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四川省疾控中心的血吸蟲病流行病學是四川省醫學甲級重點學科,山丘型血吸蟲病監測作為四川省疾控中心的特色研究方向,同時也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本書對歷史血防監測資料整理匯編,記錄歷史疫情及變遷。使血吸蟲病防控人員了解山丘地區血吸蟲病歷史,疫情變化趨勢。本書回顧了山丘型地區血防監測二十余年的發展變遷,收錄了四川全省,各監測點分階段的疫情報告,為全國血防工作提供研究模板和理論基礎。
鐘波 吳子松 劉陽 ·內科學 ·9.6萬字
共分七章,內容涵蓋了結核病和艾滋病的發病機制、流行現狀,TB/HIV雙重感染的概念和防治策略;結核病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TB/HIV感染的雙向篩查;TB/HIV雙重感染者治療時機,抗結核和抗病毒治療,藥品不良反應的預防和處理,TB/HIV雙重感染治療依從性;結核菌與艾滋病病毒雙重感染者隨訪管理;抗結核和抗病毒藥品的供應與管理;結核病感染控制,艾滋病職業暴露防護,以及預防性治療等。
王黎霞 成詩明 周林 陳明亭 ·內科學 ·13.1萬字
科普相關血液病知識、捐獻造血干細胞知識和成分獻血、成分輸血知識;以作者、專家點評、志愿者感言等形式參與寫作,每個故事自成體系。南方醫院血液科每年惡性血液病患者住院例數逾4,000例,我國每年新發白血病約4萬例,GLOBOCAN數據顯示,僅白血病每年全球新發35萬例以上。絕大多數病友和家屬沒有醫療常規知識,但相關知識卻對防治過程至關重要。本書以故事集的形式講解相關知識。
江千里 ·內科學 ·8.9萬字
是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領導下的中國基層呼吸疾病防治聯盟的工作用書。以實用為硬道理,針對基層呼吸醫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點,詳盡地進行闡述,寫細寫透,文字做到精煉和精準,并配合精選的圖表以提高可讀性。
遲春花 蘇楠 ·內科學 ·6.6萬字
本書以時間為導向,通過對心血管內科發展的各個時期經典診療方法、治療手術等梳理,展示浙江省心血管內科發展歷程。主編王建安教授是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專注于心臟瓣膜病和干細胞重建心臟功能的原創性和系統性研究。根據中國人瓣膜病變的特點,研發針對性的導管介入裝置及新的介入治療方法,大幅降低高危患者的年死亡風險。針對老年心力衰竭的另一重要病因心肌梗死,他率先開展低氧預處理干細胞移植的嚙齒類、靈長類大動物和臨床試驗系統性研究,發現可顯著提高心臟功能,并揭示新的分子機制,被心血管專業權威期刊CirculationResearch作為封面文章刊登并加以長篇述評,研究成果被寫入歐洲心臟協會等2個專家共識和Springer等出版的5部國際書籍。
王建安 ·內科學 ·11.3萬字
本書涉及潰瘍性結腸炎及克羅恩病的自我管理,主要內容有:潰瘍性結腸炎(UC)概況、UC的飲食問題、UC的健康生活方式、兒童和青少年UC、關于UC患者生育相關及隨訪。克羅恩病(CD)的概況、CD的疾病自我管理、兒童和青少年CD、CD患者生育問題及隨訪、CD患者疾病監測及復診。
繆應雷 王昆華 ·內科學 ·5.4萬字
叢書由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臟康復中心發起編寫,聯合了全國多家三級甲等醫院各相關科室的知名學術專家,針對心臟康復涉及的九個具體方面及整體進行實操指導。本書包括睡眠的心理特點,影響睡眠的因素,呼吸暫停綜合征,住院患者的睡眠,心臟康復一期、二期睡眠障礙指導等。
汪衛東 王寧夫 ·內科學 ·15.8萬字
1.學術思想:主要介紹傅師的學術思想。如重視調理氣機;巧用和法治百病;;用藥以輕靈活潑為特點等。2.醫話醫理:主要反映傅師在臨床實踐中對中醫基本理論的獨特看法和臨床體會。3.醫案選編:主要分婦科、內科和兒科三部分,反映傅師的辨癥立法思維和制方用藥特點,不但包括成功的經驗,也有對失敗教訓的分析,全面反映傅師臨證診治的思路。4.經驗方藥:主要反映收集傅師在長期實踐中逐步摸索出來的比較定型且行之有效的經驗方。同時還將傅師臨證常用中藥的運用心得進行歸納,以供參考。
孟萍 ·內科學 ·12萬字
本書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課題研究:“脾主運化、統血”等臟象理論的繼承創新研究課題專項資助。本書從學術源流方面系統梳理了脾臟象理論發展脈絡,填補了本方向的空白。本書適用于從事中醫學、中西醫結合醫學的教學、科研、醫務工作者以及在校學生等閱讀,為后續研究提供詳盡的資料及理論依據。
楊關林 王彩霞 秦微 ·內科學 ·20萬字
全書選用經方治驗253例,每篇分為治驗、方藥、來源、注釋、約言五部分敘述,所選治驗多是經方大家或名醫醫案,并以當代醫家治驗為主。本書內容翔實、文辭簡潔、分析透徹、貼近臨床,以傳承經方、學習經方、運用經方、發揮經方為編寫目的,特別是每篇的注釋與約言,體現了全國名中醫毛德西教授的獨特見解,可供中醫同仁與中醫愛好者閱讀參考。
毛德西 ·內科學 ·18萬字
腦血管病是我國中老年人群的常見病、多發病,近年來呈上升和低齡化趨勢。其不僅嚴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同時也給國家及患者家庭帶來沉重的醫療、經濟和社會負擔,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主要匯編了近兩年中華醫學會公布的有關腦血管病的指南和共識,其中有些指南和共識為首次發布。本書適用于二、三級醫院的神經科醫師、內科醫師、廣大基層醫務人員和預防保健工作者,同時對于腦血管病患者和關注自己健康的人們也具有指導意義。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編 ·內科學 ·19.2萬字
本書是編者為方便醫院就診患者和部隊官兵詳細了解高血壓預防、診斷和治療而編寫的手冊。本稿件從什么是血壓、什么是高血壓談起,圖文并茂的介紹影響血壓的因素、治療診斷,詳細描述了如何測量血壓、測量血壓的注意事項,以及不同類型高血壓的治療策略和注意事項。全稿件內容高度概括,實用性強,圖文并茂,適合大眾閱讀。
王新宴 ·內科學 ·1.9萬字
目前國內尚缺乏類似的專業書籍,而對于很多的非心臟手術圍手術期心血管狀態的評估與處理也比較混亂和不規范,而國內也沒有相應的指南。本書立足于目前臨床工作中迫切需要規范和解決的實際問題,結合國外相應的指南和協和醫院自己的臨床實踐經驗總結,推出這本專業書籍,以期對非心臟手術圍手術期心血管疾病評估和處理作出較為全面的闡述,并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推動國內在此領域的研究。
張抒揚 劉大為 ·內科學 ·17.5萬字
劉福慶,清嘉慶至光緒年間四川三臺名醫,博覽各家方論,經數十年之鉆研,晚年取各家學說精華及生平臨證應驗,手錄成篇,有論、有歌、并附病案,著《醫錄便覽》六卷。全書將一百余種病證分門別類,先立總論,以明治法之大概;次列藥方,以定用藥之從違;次著加減活法,遵古而不泥古,運用俱極神妙;后復廣引經驗良方,選集前賢方論,攝其精要,備人采掇;附以自身臨證醫案,不惜精力,層層印證,多具獨到見解。蜀中現代名醫宋鷺冰、彭履祥以及名噪華夏的著名中醫學家蕭龍友臨證遣方用藥之妙多出于是書之方法。
何正顯 ·內科學 ·18.3萬字
社區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戰略規劃的概念和作用;社區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戰略規劃的內容和制訂步驟;如何確定戰略規劃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制訂戰略規劃的目標;如何制訂戰略規劃的策略和主要活動;如何制訂實現戰略規劃的保障措施;社區組織艾滋病防治戰略規劃舉例。以制訂戰略規劃的邏輯思路確定了本書的框架;以社區組織熟悉、通俗易懂的語言編寫內容,同時附加社區組織戰略規劃制訂的實例,使內容更加形象生動,使社區組織和其他讀者更加容易借鑒、并應用實際。
李慧 陳仲丹 ·內科學 ·5萬字
全書采用一問一答、圖文并茂的形式,詳細介紹了近視、青光眼、白內障的預防和治療方法。內容包括認識雙眼、眼的保健、眼病的發病先兆、癥狀、自我診斷的思路和康復保健的注意事項。本書對于普通百姓常見眼病的自我防治具有重要參考作用,也可作為眼科初級臨床醫生的參考讀物。
張健 ·內科學 ·15.1萬字
吳旭,一九四○年生,全國第四批老中醫。他熟練運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刮痧、走罐、割治等多種中醫藥傳統技能,堅持“形神兼治,針藥并施”的治療原則。他倡導的“活子震蕩說”、“通督溫陽”法在難治性面癱、心腦血管病、失眠、頸肩腰腿病、月經病以等方面療效顯著。為繁榮中醫藥學術思想,促進中醫藥的發展,現將吳旭教授的臨床、教學及科研經驗進行系統梳理提煉,望對同行、后學者有所裨益和啟迪。
孫建華 陸斌 ·內科學 ·16.2萬字
本書分導論、中醫方法學研究、基本思維原理、動態觀(恒動觀)、辨證觀、雙向調節思想在中醫學的運用、中醫方劑學學習和運用中的若干問題、當前中藥新藥研究中的若干問題、當前中藥新藥研究中的若干問題、整體原理、中西醫結合之我看十講。內容廣博,涵蓋面廣。可視為中醫入門的引導課、中醫思維的訓練課。
鄧中甲 ·內科學 ·13.8萬字
本書收載劉炳凡醫案110余則,基本覆蓋了中醫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和中醫治療獨具特色與優勢的部分疑難病癥,展示了著名中醫專家李聰甫的臨證思辨特點和用藥經驗。本書內容豐富,觀點客觀,論理清晰,可供臨床醫生、醫學生、患者參考使用。
蔡鐵如 ·內科學 ·9.9萬字
本書收載任開益醫案100余則,基本覆蓋了中醫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和中醫治療獨具特色與優勢的部分疑難病癥,展示了任老的臨證思辨特點和用藥經驗。本書內容豐富,觀點客觀,論理清晰,可供臨床醫生、醫學生、患者參考使用。
肖燕 周澤強 ·內科學 ·14.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