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華文化故事”叢書以生動活潑的筆調、詼諧靈動的文風,介紹了漢字的創制演變與造字方法,探尋詞語的來龍去脈,品讀古典詩詞的意境之美,趣談古畫背后的逸聞典故,追溯書法的淵源歷史,精選承載豐富文化內涵的傳統物件、風俗習慣,為讀者呈現出中國古代文化和社會流光溢彩、魅力無限的風貌。《書法的故事》梳理書法的源流演變,詳解36位書法家、75件書法遺跡與名作,獲著名作家葉兆言誠意推薦。
李曉愚 ·書法篆刻 ·7.7萬字
丹麥幽默漫畫大師赫爾盧夫·皮德斯特魯普(簡稱皮德)曾說:“我一生都崇尚正直,這對于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縱觀皮德的創作生涯,這種高貴品質始終貫穿于其作品之中。他的諷刺漫畫意在追求公平正義、反對戰爭、為和平而斗爭,曾經產生過巨大的戰斗作用。“譯林漫畫”系列的《皮德漫畫》收錄了427篇連環漫畫,皮德在其中全方位審視日常生活,一針見血地戳穿表象,觸摸到潛藏的真相。他不僅嘲笑政客、資本家的偽善和貪婪,也風趣地點破普通人在所難免的隱秘欲望。皮德的犀利和洞見,使這些作品超越了時代,成為長盛不衰的經典之作。
(丹麥)皮德斯特魯普 ·設計 ·9067字
惠及全球無數脫口秀達人的經典之作,拿來就能用的完全脫口秀表演指南。資深脫口秀表演專家格雷格·迪安,通過觀察和挖掘知名喜劇演員的表演,發明了一套針對脫口秀表演的學習方法,諸多喜劇大咖都曾承認受益于這套方法。這套實戰版練習冊從零基礎的段子寫作開始,一步一步教你寫笑話、組段子,從排練方法到表演技巧,可謂面面俱到。新手通過練習入門,老手通過練習更上一層樓,平凡的普通觀眾也可以發掘自己無窮的幽默潛力!《如何成為一名脫口秀老手》是“手把手教你玩脫口秀實戰系列”的第五冊,本書為你提供了一些可以提升脫口秀技能、增加脫口秀表演經驗的場所,同時全方位展示了麥克風的使用技巧。最后,通過不斷地回顧、評估和重新編排表演,你將成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脫口秀老手。
(美)格雷格·迪安 ·戲劇藝術 ·101字
《劍橋藝術史:17世紀藝術》講述了對一切愛好美術的人來說,17世紀藝術大有看頭。不同藝術家表達同一故事時可以有不同方法,對所畫人物和所熟悉風景的觀察也不同,但他們都非常直接地對觀眾說話,看起他們的作品來,常常就好像在讀書。《劍橋藝術史:17世紀藝術》就是為幫助大家掌握這門藝術所編寫的,書中將記載藝術家創作的背景,人們要他們做什么,他們自己想做什么;我們還要講藝術家是怎樣取得某些效果的,并學會辨認不同作品的特色。
(英)瑪德琳·梅因斯通 ·收藏 ·5.2萬字
塵世?廟宇?遺世明珠?敦煌是一部永遠也讀不完隱藏著生命奧義的“天書”。敦煌石窟歷經千年持續營建,現存七百多個洞窟,其豐富性和系統性是現存文化遺產中絕無僅有的;其中包含了中國古代宗教、歷史、藝術等多方面文化內涵,極大地補充了中國藝術史。現實與理想,科學與藝術,宗教與神話在這里已經難分彼此。從絲綢之路到數字敦煌,從壁畫、彩塑到音樂、舞蹈,樊錦詩、趙聲良、王旭東、榮新江等十位頂級敦煌學學者精講敦煌藝術的精美絕倫、前世今生,從大師敦煌藝術課中,真正走進敦煌、了解敦煌,欣賞敦煌藝術之美。
葉朗 顧春芳主編 ·藝術理論 ·10.3萬字
時裝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全球化產業,既體現著高雅藝術,又反映了流行文化,在廣大消費者群體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交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雖然常常被人斥為虛榮和自戀的標志,時裝卻是一個遠比我們想象中更加復雜的議題。本書作者是研究20世紀時裝的重要專家,她對時裝作了全面而富有啟發的論述,勾勒出時裝的發展史,分析了高級時裝與成衣設計師的演化、時裝與藝術相互滲透的關系、時裝生產的歷史演變等內容。此外,時裝在道德上的爭議以及它在當今全球化背景下的發展也得到了深刻的探討。
(英國)麗貝卡·阿諾德 ·設計 ·8.3萬字
手賬即生活,寫下即人生。知名手賬博主不是悶分享7年來積累的手賬秘籍,從手賬新手時的各種嘗試和苦手畫風,到漸入佳境后和生活產生的化學反應。不論手賬新手還是“重度使用者”,翻閱時都能看到讓你會心一笑的片段和感觸。完美主義者遲遲不敢下筆怎么辦?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手賬風格?手賬的優質文具伴侶有哪些?本書從手賬排版、制定習慣追蹤方案和規劃時間軸,以及創建屬于自己的顏色編碼系統等方面,一一進行詳細分享,你也可以用這些方法更好地留下生活中所有美好瞬間。寫手賬不僅是“手工活兒”,更是“整理人生”,一筆一畫都是我們所建立的日常秩序與自我系統,即使最終沒有成為效率達人,但是成了自己想成為的樣子也很值得。
不是悶 ·繪畫 ·6.9萬字
《我的策展之道》是世界上很有影響力的當代策展人、倫敦蛇形畫廊藝術總監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的經典之作。本書是小漢斯對自己多年策展經驗的非凡匯編,包括啟發他的藝術家、歷史上偉大的藝術創新、他個人的策展實踐和對未來策展的展望。小漢斯跨越了時間、國界、文化和學科的界限,重新定義了“策展”一詞——不僅是小漢斯對個人策展經歷的一個總結,也是對策展行業的思考,更是其策展思維的凝結。在人人都是策展人的時代,閱讀本書,讓策展思維成為打開未知、看待未來的新方式。
(瑞士)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 ·藝術理論 ·9.8萬字
《答案在風中飄》是鮑勃·迪倫在201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的首部全新作品。他于2010年開始創作本書,歷時十余年。在這本新書中,他對66首精心挑選的現代流行音樂作品的產生背景和內容本質提出了非凡的見解。通過講述貓王、約翰尼·卡什、雷·查爾斯、小理查德、雪兒、誰人樂隊、誘惑演唱組等的音樂,迪倫不僅為讀者提供了一份關于現代流行音樂的私人歌單,也用這些作品展示了一幅美國20世紀萬花筒般的畫像。作為一個諷刺的觀察者,迪倫對這些歌曲以及它們背后的精彩人物和故事充滿了感情和熱情。這些文章不僅僅是樂評,它們飽含著智慧、洞察力和獨創性,你仿佛能聽到迪倫的聲音從書頁中浮現出來,有感性的幻想與傾訴,也有理性的解讀與揭露。如美國知名娛樂雜志Variety所言:“這絕對是有史以來關于流行音樂的最佳書籍之一。
(美)鮑勃·迪倫 ·音樂 ·13.7萬字
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戲劇借鑒吸收了種種其他藝術元素,在幾千年里演化出各種各樣的形式,如今依舊繁盛不衰,豐富著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然而,戲劇的起源為何?如何定義戲劇?它與宗教有著有什么樣的關系?今日的戲劇又演出了怎樣的新的文化內涵?戲劇研究專家馬文·卡爾森在這本小書中以清晰的脈絡和生動的細節,在極大程度上呈現了戲劇這門藝術的全貌,帶你領略戲劇的迷人之處。有史以來戲劇一直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從木偶戲到啞劇到街頭表演再到現代劇場,這種復雜的藝術借用了各種其他藝術形式,如舞蹈、文學、音樂、繪畫、雕塑和建筑等,并將人類活動和人類文化的方方面面都納入其創作。在本書中,戲劇研究專家馬文·卡爾森縱橫幾千年,帶領我們了解世界各地的各種戲劇形式是如何演化并流傳至今的。此外,他還將戲劇表演與戲劇文本加以區分,探討了兩者之間的關系,并對戲劇藝術家所扮演的各種角色做了一次引人入勝的探索。
(美國)馬文·卡爾森 ·戲劇藝術 ·7.5萬字
本書是陳丹青視頻節目《局部》第一季的講稿。從少年王希孟到憨人凡·高,從早期文藝復興的搗蛋鬼布法馬可到威尼斯畫匠卡帕奇奧,從舞女出身的瓦拉東到民國閨秀女畫家,從宮廷畫師徐揚到戰死沙場的巴齊耶……他們多數是被美術史忽略的天才,作品亦然,雖經歷史“隱沒”而顯得“次要”,卻值得再度被認知、被觀看。這是一份畫家個人的觀看與敘述,藝術史退為背景,藝術家,才是主角。
陳丹青 ·藝術理論 ·8.7萬字
18世紀經歷了羅可可藝術和新古典主義的興盛。源于法國的羅可可風格輕盈優美,“僅僅旨在愉悅一個悠閑的、實際上是懶散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唯一的罪過就是無聊”;新古典主義藝術則旨在喚起希臘和羅馬遠逝的輝煌,“它的傳奇就像是從神諭之所祭壇火把上升起的青煙,繚繞于藝術愛好者的眼前”。此一時期的英國藝術則以托瑪斯·庚斯博羅的田園肖像與風景及約書亞·雷諾茲爵士的人物肖像為傲。威廉·錢伯斯爵士和羅伯特·亞當在建筑上留下了他們的印記,尤以精美的鄉村宅第最具風采。而在“能人”布朗的影響下,英國的花園和公園擺脫了形式上的束縛,自由無拘地模仿自然。
(英)斯蒂芬·瓊斯 ·收藏 ·4.8萬字
19世紀的歐洲和“新世界”經歷了復雜的社會、政治和文化變遷,藝術亦深受影響,繁多的潮流與運動,殊難作為一個整體來加以描繪。唐納德·雷諾茲從新古典主義和浪漫派入手,借助考察大衛、安格爾、戈雅和羅丹等代表性藝術家的作品,辨析出本世紀繪畫和雕塑的重要主題、概念與風格特征。藉著作者廣博的學識和專精的研究,本書進而也涉及了19世紀藝術的諸多其他方面,比如歷史繪畫、浪漫派情感對風景畫的影響、法國現實主義、印象派與后印象派、拉斐爾前派、惠斯勒以及“工藝美術運動”的興起等。
(美)唐納德·雷諾茲 ·收藏 ·7.8萬字
達蓋爾銀版攝影術于1839年誕生,隨后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這項新發明便隨著殖民擴張一起來到中國。從西方旅行家最早的攝影記錄開始,到“文革”后的實驗攝影,攝影在中國經過一個半世紀的變化,生發出了豐富多元的內涵,或者與瞬息萬變的政治社會情勢相關,或者表現個人的心靈世界,抑或以此為媒介直接與藝術本身對話。巫鴻教授采用“深描”(thickdescription)的方法,選取十個極具代表性的個案,探索中國攝影表現的多重歷史,在對事實進行仔細檢驗的基礎上,他通過對攝影形式、圖像、技術和社會語境的研究,結合近距離視覺分析和廣泛的跨學科闡釋,在更深層次上理解攝影師及其作品,開掘中國攝影的多元視覺傳統,并探討這些影像如何參與并構成了中國藝術的一個重要部分。
(美)巫鴻 ·攝影 ·13.2萬字
本書是陳丹青視頻節目《局部》第三季的講稿,作者尋訪意大利教堂、修道院,聚焦凝固于墻上的濕壁畫。“文藝復興三杰”常被比作高峰,作者卻將“次要作品”與它們的創作者娓娓道來:“大名鼎鼎”的喬托與師傅“牛頭”契馬布埃,落拓不羈的馬薩喬與氣息高貴的馬索利諾,可敬的烏切洛與可愛的老利皮,阿西西圣方濟各教堂的弗朗切斯卡與美第奇-里卡迪宮的戈佐里,以及那些無名的工匠……千百幅濕壁畫既是君王與臣民的教科書,又是圖像的狂歡。在不用透視法的中古時代,這些工匠顯示了繪畫的另一種維度,另一種理性,更飽滿,更開放,更接近現代性。藝術不是進化鏈,不要以為越是后來的藝術,越是好。
陳丹青 ·藝術理論 ·6.9萬字
電影音樂的歷史和電影一樣長久。在聲畫同步成為標準之前的很多年里,投影的活動圖像通常在音樂伴奏下放映。如今,電影音樂已經發展出自己的產業,成為世界各地電影市場不可或缺的部分。卡利納克在本書中指出,電影音樂不僅可以營造氣氛,設立背景,凸顯情節,還能夠創造出圖像本身難以傳達的情感。但電影音樂是如何做到這些的呢?本書不僅以現代理論概念闡明了電影音樂如何以及為何產生效果,還對世界各地的電影音樂以及重要的作曲家和音樂風格一一進行了介紹。
(美)凱瑟琳·卡利納克 ·音樂 ·7萬字
本書是陳丹青視頻節目《局部》第二季的講稿,圍繞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鋪展開來。歷史不是靜止的,美術館收藏的就是重重疊疊的時間。勃魯蓋爾與李公麟對望眼前的麥田,維米爾堆砌起凝結層的魅力,印象派在百年后將沙龍繪畫擠至次席……這些藝術家,大多數沒進過大學,古人更不消說——規范永遠期待天才的偏離。再完美的規范也無法包容千差萬別的真實。“此所以美術館是我的大學,此所以我至今尚未畢業。”。
陳丹青 ·藝術理論 ·5.7萬字
“中華文化故事”叢書以生動活潑的筆調、詼諧靈動的文風,介紹了漢字的創制演變與造字方法,探尋詞語的來龍去脈,品讀古典詩詞的意境之美,趣談古畫背后的逸聞典故,追溯書法的淵源歷史,精選承載豐富文化內涵的傳統物件、風俗習慣,為讀者呈現出中國古代文化和社會流光溢彩、魅力無限的風貌。《古畫的故事》詳解宋代以前58幅希代之珍,趣談古畫背后的逸聞典故,獲中國美術學院范景中教授作序推薦。
李曉愚 ·繪畫 ·9.1萬字
說到如何最直接、有效地影響、“操控”觀眾,魔術師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每一位魔術大師都是操控人心、影響觀眾的高手,好萊塢極受歡迎的魔術師鄺大衛就在本書中提煉了7個魔術的核心策略,讓人們可以用這些策略來輕松影響他人、引導他人的行為,讓你可以更高效地推廣自己的創意、產品、技能等。鄺大衛認為,魔術是一種專注于控制的古老藝術,是一股“操控人心的力量”。在本書中,你會看到許多商界、政界、思想界的領導者是如何運用魔術的策略的,看他們如何在通過魔術的策略來解決問題、啟發支持者,并一步步走向成功。
(加)鄺大衛 ·戲劇藝術 ·12.1萬字
博物館是社會的記憶器官,是自然、人文、歷史的基因庫。世界各國的著名博物館集中了人類歷史上的藝術經典,體現了歷史上各個時期、各個民族的審美趣味和精神追求。走進世界各國的著名博物館,就是學習一部濃縮的、生動的人類文明發展史。丁寧、王加、張敢、孫晶四位學者深入解讀全球11座知名博物館及其代表作品,感悟歷史上各個時期和民族的審美趣味和精神追求,在一幅幅精美絕倫的藝術作品中見證生動的人類文明發展史。
葉朗 顧春芳主編 ·藝術理論 ·11.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