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亞洲的21世紀
會員

近年來,西方逐漸衰落、亞洲迅速崛起,全球范圍內正在發(fā)生著權力的大轉移,東升西降成為大勢所趨。這本書正是對這一國際大勢的研判。作者站在中美之外,從第三方的角度觀察國際格局,結合時事分析其背后的成因,討論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的崛起之路,旨在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21世紀的全球發(fā)展態(tài)勢。書中收錄了馬凱碩近年來發(fā)表的主要文章、演講與接受的重要采訪。第一部分談“西方主導世界時代的終結”。當前,西方所犯下的主要戰(zhàn)略錯誤是拒絕正視和接受這一現(xiàn)實,由此引發(fā)出問題:西方如何學會在一個不再由自己主宰的世界里采取正確的戰(zhàn)略行動?第二部分談“亞洲的復興”。21世紀,亞洲將重返世界舞臺的中心。事實上,歐洲和北美只是在過去的200年里才實現(xiàn)了經濟騰飛。西方在過去兩個世紀的主導是一個重大的歷史反?,F(xiàn)象,而現(xiàn)在,歷史正在回歸正軌。第三部分談“中國的和平崛起”。作者充分展示了對中國和平崛起道路的認同,具體探討了世界秩序的重構與變化,中國如何在后疫情時代和平發(fā)展、開展國際合作等。第四部分談“全球化、多邊主義與全球合作”。當前人類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從新冠肺炎疫情到氣候變化,皆須通過全球合作予以應對。

(新加坡)馬凱碩 ·世界政治 ·17.8萬字

中國政治思想史(套裝共3冊):先秦卷+秦漢魏晉南北朝卷+隋唐元明清卷
會員

中國古代社會有一個極為重要的特點,即“行政權力支配社會”(馬克思語)。劉澤華先生把中國古代社會的基本特點提煉為“王權支配社會”這一核心觀點。這種王權是基于社會經濟又超乎社會經濟的一種特殊存在……這種靠武力為基礎形成的王權統(tǒng)治的社會,就總體而言,不是經濟力量決定著權力分配,而是權力分配決定著社會經濟分配,社會經濟關系的主體是權力分配的產物;在社會結構諸多因素中,王權體系同時又是一種社會結構,并在社會的諸種結構中居于主導地位。這種現(xiàn)實反映到人們的思想中,便把行政權力看得高于一切,看成一切的歸宿。因此,在意識形態(tài)中,政治思想占有特別的地位,以至成為了整個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核心部分。哲學的、經濟的、教育的、倫理的等等思想,不僅離不開政治,而且通過不同的道路最后幾乎都歸結為政治。本套書“先秦卷”闡述并分析了先秦時期王權專制論的基本特征,“秦漢魏晉南北朝卷”和“隋唐宋元明清卷”則從不同視角揭示了王權專制論在中國古代歷史中不斷發(fā)展、完善、深化的過程。由書可知,君主專制主義貫穿中國政治思想史始終,是傳統(tǒng)政治思想、政治文化的基本主題之一。

劉澤華 ·中國政治 ·133萬字

即將到來的地緣戰(zhàn)爭
會員

“歷史是在北緯20°與北緯60°之間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說有何依據?斯拜克曼為何在60年前就能準確預見中國的崛起?同為金磚國家,中國比巴西更有成為世界性大國的發(fā)展?jié)摿?,是地理位置決定的?中國在向中亞心臟地帶施加影響的同時,對大陸邊緣地帶的東南亞和東北亞產生了怎樣影響?為何說海洋是自由主義和西方民主扎根的自然條件?陸權代表蘇聯(lián)在與海權代表美國的終極對決中,為何敗下陣來?崛起中的中國和印度格外推崇馬漢的海權論是否受此啟發(fā)?麥金德準確預見了北約與蘇聯(lián)的對抗以及蘇聯(lián)的解體?德國的中心地理位置及其內在文化態(tài)度將怎樣決定歐洲的走向?在本書中,卡普蘭以地理為主線,通過地圖導出地緣政治,并將地理作為手術刀,結合其畢生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相關理論來剖析國際關系和全球化中無法解釋的沖突。同時,他將地理與歷史完美融合,生動詮釋地理如何塑造人類歷史,并對當前世界地緣政治熱點進行深入解析,預測未來全球事件的演化。通過考察各地方的氣候、地勢和所處地理位置,卡普蘭回顧了世界歷史上發(fā)生的熱點事件,并將他的研究所得用以分析各地的危機,如歐洲、俄羅斯、中國、印度、土耳其、伊朗和中東,全面地預測了歐亞大陸的下一次沖突周期。而最為重要的是,卡普蘭為我們展示了展示了應如何通過地圖和人口學研究等工具,進一步解讀各國的外交政策,從而找到更深層和更強大的方式來看待世界。

(美)羅伯特·D.卡普蘭 ·世界政治 ·22.5萬字

民主新論(套裝全2冊)
會員

《民主新論》是美國當代著名政治思想家薩托利耗費十年心血撰寫而成的經典之作,一經問世便得到了廣泛贊譽。學術界盛贊薩托利在民主學說上“堪稱我們時代最為強大的頭腦”,“他的論證沒有真正的對手”。該書至今仍是民主理論研究的權威著作。薩托利希望以西方傳統(tǒng)政治理論為基礎,恢復其所謂的“主流民主學說”。在上卷“當代論爭”中,薩托利回顧了當代重要的民主理論,并以清晰的思路徹底檢視了其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由此綜合而成他向讀者提出的所謂一種新的主流觀點,其犀利的論說與敏捷的思維巧妙地穿梭于不同的思想派別之間。本書最大的魅力在于,薩托利認為,規(guī)范性(理想的)理論與描述性(現(xiàn)實的)理論必須被結合成一個整體,才能在民主可能的理論中行之有效。這部博識之作的清晰和生動,對于大學本科生而言,非常具有可讀性。在下卷“古典問題”中,薩托利對經典的民主議題作了全面概覽,闡明了西方古代民主同近現(xiàn)代民主的區(qū)別。他不惜筆墨,對民主、自由、平等等術語及其相關聯(lián)系進行細致入微的概念分析和歷史分析。他的結論是:民主作為一種政治形態(tài),其核心始終是政治權力問題;在復雜龐大的現(xiàn)代社會,以公民親自參與政治決策為基礎的直接民主只能導致效率低下、權威貶值的政治后果;現(xiàn)代民主只能是“被統(tǒng)治的民主”,其關鍵在于有效制約統(tǒng)治的少數(shù)。

(美)喬萬尼·薩托利 ·政治理論 ·36.2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木兰县| 梅河口市| 青阳县| 辛集市| 连江县| 历史| 赫章县| 乃东县| 庐江县| 洪泽县| 清徐县| 东城区| 苍溪县| 馆陶县| 大竹县| 乌兰察布市| 山西省| 株洲市| 锡林郭勒盟| 清镇市| 锦屏县| 关岭| 开化县| 汶川县| 鄂伦春自治旗| 鹿泉市| 榆树市| 金华市| 当阳市| 康定县| 福贡县| 林西县| 新丰县| 宝兴县| 射洪县| 清水河县| 深泽县| 平乡县| 呼图壁县| 公主岭市| 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