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盧梭的主要著作之一,也是世界思想史上的重要古典文獻之一。它的理論集中反映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民主思想。作者針對封建制度的等級特權,提出了爭取自由的戰斗口號;要求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本書的中心思想是:人是生來平等自由的,國家只能是自由人民自由協議的產物。自由一旦被強力剝奪,人民就有權進行革命,以暴力奪回自由;國家主權在民,最好的政體為民主共和國。
(法)盧梭 ·經典著作 ·13.5萬字
《哲學書簡》又稱《英國書簡》是伏爾泰1726至1729年避居英國期間,潛心考察英國的政治制度、哲學和文藝,回國后以書信的形式發表的一部重要著作。在這部書中,伏爾泰宣揚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的成就,抨擊法國的專制政體,宣傳唯物主義哲學思想。他認為人一生下來就應當是自由的,在法律面前應當人人平等。他主張在法國建立一個在“哲學家”引導下,依靠資產階級力量的開明君主制,國內有言論出版自由等等。他反對天主教會,激烈譴責教士的貪婪和愚民的說教,他稱天主教教主為“惡棍”,稱教皇為“兩足禽獸”,號召人民粉碎教會這個邪惡勢力。
伏爾泰 ·經典著作 ·9萬字
《了凡四訓》又名《命自我立》,為明代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以其親身經歷教戒他的兒子袁天,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故事。本書將了凡四訓四篇分為若干章節編寫,每一章另外提煉標題,如第一篇立命之學,其章節為:第一章解題,第二章孔先生算命……除了解題這一章外,其他每一章都分為原文、注釋、譯文、解讀、名言哲語五個部分。本書的通俗性表現在注釋、譯文,一般讀者讀完這兩部分就弄懂了原文的含義,注釋則具有知識性,將古漢語基本知識告訴讀者。本書的趣味性在于例證這些故事,用事例更好地說明本段文字的含義,形象生動,引人入勝。本書的權威性體現在解讀和名言哲語。本書解讀注重用簡明通俗的語言解讀原文內容,同時引用古今圣賢對原文道理的說明。
曾琦云 ·經典著作 ·15.5萬字
本書對亞里士多德這位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百科全書”式人物的著作進行了介紹,力求對其進行準確、完美的翻譯。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經典著作 ·15.4萬字
這個譯本版,1954年由三聯書店出版,距今已三十九年了。其后由三聯書店轉給商務印書館,1963年重印一次,1981年后又多次重印,均未進行修訂。版問世時,正值我國學習達爾文進化論的高潮,高等學校的生物系、農學院以及中學普遍設立了“達爾文主義”的課程。中學生考大學時,規定要考“達爾文主義”,可見當時在學校中重視進化論教育的程度了。可是,當時講的是蘇聯模式的“達爾文主義”,即“所謂米丘林創造性的達爾文主義”。他們認為,達爾文學說中存在著錯誤和弱點,主要的是達爾文把馬爾薩斯的人口論應用于生物科學,承認生物界存在著“繁殖過剩”,并認為由繁殖過剩所引起的種內斗爭是生物進化的主要動力。他們還批判了達爾文的漸進的進化觀點以及達爾文所犯的所謂其他唯心主義的錯誤。
(英)達爾文 ·經典著作 ·35萬字
這是一位有著強烈道德感的統治者古羅馬皇帝的內心獨白,是一部寫給自己看的書,是自己與自己的12篇對話。該書大部分是作者在鞍馬勞頓中寫成的,在書中,作者思考了自然與社會的關系、宇宙與人生的關系、理性與欲望的關系、自我與他人的關系,同時剖析了他本人獨特的內心世界。作者是古羅馬的皇帝,在政治上他沒有留下什么豐功偉績,但這本在鞍馬勞頓中寫成的《沉思錄》卻被無數代人奉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該書一直被認為有“一種甜美、憂郁和高貴結合在一起的不可思議的魅力”,它的高貴,是來自作者思想的嚴肅、莊重、純正和主題的崇高;它的憂郁,是來自作者對身羈宮廷和身處亂世的感受;而它的甜美,則是由于作者的心靈的安寧和靜謐。
(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經典著作 ·8萬字
《柏拉圖對話集》選譯了古希臘圣哲柏拉圖的對話七篇,柏拉圖的對話文筆生動、富有戲劇性,不僅是優美的哲學著作,亦是杰出的文學作品,可以說是整個西方文化永不枯竭的源頭和取之不盡的寶庫。戴子欽先生的譯本在國內眾多柏拉圖譯本中可以說獨樹一幟,是文學性最強的譯本之一,足堪與朱光潛先生的《柏拉圖文藝對話集》相互輝映。
(古希臘)柏拉圖 ·經典著作 ·17.2萬字
本書收錄了胡適研究中國禪宗思想的精華文章。全書對禪宗的傳播、流布,以及對中國歷史上各個時代思想、文化、藝術等方面的影響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嚴謹細致的分析。胡適本人不信任何宗教,但他對禪宗的見解,對于那些從事禪宗文化研究的人士,以及文化愛好者而言,至今仍有著影響力。
胡適 ·經典著作 ·17.1萬字
維特根斯坦(Wittgenstein,1889—1951)是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的思想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謎團:一方面,他提出的認識世界的方式顛覆了過往人們對哲學的理解;另一方面,其前期思想與后期思想之間存在的顯著差異,也為我們理解維特根斯坦的哲學帶來了困難。作為維氏代表作《哲學研究》的中譯者和維氏哲學的研究者,陳嘉映以獨有的學術領悟,將一個具有兩種不同體系的哲學家的思想進行分門別類的專題解讀,為普通讀者甚至是研究者呈獻出一本有助于理解維特根斯坦哲學觀點和思想體系的讀本。
陳嘉映 ·經典著作 ·20.3萬字
本書是柏拉圖對話著作中的兩篇,《卡爾彌德篇》所討論的主題是“節制”(sophrosyne)。《枚農篇》的對話人物是蘇格拉底和枚農,討論的主題是“美德是否可教”。蘇格拉底認為必先清楚“美德是什么”才能確定地回答與美德相關的其它問題。
(古希臘)柏拉圖 ·經典著作 ·4.3萬字
一個年輕人,如果過早知道了世界的套路,并使自己適應俗世的追求……這預示著庸俗的天性。在所有馴服人性的陰謀中,對榮譽感的維持和強調總是非常重要。但對人的幸福來說就完全不同了,而這才是我們的目標。一個人只有在閑暇的時候才能真正擁有自己,只有內心富足的人,才是真正快樂的人。《人生的智慧》以箴言的形式解答了人生的困惑,回答了“人是什么”,并基于此給出了讓人生獲得幸福的原則,被稱為“通往幸福的哲學”。本書在常規的內容基礎上,另外附加40000字《論人性》,能讓讀者對叔本華的人生智慧有更豐富的認識。
(德)亞瑟·叔本華 ·經典著作 ·14.3萬字
主要內容包括:性愛的形而上學、種屬的生命、論本能和遺傳、素質的遺傳、論女人、論面相、論精神失常、心里散論、論命運。
(德)叔本華 ·經典著作 ·12萬字
本書收有海德格爾不同時期的名篇。其中前五篇屬于前期海德格爾的重要作品,如《現象學與神學》、《形而上學是什么?》、《論根據的本質》等,分別出版過單行本。后九篇為后期海德格爾作品,如《論真理的本質》一文,標志著海德格爾思想“轉向”(Kehre)的開端;《關于人道主義的書信》一篇,最明確地表現出后期海德格爾對于其前期思想的自我批判和反思,以及與現代生存主義(存在主義)哲學思潮的自覺劃界,亦被視為海德格爾思想“轉向”的完成的標志;而《面向存在問題》一文對后現代(主義)思想產生了卓著的影響,尤其是海德格爾在其中首創的“涂劃法”,對于法國激進思想家雅各·德里達的“消解論”(deconstruction),有著直接的啟發作用。與后期海德格爾的其他一些著作相比較,我們可以說,《路標》一書最具有“學術性”——這當然并不意味著海德格爾的其他作品算不上嚴格的思想著作;我...
(德)馬丁·海德格爾 ·經典著作 ·36萬字
本套裝包括《中國哲學簡史》+《思想的力量》:《中國哲學簡史》中國現代哲學家馮友蘭先生于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擔任講座教授,講授中國哲學史,其英文講稿經整理寫成《中國哲學簡史》,于1948年出版。此書一出,立即成為西方人了解和學習中國哲學的最佳入門書,五十多年來,一直是世界許多大學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思想的力量》《思想的力量(第9版)》是迄今為止覆蓋面最全的哲學史讀本,內容包羅萬象,縱覽了西方從古至今的所有哲學理論流派。作者著重展現了哲學思想如何影響人們的現實生活,考察了哲學思想與人類歷史、日常生活的互動關系。本書作為美國大學經典哲學教材,至今已出到第9版,廣受各類讀者歡迎。
馮友蘭 (美)布魯克·諾埃爾·穆爾 (美)肯尼思·布魯德 ·經典著作 ·76.6萬字
《工具論》是亞里士多德關于三段論等邏輯推理論述的匯編,集中闡述了三段論、演繹法、歸謬法等思維推理方法,為形式邏輯奠定了基礎,并對這門學科有著深遠的影響。全書包含六篇內容:“解釋篇”討論了命題的構成、性質、分類和真假關系;“范疇篇”討論了命題經常會用到的十個基本范疇;“前分析篇”闡述了如何正確地通過大前提和小前提得出結論,即三段論演繹法;“后分析篇”討論了定義、證明、演繹和歸納等問題,厘清了四種推理類型;“論題篇”研究了著名的四謂詞理論,討論了合理論證的方式和方法,以及如何在論辯中戰勝對手;“辯謬篇”是關于謬誤的邏輯理論,揭示和分析了各種謬誤和詭辯的種類,并提出了反駁謬誤的具體方法。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經典著作 ·33.9萬字
全書圍繞“愛”與“生”兩方面,闡述人生中的真理與矛盾。叔本華在書中對人生存在的很多現象提出異議,對兩性關系也持悲觀看法,但他所說的也都存在于現實之中。在當今社會,對于越來越缺少幸福感的人們來說,這本書可以成為一個指南針,指引讀者審視自身,幫助讀者從欲望之中解脫出來。《愛與生的苦惱》是叔本華論文集中最具分量的作品,他的思想一直影響著當代歐美的哲學思想。在叔本華對愛情、意志、性格、遺傳、生死、厭世等觀念的闡述中,人們能清晰地了解到生命問題核心的內容以及對宇宙現象根本的解答。雖然叔本華的觀點有些悲觀,但我們不能因為悲觀,就選擇逃避。我們要面對人生中的各種問題,積極地解決它們。《愛與生的苦惱》讓廣大讀者朋友在閱讀中了解到人的思想、愛的意義及生命的奧秘,引領讀者對自身問題進行審視,從而改正。
(德)叔本華 ·經典著作 ·8.6萬字
1868年,位于巴黎貧民區的醫學院街,一間簡陋、骯臟的閣樓,一名男性自殺身亡,旁邊放著一本自傳的手稿。1897年,這本自傳以《阿萊克西納·B的故事》為名,被一名法醫學家編輯出版,人們這才發現了一位生活在黑暗之中的雙性人的故事。這部雙性人的自傳以感情充沛的筆調講述了一位年輕女孩經受的折磨和動蕩,以及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男性絕望的苦澀。1978年,在研究性史的過程中,福柯發現了這名“聲名狼藉者”的生活。福柯把這部自傳連同那些討論“真實性別”所依據的醫學和法律文件一同編輯出版,并附上一篇重要導讀,闡釋了雙性人的身體如何成為話語/權力管控的對象。福柯借助“無確定性別”的快感概念,回應了19世紀以來醫學和司法要求確定“真實性別”的做法。
米歇爾·福柯 ·經典著作 ·11.7萬字
單行本的譯文與《亞里士多德全集》大體一致。個別術語和人名的改動,是苗力田先生在全集重印和做電子版時親自訂正的。單行本的注釋與全集保持一致。全集的腳注中所引證的希臘語詞是按照國家頒布的《漢語拼音方案》的字母表對應拼寫的。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經典著作 ·16.7萬字
本書是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的哲學代表作之一,其目的是揭示“哲學乃是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個人所作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經有各種體系盛行過的各種社會性格的產物與成因”。本書內容分為“古代哲學”“天主教哲學”“近代哲學”三大板塊,由古希臘文明說起,一直說到邏輯分析哲學為止。閱讀此書,我們不僅可以對西方主要的哲學家及其思想有一個大體的了解,還可以了解西方歷史上的一些重要的人物、事件、發展階段及其與特定的哲學家和哲學流派之間的關聯。書稿章節明晰,內容詳實,語言通俗,全書近五十萬字,可謂一部規模宏大、邏輯嚴謹的哲學史著作,表現了羅素深邃的思想、淵博的學識。
(英)伯特蘭·羅素 ·經典著作 ·32萬字
文藝對話集是《外國文藝理論叢書》的選題,為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由當時的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組織全國外國文學專家數十人共同研究和制定,所選收的作品,上自古希臘、古羅馬和古印度,下至二十世紀初,系各歷史時期及流派最具代表性的文藝理論著作,是二十世紀以前文藝理論作品的精華,曾對世界文學的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該叢書曾列入國家“七五”、“八五”出版計劃,受到我國文化界的普遍關注和歡迎。
(古希臘)柏拉圖 ·經典著作 ·36.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