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陽明心學集儒、釋、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來中國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之一,王陽明創立陽明心學,參透世事人心,終成一代圣哲;稻盛和夫將陽明心學應用于現代企業管理,締造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成為日本“經營之圣”。讀懂陽明心學,參透正能量,沒有任何人能傷害你,沒有任何事能困擾你!
李雯 ·東方哲學 ·10.7萬字
書中對墨子并非姓墨、《墨子》與經學特別是《尚書》的關系、《墨子》對中國古代文學的影響、墨子與諸子之異同、對歷代墨學專著的評論,都有所發明,成一家之言。尤其是對于墨子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愿景,以及千古以來墨學的沖突更是申明再三,更深層次上具備了一種價值觀念的認知和踐行的哲學含義。
陳柱 ·東方哲學 ·10.6萬字
中州學派每代只傳一人,雖有旁支,但未得全部教法,于近代此學派傳人為劉惠蒼先生,他于高齡時傳于王亭之先生,王亭之先生感到若仍然依一師一徒的傳統,實嫌不足,因此將所學公開,撰述斗數玄空系列,次第說明這傳承千余年的中國絕學,本書即為其中之一。
陸斌兆著 王亭之注釋 ·東方哲學 ·10.6萬字
全書分為鬼谷先生事略、鬼谷子真偽考和鬼谷子新注三部分。俞棪研讀《鬼谷子》十幾年,略有心得就記于筆記,在《鬼谷子新注》當中,做到了溯流求源、舉一反三,通過同時代其他學派的對比,去偽存真,探求鬼谷子的真義和原意。在版本校訂上,則運用古韻進行校正,使鬼谷子的文義豁然開朗。在學術方法上,首次將《鬼谷子》與西方文化做對映及解構的工作,具有一筆開乾坤之風范。《鬼谷子新注》影響深遠,被稱為“近代鬼谷子研究之集大成者”。
俞棪 ·東方哲學 ·10.3萬字
《〈論語〉綱要》是《論語》的釋讀之作,也可視為《新論語》續篇——對孔子思想的核心觀點和思想脈絡進行了歸納和闡釋。《論語》中的許多“道理”能否發展成為“定理”?《〈論語〉綱要》試著將這些“道理”做定理化表述,從“仁”“忠恕”等重要概念入手,通過經典章句的語義分析,解析相互關系,在簡單陳述的“箴言”中,尋找出更深一層的邏輯判斷。從“仁”的核心價值觀,到“兩端”方法論,再到“用其中”的中庸思維。簡言之,就是以其說,尋其法;再以其法,探其道。這一路徑,讓我們有可能一窺孔子“天人之道”的奧秘。如何在“人道”和“天道”之間“執兩用中”,即“中庸”之道。“中庸”是在“兩端”之間做出抉擇。這是孔子學說的最高智慧。如果說《新論語》為《論語》增加了一個新的讀本,希望這本《〈論語〉綱要》也能為孔學提供一種新說。
錢寧 ·東方哲學 ·10.2萬字
當你思考“我是什么?”的時候,到底想期望得到什么樣的答案?是靈魂的自我審視,還是僅僅想給自己一個交代?利物浦大學哲學教授巴里·丹頓回溯哲學史上對自我的討論,并結合最新科技發展之影響,讓科幻小說和電影里出現的人的“空間傳送”在某種哲學意義上成為現實。
(英)巴里·丹頓 ·東方哲學 ·10.1萬字
這可能是你一生中最艱難的時期。因為這時你自己的選擇第一次處在最突出的位置。你頂著巨大壓力去做正確的選擇:這個專業、這份工作、這段感情,都會影響你今后的命運。要再過十年才會明白沒有什么錯誤是不可以補救的。知名哲學家蘇珊·奈曼在啟蒙傳統的脈絡中,對成長與責任、從眾隨俗與個人自由展開思考,問“哲學能否幫助我們找到一種與屈從妥協無關的成熟狀態”,討論我們對世界本來是怎樣與世界應該是怎樣這兩者的理解,是如何受到各種經驗的深化或阻礙。成長本身就是一大理想——一個很難完全實現但絕對值得為之奮斗的理想。哲學不會安慰你,也不會減輕你的痛苦;因為現實是不合理的,理性的任務是確保我們不會忘記這一點。它要求我們認識到實然和應然之間的差距。一邊關注世界應該有的樣子,一邊觀察它現實的樣子,這需要長久卻也極其脆弱的平衡。它要求我們,直面永遠得不到想要的世界的事實,同時拒絕放棄心中想要的世界。
(美)蘇珊·奈曼 ·東方哲學 ·9.8萬字
作者對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有自己的思考。他區分“思想史”與“學術史”,認為前者側重的是一時代思想變化的源流大概,及其對后世的影響。本書的論述不以個人為中心,而是圍繞思潮和問題展開,且在解釋傳統思想時,引入西方思想作為參照。許多具體的論斷雖然不一定正確,但也能啟發讀者的思考。
常乃惪 葛兆光導讀 ·東方哲學 ·9.6萬字
全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評介韓非學術淵源,與老子、孔子、荀子、慎到、尹文的關系;下編評介學說,從非法古論、法術論、賞罰論、非仁義論、耕戰論、亡國論、個人對國家論、人生道德觀八個方面,重點揭示他的法制思想對秦王朝興盛的貢獻以及對后世國家法制建設的影響。從這本書開始,韓非子研究開始有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謝無量 ·東方哲學 ·8.5萬字
全書分兩編:第一編是孔子生平紀事,從先世到出生,觀周適齊,用魯去衛,困厄陳蔡,周游列國,顛沛流離,既簡明考證,又扼要對于孔子學說的形成進行說明;第二編是孔子學案,主要介紹孔子思想學說等,從原理的道、中庸禮仁到倫理的義務、孝弟、君子等方面,進行闡述,對于這種構建起兩千年的文明體系的思想宗旨進行了剖析。
謝無量 ·東方哲學 ·8.3萬字
本書通過對荀子文本的分析和姓氏的考訂,對《荀子》一書的真偽進行了考證。進而,從荀子性說和儒家,荀子的心理學和道家,荀子的名學和墨家,荀子的天論和道家的天道、墨家的天志、陰陽家的五行,這些方面闡述了荀子思想的根源和特點。并且,在文中還廣泛涉及了荀子對于其他諸子的研究和批判,體現出荀子思想作為后起思想的進步性。
楊筠如 ·東方哲學 ·8萬字
“想一個自己從未深思考的問題是危險的,我們讀書是別人替我們思考,我們不過是在重復作者的精神過程而已。所以一個人如果整日讀書,他將逐漸失去思考能力。”本書選取叔本華討論思考、讀書、兩性、宗教等問題的經典文章,通過詳細的論述啟示讀者,讓讀者能站在叔本華這位偉人的肩膀上,去行自己的思考,發展自己的獨立思想。
(德)叔本華 ·東方哲學 ·7.8萬字
《老子研究》從四個方面詮釋了《老子》的義理,分別是宇宙論、政治論、人生論和教育論:創新地引入了宇宙的概念來詮釋《老子》當中“道”的概念。除了運用傳統的訓詁考據之學,研讀章句,對比道、法兩家的觀點,更是引入了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來闡釋《老子》政治思想的內涵。之后,進一步闡釋了《老子》的教育學說,也從側面佐證了對《老子》政治學說觀點的解讀。最后,解讀了《老子》的人生論,并與其宇宙論相呼應。
陳柱 ·東方哲學 ·7.8萬字
全書共十一章,第一章《孟子傳略》對孟子的生平事跡進行了詳細介紹;第二章考證了《孟子》的內七篇和外篇;第三章講了孟子所處的時代背景;第四章講了孟子之中心學說——人性論;第五章講了政治哲學;第六章講了人生哲學;第七章講了經濟哲學;第八章講了重農主義;第九章講了教育哲學;第十章講了尚論古人;第十一章講了諸家學說之批評。全書系統清晰,深入淺出,而且甚是難得的是,自覺運用西方學術研究方法,對孟子學說進行重新解構,可謂杰作。
郎擎霄 ·東方哲學 ·7.8萬字
《我讀經管勵志:左手論語,右手算盤》就是澀澤榮一的《左手論語,右手算盤》,既講精打細算賺錢之術,也講儒家的忠恕之道。《我讀經管勵志:左手論語,右手算盤》系澀澤榮一講演與言論集,匯集了其一生學習《論語》的體會與經營企業的經驗,集中表達了儒家的經營理念與儒商的處世之道。書中作者倡導的“《論語》加算盤”,倫理道德與工商經濟的統一的經營模式,顛覆了鄙視金錢利益的傳統觀念,創造性地提出“義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現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礎,對日本企業,乃至日本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日)澀澤榮一 ·東方哲學 ·7.8萬字
《楊朱哲學》凡分三篇,上篇顯真論,搜抉楊朱信史資料;中篇明取論,闡發楊朱道術之精微,上中二篇皆為真楊朱之論辯。下篇辟偽論,為批評此前偽楊朱而作。本書的邏輯十分嚴密,層層遞進,有理有據的論證了楊朱其人,其思想的存在以及其思想的具體內容,體現了作者深厚的的歷史功底和其嚴密的思維邏輯。
顧實 ·東方哲學 ·7.6萬字
《孔子》一書初版于1938年。和辻哲郎一方面利用當時武內義雄的文獻學研究成果,利用《論語》重構孔子的思想體系,并論證《論語》為關于孔子唯一可信的文獻,此外,《論語》本身是有結構性的;另一方面,和辻哲郎從比較哲學的角度,論述了孔子與釋迦摩尼、蘇格拉底、耶穌三人,作為“人類教師”的異同。和辻哲郎尤其注重論述孔子的生死觀與其他先哲的差異,并揭示其背后文化傳統的差異。
(日)和辻哲郎著 陳玥校 ·東方哲學 ·7.6萬字
本書由《莊子淺說》、《莊子思想散步》和附錄《老莊思想要旨》三部分構成。《莊子淺說》包括生活篇、生死篇、思想篇、終結篇幾部分,對莊子的思想進行了全面的刻劃;《莊子思想散步》則由四篇關于莊子思想的演講稿組成;《老莊思想要旨》則精要地介紹了老子和莊子的思想的基本內容。本書對迅速、全面了解莊子其人其書具有高屋建瓴的引導作用。
陳鼓應 ·東方哲學 ·7.5萬字
“長生不老”一直是千百年來世人的向往與追求。究竟如何修煉,方家各有所見。為答復學人的咨詢求教,南懷瑾先生結合自己多年來的修習實踐,以及古今述作,撰寫了《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一書。書中著重敘述了佛、道、儒三家的靜坐修持法。內容包括:靜坐的姿勢與要點;靜坐中體內氣機的反應,與由此而引發的心理與生理的變化;佛家的七支坐法;道家的內丹靜坐法;打通任督脈、奇經八脈的方法;中醫經絡學說中的氣功,以及《太極煉丹秘法》《菩提道次第論》等著作中的修煉法。為糾正訛傳誤修、怡生養年提供了有益的指導。
南懷瑾著述 ·東方哲學 ·7.4萬字
《孟子》這本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儒家典籍。孟子生于戰國時代,他繼承了孔子的精神,始終為人倫正義,為道德政治奔走呼號。所以在《孟子》書中所記述的,不僅是為政的原理準則,更是人人身心道德修養的基本。《萬章》是《孟子》一書七篇中最短的一篇,但也是最引人入勝的一篇。孟子與萬章師生二人,針對許多話題,展開連串針鋒相對的妙問妙答,問答犀利又充滿禪機,內容所涉及的,有些更是數千年來炎黃子孫心中的疑問。南懷瑾著述的《孟子與萬章》將《萬章》與《禮運篇》、《論語》等儒家經典相互發揮,闡揚儒家學說精髓,并將其中的哲理、甚至整個儒家學說與其他學說、教義進行比較,分析《孟子》對人類文化的深遠影響。
南懷瑾著述 ·東方哲學 ·7.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