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他是有史以來自稱“哲學家”而最名不副實的人?是納粹主義的辯護者?還是大陸哲學當仁不讓的領軍人物?作為20世紀最為重要的哲學家之一,海德格爾令人難以捉摸,其思想復雜而浩瀚。本書《海德格爾》作者主要圍繞海德格爾的代表作《存在與時間》中所論及的在世存在、非本真性、負罪、天命、真理等主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釋,讓這位哲人走出固有的語言和風格,與別樣的思路連接。
(英國)邁克爾·英伍德 ·西方哲學 ·9萬字
直至近來,人們仍然存有一種印象,認為印度“神秘”而西方“理性”。《牛津通識讀本:印度哲學祛魅》力圖闡明的是,印度思想中事實上具有強烈的理性傳統。從印度哲學活動的最初階段開始,休·漢密爾頓敘述哲學辯論如何發展、演進為眾多的思想流派,并且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通過突出印度哲學的關鍵特征,作者描述了印度的偉大思想家們如何以各種方式解釋現實世界的本質。
(英國)休·漢密爾頓 ·西方哲學 ·7.6萬字
作為哲學家中的翹楚,亞里士多德對西方思想史的影響無人能及。在《牛津通識讀本:亞里士多德的世界》中,喬納森·巴恩斯根據現有研究成果及個人理解,向我們呈現了一個有別于傳統印象的亞里士多德。作者將亞里士多德的學說還原到歷史背景中,探究了亞里士多德的科學研究、邏輯學發現、形而上學理論,亞里士多德在心理學、倫理學、政治學方面的著作,以及亞里士多德關于藝術與詩的思想。
(英國)喬納森·巴恩斯 ·西方哲學 ·7.4萬字
他是孤獨的哲人,他是信仰的騎士,他是現代西方存在主義的先驅。作為19世紀最具創造力的思想家之一,克爾凱郭爾的許多觀點完全處于主流思潮之外。他對康德和黑格爾的倫理與宗教理論所作的回應,他的主要觀點與費爾巴哈、馬克思等人學說的對比,他對人的存在狀況所進行的探究,這些在書中都有評論性的闡釋。
(英國)帕特里克·加迪納 ·西方哲學 ·7.4萬字
不論是對宗教信徒還是非信徒,牛津通識讀本《基督教神學》都為他們提供了對當代神學核心問題的公允概述。戴維·福特提問式的敘述方式引導讀者去思考作為宗教信仰之基礎的那些原則:拯救在世界幾大宗教中的核心地位,古代、現代以及后現代背景下的上帝觀念,祈禱與敬神活動對神學提出的挑戰,罪與惡的問題,等等。作者還探究了神學中體驗、認識和智慧的本質,以及今人解讀神學文本的恰當方式。
(英國)戴維·福特 ·西方哲學 ·10萬字
維特根斯坦作為哲學家極富思想獨創性,其影響力遠超出哲學本身的范圍。《牛津通識讀本:維特根斯坦與哲學》力圖將維特根斯坦的思想精華介紹給讀者,說明其哲學觀點的本質與影響,并對維特根斯坦在當代思想領域的持續影響給出新的評價。
(英國)A.C.格雷林 ·西方哲學 ·8.8萬字
德國哲學家當中,叔本華是最有可讀性的一位。本書對叔本華的形而上學哲學體系進行了簡潔的闡釋,尤其聚焦于叔本華思想的原創性特征,這種原創性啟發了包括尼采、瓦格納、弗洛伊德、維特根斯坦等在內的許多藝術家和思想家。作者將筆鋒直接指向叔本華毫不妥協的悲觀主義觀點,即對人類個體來說,最好的境況是不曾出生,只有圣人般的自我否定(摒棄欲望)才能賦予生命價值。本書展示的叔本華,是一個具有戰斗精神、氣勢咄咄逼人、影響力非凡的思想家。
(英國)克里斯托弗·賈納韋 ·西方哲學 ·7.6萬字
《人人都該懂的啟蒙運動》屬于“新素養系列”圖書之一。本系列圖書致力于推廣通識閱讀,擴展讀者的閱讀面,培養批判思考的能力。其中涵蓋了哲學、心理學、法律、藝術、物理學、生物科技等諸多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知識,其中《人人都該懂的啟蒙運動》所介紹的“啟蒙運動”是了解西方哲學和歷史很好重要的一部分。
(英)吉隆·奧哈拉 ·西方哲學 ·14萬字
提到德里達,一般讀者腦海中的第一反應往往是艱深、晦澀,甚至會引發不快的情感。有人敬愛他,但也有人唾罵他、仇恨他、丑化他?,F實是,對于德里達,存在著許多的誤解和低估,其根本原因則在于缺乏對“德里達文本”的正確理解。本書踐行德里達的“文本”觀念,告誡讀者不要簡單地從“解構哲學運動之父”這個身份標簽出發,而是要從“德里達文本”,即德里達的作品本身出發,來理解這位當代偉大的哲學家。雅克·德里達以《論書寫學》《馬克思的幽靈》《友誼政治學》等著作蜚聲學術界,對后結構主義哲學思潮影響甚巨,也是深刻論述我們這個“后現代”世界的巨匠之一。他挑戰了西方哲學傳統一些最深層的假定,塑造了他所命名的“解構”運動,正是這層關系為他贏得了聲譽,也為他招來了罵名。在本書中,西蒙·格倫迪寧向我們揭示了德里達的著作何以艱深難解,又何以意義深遠。他相信,這位哲人的驚世見解對哲學做出了重要貢獻。
(英國)西蒙·格倫迪寧 ·西方哲學 ·7萬字
有些事物,永不消逝,暴力即屬此類。暴力性表達并非現代性的標志。暴力只是變化多端而已,其表現形式隨社會局勢而變。如今,它回到皮下、交際之下、毛細和神經元的領域,呈現出微觀物理學的形態;這種形態的存在,無需在統治或敵對關系中的那種否定或排斥性。它從可見轉為無形,從粗野蠻橫轉為沉思內省,從正面直擊轉為病毒性感染。暴力起作用的方式不是公然襲擊,而是蔓延傳染。作者在本書中首次揭示了暴力事件的變形記,從君權和血親等前現代社會的斬首,經由現代規訓社會的畸變,最終到了今天績效社會和倦怠社會的抑郁。
(德)韓炳哲 ·西方哲學 ·7.2萬字
讓—雅克·盧梭既是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人物,也是這一運動的強大批評者。他大力抨擊政治、經濟、神學及性的文明裝飾物,并沿著這一路線激發著浪漫個人主義者和激進革命者的狂熱。在這本研究盧梭生平及其著作的小書中,羅伯特·沃克勒向我們表明,盧梭的歷史哲學,他的音樂和政治理論,他的小說、教育和宗教作品,甚至是他的植物學創作,如何受其有關人類在無拘無束自由狀態下自我實現的空想理念所激發。作者還解釋了,在回歸古典共和主義、古代神話、與神直接交流及孤獨狀態中,盧梭如何預見到了后現代主義者對啟蒙運動的某些拒斥。
(英國)羅伯特·沃克勒 ·西方哲學 ·9.3萬字
《城邦與靈魂》追尋著一條柏拉圖留下的明顯線索,即在城邦結構與靈魂結構之間的比較,重新反思了《理想國》的核心主題,以及上述線索的本質和目的。同時,作者還提出了一種不同的方式來理解柏拉圖在城邦與靈魂之間進行的比較如何運作,要點何在;并將城邦與靈魂之間的比較置于兩個更大的背景之中:一個是古代的修辭理論,另一個是當時的思想競爭,特別是柏拉圖與伊索克拉底之間的競爭。作者以其令人欽佩的洞察力與見識,通過挑戰利奧·施特勞斯、伯納德·威廉斯、喬納森·李爾關于柏拉圖的著作,向讀者們揭示了城邦與靈魂的關系,以及僭主政治與哲學家的選擇。
(美)G.R.F.費拉里 ·西方哲學 ·17.7萬字
房龍的《寬容》從人文主義的立場出發,探尋千百年來人類精神上“不寬容”的根由。書中記錄了精神專制造成的恐怖殘酷罪行,說明人類的進步過程其實非常緩慢,摧枯拉朽的運動往往帶來新的不寬容。房龍提醒我們,寬容仍是一種奢侈品,我們現在仍與穴居部落的人相去不遠。不寬容是暴民們自我保衛的一種方式,要做到寬容,人類首先需要戰勝恐懼。
房龍 ·西方哲學 ·17.7萬字
《浪漫主義的根源》以賽亞·伯林1965年關于浪漫主義的梅隆系列講座的BBC錄音結集而成,自浪漫主義定義問題始,中經浪漫主義之濫觴、成長和壯大的過程,至浪漫主義的巨大影響終。結構了然,思維縝密,處處閃耀著天才洞見的火花,伴以伯林特有的雄渾酣暢的即興風格,是一曲令人魂銷神醉的思想詠嘆調。
(英)以賽亞·伯林著 亨利·哈代編 ·西方哲學 ·14萬字
《西方的沒落》出版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布滿創傷的年代里。它認為,歷史不是直線型的,而是循環的,每一種文明在經歷新生、繁榮的階段之后,最終都會走向衰落,而當時的西方文明正走向沒落。本書一經出版便引起極大爭議,為此,斯賓格勒寫了《悲觀主義嗎?》一文來反駁批評觀點。晚年,他又創作了《人與技術》一文,探究了技術文明的窘境。除以上部分以外,《西方的沒落:斯賓格勒精粹》中還選錄了俄羅斯學者尤里·達維多夫的文章,以21世紀的視角對斯賓格勒進行解讀。
(德)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 ·西方哲學 ·18.1萬字
查爾斯·泰勒加拿大哲學家,晚近英語哲學的關鍵人物之一,社群主義的主將,現任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哲學與政治科學教授。20世紀70年代以來,泰勒以其對黑格爾哲學的再解讀、對原子主義式的消極自由的批評、對社會價值的強調、對西方文化中自我認同觀念發展的梳理,以及對文化多元論的論證,強烈影響著西方思想界。
(加)查爾斯·泰勒 ·西方哲學 ·12.7萬字
1889年,尼采突然神智失常。此前,他的哲學幾乎完全被世人忽視;此后,他逐漸成為各類人爭相膜拜的偶像。然而,對尼采思想的解讀,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尼采當年曾有預見:“最重要的是,不要將我和不屬于我的思想混為一體!”本書通過對尼采生平與著作的探究,揭示了尼采思想中固有的模糊與歧義,并對百年來人們對尼采作品的諸多誤讀進行了梳理。
(英國)邁克爾·坦納 ·西方哲學 ·7.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