等;不僅包括了對已有理論和實踐方法的修訂,也有從不同角度進行的新探索、新進展。作為急危重癥醫學專業參考書,《急診醫學進展:2017》重點在于探索與前沿,與讀者一道,開闊視野,適應學科不斷發展的要求。
李春盛 ·外科學 ·36萬字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髖部骨折圍術期優化管理及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應用,重點討論無血、無痛、無栓、無管等熱點問題,詳細分析圍術期準備及相關并發癥的預防;第二部分主要介紹股骨頸骨折及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手術治療方案,重點討論空心釘內固定治療股骨頸骨折、關節置換術在股骨頸骨折中的應用以及PFNA內固定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并通過“熱點問題討論”詳細分析幫助臨床醫師了解不同治療方案的優缺點。
林焱斌 陳曉梅 ·外科學 ·7.3萬字
本書涉及肺栓塞的流行病學、病理生理、發病機制、危險因素(包括新近證實的環境PM2.5與肺栓塞的關系)、肺栓塞的癥狀和體征、診斷和鑒別診斷、系統溶栓、手術取栓、經皮導管治療、靜脈濾器、抗凝治療,非血栓性肺栓塞等。特點:全面、簡潔、準確、實用。適于呼吸科、重癥醫學科、心內科、骨科、外科、婦產科、腫瘤科等醫師閱讀。
陳升汶 黃平 ·外科學 ·11.6萬字
該指南包含食管癌、胃癌、大腸癌三個病種,詳細介紹治療藥物合理應用原則、方案、劑量以及不良反應防治等,內容力求精簡、實用,以口袋書形式方便查閱。該指南旨在規范臨床醫生合理用藥,同時開展相關方面的臨床醫師培訓,以期進一步提高我國醫療機構一線臨床腫瘤醫師合理規范使用抗胃腸腫瘤藥物的水平和能力。
國家衛生計生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 ·外科學 ·6.7萬字
本套教材的編寫體現國家關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相關政策,遵從國家衛生健康員會頒布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標準(試行)”的總則與細則,結合住培考核大綱(理論和臨床實踐),精益求精,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畢業后醫學教育培訓國家精品教材;凸現畢業后教育特色,打造我國畢業后醫學教育的“干細胞教材”;體現全面性和規范性,打造具有針對性、實用性、適用性的培訓教材。強調創新性、兼顧性,提高可讀性,樹立大教材觀,使教材建設成為推動住培發展的重要動力。
周利群 王行環主編 ·外科學 ·35.7萬字
視野檢測在青光眼診斷、治療、隨訪中的作用在國內外也得到公認,是青光眼診療的唯一可靠的標準。隨著眼科診療水平的提高和對視野檢查的認識的深入,自動視野計在我國開始普及、應用,但由于視野檢測專業性強,越來越多的讀者需要更新、更高層次的內容參考書籍。計算機自動視野計近十年來在眼科臨床和科研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而在第一版時介紹甚少,第一版書主要介紹了現代視野檢測的基本概念和視野計的操作、特點等。本次修訂擬對已經淘汰的手動視野計、動態視野檢查等內容刪減,增加視野計的閱讀分析方法,視野在青光眼、視網膜疾病、神經眼科學、各種疾病導致的視野損害、視功能評價和殘疾鑒定中的作用等。并將視野計更新換代后的新的檢測指標和統計分析策略應用都作了詳細的介紹。加入最新型號視野計患者圖片。
袁援生 鐘華主編 ·外科學 ·23.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