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合作治理的制度安排
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為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推動“三農問題”的解決與保持社會穩定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然而長期以來,政府為此負擔了較重的財政支出,由于長期以來重建輕管、體制不順,灌區基礎設施老化、滲漏損毀嚴重,農田灌溉效益低下。推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戶分散經營,集體經濟衰退,加上農村稅費改革等政策,農村公共物品供給不足,農村水利基礎設施“最后一公里”問題凸顯。同時,由于農民兼業現象普遍,以及受限于財力、人力和社會資本,致使農民在公共資源管理方面難以實現合作。本文的一個核心目標就是闡述在當前的經濟社會背景下重構作為農村水資源集體管理的組織載體——農民水利合作組織的重要性,分析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合作治理面臨的困境、從農戶、村莊、國家各個利益層面、從物理規則-社群規則、制度規則分層交疊思想來探討影響農戶參與水利灌溉合作管理的因素,分析其制度演進的機理,研究有助于促發成功自組織管理的體制機制等制度安排。
·25.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