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醫針灸傳承集粹
會員

本書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中醫針灸申遺,介紹了中醫針灸申遺之路和意義,以及傳承保護工作;第二部分主要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醫針灸”代表性傳承人的學術和思想和臨癥經驗集粹,分別由代表性傳承人的學術繼承人負責收集整理和編寫,其中程莘農部分由楊金生、王瑩瑩、程凱、王宏才等編寫;王雪苔部分由黃龍祥、崗衛娟、潘迪等,賀普仁部分由王磷鵬、王桂玲、郭靜等編寫;郭誠杰部分由閆平慧、張衛華、陸健、劉娟、田磊等編寫;張縉部分由王順、喬斌、劉高峰、白妍等編寫,全方位的歸納總結提煉了代表性傳承人的學術思想、學術成果、臨床經驗、教書育人和醫德醫風等,真實可信的再現各位傳承人的醫源、醫理、醫術、醫德和醫脈,對于“中醫針灸”項目的傳承保護具有重大意義。學術流派研究是中醫藥傳承和傳統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的重要問題,解決好流派傳承問題對傳統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以及中醫學術發展和傳承具重要意義。本書附篇簡要介紹了2013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布的首批全國針灸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以便大家了解更多的針灸流派。

楊金生 王瑩瑩 ·中醫 ·42萬字

《溫病條辨》評釋
會員

《溫病條辨》是中醫溫病學術理論的奠基著作之一,清代吳鞠通著,成書于嘉慶三年(1798)。吳鞠通是乾隆、嘉慶時期名醫。吳氏嚴謹治學,勤于思考,銳意創新;他溯源《內徑》、精讀《傷寒》,又博采劉完素、吳有性、葉天士諸家之長,取精去蕪,融匯貫通,大膽革新,自成一家之學。吳氏臨證診詳察微,知行相契,不拘于成規,立法頒方,著手精準,療效顯著;他行醫廣及大江南北,尤其在乾隆年間溫病流行時,名噪京都。吳鞠通基于長期學識積累和豐富的治療經驗,創立了溫病“三焦學說”,并結合“衛、氣、營、血”理論,創造性地提出溫病辨證論治的綱領和方法,為溫病診治確立了理論體系、治療大法,也使中醫學在外感病和熱性病方面的辨證綱領和治療法則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作為溫病學的一部重要代表著作,《溫病條辨》流傳甚廣,影響深遠。先后曾有多位名家對《溫病條辨》著力研究、品評批注,如朱武曹的增批本,王孟英、葉子雨、鄭雪堂三家的評注本等。這些評論多以肯定闡揚為主,也不乏糾偏補漏之議;褒貶評價不一,可謂各抒己見,見仁見智。曹炳章匯集六家評注,編為《增補評注溫病條辨》,納入《中國醫學大成》?!稖夭l辨》是中醫溫病學說中的一部經典,建國之后尚無更新的系統評注版本面世。郭謙亨先生評釋《溫病條辨》的出版,或可彌補這一缺憾!他以淵博的溫病學識和豐富的臨證經驗,對《溫病條辨》的經旨作了詳盡詮釋和深切點評。

郭謙亨編著 郭冠英整理 ·中醫 ·27.5萬字

湯頭歌訣詳解(修訂版)
會員

根據“十三五”期間高等醫藥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復合型、創新型醫學人才的目標,更好地適應我國高等醫藥教育、教學的快速發展,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20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的指示精神,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等多家醫院的臨床醫師聯合完成了本書的編寫。本書編者長期從事臨床、教學和研究工作,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本書實用價值高,旨在為實習醫師、執考醫師、規培醫師提供必備的外科專業知識與技能指導,也可以作為初涉外科工作者的參考用書。本書共12章,包括手術基本知識、常用手術器械介紹、基本手術操作、常用穿刺技術、麻醉實習基本技術、普外科實習基本技術、泌尿外科實習基本技術、神經外科實習基本技術、骨科實習基本技術、腹腔鏡相關技術、婦科實習基本技術、耳鼻喉科實習基本技術部分。本書在編寫過程中,雖經認真推敲修改,可能還會存在不嚴謹和遺漏之處,望廣大讀者不吝賜教,以便我們不斷完善。

朱良春 繆正來 ·中醫 ·23.5萬字

跟我學中醫:中醫入門200問
會員

我國中醫愛好者眾多,適合于大眾閱讀的綜合性中醫精品圖書罕見,本書通過隨機問卷調查,精選讀者迫切需要了解的中醫知識,以一題一文,配以漫畫及照片的形式予以講解;標題醒目,語言通俗,插圖生動,版式新穎;內容框架保持中醫基本知識的大體完整?,F代高等中醫藥院校學習中醫學的主體課程有《中國醫學史》《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等,何清湖、葛曉舒主編的《跟我學中醫(中醫入門200問)》在這些知識體系中,挑選出最實用、最能體現中醫特色的重要問題,同時結合民俗文化和百姓身邊生活,確立了10個編寫框架:醫史醫話、中醫理論、中醫診斷、中藥常識、中醫名方、經典凝粹、中醫養生、民俗諺語、民間療法、國醫經驗。每一部分都包含20個問題,把這200個問題串起來,基本呈現了相關中醫知識體系的概貌。這些問題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話題,但是可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深刻、科學的認識。通過這些問題,讓老百姓了解中醫的發展史、中醫藥的治療特色,同時能認識一些對中醫不科學的說法,了解中醫的先進性和優勢所在。特別是全面了解中醫代表性的養生觀念和養生方法后,能科學養生,避免盲目跟風。

何清湖 葛曉舒 ·中醫 ·21.5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萝北县| 曲松县| 隆化县| 惠州市| 蛟河市| 克什克腾旗| 固安县| 长白| 太白县| 昌邑市| 汪清县| 夏邑县| 钦州市| 佛学| 玉门市| 阳东县| 什邡市| 六枝特区| 阿瓦提县| 临漳县| 凌源市| 酉阳| 中超| 屏东市| 彰化县| 瓦房店市| 水富县| 资溪县| 正安县| 新闻| 盐源县| 宁陵县| 大冶市| 凤凰县| 来宾市| 买车| 仪陇县| 哈密市| 云霄县| 梁平县| 屏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