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時期南方民間佛教造像藝術
唐宋時期民間佛教成為庶民信仰的主流,中國南方地區的四川、云南、浙江由民間佛教信仰形成的一系列人格化、偶像化神祇,如觀音、地藏、毗沙門天王、羅漢的龕窟造像。這些造像不僅被單尊供奉,而且也被組合供奉,顯示了民眾對佛教信仰的認識。本文以唐宋時期南方地區流行的觀音、地藏、毗沙門天王、羅漢龕窟造像為研究對象。依據輯錄的造像材料,統計分析造像特征,追溯造像及信仰的淵源,興盛情況,地區間造像的相互聯系。同時對造像進行分期研究,釋讀造像記的含義,對重點造像進行專題討論,進而分析民間佛教信仰的特點。這些討論又都放在唐宋時期社會背景中去考察,以重構歷史的原境和庶民信仰的選擇。
·14.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