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談美》是朱光潛深入探討美學與人生的經典之作。《談美》順著美從哪里來、美是什么、美的特點等問題,層層展開,提出了“人生的藝術化”這一美學研究理想目標。朱光潛先生以一種對老朋友的語氣,從哲學、心理學和藝術的角度出發,闡釋了他對藝術與人生關系的深刻理解,將復雜的學術問題寫得生動易懂,構建出完整的美學圖景。幫助讀者從“淺薄”回歸“本質”,從“炫耀性審美”中抽離,倡導美學的“向內的覺醒”。
朱光潛 ·美學 ·6.9萬字
在本書中,羅賓·阿特菲爾德追溯了環境倫理學作為一門學科的起源,考察了如何捍衛生物的獨立價值,以及根據后代的需求和利益做出決策的必要性。在探索倫理決策和判斷的不同方法時,他強調了使生產和消費過程可持續、控制人口規模以及保護物種、亞種及其棲息地政策的重要性。通過對當前氣候變化的威脅以及氣候工程建議的分析,他強調指出環境的最終責任在于我們所有人,在倫理和可持續性上管控我們的環境,需要國家、公司和個人的一致行動。
(英)羅賓·阿特菲爾德 ·倫理學 ·7萬字
本書是根據作者多年來在書院的經典講堂講課內容所輯,共十卷。本卷是對內容包括對《道德經》的解讀。全書注重在傳統經典中融入現代精神,將難解的經典義理以生活化的實例佐證闡釋,并糅合諸家經典,依經解經,把經典和當代學術成果和現實生活巧妙融會貫通,為讀者閱讀傳統經典開啟了方便之門。作者以易經來解讀《道德經》,認為《易經》始乾、坤,以孔子為首的儒家思想剛健中正、自強不息,正體現乾卦積極進取的精神;而以老子為主的道家思想柔和含蓄、厚德包容,又是坤卦智慧的高度發揚。那么《道德經》能給我們的現代生活帶來什么啟發和幫助呢?作者有很多獨到精辟的見解。
劉君祖 ·理論流派 ·15.7萬字
《菜根譚》是明代思想家洪應明所著的一本生活哲學書。全書以“世態無常,唯修心可立命”為核心,將深奧的三教義理轉化為通俗的生活指南,以簡潔、精煉的語言呈現,寓意深刻而實用,堪稱一部行世必備的智慧寶典。洪應明通過書中的“菜根”象征著生活中的堅韌與清貧,“菜根譚”則象征著歸于自然、寧靜的心境。書中的智慧教導我們如何保持一顆平和的心,如何在動蕩不安的環境中尋得內心的寧靜;如何在順境中不驕傲,在逆境中不氣餒。其思想跨越400年仍被奉為“治愈焦慮時代的清醒劑”,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永恒燈塔。
洪應明 ·中國哲學 ·2.5萬字
美國禪學大師阿倫·瓦茲,以西方思維重述東方古老智慧,歷久彌新的經典巨作!解讀現代人焦慮的根本原因!焦慮是當今時代的一大特征。人們隨波逐流,追求各種虛無縹緲的東西,卻忘記了自己的本心。《不安的智慧》是美國禪學大師阿倫·瓦茲寫給焦慮的人們的一份心靈指南。在本書中,瓦茲從禪宗的智慧出發,闡明了焦慮和不安的本質,直指人心的內核。瓦茲告訴我們,這一切的根源在于分裂的心智,而要擺脫焦慮,最重要的就是擁有一顆開放的心。只有活在當下,才能充分地體驗生活。本書既是焦慮的人們的心靈自助書,又是一本洞悉社交恐懼、精神內耗、“喪”文化等時代弊病的診斷書。
(美)阿倫·瓦茲 ·經典著作 ·6.2萬字
《西南聯大美學通識課》是聯大美育的直接遺產,由朱光潛、朱自清兩位大師的講義和學術成果組成,其中包括美學大師朱光潛對美感來源、美的創造與欣賞的系統性論述,以及文學大師朱自清對文藝美學的專門論述。
朱光潛 朱自清 ·美學 ·13.6萬字
《全本導讀》書稿由孟子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孟子學會副會長劉瑾輝的《孟子》講學手稿整理而來。稿件由“孟子其人其書”、《孟子》文本解讀(簡明注釋、白話翻譯、導讀)兩部分組成。知其人,讀其文,解其意。讀者對象是高中生、大學生以及一般大眾讀者。
劉瑾輝 ·中國哲學 ·18.8萬字
一個誕生于200多年前的數學定理,為什么能在漫長的時間里改變醫學、法律、科研、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并成為個人理性思考和決策的強大工具?這正是貝葉斯定理的魅力所在。它不僅僅是一個數學公式,更是一種幫助我們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答案的思維方法。當體檢報告出現異常指標時,它幫助你理性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當需要對重要事實做出判斷時,它教你如何權衡各種證據;在人工智能時代,它甚至是許多智能算法背后的核心原理。本書以生動活潑的筆調,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和案例,展示了這個源自18世紀長老會牧師托馬斯·貝葉斯的研究如何產生深遠影響。貝葉斯定理將幫助你學會區分相關性和因果關系,避免常見的認知偏差和決策陷阱,在紛繁復雜的信息中提取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即使沒有任何數學基礎,書中的真實案例分析和實踐指南也能讓你輕松掌握這套思維方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擁有一個可靠的思維框架比任何時候都重要。讓我們一起走進貝葉斯的世界,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找到屬于自己的確定性,在復雜中保持清醒。
(英)湯姆·奇弗斯 ·思維科學 ·18.8萬字
這本哲學史的長處是原著者不把哲學局限于認識論一方面或宇宙論一方面。他在敘述歷代哲學家的思想時,不僅著重于他們對于宇宙萬有根本問題的思想,并注意于他們的重要的倫理的、宗教的、政治的、法律的、經濟的與教育的思想。所以這本《西洋哲學史》不僅宜于研究哲學的人閱讀,一并宜于非專門研究哲學的人閱讀。其所以稱為名著的,多半就因此。但譯者也不能不把他的缺點指出。原著者是一個唯心論者,對于唯心論者的思想敘述的較詳,而為宗教張目的思想,尤不憚煩勞的敘述。這種地方雖為嗜好宗教者所崇尚,但處于相反地位者必不甚滿意。對于近代學術大有影響的達爾文,在這本哲學史中,只有他的名字發現兩三次,并無一章或一節的文字敘述他的思想,這不能不是一個大缺點。但這種成見在胸的短處,為各哲學史家所難免,原著者在其序論中業已說過,已是直認不諱了。至于原著者抹殺了現時吾國一部分學者所注目之辨證法的唯物論,則是歐美正統派的哲學家所共有之態度,算不了本書之缺點。
(美)梯利 ·知識讀物 ·14.9萬字
20世紀70年代,西歐多國的共產黨員面臨一個關鍵抉擇:是進入資產階級政府擔任職務,還是忠于無產階級專政的革命理想。而對歐洲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資產階級權力的結構以及無產階級在資本主義核心地帶的革命策略作出最具開創性的分析的,正是葛蘭西。本書是安德森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對葛蘭西的一次回望,對葛蘭西的《獄中札記》進行了細致的語文學分析,使讀者得以領略葛蘭西高度原創的思考以及其中值得進一步挖掘的縫隙與空白,從而為人們未來向何處去提供了一些啟示。
(英)佩里·安德森 ·知識讀物 ·10萬字
阿甘本視角下的荷爾德林當代最偉大的哲學家如何呈顯歐洲最偉大詩人瘋狂的后半生?居住在一個地方意味著什么?自我意味著什么?什么又是習慣?對于人類來說,生活不是首先意味著居住嗎?吉奧喬·阿甘本的新書結合了德國詩人弗里德里希·荷爾德林多年的所謂瘋狂的詳細年表,對通常被認為其不可讀的文本進行了新的審視,旨在描述和理解詩人自己所說的習慣性和寓居性的生活。荷爾德林的一生被整齊地分為兩部分:從1770年到1806年的前36年,以及從1807年到1843年的后36年。在他的后半生中,他像個瘋子一樣躲在木匠恩斯特·齊默爾的家里。詩人的前半生在相對廣闊的世界里四處游蕩,會關心外界和時事,但在后半生,他卻完全與世隔絕。根據荷爾德林最早的傳記作者所記,他經常固執地重復:“我這里啥事都沒有發生!”或許,這正是荷爾德林向人類提供的一個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的概念,盡管我們還尚未完全把握他這種前所未有的生活方式的哲學意義。
(意)吉奧喬·阿甘本 ·知識讀物 ·10.4萬字
如果把人比作一棵樹,那么這棵樹不僅需要陽光、水分、大地的滋養,還需要自由、責任、榮譽、平等、秩序、集體等供靈魂成長、發育的養分。只有如此,這棵樹才能有茁壯的根系,才能健康地成長。一個人通過真實、活躍地參與某一集體的生存實踐而擁有一個扎根的狀態。但是戰爭、饑荒、貧窮、疾病、失業、異化的教育等等都會切除人們的根系,使人處于拔根的狀態。本書寫于薇依生命的最后一年,是她應戴高樂自由法蘭西內務部之約,為法國光復后如何進行建設而寫的一份報告。面對被戰爭拔根的法國人,薇依針對當時的各種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思考。戰后的法國該如何建設,工人、農民、知識分子、黨派、法蘭西民族該如何扎根,薇依用激情澎湃的文字,給出了她的答案。
(法)西蒙娜·薇依 ·知識讀物 ·18.5萬字
作為英美保守主義的奠基者,針對埃德蒙·伯克評價的爭議往往來自于他一生中“多變”的政治態度。本書則試圖以數個標志性事件為節點,揭示其政治思想的內在一致性。從早年開始,道德與現實的關系便成為了伯克關心的主題。他相信:長期的穩固統治離不開良善的治理,良善的治理亦無法脫離對本地習俗和倫理關系的認可。這成為伯克在政治實踐中所遵循的基本準則:他支持美洲革命,認為這維護了英國的自由傳統;他反對法國革命,認為這破壞法國的習俗基礎。然而,道德和現實的緊張關系使得伯克思想意圖實現的一致性充滿局限性,他被迫在二者之間反復權衡,陷入難以避免的矛盾之中……
丁毅超 ·理論流派 ·13.2萬字
中國有“孔子曰”,西方有“塞涅卡說”。與《沉思錄》齊名的斯多亞派經典著作,兩千年歷久彌新的“診療哲學”!《論生命之短暫》收錄了古羅馬斯多亞學派著名思想家塞涅卡的五個短篇,分別是《論生命之短暫》《論心靈之安寧》《論天意》《論閑暇》《論幸福生活》。這五個短篇幾乎均為塞涅卡寫給親友的信件,他在信中勸慰親友,主題涉及幸福、恐懼、寧靜等人類情感以及在災難面前的思考,表達了斯多亞派智者勇于直面人生短暫和命運無常的生活態度。塞涅卡極善于談心,每每從對方的處境出發,娓娓道來,層層深入,令人豁然開朗。閱讀千年前哲學家的勸誡,讀者能更好地理解斯多亞學派不懼挫折、不懼命運、順從天命、恬淡寡欲的思想特征,學習哲人的思考與處世的方式。
(古羅馬)塞涅卡 ·經典著作 ·7.7萬字
2025新版!得到近80萬總訂閱主理人熊逸頗具思辨張力的經典神作,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知識宏博,文筆生動,打破思維的邊界,觸達人性的涯岸,這是一場融匯古今貫通中西的思想盛宴,這是給獨立思考者的心靈地圖。貪欲、暴力、腐敗……誰偷走了我們的正義?大到戰爭、社會爭端,小到人際糾紛、倫理問題,這是個充滿矛盾的世界。所以從古至今,人們是如此渴求著正義,有關正義的問題也一直深深困擾著杰出的才智人士。但是從古代中國的百家爭鳴到西方世界功利主義、自由主義、社群主義,正義的觀念一直是混沌的、模糊的。熊逸圍繞正義話題,分章從不同側面闡述了:要幸福還是要公正,何謂正義,自由意志的兩難,原罪的兩難,康德的失誤,偉大的嫉妒心……他以縝密的思辨,融會貫通古今中外代表哲人的相關思想,比如中國的儒家、道家、墨家,還有西方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蒙田、斯賓諾莎、盧梭、亞當·斯密、羅素、康德、哈耶克、弗洛姆、羅爾斯等;并列舉大量歷史案例和文學經典,層層深入,探討何謂正義、正義從何起源及如何實現正義。這部足以撼動人心的作品,以通俗生動甚至帶有文學意味的語言,帶我們進入一個精心布局的智力迷宮,在與各位先哲對話的過程中,獲得思辨的快感與智慧的啟迪。
熊逸 ·知識讀物 ·19.8萬字
本書是傅斯年先生論中國古代思想發展史的一部杰出著作,它將商周甲骨文、金文到先秦諸子典籍中的“性”“命”二字逐一統計并分析,以其來源與演變論述先秦諸子的思想,后推斷宋明理學為先秦思想的承繼與總結。此書從訓詁學、考據學、語言學方法入手以微觀字形、字義建構宏觀思想史,鮮明地體現了傅氏“哲學乃語言學之副產品”的治學思想和嚴謹的學術風格。
傅斯年 ·中國哲學 ·10.2萬字
本書旨在探討如何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中,透過表象的“不確定性”發現事物背后的確定性規律。許多看似不確定的現象實際上是由確定性規律支配的,關鍵在于調整思維角度、提升認知能力,從而在復雜和混沌中把握秩序。確定性并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通過科學方法、哲學思考和理性決策來發現和掌握的。它為讀者提供了一套系統的思維工具,幫助人們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找到規律,實現個人和組織的成功。
掩卷 ·思維科學 ·8.4萬字
《二十四不孝(TAXI夜話)》主要內容:“百善孝為先”是古代中國的普世倫理觀;同時,古代人對于普及這種美德的教養手段,也做了傳播“二十四孝”故事這種最佳的優選。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用來做少年兒童的啟蒙教材、宣傳孝道的通俗讀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了《二十四孝圖詩》、《女二十四孝圖》等,流傳甚廣。在傳統建筑物和手工藝品上的木雕、磚雕和刺繡上,隨處可見二十四孝題材的精美圖案,孝道的普及和弘揚成效極大。如今,《二十四不孝》的作者康乾繼承發揚了這一優良傳統,并用二十四個不孝的故事做為素材對照顯示“孝”的光輝圣潔美德。
康乾 ·倫理學 ·11.8萬字
在這本書中,作者向我們介紹了自哲學誕生以來困擾許多思想家(如笛卡爾、休謨、康德和維特根斯坦等人)的哲學問題,這些問題包括:自我、心靈、自由意志、上帝、命運、善良和正義等。通過簡練的敘述、邏輯嚴密的論證,西蒙向讀者揭示了思想家們在這些問題上的思考歷程,并提出了他自己的思考和看法。本書自1999年在英國首次出版后,暢銷多年。它不僅向讀者展現了哲學知識和思考方法,也向讀者描繪了哲學的本質及其魅力。
(英國)西蒙·布萊克本 ·知識讀物 ·17.3萬字
笑,如同呼吸一樣自然。然而,我們為何發笑,以及觸發幽默反應的主題和情境,卻少有人深入思考。在《喜劇的本質》一書中,法國哲學家柏格森試圖捕捉并分析這種難以捉摸的喜感的本質:我們為何發笑?可笑的事物為什么可笑?在喜劇、鬧劇、小丑的鬼臉、俏皮話、文字游戲之間,有什么共同的東西?喜劇和正劇的區別在哪里?通過探究人類事務中所有幽默的元素,精微分析形式、動作、情境、語言以及性格的喜劇性,柏格森希望提煉出喜劇背后的共同運作方式,對社會、想象力和文化形成更深刻的理解。柏格森認為,喜劇性是人類獨有的特質,而冷漠與超然是發笑的前提條件。喜劇不完全屬于藝術,又不完全屬于生活,它具有社會功能,促使人們省察自己,令社會機體保持活力。在文藝經典中,關于笑的洞察非常罕見,而柏格森對喜劇本質的論述則是一部獨特且不容錯過的作品,書中提供了一系列深刻雋永的見解,關于我們為何覺得事物有趣、這些事物如何揭示我們自身,以及如何教會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法)亨利·柏格森 ·西方哲學 ·6.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