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后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為《德經》,并分為88章。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圣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老子編著 ·經典著作 ·7.3萬字
《認識與謬誤》內容簡介:提起恩斯特·馬赫(ErnstMach,1838-1916)①的名字,不論學科學的還是學哲學的,對這位奧地利的智者恐怕都不會感到陌生。作為物理學家,他關于沖擊波的實驗研究使他聞名于世,“馬赫數”等術語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尤其是,他對經典力學的敏銳洞察和中肯批判,是物理學革命行將到來的先聲②,也使他成為相對論的先驅。在生理學和心理學領域,他的研究是圍繞感覺的分析進行的。其具體貢獻有:關于運動引起的音調和顏色的變化,即多普勒效應;肉耳迷路的功能和運動感覺;視網膜各點的相互依賴及其對亮度知覺的影響;關于空間和時間的心理學研究;探究心理學分析;格式塔心理學、精神分析和發生認識論的先見之明。
(奧)恩斯特·馬赫 ·經典著作 ·27.9萬字
《哲學研究》:《哲學研究》主要是從語言角度入手處理哲學問題的,這些雜駁的哲學問題包括:詞語和命題的意義是什么?什么是理解和意謂?邏輯和語言的關系是什么?數學到底有沒有基礎?人的意識狀態該如何得到表達?是否存在一種私人語言?意向性的本質是什么?……維特根斯坦以一種嶄新的方式為這些古老的哲學問題給出了自己的解答,其緊張的思想分析和逼問開創了一種名為“日常語言分析”的哲學派別。《維特根斯坦<哲學研究>注解》:維特根斯坦的《哲學研究》是一本晦澀然而又十分重要的哲學著作,它集中了維特根斯坦長期哲學思考的成果,也是他細心編輯、編排過的一本書。為了方便廣大讀者閱讀和理解《哲學研究》,《維特根斯坦<哲學研究>注解》力圖逐句逐段地解釋該書中的難點,厘清段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給出維特根斯坦的運思過程,幫助讀者弄清楚主題之間的過渡。同時,還力圖幫助讀者區分開“維特根斯坦自己”和“對話者”,呈現二者的對話過程,并對維特根斯坦的前后期哲學作出述評。
(英)維特根斯坦 ·經典著作 ·45.9萬字
《事實、虛構和預測》是一部當代哲學經典著作,作者納爾遜·古德曼是分析哲學、科學哲學和美學領域的大師級人物。包括兩部分,部分“困境”,討論反事實條件句問題,是對反事實條件句早的討論之一。第二部分“投射”,由3章構成,分別是“可能者的流逝”,“新歸納之謎”,“投射理論的前景”。
(美)古德曼 ·經典著作 ·8.2萬字
《形而上學》是亞里士多德最杰出的哲學著作之一,也是西方哲學史上一部極具開創性的經典著作,它是亞里士多德在不同時期的作品合輯。哲學家羅斯曾說:“《形而上學》作為一個整體,它所要表述的并不是教條的體系,而是一顆孤獨的心靈在探求真理中的冒險。”《形而上學》是以世界的本原、宇宙萬物的生成和演化、時間與空間的本質、自然的法則、靈魂、自由意志等經驗以外的對象為研究內容的不朽名著。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經典著作 ·27.8萬字
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誰更重要?維護個人利益是人類的本性!盧梭認為,最初的人類,每個人都是孤身一人,每個人都是自已的主人,自給自足,只對自己的利益負責。維護公共利益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獨立的個人難以在自然中生存,因此人們需要簽訂社會契約,把自身權利讓渡給集體,同時獲得屬于集體的權利,成為公民。集體代表的是公共利益,集體考慮的是公共福祉。作為獨立個體的人類,追求自己的個人利益;作為公民的人類,則要追求公共利益。兩者之間,誰更重要?答案盡在本書……翻開本書,帶你讀懂《社會契約論》,讀懂現代政治的起源!
(法)讓-雅克·盧梭 ·經典著作 ·13萬字
本篇對話加的副標題是“或論快樂”,按照對話風格分類的話,《菲勒玻斯》屬于“倫理性的”。本篇對話中的主要人物是蘇格拉底和一位年輕人普洛塔爾科斯,他和一些朋友一道來看蘇格拉底。這些朋友中有一位叫菲勒玻斯,他與蘇格拉底討論智慧與快樂哪一種善比較大,蘇格拉底認為智慧這種善比較大,而認為快樂這種善比較大。對話展開以后,菲勒玻斯退出了論證,由普洛塔爾科斯和蘇格拉繼續對談。在本篇對話中,柏拉圖對智慧與快樂進行分析,再三指出心靈的事物高于一切感官的娛樂。有些快樂是無罪的,在良好的生活中可以擁有快樂,但心靈比任何快樂或所有快樂都更加接近于卓越。蘇格拉底告訴我們,世上的任何生靈都決不要宣稱快樂是第一位的,我們一定不能停止對善的尋求,靈魂有能力熱愛真理,并能為真理而奮斗。
(古希臘)柏拉圖 ·經典著作 ·14.8萬字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啟蒙運動時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以“三大批判”為主體的龐大而完整的主觀唯心主義體系,給哲學界帶來了一場天翻地覆的“哥白尼革命”。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隆重推出的《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以普魯士王家科學院本(通稱“科學院版”)為底本,全部直接從德文譯出,原文為拉丁文的則直接從拉丁文譯出。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參考了各種已有的中文版本,同時也對一些術語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譯者以其在西方哲學、宗教學方面的深厚學養,以及十年如一日的苦心孤詣,對康德翻譯與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本卷包括康德前期重要著作如《活力的真正測算》、《一般自然史與天體理論》、《論火》、《形而上學認識各首要原則的新說明》等。
李秋零主編 ·經典著作 ·33.8萬字
在本書中,尼采探討了歷史對于人生、社會的正反作用。尼采認為,歷史對于個人或民族是必要的;但是,一旦“歷史感”到了一定的程度,這種歷史感就會傷害并最終毀掉一個人、一個民族甚至一個文化體系的生命。因此,必須確定“回憶”的限度,使歷史最好地服務于生活。本書具有鮮明的尼采風格:語言犀利熱烈、批判痛快有力,讀來有一種振奮感。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經典著作 ·5.5萬字
當代著名政治哲學家、哈佛大學哲學教授羅伯特·諾奇克繼《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之后又一部重要作品,全面探究了當代西方學術界從進化論視角對合理性的理解。出版于1993年。此書主要探討人類理性選擇及信仰的性質,分析了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準則問題。諾齊克基本上持一種自然主義的立場,綜合理論決定論、生物學、心理學以及心靈哲學等各學科知識,認為人類這種獨特的能力是人類社會長期進化的結果。這本書出版后,得到了哲學界的普遍肯定與重視。
(美)羅伯特·諾奇克 ·經典著作 ·20.9萬字
《人類的由來(上下)》是達爾文的主要著作之一,主要對人工選擇作了系統的敘述,并且提出了性選擇及人類起源的理論。全書共分三編二十一章。原書第一編敘述人類的由來或起源,闡述人是不是與任阿一種其他物種一樣,是從先于他出世的某一種生物類型傳下來的。第二、三編敘述性選擇,性選擇與人類的關系。
(英)查爾斯·達爾文 ·經典著作 ·66.1萬字
本書以蘇格拉底等各界名流對話和辯論的形式,分十卷探討了建立一個理想國家的系統方案,同時表達了對政治制度、宗教、教育、婚姻家庭、男女權利等人類社會各種重大問題的看法。本書是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的代表作,也是西方哲學乃至西方思想史的源頭之作。
(古希臘)柏拉圖 ·經典著作 ·22萬字
尼采思想集大成之作!直面現代人的精神困境,以詩般語言詮釋生之意義。德語翻譯泰斗錢春綺經典譯本,德文直譯,精準還原,通俗流暢。這是一部力量之書,也是一部解答之書,當代年輕人的所有困惑依然能從這本書中找到答案。《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尼采里程碑式的作品,幾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全書以汪洋恣肆的詩體寫成,熔酒神的狂醉與日神的清醒于一爐,通過“超人”查拉圖斯特拉之口宣講未來世界的啟示,在世界哲學史和詩歌史上均占有獨特的不朽的地位。尼采創作此書時,正值歐洲社會的精神危機,年輕人迷茫不堪,此書為無數年輕人帶去力量,百年后的今天,年輕讀者亦受其鼓舞:“他真的想把我從虛無主義和擺爛墮落中拉起來。”
(德)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經典著作 ·23.7萬字
本書是將中外經典著作《沉思錄》與《道德經》進行新鮮結合的哲學普及讀物。這兩部著作分別是西方和東方的經典哲學著作,都是關于人生、社會、自然多層面的思考。本書將采用年輕人喜歡的新鮮元素進行排版和閱讀形式設計,精選梁實秋、胡適等名家譯本及解讀,幫助當下讀者在困頓和迷茫中于哲學經典里尋得人生答案,讓這部作品既“好讀”又“好玩”,亦讓《沉思錄》與《道德經》里沉睡千年的哲思與年輕的讀者們產生一場奇妙的化學反應。
(古羅馬)瑪克斯·奧勒留 (春秋)老子 ·經典著作 ·11.7萬字
本書集中表現了柏拉圖的政治理想,兼涉其哲學見解和教育理念。《漢譯經典01:理想國》以正義范疇為討論的中心,以對話體的形式,談及了道德、教育、專政、民主、獨裁、共產、文藝、宗教以及男女平權等問題,是一部人類思想史上系統地探尋人類正義問題的開山之作。
(古希臘)柏拉圖 ·經典著作 ·16萬字
《沉思錄》是古羅馬皇帝奧勒留的一部個人哲學思考錄。全書分12卷,是作者于鞍馬勞頓間寫下的與自己心靈的對話錄。書中,作者考察了自然與社會、宇宙與人生、理性與欲望、自我與他人等種種關系,剖析了他本人獨特的內心世界,以及自身所處混亂世界的感受,思考了諸如道德、宗教、人生倫理、自然哲學等問題。提出要常常自省以達到內心的平靜,擯棄一切無用和瑣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并且付諸行動等觀點。全書每一頁都充滿智慧。
(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經典著作 ·6.8萬字
《悲劇的誕生》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哲學(美學)著作之一。青年尼采用輕快明了的文字激情澎湃地描述自己的理想——德意志文化將在古希臘文化的灰燼中浴火重生。《不合時宜的沉思》共四篇,反映了尼采諸多對于科學、哲學、道德、文化、人生、教育等多個維度的批判與思考,批判時語言文字鋒利如刀,抒情時情感真摯而動人,同樣也是尼采令人著迷的作品之一。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經典著作 ·37.6萬字
《傳習錄》是明代王守仁(王陽明)的哲學語錄。由門人徐愛、錢德洪等輯錄。編入《陽明全書》作為首篇,共上中下三卷。“傳習”一詞,語自《論語·學而》。全書采用學生問,王陽明答的形式展開,又收有一些書信,內容豐富。王陽明的主要哲學觀點,“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和“萬物一體”等,在書中均有體現。王陽明心學是中國心性儒學的高峰,錢穆認為,《傳習錄》是中國人要讀的經典之書。梁啟超稱,學陽明先生思想,應讀《傳習錄》。
(明)王守仁撰 ·經典著作 ·8.1萬字
《技術與時間》是法國當代哲學家貝爾納·斯蒂格勒所著《技術與時間》系列前三卷之合集,系作者在德里達指導下,積十多年的研究和教學成果而成的鴻篇巨著,開創了當代技術和時間哲學的一個新方向,被認為是20世紀末法國哲學界代表作品之一。本書從人類固有的“缺陷存在”和“代具性”這兩個品質出發,對技術與時間在人類本性中的作用和地位進行重新討論,從而建立技術與時間二者和人的本性之間新的關系;并從現代技術發展的角度,對人類之本提出了新的見解;對人類原有的特定記憶、種族記憶及個體記憶逐漸為新生的機器記憶所取代的社會現狀,進行了深刻反思;也描述了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視聽技術的飛速發展對人的廣義上的“存在”所造成的影響。
(法)貝爾納·斯蒂格勒 ·經典著作 ·63.8萬字
哲學家伏爾泰批注版!人類一切不平等,都是文明進步的代價!讀客三顆鉆人類思想文庫。人生來真的不平等嗎?貧富差距為什么越來越大?權力階級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來的?在工業文明發展之初,社會道德與制度開始崩裂瓦解,人們陷入紛爭與動蕩。盧梭對此非常憤慨。如果人類文明發展的代價是人性不斷被壓抑,是貧富差距不斷拉大并形成階級固化,是只有丑惡與虛假的人能得到榮耀,是人類的不平等被隱形、遮蔽與擴大,人類社會還會變好嗎?難道人類生來就是如此嗎?結合哲學與人類學的研究,盧梭發現自然狀態下的原始人自由愉快,在那個私有制出現之前的社會中,沒有不幸與痛苦。
(法)讓-雅克·盧梭 ·經典著作 ·10.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