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當前歐洲正處在異常艱難的時期——歐債危機余波未平,國際政治-安全危機接連爆發,逆全球化、民粹主義浪潮趁勢崛起,英國脫歐,跨大西洋聯盟裂痕進一步擴大——德國作為歐盟的“領頭羊”和最大經濟體,在歐盟層面發揮主導作用,近年來在國際危機管理中承擔越來越重要的責任。本書力圖通過理論與實證研究,剖析德國國際危機管理理念,研究德國國際危機管理機制總體框架,以期為我國和國際社會的國際危機管理理論與實踐提供參考和借鑒。
鄒露 ·國際關系 ·23.2萬字
文化觀說到底是人們對文化的根本看法和總的觀點,這是文化及其發展的基礎性問題。同時,大變局中的世界文明沖突加劇、多樣性文化相互激蕩;走向偉大復興的中國需要文化繁榮興盛,需要理性、堅定的文化自信,需要為人類貢獻更多思想智慧。無論是從理論還是實踐來看,文化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般重要,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明確提出了“樹立正確的文化觀”的要求??陀^地說,本書可以說是順應、貫徹這一要求的綿薄努力。
沈湘平等 ·馬克思 ·35.1萬字
《激變良民:傳統中國城市群眾集體行動之分析》以明末清初的城市群眾集體行動,即所謂“民變”為研究對象。以史籍記載為基礎,借鑒西方新文化史、歷史社會學、社會心理學諸學科的理論進行闡釋,應用量化分析、集體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對明清城市民變的歷史背景、領導人與參與者、行動模式及城市民變的各種不同類型進行了深入分析。從而從各個方面,對城市民變這一“老課題”得出了較為全面和新穎的認識。
巫仁恕 ·中國政治 ·28.5萬字
加拿大既是美國在北美的安全伙伴,亦是美國在北約的重要盟友。迪芬貝克政府時期是加美安全關系史上最緊張最混亂的時期。本書以北美空防司令部的創設、加美在軍工領域的合作、軍事演習和核武爭端以及1963年加拿大大選等事件為中心,研究約翰?G.迪芬貝克擔任加拿大總理時期加美安全關系的演變與矛盾,有助于重新認識加拿大在冷戰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深化國際冷戰史的研究。
張華 ·國際關系 ·23.1萬字
本書將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有關倫理道德的論述進行綜合類編,按照編者對馬克思主義倫理道德思想的認識脈絡來安排體系,側重于抓主要問題。全書分為道德的本質、道德和其他意識形式、道德的歷史發展等十一章,每章分為若干小節。目前國內尚沒有全面編輯匯總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倫理道德論述的專書公開出版,本書的編輯出版有填補空白的作用。
韋冬 王小錫主編 ·馬克思 ·37.7萬字
從唐后期到北宋,一群掌管宮廷事務的內職近侍、"陛下家臣",因其"結構性孤立",在特定的歷史機緣下,逐漸成長壯大為一個新的官僚群體--武選官。邊防軍的統兵官、管理基層經濟事務的監當官,二者看似毫不相干,卻是武選官最具代表性和最大宗的兩類職位。武選官的存在,有效地分割了統兵權,而這個群體卻被"隔離"在政府行政決策權力之外。宋代的官僚結構、官僚生態因而發生重大而微妙的變化。本書所呈現的,是武選官的"前世"與"今生",是成長過程與變化機緣,是皇帝、官僚群與制度互動的生動細節。
趙冬梅 ·中國政治 ·30.7萬字
所謂“政修”,是指為官者應該提高自身修養,從傳統歷史文化中梳理、提煉、應用政治智慧?!笆焙w了為官多個方面應該具備的素養和修養,分別是良吏篇、交友篇、用人篇、奇才篇、尊師篇、家書篇、品格篇、廉潔篇、使者篇和讀書篇。良吏篇側重于總結古代名臣良吏的治政經驗和重大貢獻;交友篇側重于梳理古代為官者的交友經歷和心得;用人篇側重于展示古代從政者如何在治政中識人用人;奇才篇側重于再現古代官員的特殊愛好和獨特才華;尊師篇側重于還原古代從事仕宦的人如何尊師敬師;家書篇側重于凸顯古代官員的優秀家風傳承;品格篇側重于敘說古代為吏者如何回應百姓需求和呼聲而形成的優秀品德;廉潔篇側重于提煉古代廉潔之官的廉政經驗和舉措;使者篇側重于揭示古代出使外國的著名使者的優秀品格;讀書篇側重于整理古代官員的讀書經驗和心得。
石志剛 ·黨政讀物 ·22.8萬字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作為全社會最廣泛認同的主流價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的精神導航,它承接傳統美德,又對接現代文明;它滋潤著我們的心靈世界,又滲透在每個人的生活軌跡中。本書薈萃眾多專家學者的真知灼見,全面闡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價值觀的基本內涵,并對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了很多方法和實踐指導,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學習讀物。同時,也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不斷引向深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雜志社 ·中國政治 ·22.1萬字
黃景昉是“崇禎五十相”之一,其仕宦經歷自編修以至宰輔,與晚明政局的演進近乎相始終,是天啟、崇禎朝諸多重要政治事件的親歷者、參與者。本書在充分利用黃景昉存世著作的基礎上,考證還原了他的人生經歷,并從黃景昉個人的視角呈現晚明紛繁叢脞的時局及其為挽救王朝危局所作的努力。同時,由于黃景昉長期任職于明廷中樞,并深受晚明經世史學、實證史學思潮的影響,其存世著作的記載對于進一步深入研究明清之際的政治史、制度史、史學史具有獨特的史料價值。
朱曦林 ·中國政治 ·35.6萬字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推動思政課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進一步增強師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之際,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了“走社區看黨建——喜迎黨的二十大”專項活動。本書高度提煉了此項活動的精華內容,結合調研結果,對城市社區黨組織功能發揮、城市社區黨建聯建機制構建、城市社區黨建人才建設、城市社區黨建軟硬件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并結合自身專業提出發展的成功經驗與面臨問題的解決對策。
劉海泉 秦淑娟主編 ·黨政讀物 ·25.8萬字
該書是主編者在北大通選課“亞太概論”的教學講義基礎上整理成書,系統講解亞太地區政治經濟的發展狀況、發展模式、地區合作等,可以作為國際關系相關專業的本科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研究參考和通識讀物。
陳峰君 ·世界政治 ·32.8萬字
《亞太研究論叢(第十三輯)》為亞太研究院連續性出版物的第十三輯,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專題:專論、東北亞研究,東南亞研究、、南亞研究在、中亞研究、拉丁美洲研究、婦女問題研究、學術著作評介,全書共計30萬字。集中了一批北大和全國高校在這些方面的頂尖專家的優秀學術成果。
北京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院 ·世界政治 ·27.1萬字
本書立足于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制高點的唯物史觀所主張的研究人類史和自然史辯證關系的“歷史科學”的論域,按照唯物史觀的實踐視野、過程視野、結構視野、文明多樣性視野和階級分析視野等科學方法,提出作為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積極進步成果的總和的生態文明,是一種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是貫穿于漁獵文化、農業文明、工業文明、智能文明等文明形態始終的基本要求,已成為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的基本方向。只有在共產主義條件下,才能真正實現人道主義和自然主義的統一,才能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才能最終使生態文明成為可能。在當代中國,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是連接生態文明的現實和理想的橋梁。
張云飛 ·馬克思 ·44.4萬字
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成果之一,是《馬克思主義專題研究文叢》中的一種。本書收錄了2016年度全國范圍內公開發表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方面學術水平較高和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反映了該年度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的基本面貌和總體水平,具有重要的出版價值。
丁國旗主編 ·馬克思 ·31.5萬字
彭和平編著的《制度學概論》的研究重點是“制度”。制度作為一種組織形式和管理手段,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社會現象。在所有涉及領導、組織、管理的研究領域和實踐活動中,都會遇到制度問題。但是,目前對制度的研究還比較少,現有的一些著作研究的也不夠深入。本書力求對制度問題做一個較深入的、理論性的探討。本書的特點首先是一本研究性的著作,但同時又是按照教材的體系來寫的。希望能在研究、探討制度問題的同時,嘗試確立制度學的研究內容。讀者對象為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實際工作者和學校、科研機構的理論工作者。
彭和平 ·政治理論 ·29.5萬字
本書旨在構筑思想、文學上的中日同時代史。上編以日本與亞洲—中國的相互關聯為主要議題,下編以中國與亞洲—日本的彼此互動為討論對象。這樣的結構安排,目的在于努力實現中日間你來我往的“思想連鎖”。書中的“亞洲”,既是作為思想傳播媒介的實體空間,也是方法論視角上的想象空間。正如我們不能在一國內部討論近代歷史一樣,中日間的思想、文學也需要在廣闊的亞洲空間下敘述。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西方現代化理論出現以來,中國學界受其影響形成了從西方或日本的“沖擊”下來思考二十世紀中國問題的思維定式。中日同時代史的建筑,則是要改變這種狀況,還原二十世紀東亞思想、文學的歷史原生態。
趙京華 ·世界政治 ·30.3萬字
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是一項開拓性的,具有深遠意義的大事業。中美兩國是在“創造歷史”,即打破守成大國與崛起大國必然沖突的歷史軌跡,實現雙邊、地區與世界的和平,讓人類進入一個和平發展的新文明期。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有關新型大國關系的理論性研究,第二部分是有關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綜合框架與思路,第三部分是有關在部門領域構建合作關系的分析,三個部分作為一個整體,可以為讀者提供比較全面的研究成果。
張蘊嶺 趙梅 ·政治熱點 ·28.7萬字
《當代浙江學術文庫》是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集中推出學術精品、集中展示學術成果的一個窗口。浙江省社科聯采取“鼓勵申報、專家評審、資助出版、社會館藏”的形式,每年遴選反映浙江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優秀原創學術成果的書稿,以“當代浙江學術文庫”的方式分期分批出版,及時向社會傳播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前沿的新思想、新發現、新進展,努力實現哲學社會科學的大發展、大繁榮,推動浙江“文化強省”建設。
王國林 ·中國政治 ·24.7萬字
本書主要反映2010-2012年中國國際問題領域的主要研究成果,論述了涉及國際問題的各個學科領域發展的總體狀況和研究的前沿動態與熱點問題,并介紹了相關研究所在各個學科研究領域的發展水平與成果,總結了中國際關系研究各個學科領域的進步與不足,為中國國際關系學科的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組織撰寫 ·世界政治 ·26.8萬字
本書把1913-1945年的美國對外關系視為解決(國家)身份困惑與追求(國際)新秩序的過程。作者在文中指出:美國在1945年以前實際上并沒有執行與其實力相稱的積極的對外政策,對國際事務的參與是相當有限的。如果從19世紀90年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算起,美國經過半個世紀的猶豫和搖擺,并兩次拒絕英國讓與的領導地位后才把其強大經濟實力轉化為全球性的政治權力,確立起領導世界的決心。從這個意義上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美國實際上是一個相當躊躇,甚至有些不情愿的霸權。
王立新 ·世界政治 ·39.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