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李叔同說佛》本書主要收集了弘一法師一生開示佛徒的講稿,和其晚年整理、輯錄的處事格言。忠實地體現出弘一法師的佛學思想體系:以華嚴為境,四分律為行,導歸凈土為果。他平生重踐履,講談要言不煩,而其慈悲的心懷則處處溢于言表。本書也要言不煩,而其慈悲的心懷,則溢于言表,堪稱最能啟悟世人的大德講演錄。
李叔同 ·佛教 ·5.2萬字
本書是“星云大師人生修煉”系列叢書之一。作者星云大師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談為人處世的道理,比如,應積極看待生命、正確對待金錢與財富、注重培養待人接物的人生修養、正確處理感情問題、對社會知恩圖報等等。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5.7萬字
痛苦和幸福常常只是你內心個體的體會,讓你的心變得開朗豁達是承受這些體驗的心須,本書以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了痛苦和歡樂的關系。
星云大師的《百年佛緣》是一部重要的口述歷史的著作,全書分為:生活篇、社緣篇、文教篇、僧信篇、道場篇、行佛篇、新春告白、別冊、名家看百年佛緣十個部分,涉及的領域相當廣泛,記述了星云大師與社會各界的往來、弘揚佛法和為社會服務的經歷,讀來非常令人感佩和感慨,展示了臺灣幾十年來的歷史變幻和海峽兩岸關系從冰凍到如今的全面交流與交融的全過程,是一部難得的歷史巨篇。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19.6萬字
本書為“星云日記”系列的第三十七冊。收錄星云大師1995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間的日記,分為“拒絕的藝術”、“不比較、不計較”、“義工精神”、“善聽”四部分。日記詳細記載了星云大師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計劃,熔佛法、哲學、文學、慈心悲愿于一爐,實為一代高僧之心靈剖白與濟世旅程,為現代佛教歷史的進展保存或提供了至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亦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養精神之津梁,從中可獲得許多做人做事的啟示與新知。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7萬字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們是浮澡的,人們常常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本書通過一系列富有哲理的故事,講述了如何讓人歡喜的道理。本書稿是“星云大師人生修煉”系列叢書之一,主題為說話的藝術。“愛語”可以成就無量的好事、好因與好緣;“烏鴉嘴”的無禮之語,勢必毀掉大好前途。大師提倡“說好話”運動,讓每一句話都像芬芳的花香、美妙的音樂讓人歡喜,“說好話,慈悲愛語如冬陽,鼓勵贊美,就像百花處處香”,用善良的語言、慈悲的語言,促進社會的和諧。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5.2萬字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現代人變得越來越冷漠,本書作者星云大師以樸實無華的筆法,講述了人生在世和善與幸福的關系,以此溫暖這個社會。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5.3萬字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是韋伯對宗教社會學最初的研究,韋伯在這本書中主張,宗教的影響是造成東西方文化發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且強調新教倫理在資本主義、官僚制度和法律權威的發展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此書在現代社會科學諸領域皆有深遠影響,引用率極高,為教學研究的必讀經典。
(德)馬克斯·韋伯 ·理論 ·9.3萬字
唐宋時期民間佛教成為庶民信仰的主流,中國南方地區的四川、云南、浙江由民間佛教信仰形成的一系列人格化、偶像化神祇,如觀音、地藏、毗沙門天王、羅漢的龕窟造像。這些造像不僅被單尊供奉,而且也被組合供奉,顯示了民眾對佛教信仰的認識。本文以唐宋時期南方地區流行的觀音、地藏、毗沙門天王、羅漢龕窟造像為研究對象。依據輯錄的造像材料,統計分析造像特征,追溯造像及信仰的淵源,興盛情況,地區間造像的相互聯系。同時對造像進行分期研究,釋讀造像記的含義,對重點造像進行專題討論,進而分析民間佛教信仰的特點。這些討論又都放在唐宋時期社會背景中去考察,以重構歷史的原境和庶民信仰的選擇。
司開國 ·宗教藝術 ·14.5萬字
本書為“星云日記”系列的第三十三冊。收錄星云大師1995年1月1日至2月28日期間的日記,分為“心地寶藏”、“新的開始”、“享受空無”、“心的安住”四部分。日記詳細記載了星云大師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計劃,熔佛法、哲學、文學、慈心悲愿于一爐,實為一代高僧之心靈剖白與濟世旅程,為現代佛教歷史的進展保存或提供了至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亦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養精神之津梁,從中可獲得許多做人做事的啟示與新知。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7.7萬字
《佛光與教團》專門介紹臺灣佛光會會員應了解的相關信息,例如佛光會的性格、性質、目標、方向,以及怎樣做個佛光人,佛光會員的宗旨,佛光會員四句偈的意義,佛光會員的信條、展望、胸懷、精神、任務等等。星云大師,1927年農歷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蘇江都,為臨濟正宗第四十八代傳人。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11.6萬字
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內容僅僅活本書告訴人們在世上并不值得稱道值得稱道的是生活得美好。佛說:“信佛應避貪、嗔、癡,目的就是不要被欲望和塵世中的事情迷失自己。心凈而目清,目清而事明。欲從心生,禍從欲起。”所以福禍皆由心而生,輪回是因果的體現。佛引人向善,因為這樣確實可以改變人的心性,心性平和了自然可以避禍得福。所以福就在每個人的心中,幸福與否,就取決于自己如何去面對自己。
周文敏主編 ·佛教 ·17.7萬字
本書以道教儀經字詞為研究對象,主要包括:考校儀經俗字訛字;考釋儀經疑難詞語;考辨儀經詞語源流演變,包括詞源溯求與義源梳理;考察儀經詞語構造特點與構成方式;描寫儀經部分詞彙類聚,初步揭示道教儀經詞彙特點。
周學峰 ·道教 ·16.8萬字
本書為“星云日記”系列的第19冊。收錄星云大師1992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的日記,分為“夢中說夢”、“逆增上緣”、“把心找回來”、“廣結善緣”四部分。日記詳細記載了星云大師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計劃,熔佛法、哲學、文學、慈心悲愿于一爐,實為一代高僧之心靈剖白與濟世旅程,為現代佛教歷史的進展保存或提供了至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亦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養精神之津梁,從中可獲得許多做人做事的啟示與新知。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9.9萬字
為什么用木頭做成魚的形狀,在誦經時敲打呢?唐朝李白的詩云:“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是指哪一種法器?大鐘、木魚、蒲團、紙箔等,有何利眾的功用?星云大師借物抒懷,以擬人化的手法,深情為佛教里二十種常見的法物器具代言,并搭配百余幅彩色人文照,并輔以法器簡介,是一本富含文學之美的佛教普及讀物。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5.4萬字
美洲印第安人,西伯利亞土著民族,北歐薩米人,南亞地區的一些族群以及東北亞地區的諸多民族都信仰或曾經信仰薩滿教。最近30年來,中國學者主要致力于中國各個民族薩滿文化的考察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和成就,但是對于國外薩滿文化的考察與國外薩滿文化研究的歷史和現狀則很少涉獵。本書的目的在于分析北美印第安人薩滿文化,除了要對北美印第安人薩滿文化的一般性特征進行說明外,還論證了該地區薩滿文化特殊性。
李楠 ·理論 ·17.3萬字
本書為“星云日記”系列的第二十四冊。收錄星云大師1993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的日記。日記詳細記載了星云大師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計劃,熔佛法、哲學、文學、慈心悲愿于一爐,實為一代高僧之心靈剖白與濟世旅程,為現代佛教歷史的進展保存或提供了至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亦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養精神之津梁,從中可獲得許多做人做事的啟示與新知。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8.6萬字
本書為“星云日記”系列的第三十九冊。收錄星云大師1996年1月1日至2月29日期間的日記,分為“健全自己”、“以一當百”、“自知之明”、“忙中修福慧”四部分。日記詳細記載了星云大師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計劃,熔佛法、哲學、文學、慈心悲愿于一爐,實為一代高僧之心靈剖白與濟世旅程,為現代佛教歷史的進展保存或提供了至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亦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養精神之津梁,從中可獲得許多做人做事的啟示與新知。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6.7萬字
《星云禪修》叢書是整理星云大師在電視臺播出的“星云說喻”欄目的文章而成。星云大師將七十余年修禪行佛的參悟和身體力行,教世人親近佛理、通達人生的道理,娓娓敘來。本次出版,將“星云說喻”的九百篇佛理文章以佛光寺三修——修身、修口、修意,即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為主題來整理分冊,共分為九冊,本書《把握當下:星云大師談修身》,是為“星云談修身”之一種。"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7.2萬字
本書為“星云日記”系列的第三十一冊。收錄星云大師1994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間的日記,分為“守心轉境”、“用人之道”、“生命力”、“獨木不成林”四部分。日記詳細記載了星云大師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計劃,熔佛法、哲學、文學、慈心悲愿于一爐,實為一代高僧之心靈剖白與濟世旅程,為現代佛教歷史的進展保存或提供了至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亦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養精神之津梁,從中可獲得許多做人做事的啟示與新知。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9.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