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與“自然”:1950—1960年代中國美學論爭與文藝實踐研究
本書嘗試從"自然"出發重構1950-60年代中國社會主義文化政治,所采取的具體路徑是:聚焦于1949年新中國建國之后、尤其是1956"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之后繼續改造"內外自然"這一歷史時期,以此一時期涌現出的新山水畫、大躍進民歌壁畫、"自然美"的爭論以及社會主義新喜劇等文藝、美學實踐為具體對象,考察其所呈現的獨特文化-政治經驗(國家建設、新人培養等)。在"自然"這一核心范疇下,本書將看似零碎、分散的文藝實踐與美學論爭重新整合在一起,使之呈現出"文化政治"的廣度與強度并在理論與歷史兩方面獲得意義的延伸:首先揭示隱藏在各種文藝實踐與美學論述背后的核心線索——"自然"的重建(從外在的自然形象及其意義,到人的"自然本性",再到作為"第二自然"的風俗世界的建構);其次追問這一重建過程遭遇了何種根本難題,以及這一難題對于今天中國的文化自覺與文化復興有著何種啟示性意義。
·38.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