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章太炎講述系列”之一種,旨在研究、發掘、整理章太炎的學術思想,編纂出版章太炎研究的普及性成果。章太炎不僅是公認的學術大家,而且是為數不多的具有原創性的思想家。佛學是章太炎學術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章太對佛學有精深研究,不僅深化了佛學在近代的發展,更將佛學與中國傳統哲學結合,創造出中國傳統哲學在近代發展的一個高峰。同時,章太炎又以佛學為武器,提出用佛學發起信心,增進國民的道德,進一步推動了革命思想的普及。
孟琢 楊文淵 ·佛教 ·10.3萬字
彩色珍藏本。用100幅世界上最美的唐卡傳世杰作,探索藏傳佛教特有的“樂空雙運”男女雙修的神秘現象。這是國內第一本專題介紹藏傳佛教特有的神秘現象——“樂空雙運”男女雙修法的作品,探討了它的來龍去脈,以及各家對它的褒貶說法,并為讀者解惑。同時,用精美、珍貴的唐卡作品詮釋主題,具體展示藏傳佛教文化的魅力。深入淺出的解說文字使您對藏傳佛教的概貌,以及豐富多彩的本尊守護神、曼茶曼(壇城)有所了解,為您撩開籠罩在藏密文化上的神秘面紗。
紫圖 楊典 ·佛教 ·5.8萬字
何謂慈悲?慈愛眾生并給予快樂(與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稱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無量智慧,慈悲是大愛。能感知一切眾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眾生,并有想幫一切眾生擺脫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執著心、保持正心、寬容心、隨緣心等。本書共分八篇,以佛學思想為核心,分別從善念、放下、靜心、做事、寬容、智慧、平常心、隨緣八個方面,講解了慈悲給我們帶來的福報以及怎樣修得慈悲心。書中還有“佛陀格言”、“禪機妙語”、“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塊內容,使讀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宋天天 ·佛教 ·14.7萬字
本書介紹佛教三寶——佛、法、僧的意義、內容,歷代高僧大德如何成就菩薩等。
星云大師 ·佛教 ·13.4萬字
《人天眼目》為禪宗重要典籍,宋智昭編撰。此書具體內容,為薈萃禪宗五家之宗綱要義,并引證、頌唱、釋義以揭其一真妙旨,啟人正見,引人正修,開人智慧,振佛祖權衡,開人天眼目。禪宗語錄現代人往往不得其門而入,此書作者依據其修證實踐經驗對《人天眼目》加題解、注釋、講解,使得該書成為真正適宜現代讀者的難得之作。
(宋)智昭編纂 尚之煜釋讀 ·佛教 ·11.9萬字
禪宗是眾多中國佛教宗派之一,且是其中最有生命力的一派。迄今為止,它仍然代表著中國佛教的主流。禪宗的實際創始人是慧能大師(638~713),至唐末五代,禪宗五門七宗相繼成立,叢林各路大德高僧紛紛登臺獻技,棒喝聲中呵佛罵祖;禪宗思想學說精彩紛呈,禪宗言行風格異花競放,進入百家爭勝的全盛時期。
《書立方》編委會編 ·佛教 ·7.2萬字
本書是叢書佛學教科書之一,該書分別從經藏、律藏、論藏、因緣果報、涅槃等方面對佛教的教義進行了闡述。
星云大師 ·佛教 ·10.5萬字
本書選取了廣為流傳、膾炙人口的禪詩名篇100首,這些禪詩代表了禪詩的最廣影響和最高成就。它們語言生動,比喻奇特,運思神妙,思想深邃,內涵豐富,感悟深刻。每一首詩都是一扇門,都通向了開悟的世界。書中對每首禪詩都進行了翻譯和講解。簡明流暢的譯文,慧眼獨具的詮釋,揭示了禪詩的思想內涵,引領讀者走入佛禪大智慧的世界。
吳言生 辛鵬宇 ·佛教 ·9.5萬字
《佛學常識》的主體內容是太虛大師的《佛學概論》和《中國佛學》,系統而全面地講述了佛學歷史和佛教原理,并對中國佛學的特質、宗源作了深刻的解讀。對各宗代表高僧的佛教思想也進行了詳細闡釋,并融入了很多充滿智慧與趣味的佛典故事。在《佛學常識》之外,本書還輯入了《太虛自傳》,為讀者進一步了解太虛及其佛學思想提供了便利。可以說,本書既為佛學研究者和剛入佛門的僧尼指明了學佛的門徑,也為佛學愛好者提供了一處修煉心靈的凈地。
太虛 ·佛教 ·18萬字
唐卡是西藏一種獨特的宗教藝術,它就如同一顆璀璨的水晶,不僅蘊含著千年藏傳佛教的深奧哲理,更折射出藏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從悠久的民族歷史到神秘的天文歷算,從豐富的地理常識到富麗的民俗文化……堪稱是一部西藏文化的手繪版“百科全書”。這套“藏密文庫”系列叢書,融唐卡鑒賞和佛教知識為一體,引導讀者進入博大精深的藏傳佛教天地。出版以來,得到了讀者、專家的鼓勵和認可,也將吸引更多的優秀藏學家、佛學者、鑒賞家,來共同參與、共同構筑這個寶貴的文庫。
曲世宇撰文 吉布圖文 ·佛教 ·9.4萬字
弘一法師經歷了的兩世人生集于一身,由風流倜儻的濁世才子,到重振南山律宗的一代宗師,一個轉身,演繹了一個曠世傳奇。紅塵世俗中,世人追捧他的才情;佛門禪院里,世人景仰他的風范。讀他的文,風骨、才骨、傲骨,盡顯其中;品他的人,真摯、認真、脫俗,做到極致。
弘一法師 ·佛教 ·9.5萬字
《中國佛教發展史略》分為五章,對古代印度的社會與宗教;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生平事跡;漢代至清代佛教的興衰變遷;二十世紀中國佛教的現狀與思考;以及亞洲和歐美各國的佛教概況等,作了簡明扼要的敘述。書末所附的《禪宗叢林制度與中國社會》,乃是研究佛教叢林制度的由來、內容及其社會影響的重要文章,頗具價值。
南懷瑾 ·佛教 ·9.8萬字
本書先介紹了禪宗自印度傳入中國以來的歷朝演變,接著介紹了禪宗的宗旨,傳授和修行的法門,如公案語錄、機鋒轉語、宗師授受、參話頭等,大概用了十節的內容;之后便展開禪宗與凈土、與密宗在淵源、參修方面的異同。進而,將禪宗與中國本土的丹道、后起的理學,以及西方的哲學做了歷史方面和思考內容的對比。
南懷瑾 ·佛教 ·16.1萬字
法律視角下的隋唐佛教管理研究,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本書以《唐律疏議》和《道僧格》為中心,通過對法律條文的輯錄、復原以及對當時立法背景、實施效果的考證,力圖對隋唐時期依法治理佛教的概況做一個全面和客觀的了解,希望能為當今馬克思主義的宗教管理和宗教立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
張徑真 ·佛教 ·17.3萬字
本書是弘一法師晚年將其學佛心得整理、修訂,以大才子、大學者、大藝術家的俗家修為向常人揭示出佛門的真諦。他的演講稿與輯錄的處世格言被梁實秋、林玉堂等作家譽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閱讀、慢慢體味、用一生的時間靜靜領悟”。
弘一法師 ·佛教 ·4.8萬字
中國佛教中的最大宗派凈土宗的核心經典!全本無刪減,無障礙閱讀,原文精校、譯文精準,依據古今高僧大德的論述解讀經義!附完整譯文、《凈土法門五百問答》!凈土宗系中國佛教中的最大宗派,歷史悠久,信徒眾多。“五經一論”是凈土宗的核心經典,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寶貴遺產。自古以來,多有高僧大德予以積極推廣和鼎力弘揚,關于這些經典的注疏可謂汗牛充棟,然而遺憾的是由于時代的久遠,其文言已難以適應當代人閱讀。直到今天,也鮮有綜合前人注疏、完整解讀“五經一論”且適合當代人閱讀的書籍。《凈土五經一論要義通解》填補了這個空白。本書將通過疏理歷史上高僧大德的精辟注疏,闡述凈土法門要義,揭示其簡單中見其思想體系之博大精深。提綱挈領,以窺全豹,幫助我們深入領會凈土法門之理念、主旨和精髓。
曾琦云編著 ·佛教 ·18.2萬字
《李叔同說佛》本書主要收集了弘一法師一生開示佛徒的講稿,和其晚年整理、輯錄的處事格言。忠實地體現出弘一法師的佛學思想體系:以華嚴為境,四分律為行,導歸凈土為果。他平生重踐履,講談要言不煩,而其慈悲的心懷則處處溢于言表。本書也要言不煩,而其慈悲的心懷,則溢于言表,堪稱最能啟悟世人的大德講演錄。
李叔同 ·佛教 ·5.2萬字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探討藏傳佛教守護神的著作。佛教自釋迦牟尼佛以后,有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這漫長而從無間斷的傳承,離不佛法護佑者的功勞。廣義上的護佑者,包括本尊、護法和空行母及勇父等等。本尊是每一個佛法修行者的守護神,而金剛是藏密無上瑜伽部最高層次的本尊;空行母,特指護持密乘修行者和佛法的女性護法,象征著空性智慧。在修行中,若無空行母相助,無論怎樣勤奮苦行,也很難成就;護法,就是保護佛法的神靈,他們的主要職責是護衛佛法免受妖魔的侵襲和擾,維護佛教教義的完善。
瓊娜·諾布旺典 ·佛教 ·9.2萬字
《全彩五百羅漢之謎》由云一編著,以羅漢為開端,從介紹羅漢起源一直到佛教的宗派傳承,洋洋灑灑間。帶出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五百羅漢、八百羅漢的相應解釋,最后具化為佛陀、菩薩、僧信、與佛結緣的人物和形形色色的佛教人物。作者通過一個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和一個個佛教典故來深入淺出地詮釋深奧佛法的傳布、佛教宗派的發展與傳承。本書對大量的資料進行了篩選,精心構建了一座人們可以輕而易舉地跨越的通向佛法之橋。
云一 ·佛教 ·15.7萬字
《中國佛教史》為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近代教育家、佛教家蔣維喬在日本學者境野哲先生《支那佛教史綱》基礎上所撰寫,簡要系統,語言暢達,資料豐富,存厥存疑。對民國以后的中國佛教研究曾起過積極的作用,不失為一本了解中國佛教歷史的基本讀物。
蔣維喬 ·佛教 ·1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