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根據人體解剖結構實際彩繪,能較好地顯示皮膚及隱現于皮下的肌肉、骨骼背景,具有立體感。圖面凈潔淡雅,便于清楚顯示經絡與穴位。描繪的是中國成年男性,具有靈氣、活力,既能使經絡穴位清晰,又能得到美的感受。由14幅經絡穴位彩圖組成,配以適量的文字說明。
靳士英 靳樸 劉淑婷 ·中醫 ·2018字
本著作介紹及論證了從生活習慣干預到心理干預、從經絡原理到經絡治病術、從疾病的診斷治療以及相關人體解剖、生理病理到使用藥物原則及注意事項等內容,是文獻可考證的我國現存最早的、影響最大的一部醫學著作,所以被稱為醫之始祖。內容豐富廣博,被譽為綜合性百科全書。
李楠編著 ·中醫 ·9.3萬字
《佛州漢唐跟診日志——師從倪海廈先生見聞錄》一書自出版以來大獲好評,書中詳細記述了作者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梅里特島漢唐中醫學院跟診倪海廈先生的過程。作者能從一名資深計算機工程師跨行成為知名中醫師,全拜此次跟診所賜。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似乎個人努力較為重要,但師父領路卻是先決條件,多少蹉跎歲月而難有所成者,皆因無明師指點。中醫難,難在入門,故而此種第一手學習資料對有志學習中醫者有極大借鑒價值。為此,我們計劃出版第二版,主要在一版基礎上補充一些醫案醫技,把作者跟師過程中一些核心醫療技術進一步細化,進一步服務讀者,回饋社會。
(美)林大棟 ·中醫 ·14.8萬字
《金匱要略》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論述雜病診治的專著,是治療疑難雜病的典范之作。古今醫家對此書推崇備至,稱之為方書之祖。本書以全國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為藍本,精選原文,展現原著的風貌。書中以通俗易懂的白話逐句翻譯原文,讀者能體會經典的診療思維,同時又可以快速把握經典原文的含義。分析速記部分以圖表的形式提煉要點,一目了然、便于記憶。方解與臨床運用旨在解析方藥的配伍及加減特點,提煉方證臨床應用的基本要點,啟迪讀者臨床思路,快速掌握方證的臨床運用。名醫醫案部分節選名醫運用經方治療疑難雜病的典型醫案,拉近讀者與臨床的距離,培養讀者的中醫臨床思維。本書內容力求通俗易懂,簡單易學,方便實用,是初學中醫經典者的入門讀物。本書可供中醫學生、中醫愛好者參考使用。
肖碧躍 ·中醫 ·16.8萬字
針刀療法是中國傳統針灸療法和現代醫學手術療法有機結合起來的新療法,具有“簡、便、廉、驗”的特點。為進一步總結和發展針刀療法,作者編寫本書,系統介紹了針刀療法的基本內容、特點、器械、操作規范,對針刀療法治療顯效的60余種常見病、疑難病的診治方法進行了詳細講解,并附有清晰的局部解剖圖和針刀施術圖,便于讀者參考實踐。本書可供臨床針灸師、醫學院校學生參考使用。
郭長青 張義 李石良 ·中醫 ·16.3萬字
中醫學是我國重要的民族文化遺產,本書用現代的語言詮釋了古老、深奧的中醫學,內容涉及中醫學的基本特點、陰陽五行學說、藏象、氣、血、津液、經絡穴位、中醫診斷、中藥與方劑、體質、中醫與養生,以及針灸、刮痧、按摩、拔罐的操作技術和內科、兒科、婦科及傷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調治方法。其內容豐富,通俗易懂,方便實用,可供基層醫務人員閱讀參考,也可供中醫愛好者閱讀。
杜俊寶 陳濤主編 ·中醫 ·10.1萬字
《胡希恕醫論醫案集粹》是作者精心為廣大讀者朋友們編寫而成的此書。《胡希恕醫論醫案集粹》仍本著學習研究、挖掘繼承的精神,將編者段治鈞、馮世綸當年聆師講課中的學習筆記(胡希恕先生講常見病的治療),課余采擷資料(胡希恕先生醫案卡片手抄本),現在已出版或未出版的資料中胡希恕先生精粹的醫論和豐富的治療經驗,匯集整理成冊。
段治鈞 馮世綸 廖立行 ·中醫 ·9.3萬字
本書由天津中醫藥大學一線教授傾力打造,以最新教材為底本,作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從方劑歌訣引入,對該方配伍特點,臨床應用注意點等以簡練形式列出,重點難點提示,易學易記,旨在幫助中醫初學者、愛好者理解并記憶,較迅速奠定中醫基本功底。以期獲得較好的市場。
嚴哲琳 ·中醫 ·8.5萬字
零基礎也能學會刮痧!老中醫教你在家刮痧,隨時發現疾病征兆!刮一刮,經絡通一身輕松;刮一刮,五臟好了病自消。精準人體經絡穴位圖,調體質,通氣血。
石晶明編著 ·中醫 ·7.5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中醫四診診法、辨證論治方法、診斷方法和病案等幾個方面,按十五周、五個階段安排學習內容,循序漸進地介紹中醫診斷學相關知識,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本書各章節重點知識附有總結圖表,脈診和舌診配有圖片,每單元內容后配有自測題,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讀性,以使學習者能夠通過對本書的學習,在短時間內掌握中醫診斷學基本原理、辨證論治要點和臨證診治要訣,在今后的中醫診斷學習中漸入佳境。本書適用于中醫、中西醫結合專業的學生,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醫生及從業者,以及中醫愛好者學習。
張東淑主編 ·中醫 ·8.7萬字
本書據清?光緒二十年甲午申江褒海山房石印本整理。全書共8卷。主要圍繞血證機理,表現、鑒別和治療進行論述。本書特點有二:一是內容及議論多由心得而起,發明醫理有自己獨特見解。其二是本書體例條分縷析,務精且詳。本書問世以來已成為醫者治療血證的必讀之書。本次整理新增方劑索引,便于讀者查閱。
(清)唐宗海 魏武英 李佺 ·中醫 ·11.6萬字
《葉橘泉實用經效民間單方》是葉橘泉方證代表作之一,由《合理的民間單方》《實用經效單方》集結而成。作為“方證藥證”學說的倡導者和實踐者,葉橘泉先生認為“中醫的主要特色是辨證論治,以及辨癥求‘證’,論治施‘方’,方證相對,療效卓著。”早在上世紀30年代他首次提出了“方證學”的概念,此后不斷地向中醫界呼吁“應該重視中醫方證學的研究”。從他的經方臨床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他不但具備臨床經方家的一般特性,而且有他自己獨到的學術思想和風格。他提出的“方證學”,是現代經方研究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葉橘泉先生在其一生的臨床診療中善于使用經方,積累了很多成功的經驗。由葉橘泉先生在診療中既側重經方原方,又不乏使用經方與經方及其他方合方,同時也不薄時方。本書即是葉橘泉先生運用方劑的經驗總結。
葉橘泉 ·中醫 ·13.2萬字
本書分總論和各論,總論闡述了針灸治療急癥的范圍、治療原則,重點強調了經穴診斷方法在急癥中的應用和急癥針灸常用腧穴。各論介紹了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和急性中毒、藥物過敏及以意外為主的近百種急癥的古今救急針灸處方,包括毫針、灸法、耳針治療急癥的處方、具體操作方法,同時配有驗案舉例及預防護理措施。
王富春 ·中醫 ·14.3萬字
《咽喉經驗秘傳》,作者佚名,清·程永培校刊。該書是一部較早的咽喉科疾病辨證施治專著,書中集錄了尤乘、尤仲如、尤存隱、沈慕溪、高忠憲、孫茂筠等諸家的治療經驗。全書兩冊,不分卷。上冊為咽喉總論、診法、治法、喉癥用藥細條、喉證圖形、針藥秘傳;下冊為喉科各科病證的治療方藥。該書認為咽喉諸證皆由火起,火有虛實之分,虛者宜補虛降火,實者則治以祛風痰消毒熱法,對后世有較大影響。
佚名 ·中醫 ·2.3萬字
本書介紹了治療帶狀皰疹、毛囊炎、足癬、銀屑病、痤瘡、蕁麻疹、白癜風等70多種常見皮膚病的妙法良方千余首,包括中藥內服、中藥外治、食療法、按摩療法等,所選方法實用、通俗易懂、療效確實,一學就會、一用就靈。本書適合皮膚病患者及其家屬閱讀,也可供從事皮膚病診療的相關醫師參考。
趙熠宸主編 ·中醫 ·16.5萬字
《醫方一盤珠全集》,成書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臨江府新淦縣(今江西省新干縣)生員洪金鼎著。全書共十卷,卷一為臟腑、脈理、外感病證治,卷二至卷四為內科病證治,卷五為外科病證治,卷六、卷七為女科病證治,卷八、卷九為小兒科病證治,卷十為眼科病證治。本書先論后方,編有歌訣,并附有醫案,是一部通俗易懂、簡明扼要的臨床綜合性醫書。此次整理研究以清簡文堂藏板刻本為底本,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益慶堂刻本為主校本,國家圖書館所藏之清刻本為參校本,同時結合書中所引古代文獻如《內經》《壽世保元》《張氏醫通》等相關內容作了他校。
(清)洪金鼎撰 高晶晶校注 ·中醫 ·13.4萬字
一味藥養生類圖書是市場的常銷品種,具有簡單高效,服用方便的特點,列入系列叢書會更加權威,也能充分體現中醫藥圖書特色。該叢書是根據市場常態和開卷數據分析進行開發策劃。該叢書符合市場需求,四色印刷,文圖并茂。
余瀛鰲 陳思燕 ·中醫 ·4.1萬字
作者精選了中醫治療皮膚病的900余首特效良方,包括中藥內服、外敷、熏洗,以及食療等。本書內容豐富實用,語言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在選方用藥上突出“簡、便、廉、驗”的特色,并穿插介紹了各種疾病預防保健的小常識,名醫支招,方出有典,療效可靠,適合普通家庭配方使用,讓您輕松掌握防治良策,遠離疾病,擺脫皮膚病的困擾。
王惟恒 李艷編著 ·中醫 ·8萬字
秦老業醫50余年,著述頗豐。其著作涉及中醫基礎理論和臨床多方面,頗多見解,尤其對《內經》進行了深入研究。臨床方面,對溫熱病、肝病、血液病、心臟疾患、潰瘍病等的治療,頗多見解。為當代中醫學術的發展作出了貢獻。這些著作既繼承前人余緒,又發掘古義,昭示后人;既有獨出之理論見解,又有實踐心得,為豐富中醫學術寶庫作出了貢獻。
秦伯未 ·中醫 ·5.1萬字
本書精選《醫學衷中參西錄》臨證用單味藥或復方中單味藥劑量每天超過一兩的醫案進行分類編排。以劑量為綱,病癥為目,按單味藥名排序,后附醫案及作者點評。本書綱目清楚,重點突出,為臨床應用重劑辨治疑難病癥提供借鑒或啟示。
李成文 ·中醫 ·16.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