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荀子》一書的核心在于人文精神,即如何根據我們的思想,貫通國家、社會組織和個人觀念,樹立起整幅的人文世界,從而解決中國現在的問題,并使自然世界的天地與自然的人性均得到條理化。“中信國學大典”之《荀子》,學者方世豪在進行導讀和譯注的同時,還加入了現代化的解讀,令古老的經典有了現代化的韻味,別有新意。
饒宗頤 ·中國哲學 ·10.6萬字
許多人認為黑格爾的作品晦澀難懂,但另一方面,他又具有公認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有理由認為,若非黑格爾,過去一百五十年人類的思想進程和政治進程都會走上另一條道路。深邃的思想可能使他得出了一些看似奇怪的結論,然而,黑格爾作品中的觀點和洞見直到今天仍不失力量。本書勾勒了黑格爾哲學的輪廓,對他的觀念和主要作品進行了廣泛探討,涉及黑格爾的時代和生平,以及歷史的目的、自由和社群、邏輯和辯證法等主題。
(澳大利亞)彼得·辛格 ·西方哲學 ·6.8萬字
德國哲學家當中,叔本華是最有可讀性的一位。本書對叔本華的形而上學哲學體系進行了簡潔的闡釋,尤其聚焦于叔本華思想的原創性特征,這種原創性啟發了包括尼采、瓦格納、弗洛伊德、維特根斯坦等在內的許多藝術家和思想家。作者將筆鋒直接指向叔本華毫不妥協的悲觀主義觀點,即對人類個體來說,最好的境況是不曾出生,只有圣人般的自我否定(摒棄欲望)才能賦予生命價值。本書展示的叔本華,是一個具有戰斗精神、氣勢咄咄逼人、影響力非凡的思想家。
(英國)克里斯托弗·賈納韋 ·西方哲學 ·7.6萬字
康德或許堪稱近代最有影響的哲學家,同時也最為深邃難解。在《牛津通識讀本:康德》中,作者探究了康德作品的產生背景,考察了康德與萊布尼茨和休謨的關系,以及康德的一項努力,即建立一種既非唯理論又非經驗論、但卻能顯示人類理智界限的哲學。《牛津通識讀本:康德》全書用強勁的筆觸探討了康德哲學中的先驗演繹、絕對律令、美與設計、啟蒙與律法、先驗哲學等復雜主題。
(英國)羅杰·斯克魯頓 ·西方哲學 ·7.7萬字
作為哲學家中的翹楚,亞里士多德對西方思想史的影響無人能及。在《牛津通識讀本:亞里士多德的世界》中,喬納森·巴恩斯根據現有研究成果及個人理解,向我們呈現了一個有別于傳統印象的亞里士多德。作者將亞里士多德的學說還原到歷史背景中,探究了亞里士多德的科學研究、邏輯學發現、形而上學理論,亞里士多德在心理學、倫理學、政治學方面的著作,以及亞里士多德關于藝術與詩的思想。
(英國)喬納森·巴恩斯 ·西方哲學 ·7.4萬字
何為科學?科學是否客觀?科學能否解釋一切?本書《科學哲學》為當代科學哲學中的主要問題提供了一幅清晰準確的鳥瞰圖。薩米爾·奧卡沙開篇扼要介紹科學發展的歷程,繼爾探討科學推理的本質、科學領域的革命以及實在論與反實在論等理論問題。《科學哲學》作者還審視了專門科學領域中的哲學問題,科學和宗教之間的爭端,以及科學作為雙刃劍的利與弊。
(英國)薩米爾·奧卡沙 ·知識讀物 ·7.9萬字
《浪漫主義的根源》以賽亞·伯林1965年關于浪漫主義的梅隆系列講座的BBC錄音結集而成,自浪漫主義定義問題始,中經浪漫主義之濫觴、成長和壯大的過程,至浪漫主義的巨大影響終。結構了然,思維縝密,處處閃耀著天才洞見的火花,伴以伯林特有的雄渾酣暢的即興風格,是一曲令人魂銷神醉的思想詠嘆調。
(英)以賽亞·伯林著 亨利·哈代編 ·西方哲學 ·14萬字
從美學到懲罰體系,從瘋癲與文明到尼采與先鋒思想,福柯的作品對20世紀晚期的現代思想影響深遠。然而,在涉及面廣與影響力強的同時,這些作品也以晦澀難讀著稱。《牛津通識讀本:福柯》為福柯的作品提供了可信的導讀,這些作品涉及文學、政治、歷史、哲學等廣泛領域;同時,作者加里·古廷還探究了一些關鍵主題,這些主題在福柯深入研究身份、知識、現代社會中的權力等領域時,曾讓他甚為著迷。
(美國)加里·古廷 ·西方哲學 ·6.6萬字
魅力是影響我們一生的關鍵技能。無論你是想讓別人喜歡你、信任你、追隨你;還是希望意見獲得采納,提高工作效率;魅力都能讓你如愿以償!但是,我們往往對魅力有這樣的誤解:性格外向、左右逢源的人更具魅力。有魅力的人一定要長得漂亮。我們必須通過刻意改變自己來提升人格魅力。魅力并不是天生的,你可以通過學習和練習掌握它。在《精英的人格魅力課》中,奧利維婭系統拆解了魅力的3大要素,詳細解讀了魅力zui有效的4種風格,并闡述了在各種特殊情境下,我們該如何展現魅力……通過一系列專門的練習,你也可以找到適合你的魅力,從而更具影響力、說服力以及鼓舞人心的能力。
(美)奧利維婭·福克斯·卡巴恩 ·倫理學 ·13萬字
臣服是否代表軟弱、失敗或者放棄?臣服是否是一種不好的品質,需要被摒棄?面對難以解決的問題,我們應該抵抗到底還是適時放下?在生活、工作等領域,我們應該怎樣理解并恰當利用“臣服”?在《臣服的力量》一書中,蜚聲國際的能量治療師兼醫生朱迪斯·歐洛芙詳細剖析了何為臣服,以及如何應用臣服。朱迪斯認為,臣服指的是懂得何時堅持,何時放下,全然擁抱當下的變化。而這樣的臣服具有強大的力量,能讓我們擁抱更多的可能性,收回錯用的抵抗,擺脫完美主義、害怕失敗、過度敏感、思慮過多等帶來的問題。朱迪斯還告訴我們,臣服是一種與自己,與他人,與外界事物達成和解的藝術。通過《臣服的力量》一書,朱迪斯結合精神醫學、直覺療愈和靈性指引,詳細剖析了在面對金錢、工作、愛情、病痛、死亡等11大人生課題時應該怎么做。很多時候,當我們不問成敗反而能輕易地達成目標。
(美)朱迪斯·歐洛芙 ·倫理學 ·17.4萬字
笛卡爾因“我思故我在”之說聞名于世,他從“我思”的原則出發,借助“直覺”和“演繹”,推導出物質世界存在的證明。然而,笛卡爾并不希望這種形而上學獨立于他的科學研究而存在,他在基礎物理學、數學、心理學和光學領域都有重要探索。湯姆·索雷爾的這本書表明,笛卡爾最大的成就在于倡導和實踐了以數學為研究工具的物理學,他的哲學則是為支持自己的自然科學研究而發展起來的。
(英國)湯姆·索雷爾 ·西方哲學 ·5.8萬字
《沉思錄》是古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所著的個人哲學思考札記。作者在書中對宇宙、社會、人生展開了一系列思考,通過文字喚醒迷惘的靈魂,救贖彷徨的自我,為后人留下一位有哲學修養的統治者的人生感悟。本書不僅是斯多葛派哲學的里程碑之書,也是一本“世界之書”,每次捧讀,都好似與這位偉大的哲學家皇帝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讓人獲益良多。
(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經典著作 ·13.9萬字
我們該如何應對這個不確定性的世界?人類還能生存多久?我們的愛情還能存續多久?百老匯的音樂劇還能上映多久人類生活在一個虛擬的世界中嗎?真的存在多重世界嗎?宇宙中還有其他智慧生命存在嗎?隱藏在這些問題背后的,就是概率思維。作者龐德斯通從貝葉斯定理入手,向讀者展示了如何用概率思維預測未來。從愛情的持續時間到百老匯的音樂劇還能上映多久,從放肆的哲學家到睡美人悖論,概率思維才是思考未來的第一要素。我們要如何用概率思維來理解世界、宇宙和生命。只有了解那些看似瘋狂的語言,我們才能更好地面對現在的生活。我們必須變得比以往更聰明、更明智、更善良、更小心、更幸運,才能贏得長遠的未來。在這樣的時代,每個人都必須掌握概率思維。
(美)威廉·龐德斯通 ·邏輯學 ·17萬字
在《公正:何謂正當之為》中,政治哲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桑德爾的論述深刻地介入了現代生活的重要議題:受什么樣的傷應該得到五角大樓的紫心勛章?安樂死是否應該得到法律許可?一條命是否不如十條命貴重?代孕合同是否合法?在現代市場功利化原則與個人道德正當選擇之間,明分界限,探究緣由。這些貌似互不相關的社會議題的爭議,都可以歸結為對公正持有不同的觀念。桑德爾將這些觀念歸納成三種:追求福利最大化的功利主義、尊重個體權利的自由至上主義,以及提倡公民德性和共同善的政治觀。每一種理念意味著一種不同的考量公正的方式。桑德爾通過對一個個鮮活案例的探討,引出亞里士多德、康德、洛克、羅爾斯等18位哲學家的正義觀,并指出其各自的優勢和潛在問題,促使我們開啟一場獨立思考的思辨之旅。桑德爾在書中探討了哲學中歷久不衰的問題:正義代表的是追求效用最大化、尊重人性尊嚴,還是提倡德性?身為公民的我們對彼此負有哪些義務?過去的偉大哲學家都辯論過這些問題,但這些問題仍然持續存在。哲學不會產生決定性的答案,這些問題也不是只有哲學家要面對。公正和正義是人類社會的永恒主題,思考公正和正義才能促使我們思考更好的生活方式。
(美)邁克爾·桑德爾 ·西方哲學 ·18.2萬字
他是有史以來自稱“哲學家”而最名不副實的人?是納粹主義的辯護者?還是大陸哲學當仁不讓的領軍人物?作為20世紀最為重要的哲學家之一,海德格爾令人難以捉摸,其思想復雜而浩瀚。本書《海德格爾》作者主要圍繞海德格爾的代表作《存在與時間》中所論及的在世存在、非本真性、負罪、天命、真理等主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釋,讓這位哲人走出固有的語言和風格,與別樣的思路連接。
(英國)邁克爾·英伍德 ·西方哲學 ·9萬字
《柏拉圖文藝對話集》由美學家朱光潛輯選、翻譯,收錄古希臘先哲柏拉圖的文藝思想名篇,追溯西方美學思想源頭,以深入淺出的經典對話體和精準、曉暢的譯文,呈現出文藝靈感說、文藝與現實世界的關系,以及文藝的社會功用等柏拉圖思想精要。柏拉圖以真、誠、美入手文藝理論,代表古希臘文藝思想的高峰。本書既展現哲學家鮮活的思想進程,又層層深入引出結論,啟發古往今來的讀者思考,是一部門檻不高卻意味深長的美學經典。
(古希臘)柏拉圖 ·經典著作 ·18.2萬字
作者薩姆·哈里斯,被《美國連線》雜志評選為2012年影響世界的50人之一,他是顛覆道德世界的科學勇士,著名的神經科學家、哲學家、公共知識分子、暢銷書作家,他用最精悍的文字解答最深刻的問題,讓科學來為哲學注解。人類到底有沒有自由意志這個問題我們已經討論了上千年了,電影《云圖》中都可以看到對自由意志,因果關系和決定論的探討。不過,在研究這個問題的人群中,神經系統科學家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這不光只是一個哲學問題了,它也是科學問題,是關于人類如何感知世界的問題,是我們從怎樣的規模和層面看待世界和宇宙和“更大的世界”的問題。本書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探討了人到底有沒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對我們認識世界,改變世界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美)薩姆·哈里斯 ·倫理學 ·5.2萬字
在日常生活中,充斥著大量的大眾習以為常的、深刻影響大眾認知和行為的“普遍共識”——“社會敘事”——我們應該事業有成、應該追尋真愛、應該養育孩子,等等——這些“美好生活的神話”對我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都做出了規范,無論我們是否喜歡,它們都會影響我們。有時它們確實能給生活提供指導,讓我們活得更簡單、輕松。但作者對此提出了質疑——這些傳統的“社會敘事”,本質上還是“故事”,并非源于現實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那么,對我們的觀念和行為影響頗深的“社會敘事”有哪些?如何看清“社會敘事”的真相?作者從經濟學、行為學、心理學、社會學的視角對此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從“追求”“關系”“負責”三部分進行講解,試圖重塑人們對“社會敘事”的認知,并尖銳地指出:大眾常常被默認為正確的“社會敘事”所欺騙和蒙蔽,從而不知不覺地陷入“敘事陷阱”——那些“社會敘事”可能是謊言。作者對長期以來影響我們認知和行為的“社會敘事”傳統觀念進行了剖析,使我們得以反思和重新審視自己的觀念,解放思想,并了解正確的認知和行為到底是什么,我們該怎么做才能生活得更幸福。
(英)保羅·多蘭 ·倫理學 ·11.1萬字
哈佛最具影響力教授邁克爾·桑德爾爭議性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部作品!在書中,作者敏銳地指出,人類利用高科技手段追求完美正在成為一種愈演愈烈的趨勢:父母將可以在基因超市中自由定制子女的先天特質;運動員將可以通過基因改造提升賽場表現;學生將可以通過服用記憶藥片代替寒窗苦讀……這究竟會帶來個體的徹底解放,還是社會的無限混亂?
(美)邁克爾·桑德爾 ·倫理學 ·5.8萬字
作者搜集了最經典的哲學悖論和邏輯謎題,內容涉及邏輯學、哲學、數學、物理學、決策學、語言學、計算機科學。讀這書,高級目標是武裝縝密的大腦,低級目標是吹牛秀個肌肉。
(美)威廉·龐德斯通 ·邏輯學 ·19.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