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本書中,保羅·科利爾從近年來的世界政治局勢和傳統的資本主義思考出發,診斷資本主義面臨的困境。地區、階層和國家之間的鴻溝造成了嚴重的撕裂。正是這些鴻溝分化了人們的歸屬感,弱化了共同的道德觀念,打破了不同群體間的互惠義務關系,摧毀了社會成員間的相互信任。科利爾主張政府應當為社會、企業、家庭和個人提供支持,幫助它們承擔道德責任,以包容性而非對抗性的敘事方式,重塑國民間的互惠義務關系。
(英)保羅·科利爾 ·世界政治 ·16.7萬字
該書著重揭示美國冷戰戰略與政策的設計者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的重要思想及其在決策機制和實踐中的影響和作用。該書發掘新史料,有助于冷戰史學的豐富和發展,對相關人士均有啟迪和啟發。
胡瑩 ·世界政治 ·16.7萬字
該書為現代公共行政學領域的開山之作,學科建立的基礎著作,為本專業師生必讀經典。該書曾于1987年出版過中文版,但當時的譯本已難覓,更難購買得到,現經專業人士重新翻譯,市場前景廣闊。中譯版將隨書附贈讀者一篇更經典的論文,即威爾遜的《行政之研究》中英文對照版,會令讀者感到物超所值。。。。。。。。。。。。。。。。。。。。。。。。。。。。。。。。。。。。。。。。。。。。。。。。。。。。。。。。。。。。。。。。。
(美)弗蘭克·古德諾Frank J.Goodnow ·世界政治 ·11.6萬字
《亞太研究論叢(第十四輯)》為北大亞太研究院連續性出版物的第十四輯,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專題:專論、東北亞研究,東南亞研究、南亞研究在、中亞研究、拉丁美洲研究、婦女問題研究、學術著作評介。其中有12篇是北京大學校內師生寫的,有2篇是國際友人提供的稿件,有5篇是兄弟院校或單位人士的論文,還有2篇是我校學者與外單位學者合作撰成的文章。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輯之中有5篇文章是多名學者合作的產物,充分體現了學者之間協作包容、取長補短、合作共贏的精神;還有4篇是我校國際關系學院博士生的習作,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寫出了一些不俗的世人關心的某些問題的評論文章,他們的邏輯推理、評述和筆法,使我們這些老一輩學人深感欣慰,后繼有人。
北京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院 ·世界政治 ·17萬字
《民主與領袖》是美國社會/文化批評家白璧德“人文主義”系列著作中的最后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作者從分析西方政治思想的類型入手,重點對比闡述了盧梭一脈的政治思想與柏克一脈的政治思想之間的斗爭;隨之提出與人們的普遍信念不同的觀點,“就其是直接的、不加限制的民主而言,如亞里士多德很久以前所指出的,乃是自由的死敵,同樣地,它所具有的那種專制氣質,亦與帝國主義有著親緣關系”。當民主日趨墮落,開始走向專制,人們該如何捍衛一向所珍視的自由?或許,西方是時候再次借助東方的智慧來尋求出路了。
歐文·白璧德 ·世界政治 ·18.9萬字
在職業勞動普遍化的當今時代,工作意味著以分工的方式參與社會勞動。而人是具有物質和精神雙重屬性的存在者,工作作為社會行動的一種基本類型,必然受工作價值觀的影響和支配。所謂工作價值觀,就是工作者對于工作的意義和價值,以及對于工作過程、工作效果和工作成就的基本看法和基本態度。工作價值觀作為一種主觀能量滲透在工作活動和工作過程的方方面面。工作總是一種社會行動而不是一種個人的孤立行動,工作過程和工作后果總是會不可避免地牽連和影響到他人和社會,因此對工作價值觀的考量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其中會涉及到經濟學、社會學、倫理學乃至美學等諸多領域。本書以馬克思的勞動觀為基礎,批判地借鑒亞當·斯密揭示的經濟人工作價值觀和馬克斯·韋伯揭示的基于“天職”的工作價值觀,在比較研究視域下吸收中國儒家思想中優秀的價值元素,把經濟人和道德人結合起來,把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在唯物史觀的框架下統一起來,以期構建符合時代特征和時代要求的社會主義工作價值觀。
劉寧 ·世界政治 ·17.3萬字
在世界各國的諜戰中,出彩的其實并不是間諜的行動計劃,而是他們的間諜武器。因為如果沒有間諜武器,他們再有本事也會無用武之地!本書便是搜集整理美國從建國到現代,在歷次諜戰中所使用的秘密間諜武器。本書以真實的故事引出武器,并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細致介紹間諜武器的來歷和使用方法。內容包括器、跟蹤器、相機、危急逃離系統等。同時,本書還選取了50余幅真實生動的照片,讓讀者對這些精巧裝備有直觀的感受。此書必為軍事愛好者的讀物。
陳肯 ·世界政治 ·14.9萬字
《美國特勤局》才以史料為基礎,從不同角度和方面對特勤局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期透過層層迷霧揭開蒙在特勤局身上的那層神秘面紗。
王國章 ·世界政治 ·15.5萬字
《特朗普背后的智囊:美國幕后總統》還原了一個真實的班農,在這里我們將全面了解他,看他如何從一個工薪家庭的孩子成長為“華爾街之狼”,看他如何幫助特朗普一步步走向成功,成為新一任美國總統。
王國章 ·世界政治 ·6.8萬字
《美國第一政客》就是通過對美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政壇風云人物的傳奇事跡進行詳盡的描述,進而從客觀的角度講述了他們走向成功道路上所發生的一個個經典事例,講述了他們一步步走向權力巔峰的全過程。讓讀者們在閱讀之后會有所感悟,有所收獲。
王國章 ·世界政治 ·13.2萬字
美國特工總會神秘地出現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經歷著生與死的考驗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擔負著沉重的責任和使命,同時以超人的智慧和膽略創造著歷史,改寫著歷史。幾乎每一位美國總統,都會受到特工組織的影響,無論他們多么想將情報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從而打敗政敵,他們都需要特工組織的幫助。
林汶奎 ·世界政治 ·17.3萬字
本書在真實信息基礎上,解密彼德伯格俱樂部的創立目的和發展歷史,與讀者分享各個領域的精英人士對彼德伯格俱樂部的評價,使讀者對這個不同凡響的俱樂部的歷史有所了解,并且能夠正確地認識當今世界的發展形勢。
林汶奎 白研 ·世界政治 ·15.7萬字
又一輪激烈的美國大選過后,疑似俄美兩方的特工人員被發現在倫敦某不知名后巷斗得你死我活。隨著事態升級,這完全有可能發展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英國特工約翰·莫德雷德奉命介入調查此事,但他隨后發現相關證據不是失蹤了,就是壓根不曾存在,整個調查陷入了一種悖論……
(英)詹姆斯·沃德 ·世界政治 ·18.2萬字
二戰以來,美國先后發動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入侵阿富汗、入侵伊拉克、轟炸南聯盟等戰爭,這些都是美國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路線生動寫照。本書介紹了美國霸權主義的形成、發展,闡釋了美國霸權在上述戰爭中的體現,解讀其對國際關系和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本書展望并預測,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經濟的衰退以及內部矛盾的加劇,美國的霸權主義還能走多遠?
暢征 ·世界政治 ·19.5萬字
唐納德·特朗普以一個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的形象贏得了美國總統大選。他長期以來一直堅稱,他的父親、傳奇的紐約建造商弗雷德·C·特朗普(FredC.Trump)幾乎沒有給他提供任何經濟幫助。但《紐約時報》的一項調查發現,特朗普總統在上世紀90年代采取了一些可疑的避稅方案,包括一些完全屬于欺詐的做法,從而大大增加從父母那里得到的財富。
紐約時報中文網編輯部 ·世界政治 ·2.8萬字
《分裂的西方》圍繞美國911事件以及隨后美國入侵伊拉克,闡述了歐洲一體化的問題,特別提到了聯合國的改革和未來。他指出,造成西方分裂的并不是國際恐怖主義的危險,而是現今美國政府的政策。該政策忽略了國際法,對聯合國棄之不顧。這條裂痕已經貫穿了歐洲,也貫穿了美國自身。作者希望提醒大家注意這種差異,他以此為契機研究國際法憲法化,旨在探討歐洲一體化的問題。
(德)尤爾根·哈貝馬斯 ·世界政治 ·11.1萬字
俄羅斯是我國北邊最大的一個鄰國,從各方面來講,都算得上是一個實力比較強的國家。研究俄羅斯一方面對我們中國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俄羅斯這個國家本身也具有研究的價值。俄羅斯這個民族是個很優秀的民族,大家回顧一下,無論是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藝術家、文學家,任何一個領域,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都能夠從俄羅斯找到一批。基于此,我研究俄羅斯幾十年。它與我國的關系很復雜,侵略過我國,占領過我國的領土;也有過蜜月,也給我們提供過很多援助;同時我們兩國還翻過臉,吵過架,甚至還打過仗;現在又開始和平發展。普京前不久說過一句話:目前的中俄關系是處在歷史發展的最高水平上。我是同意這個判斷的。今天我們主要不是談中俄關系,但是作為一個引子,中國和俄羅斯的關系在我國的發展中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們就更應該對俄羅斯有個更加準確、更加全面的了解,這也是我今天的講座的題目叫做“今日俄羅斯”的原因。
季志業 ·世界政治 ·1.6萬字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邀研究員、中國聯合國協會常務理事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華黎明就伊朗核問題的由來和它的前景,探討了三個方面的問題:(1)從伊朗的角度看,伊朗為什么這么執著地要發展核技術?在這里我沒有說核武器,因為伊朗官方從來不承認它研究或者生產核武器,所以我說的是核技術;(2)美國同伊朗到底敵對到什么程度,為什么在伊朗核問題上,美國跟伊朗關系這么緊張?(3)所謂的核不擴散體制實際上是什么情況?
華黎明 ·世界政治 ·1.4萬字
本書以筆者自己訪學美國期間的經歷為基礎,觀察與思考當下美國的日常生活、宗教狀況、種族問題、娛樂產業、社會治理及在美的華人狀態等,多元的視角為讀者呈現了一個生動立體的美國。書中既有生動的個案,如美國真人秀節目、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華人的圈子文化等,又有與前輩學人觀點比較之下的個性化思考,探討了美國媒體在社會與政治參與中的角色,美國娛樂行業生態與背后的治理邏輯,海外華人的生存狀態和文化適應問題等。
謝曉霞 ·世界政治 ·12.4萬字
海權、地緣、陸權、石油戰爭、寡頭政治、核大棒、普京、特朗普、中東亂局……這些關鍵詞,你到底了解多少?石油戰爭、人口危機、海灣之亂、車臣戰爭、敘利亞內戰、中美貿易戰……這些代表性事件,背后的深層原因到底是什么?所有這些問題,如果只通過新聞報道或媒體評論來尋找答案,顯然太過膚淺片面,只有結合地理、歷史等知識,從地緣、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多緯度、多平臺、多角度的分析,才能更全面地看清問題的本質。事實上,所有這些問題,背后都有著普通人不了解的故事。
王偉 ·世界政治 ·8.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