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一只美洲羊駝會墜入愛河嗎?機器人能變成人嗎?怎樣才能不贏得公主青睞?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在99個奇妙、怪誕、滑稽的問題背后,其實是99個燒腦的哲學、道德、法律領域的經典悖論,也是99道極富挑戰性的大思考測試。本書內容覆蓋了大多數常見哲學話題,包括形而上學、邏輯學、倫理學、語言哲學、政治哲學、自我認知、人際關系、美學、存在主義等,還配有20多幅漫畫插圖。在鍛煉思維之外,本書也能幫我們建立個性化的哲學知識體系。
(英)彼得·凱弗(Peter Cave) ·邏輯學 ·27.5萬字
本體詮釋學思想是成中英先生最富有創建性的思想之一。《本體詮釋學》(一)主要從本、體、知識與價值的分判、本體與詮釋的關系、本體詮釋學的核心內涵等方面闡發了本體詮釋學的精髓含義,分析了在本體詮釋學觀照之下的中國哲學、東方哲學與西方哲學各自不同的表現形式、特征、內涵,并預示了交融互通的前景。本書在附錄部分收錄了成中英先生的“人生哲思”3篇,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成先生思想發展的歷程。
成中英 ·邏輯學 ·27.5萬字
提升科學分析能力的主要途徑在于改進思維方法,作為“科學邏輯”叢書之一,本書從科學分析的實用角度來編寫,不僅詳細介紹了科學演繹的邏輯原理,而且結合豐富的科學案例來闡明如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以此論述科學的分析方法,從而啟發科學思維并提升讀者的科學分析技能。本書內容包括緒論以及概念分析、邏輯定義、直言推理、三段論、復合推理、等值推理、混合推理、模態推理、關系推理、分析推理,并附錄了科學分析測試,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實用性的特點。本書適合作為高等院校邏輯學、科學邏輯與科學思維方法等相關課程的教材或參考用書,也適合對此感興趣的各類讀者閱讀。
周建武 ·邏輯學 ·27.3萬字
作者認為,認知是希望獲得理性,而獲得理性的工具就是邏輯;知識學本質是為了推進知識創新,而邏輯學有利于推進理論創新;邏輯學的知識創新功能決定了它的認知轉向,知識邏輯應運而生。知識邏輯已經成為邏輯學的重要領域,必將對整個邏輯學產生重大的學科引導作用,同時,知識邏輯也將迎來自己的多元發展。全書共分七章,論述了邏輯與知識的關系。
劉邦凡 ·邏輯學 ·27.2萬字
復雜問題如何化繁就簡?先聽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已經付出這么多,該不該放棄?為什么壓力越大,對于一件事的把握就越低?領導說話太含糊,該咋辦?不用教科書般的傳統講法,區別于籠統的辯證思維、繁重的哲學史和唯理性的批判思維,以哲學為線索,聚焦日常問題,掌握哲學思考工具,讓抽象的哲學實用起來。哲學是在人類各門學科下進行思想溝通的一門事業,是思想界的商人。人類的學科發展越豐富,知識體系越龐大,在不同的知識分支之間,進行這種交流的必要性也就越高。諸位現在打開的這本書,將討論更為一般的哲學問題。而我們的主旨,就是用哲學理論對標具體的話題,教會你思考問題的方法,以便讓哲學有用武之地。
徐英瑾 ·邏輯學 ·27.2萬字
《意義的邏輯》由34篇悖論系列構成,附有5篇論文,是德勒茲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德勒茲經由古代悖論與現代悖論確定意義與無意義的地位,探尋意義與無意義沖突的場所,探討事件哲學與生成哲學、內在性平面與無器官身體、時間的神話構想、游戲等論題,其中涉及劉易斯·卡羅爾、安托南·阿爾托、馬拉美、左拉、菲茨杰拉德、米歇爾·圖尼埃等作家,斯多亞學派、塞涅卡、尼采、克羅索夫斯基等哲學家,弗洛伊德、梅蘭妮·克萊因等精神分析學家。深度、高度和表面融入生命構成的復雜關系,而德勒茲摒棄深度,駁斥高度,他經由劉易斯·卡羅爾從文學維度征服表面,經由斯多亞學派從哲學維度征服表面,旨在詮釋保爾·瓦雷里的名言:“最深邃的是皮膚”。
(法)吉爾·徳勒茲 ·邏輯學 ·26.5萬字
黑格爾的《邏輯學》,通稱“大邏輯”,以別于《哲學全書》中的第一部分“邏輯學”,即通稱的“小邏輯”。《邏輯學》共分“有論”、“本質論”和“概念論”三編,前兩編合稱客觀邏輯,分別出版于1812年和1813年,第三編稱主觀邏輯,出版于1816年。全書三編出版后,黑格爾又著手修訂,僅完成了第一編“有論”部分。
(德)黑格爾 楊一之 ·邏輯學 ·26.1萬字
《邏輯時空》叢書的基本定位是大眾讀物和教學參考書。《邏輯時空》叢書的主要內容是探索和闡釋人們社會生活各個領域里的邏輯問題。具體寫法是:針對社會生活某個特定領域里的思維實際,突出該領域里最常見的邏輯問題,結合具體的典型的案例進行闡釋,介紹相關的邏輯知識。介紹邏輯知識時不求邏輯體系完備,力求突出重點,也就是說在某特定的領域里,有什么突出的邏輯問題,我們就重點寫什么。在說明邏輯知識時,為方便讀者理解,必要時適當介紹相關的預備知識。《邏輯時空》叢書也精選了近20年來在國內產生較大影響的幾部邏輯普及讀物。這幾部讀物都請作者做了新的修訂。
王習勝 ·邏輯學 ·26.1萬字
管理類聯考邏輯經典試題薈萃。配詳細的專家解析。集成作者多年輔導經驗。附錄考前沖刺訓練試題。是一本符合考生備考的專業輔導用書。
周建武 ·邏輯學 ·25.9萬字
編輯本論叢,旨在加強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傳承與發展。收入本論叢的書目,都是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科退休老教授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既有關于“史”的研究,又有關于“論”的研究;既有關于基礎理論的研究,又有關于重大現實問題的研究,涉及的領域和內容非常廣泛,為本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厚實的基礎。這些成果是這些老教授長期研究的真實記錄,是他們探索軌跡的生動描繪,共同構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絢麗畫卷,為弘揚和發展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傳統發揮了重要作用。
彭燕韓 ·邏輯學 ·25.8萬字
本書是楊耕教授的自選集,選摘了曾刊登在《光明日報》、《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等報刊上對楊耕教授的介紹、訪談,收集整理了他的一些學術自述和演講稿。全書分為“學術自述”、“思想介紹”、“理論對話”和“哲學演講”四個部分,以一種縮影的形式展示了楊耕先生的哲學之旅、學術之旅乃至人生之旅。楊耕先生還是一位資深的出版人,他曾擔任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書中也能讀到他關于大學出版之路的思考,關于整個出版行業的觀點和態度。
楊耕 ·邏輯學 ·25.8萬字
《邏輯學十五講》內容簡介:具體說來,邏輯學有三大源流:以亞里士多德的詞項邏輯為代表的古希臘邏輯;以先秦名辯學為代表的古中國邏輯;以正理論和因明學為代表的古印度邏輯。目前,邏輯學在哲學、語言學、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研究的推動下,正進入許多新的研究領域,創造出許多新的邏輯理論。并且,邏輯學還廣泛地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進入我們的閱讀、論辯、思考、寫作活動之中,發揮出實際的功用和效力。
陳波 ·邏輯學 ·25.8萬字
《物理學理論的目的與結構》的作者皮埃爾·迪昂對數學符號和數學演繹的作用以及實驗在建立物理理論中的作用的分析,要比晚近的哲學分析家對邏輯句法和語義學問題的分析更為詳細,書中附錄的內容是迪昂針對阿貝爾·雷伊的機械觀而作的實用主義辯護,同時也說明了迪昂是如何把實證科學與形而上學和神學區分開來的。
(法)迪昂 ·邏輯學 ·25.6萬字
本書通過分析邏輯的觀念以及國內外著名學者對邏輯的看法,為“什么是邏輯”的問題提供一個清晰的答案;通過探討哲學的本質以及哲學的核心問題,為“什么是哲學”提供合理的說明。在此基礎上,通過把握邏輯與哲學的關聯,為哲學解釋與邏輯理解提供有力的辯護。此外,本書還通過討論邏輯與批判性思維之間的關聯,為邏輯教學正名。對于那些希望了解邏輯觀與哲學觀、了解哲學與邏輯之間關聯的學者,以及希望上好邏輯課的教師而言,本書具有較好的指導意義。
王路 ·邏輯學 ·25.2萬字
英國作家柯南·道爾通過福爾摩斯這個私人偵探形象,把偵探推理發展成一門藝術。細致人微的觀察加上精密嚴謹的推理分析,成了福爾摩斯屢屢破案成功的法寶,一個腳印、一撮煙灰、一處筆跡以及案中人不經意間的敘述都可能成為他偵破的重要線索。當然,除了具備這些素質之外,還需要一點偵探特有的靈機乍現……你想成為福爾摩斯式的推理高手嗎?你想成為團隊合作中的“智多星”嗎?你想成為親友聚會中智力游戲的佼佼者嗎?你想在公務員考試中奪取高分嗎?……那么不妨讀一下這本書,福爾摩斯會教你在腦力激蕩中,全方位提升推理能力。
諸葛文 ·邏輯學 ·25.1萬字
北京大學哲學系創辦面向全國以及整個華語世界的哲學學術出版物《哲學門》,書已入選CSSCI來源集刊(集刊類),本次以中國近現代哲學思想為研究專題,收錄了景建峰、劉崧、呂明恆、賴區平等學者原創文章,同時還輯錄了李振東、吳功青、侯杰耀等學者的文章。
王博 ·邏輯學 ·25萬字
古往今來,整個世界哲學存在種種大小傳統。東西方哲學首先分為中國、印度和希臘三大傳統;而中世紀西亞(中東)地區又分為猶太(希伯萊)、波斯和阿拉伯三大傳統。其中,希臘哲學首先超越它的古代形態,發展為它的近代(現代)形態,亦即西方哲學;西方哲學以英美和歐陸兩大傳統再進一步發展為它的當代形態,這是本書所描述的人類精神形成和發展的基本歷程。在梳理古代哲學傳統時,作者把印度哲學、近東哲學囊括其中,在梳理當代哲學形態時,作者沒有拘于一般的流派和思潮,而是以問題意識貫穿其中,相對同類教材,體現了一定的新意。
程廣云 ·邏輯學 ·24.5萬字
本書通過對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黑格爾的《邏輯學》、弗雷格的語言哲學、維特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達米特和戴維森等的意義理論、柏拉圖的思考等進行探討,揭示了邏輯對語言的分析和哲學之間的關系。王路,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邏輯學、分析哲學和形而上學。曾在德國明斯特大學、英國圣安德魯斯大學、日本東京都國立大學、美國哈佛大學、法國巴黎第一大學、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做訪問研究。已出版專著《讀不懂的西方哲學》《邏輯方圓》《邏輯的觀念》《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說》《弗雷格思想研究》《走進分析哲學》《“是”與“真”——形而上學的基石》《邏輯基礎》《邏輯與哲學》等,譯著《弗雷格哲學論著選輯》《算術基礎》《真之追求》《分析哲學的起源》《真與謂述》《亞里士多德》《邏輯大全》《論第一原理》等。
王路 ·邏輯學 ·24.2萬字
《擺渡在有-無之間的哲學》是作者近二十年有關第一哲學問題的持續思考與討論的總結。所謂第一哲學問題,也就是哲學中最基礎、最恒常,同時也是最困難的那些問題。這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為“沉思篇”,是作者直接面對第一哲學問題展開的思考。下篇為“解釋篇”,是在上篇基礎上對哲學史上一些最重要的哲學家有關第一哲學問題的思考的分析、討論與反思。
黃裕生 ·邏輯學 ·24.2萬字
本書對being這個概念及其相關問題進行了介紹和說明,尤其是結合邏輯與哲學的關系說明,為什么應該在“是”的意義上翻譯和理解,為什么應該把這樣的翻譯和理解貫徹始終。以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和《圣經》中的相關部分為基礎,本書詳細討論了為什么應該在“是”的意義上理解相關的being,并討論了學界的相關譯文,回應國內一些著名學者的批評意見,從而更好地闡述和論證一“是”到底論的觀點及其意義:為什么這是如何理解西方哲學的重要問題;特別是從一“是”到底論這樣的理解出發,對西方哲學可以獲得什么樣的理解。
王路 ·邏輯學 ·23.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