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數學女孩》系列以小說的形式展開,重點描述一群年輕人探尋數學中的美。內容由淺入深,數學講解部分十分精妙,被稱為“絕贊的數學科普書”。《數學女孩2:費馬大定理》有許多巧思。每一章針對不同議題進行解說,再于最后一章切入正題——費馬大定理。作者巧妙地以每一章的概念作為拼圖,拼出被稱為“世紀謎題”的費馬大定理的大概證明。整本書一氣呵成,非常適合對數學感興趣的初高中生以及成人閱讀。
(日)結城浩 ·數學 ·12萬字
個性化推薦技術已經成為互聯網應用的基礎技術之一,他廣泛應用于電子商務、搜索引擎、社會網絡、新聞閱讀等互聯網服務中,成為用戶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文以個性化推薦的可解釋性為主題,在數據、模型和經濟效益三個層面上展開了討論。
張永鋒 ·數學 ·10.9萬字
《螞蟻之美:進化的奇景》是一本由觀察者的一手資料匯集而成的關于螞蟻的書,作者以親身經歷向我們訴說著這些常常為我們所忽略的小家伙的故事,堪稱中國版《昆蟲記》之螞蟻篇。《螞蟻之美:進化的奇景》共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螞蟻王國基本情況的概括和描述,作者如數家珍般地講述了螞蟻王國之中的合作、斗爭和權術謀略,也講述了那些打入螞蟻世界的食客、間諜和入侵者;二部分則是挑取了眾多螞蟻家族和物種分成了15個典型話題展開述說,您將在這里看到不同的螞蟻族群為了生存,在自然選擇的偉大法則下所作出的適應性進化,以及讓人驚嘆的生存策略;三部分則是專為愿意在觀察螞蟻之路上走得更遠的讀者所準備,包括了標本的采集、制作以及螞蟻飼養的基本技術和知識,同時也告誡愛好者要愛護螞蟻,對它們進行保護性的研究,而非破壞性開發。盡管《螞蟻之美:進化的奇景》文筆輕松,如同講故事般進行著訴說,但是,《螞蟻之美:進化的奇景》內容除去作者和其朋友的親身經歷外,所有的資料均來自嚴謹的學術文獻或相應的專家,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和科學性。
冉浩 ·生物科學 ·15.4萬字
北大微講堂是北京大學為學生開設的科普講座,邀請各學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講解內容權威卻又通俗易懂。
焦維新 ·天文學 ·1.1萬字
本書重視關聯性。學習的樂趣之一在于知識的關聯性。本書以數學概念、數學思維和數學家為關聯點,將與關聯點相關的星星點點的數學知識聯結成系統,嘗試引導讀者從發散性的思考中尋找樂趣,從系統性的總結中拓展認知。本書的重點不是分享解題技巧,而是期望展示數學的趣味性。希望讀者在汲取校內的數學正餐營養之外,能通過本書多多體驗甜點般的數學趣味:洪水決堤可關聯到埃及的幾何學及中國的勾三股四弦五,童話中糖果屋的故事蘊含著數學中的還原思想,笛卡兒開創性的數學思想受益于他早晨躺在床上冥想……本書表達了筆者對數學的一種看法。數學不等于解題,它是認識多彩世界的一種角度。從數學角度放眼,可看見許多有用的知識、有趣的想法、傳奇的故事,它們在內容上與數學相關,但不囿于數學教材所關注的范疇。數學不只存在于校內課堂,它遍布在更大的世界。本書以數學為切入點,將趣味性的知識、想法、故事關聯成冊,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和中學生閱讀。
胡順鵬 ·數學 ·10.2萬字
本書以吟誦中國星象的《步天歌》為線索,配以作者創作的中國星官形象,通過圖解的形式向讀者揭示了中國古代星官體系的秘密。書中涵蓋了歷史典故、詩詞歌賦、書畫碑拓等中國特有的文化元素,又融合現代天文知識,既飽含文化色彩,又不失科學性、趣味性和生動性,是一部科普與人文相結合的佳作。
徐剛 王燕平 ·天文學 ·10.4萬字
1、本書分王、候、僧、隱、醫、儒、勇、情、智、丐十個部分,基于作者野外考察的真實經歷和科學的調研數據,為讀者講述一個個精彩紛呈的鳥類故事,展現出一個與人類國度類似的、多姿多彩的鳥類國度,在這個國度,有殘酷的生存斗爭、有溫暖的母子親情、有花式的求偶、有不畏路途遙遠的遷徙、有令人驚嘆的生活智慧......2、本書每個故事都配有精美的鳥類實拍圖片和部分手繪圖,圖文并茂,趣味性強,給讀者美的閱讀享受。3、本書介紹的每種鳥類,都附有其瀕危程度和保護級別,為讀者科普這些鳥類的生存狀況,激發大家對這些有血有肉的地球上的精靈們的保護意識。
趙序茅 ·生物科學 ·9.1萬字
幾何是數學學習的基礎之一,借助幾何學,我們能搭建房屋、丈量土地、觀測星空,還能設計滑梯、裝飾地板……連一副小小的七巧板都能催生出眾多數學成果。本書從建筑、測量、圖形游戲等角度講述了有趣的幾何小故事,不僅涉及直線形、圓、非圓曲線、立體幾何等基礎幾何學知識,而且加入了圖論、拓撲、組合幾何、非歐幾何等主題,“擴大”了美妙的幾何世界。本書闡釋了幾何學知識,同時介紹了古今中外關于幾何的逸聞趣事,展現了圖與形的自然之美。本書尤其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和中學生閱讀。
陳永明 ·數學 ·10.3萬字
科學發明對于人類的生產生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書沿著時間的脈絡,重溫了人類科學發明的偉大歷程,結合思維導圖的編寫方式,為讀者講述了科學發明的發展進程,主要包括:最初的發明(1399年以前)、歐洲文明興起時期(1400—1779年)、蒸汽動力與工業革命時期(1780—1869年)、電力與現代世界發展時期(1870—1939年)、晶體管與信息時代(1940年以后)。人物小史與趣事中穿插的知識鏈接,有助于讀者在了解科技發明發展過程的同時掌握相關知識點。本書內容豐富,脈絡清晰,作為基礎科普讀物適合青少年、中小學教師閱讀,也可作為提高公眾科學素養的讀本。
李玉軍主編 ·總論 ·9.8萬字
本書簡要地介紹了什么是昆蟲、昆蟲綱的特征、昆蟲的營養、昆蟲的食用方法、昆蟲的藥用功效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對我國100種常見的食藥用昆蟲進行了形態特征描述,并配有360余幅彩色圖片供識別鑒賞。該書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實用性強,融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可供昆蟲愛好者、烹飪愛好者和從事醫藥工作者參考使用。
車晉滇編著 ·生物科學 ·5.4萬字
行為中的慣性,是人們常說的“習慣”,是大腦的“自動化”運行狀態。很多科學家認為,習慣行為是源自本能,形成后根深蒂固、難以改變。經過23年持續研究,斯坦福大學的波德拉克教授找到了習慣的底層邏輯,并提出具有開創性的“習慣認知框架”和“習慣改善8步驟”,被稱為“人類行為研究的重大突破”。波德拉克認為,主動認識和關注行為中的慣性,改變觸發慣性產生的場景,利用8個步驟,就能有效掌控習慣。他花費數年撰寫本書,以扎實的知識、通俗的語言和生活化的案例,讓讀者清晰理解習慣的底層邏輯、改變方法以及“習慣認知框架”的實踐步驟。
(美)拉塞爾·波德拉克 ·生物科學 ·11.7萬字
《宇宙方程》梳理了物理學家發現科學之路,從牛頓的萬有引力到麥克斯韋的波動方程,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到玻爾的量子論,分析了當下物理學的發展瓶頸,相對論與量子論存在分歧,缺乏一種理論將宇宙的四種基本力完全統一。作者提出了解決問題的革命性理論,“弦理論”可使連續平滑空間與量子漲落空間獲得統一,分享了簡單、美麗、對稱的“弦方程”,“弦理論”的數學表達,愛因斯坦的夢想“萬能理論”或將變為現實。同時,作者提出目前的“弦方程”尚非最終形式,物理學家、數學家正在尋找的包含“M-理論”的“弦方程”才是真正的宇宙方程,萬能理論的數學表達。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一部分反對、一部分支持,展開了激烈論戰,探討著“弦理論”“宇宙方程”的正確性。反對者提出該理論尚不能被實驗檢測,支持者提出間接證據、真理的數學表達推進科學發展。作者通過思想實驗幫助讀者形象地理解物理理論,通過二維平面人故事幫助讀者理解高維世界,通過方程推演幫助讀者從邏輯層面理解宇宙奧義。
(美)加來道雄 ·物理學 ·8萬字
本書按照線性代數教材的編排方式,系統論述了基于MATLAB語言編程的方法來實現線性代數問題的求解。全書內容包括矩陣的輸入方法、矩陣基本分析方法、矩陣基本變換與分解方法、矩陣方程的求解方法與矩陣任意函數的計算方法等。此外,書中還介紹了線性代數的諸多應用問題的建模與求解方法。本書可以作為高等學校理工科各類專業的本科生與研究生學習計算機數學語言(MATLAB)的教材,也可以作為一般讀者學習線性代數與矩陣分析的輔助教材——從另一個角度認識線性代數問題的求解方法,并可以作為查詢線性代數與矩陣數學問題求解方法的工具書。
薛定宇 ·數學 ·9.7萬字
《留住雨水利用雨洪》介紹了國內外城市雨水收集、雨洪利用的信息和經驗,以及如何留住雨水,控制利用雨洪水,保護城市水環境和保證水安全,促進城市建設與雨水和諧相處。全書共分5部分。第1部分介紹降雨是怎么形成的,第2部分討論為什么要留住雨水,第3部分為留住雨水的方法,第4部分為國內雨洪利用的典型實例,第5部分簡介了國外雨水利用情況。
劉延愷 ·地球科學 ·2.5萬字
本書是一本高度濃縮的科普讀物,內容涵蓋了量子信息技術、引力波、冷原子鐘、超級高鐵、智慧城市、可見光通信、虛擬現實、機器人、神經形態芯片、無人機、自動駕駛、視覺搜索、自適應安全架構、能源互聯網、無線輸電、全球Wi-Fi、石墨烯、3D打印等高新技術。書中既生動形象地介紹了相關技術的內涵,又科學理性地分析了相關產業發展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書中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預測和描繪著我們的未來,旨在為讀者呈現一副副豐富多彩的高科技畫卷,為科技和行業分析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郝英好 安達 李睿深主編 ·總論 ·11.2萬字
本書是由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組織編寫的動植物科普讀物,介紹了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常見的10種動植物的生理特征、體貌習性、相關文化等。書中的文字趣味性、科學性強,且包含大量生動的圖片,通過活潑的版式設計將圖文相結合,培養讀者對動植物保護的意識,激發讀者對動植物世界的興趣,讓讀者學會如何觀察自然,從而走進并愛上廣博的自然世界。
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組織編寫 ·生物科學 ·2.7萬字
本書是一部中國現代科學技術簡史,它主要論述了中國科學事業的三大轉變,即從傳統到現代的心態轉變、從歐美到蘇聯的模式轉變和從國防到經濟的動力轉變。在導言和結語中討論相關的重大理論問題,在導言中討論了起點與分期、科學與社會、傳統與現代、中國與世界,在結語中討論了技術與經濟、科學與技術、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歷史與未來。
董光壁 ·總論 ·16.1萬字
本書從化學科學的視角,運用化學知識與研究方法,介紹、闡述與化學科學和化工技術密切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關注我國當前的化學化工研究前沿,介紹化學科學以及化工技術在能源、材料、環境保護、食品醫藥等領域作出的貢獻。
王云生 ·化學 ·14.7萬字
《化學是什么》從化學名稱的由來、化學對人類社會生活的貢獻等方方面面闡述了化學和人類社會生活的關系及化學學科的價值。作者將講道理和擺事實結合起來,把社會生活中耳熟能詳的例子從化學角度進行了科學分析,指出其正誤,使讀者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還能將之應用于實踐。《化學是什么》文字流暢,通俗易懂。
周公度 ·化學 ·10.8萬字
本書是“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普通化學(生物類)》的配套習題輔導教材,其章節安排與教材一致,內容涉及氣體、液體和溶液;化學反應的方向;化學反應的速度;化學反應的限度;酸堿電離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還原與電化學基礎;原子結構;分子結構;配位化合物與配位平衡;s區與ds區元素;p區元素;d區與f區元素;定性分析,等等。
高松 ·化學 ·8.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