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討論的議題,大都屬于軍政范疇,涉及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兵學思想、戰爭觀、軍事機構與職官、統軍體制對比、皇宮宿衛、賞功制度、邊防治理、治軍與馭將、軍事決策、軍制改革、軍功集團、軍法軍紀、區域民兵、城池防御、用兵活動、南宋抗金人物、繪畫中的武將形象以及對古代堡寨遺產保護及利用的觀察等問題。此外,還有數篇論述宋代宰輔、禪讓、治世、訴訟及家族人物等問題,固然與軍事的直接關聯不大,卻也從側面折射到當時施政背景的特點。
陳峰 ·軍事史 ·37.8萬字
書稿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探討明代軍政考選制度產生的原因、起源和演變,內容主要包括:對明太祖及其后繼者為整頓武官隊伍采取措施、都司衛所武官軍政考選方法、軍政考選過程、軍政考選禁例、以及都司衛所軍政官員銓選標準和過程的研究。第二部分探討駐京武官軍政考選,內容主要包括:對錦衣衛武官軍政考選和軍政官員銓選的研究,對京營武官軍政考選的研究,以及對五軍都督府軍政官員軍政考選和銓選的研究。第三部分探討鎮戍武官軍政考選,內容主要包括:對鎮戍武官軍政考選制度產生、發展和實施過程的研究,對閱視邊關和鎮戍武官考滿制度的研究,以及對鎮戍武官銓選制度的研究。第四部分探討明代軍政考選制度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該制度實施產生的影響。該部分首先研究制約軍政考選制度實施的各種因素,然后分析軍政考選制度的成效及其對明代官僚格局變化的影響。第五部分是結語。該部分對明代軍政考選制度的產生、發展、變化和實施的效果進行總結反思。
張祥明 ·軍事史 ·23.4萬字
全書共130萬字,從《宋會要輯稿》等一手史料出發,對兩宋三衙管軍制度的產生與演變,三衙的建置與職能及其與地方軍馬的關系,三衙所部編制、兵力變動與馬政,三衙諸軍與宋代戰事,三衙管軍的地位與任職資格、選任及其素質狀況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范學輝 ·軍事史 ·85.1萬字
轉戰陜北是我西北野戰軍在毛澤東親自指揮下書寫的中國革命史、世界戰爭史上最為精彩的一筆!為全景式地展現這一戰爭奇觀及其歷史細節,作者把當年轉戰陜北的路線重走了一遍,在獲取并激活紅色記憶的基礎上,以毛主席率中央機關走過的12個縣38個村莊為依托,以每個縣為單元,圖文并茂地還原了轉戰陜北期間毛主席、黨中央所做出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重要會議、重大戰役以及十二個縣對革命的歷史貢獻,許多細節為此書所僅見或獨有。此書重在重拾紅色元素,從源頭上尋找優良傳統,再現黨群、軍民水乳交融的真情,借以加深后人對“陜西是根,延安是魂”和“陜甘寧邊區對中國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的縱深了解和立體理解。此書可作為青少年紅色勵志讀本。
李敬寅 ·軍事史 ·25.2萬字
《山的那一邊:被俘德國將領談二戰》是一部獨特的二戰史,大部分來自李德·哈特在紐倫堡對德國高級將領的審訊記錄。李德·哈特全面、公正地將與布盧門特里特、倫德施泰特、托馬、克萊斯特、海因里希、一曼陀菲爾、施圖登特等德國將領的談話匯集起來,刪繁就簡,并在記述中穿插自己的分析和結論。他讓德國將領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的敘述者,這就是所謂的“山的那一邊”——指代德軍在二戰中的心理和各項軍事方針,由此本書記錄的不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直接的證據,讀者也能從德國將領的描述中感受當時的真實氛圍、領略戰爭的成敗細節。本書具有相當的可讀性,精彩程度不亞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英)李德·哈特 ·軍事史 ·25.7萬字
“太平洋戰爭”系列全景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軸心國的主要成員國日本和同盟國的美、英等國,于1941年至1945年進行的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東亞地區的太平洋戰爭。完整呈現日本軍國主義興起至敗亡的全過程,深入分析太平洋戰爭的前因后果,多角度展示軸心國和同盟國之間的軍事、政治、外交和經濟斗爭。作者文字流暢,行文脈絡清晰,引經據典,還原史實,對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見解。書中戰爭場面宏大、進程細膩;人物形象飽滿,性格突出;情節驚心動魄,扣人心弦。本書系“太平洋戰爭”系列第六部《美日對決》,主要敘述了巴布亞半島戰役、獵殺山本五十六、新喬治亞群島登陸戰、開羅會議、血戰塔拉瓦等內容。
青梅煮酒 ·軍事史 ·50.8萬字
《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遠東戰場》選取了太平洋、東南亞戰場線索。日本、美國、中國,是本卷的主角。講述線從珍珠港事件開始,到原子彈落地結束。珍珠港事件的前后,東南亞海島膠著殘酷的戰斗,太平洋上蕩氣回腸的航母大戰,軍迷們津津樂道的中途島海戰,傳奇的中國的緬甸遠征軍。在講述這些決定世界命運的事件時,丘吉爾的資料和敘述角度獨一無二。
(英)丘吉爾 ·軍事史 ·25.5萬字
“太平洋戰爭”系列全景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軸心國的主要成員國日本和同盟國的美、英等國,于1941年至1945年進行的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東亞地區的太平洋戰爭。完整呈現日本軍國主義興起至敗亡的全過程,深入分析太平洋戰爭的前因后果,多角度展示軸心國和同盟國之間的軍事、政治、外交和經濟斗爭。作者文字流暢,行文脈絡清晰,引經據典,還原史實,對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見解。書中戰爭場面宏大、進程細膩;人物形象飽滿,性格突出;情節驚心動魄,扣人心弦。本書系“太平洋戰爭”系列第七部《鉗形攻勢》,主要敘述了馬紹爾群島戰役、突襲特魯克、英帕爾戰役、馬里亞納群島戰役等內容。
青梅煮酒 ·軍事史 ·52.3萬字
威廉·麥克尼爾在《競逐富強》這部集軍事、技術和社會于一體的歷史巨著中,致力于探索人類在上一個千年的跌宕起伏,并追溯我們其來有自的發展路徑,讓我們看清世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當今不得不面對的可怕窘境。本書首先從約公元前3500年人類開始在美索不達米亞使用青銅武器和盔甲說起,談到前1800年武器變革,前1000年出現職業軍隊。然后分十章重點敘述了在公元1000年后世界東西方主要國家工業進步、武器制造、政府管理、社會秩序演變,歐洲人戰爭業務、戰爭技藝的提高,暴力官僚化帶來的壓力,法國政治革命和英國工業革命對軍事的影響,簡述了20世紀的世界大戰特別是1945年以來的美蘇軍備競賽和計劃經濟。本書的核心論點是:自11世紀出現的世界范圍的商業轉型導致了軍事行動日益屈從于市場力量的調遣和統治者的指令。麥克尼爾認為,只是到了我們這個時代,計劃經濟才開始取代市場力量對大規模人力活動的操縱。本書直面公元1000年來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其中的發現、假說和廣博的學識足以令讀者重新審視我們這個時代,為我們未來更明智的決策提供堅實的理據。
(美)威廉·麥克尼爾 ·軍事史 ·28.9萬字
本書為著名記者、作家、翻譯家蕭乾關于二次世界大戰的各種特寫、報道和回憶文章,共分為二戰史話、銀風箏下的倫敦、南德的暮秋、歐行冥想錄、抗戰在中國、跑江湖采訪人生等部分。作者作為親歷歐洲二戰現場的記者,具有獨特的現場感和親身體驗,并有諸多對于戰爭與和平,人生和歷史的深刻思考。該書的文字真實可讀,富有歷史與文學價值。
蕭乾 ·軍事史 ·19.6萬字
誕生于抗日的烽火,三打運城,克臨汾、攻晉中、戰太原,秦嶺奪險、川西剿匪,參加抗美援朝“五次戰役”、冬季防御戰役……這是一支戰功赫赫的部隊;它也曾在朝鮮戰場折戟,陷入敵重重包圍,損失慘重,驚動了中南海,是一支備受關注和爭議的部隊。這支部隊就是一八〇師。
《歷史的回音》編審委員會 ·軍事史 ·50.1萬字
本書論述了福建本地在抗日戰爭時期,在前線兵源不足時,福建地方兵役機構嚴格執行政策,落實兵員動員宣傳工作,積極征兵,為前線充補大量兵員,也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全書分為六個部分,分別是緒論、福建兵員動員的背景與有利條件、福建兵員動員的法規體系與組織機構、福建兵員動員的準備,以及重點描述了福建兵員動員的具體實施情況及兵員動員的成效與影響。
蘭雪花 ·軍事史 ·23.5萬字
丘吉爾,百年來世界最有說服力的八大演說家之一、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之一、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本書是英國前首相全景式歷史巨著,也是最權威、全面的二戰歷史回顧,同時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1周年。解密二戰鮮為人知的內幕,洞徹風云變幻的國際關系。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7.3萬字
在本冊中,作者講述了二戰初期作為首相兼第一財政大臣、國防大臣和下院領袖,在德國對英國發動致命攻擊之際,在缺乏外來援助的情況下,率領全英國人民英勇奮戰,共同度過了戰爭的最困難時期。其間,英國人民雖孤立無援,卻始終堅守堡壘,頑強抵抗德國飛機不分晝夜的空襲。北非形勢更不容樂觀,意大利人也乘機不斷蠶食北非國家。在這種形勢下,英國政府積極尋求美國、西班牙等國家的支持,以圖聯合對抗法西斯主義的進一步擴張。
主要闡述了1941年1月至6月戰爭事態的發展過程。在此期間,世界格局發生驚人變化:德國撕毀此前的邊界協定,對蘇聯宣戰。由此,蘇、英、美全面攜手,共同抗擊法西斯德國。戰爭雙方在巴爾干、北非和橫貫整個中東地區的開闊地帶逐鹿廝殺。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0.7萬字
在本冊中,作者記述了美國和各同盟國之間的復雜關系,從對同盟國暗中提供援助,到隨著事態的發展逐步轉變對戰爭的態度,直至發生令美國蒙羞的“珍珠港事件”,美國這個在戰爭初期還試圖置身事外的軍事大國真正加入到了同盟國的陣營,參與到反抗和消滅法西斯德國和日本的斗爭中。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6.8萬字
1943年6月至12月,盟軍合力攻克西西里島、迫使墨索里尼垮臺,從而進一步收緊對納粹德國的包圍圈。而隨著戰爭形勢的逐漸明朗,二戰后國際秩序的雛形初步形成。追蹤再現了盟軍戰勝意大利的全過程,觸及了美英法等盟國之間復雜而微妙的關系。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5.4萬字
主要記述了從1944年6月6日美英部隊在諾曼底展開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棲登陸戰,到1944年底軸心國軍隊節節敗退,盟軍勢如破竹解放歐洲的全過程。盟軍由諾曼底向巴黎挺進,蘇聯在巴爾干的大勝以及攻克意大利,這些戰役的成功使歐洲迎來了最終的勝利。作者在書中還敏銳地觀察到戰后英、美、蘇幾個大國在劃分世界版圖過程中的利益紛爭。全書語言緊湊,內容詳實,讀者在字里行間就能體會到二戰末期同盟國壓倒性的“勝利浪潮”。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39.3萬字
忠實地記錄了二戰后期,在結束意大利戰事之后,各盟國之間審時度勢、密切配合,精心擬定了向納粹德國展開總攻的最終戰略。從德黑蘭到羅馬,各盟國首腦相繼進行了一系列緊湊而富有成效的會晤,推動了戰爭的最后勝利,也大致確定了戰后世界版圖的劃分。與此同時,在南斯拉夫、希臘及緬甸等地,戰爭仍然在艱難地繼續,然而,勝利的曙光已經初現天際。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0.4萬字
“太平洋戰爭”系列自2015年7月在天涯社區連載后,作者連續兩年獲得天涯社區“煮酒論史”欄目十大作者稱號,獲得2016年“快客杯天涯社區18周年人物盛典文學分區網絡紅人”稱號。作品當年即獲得連續兩年獲得年度十大佳作稱號,2016年獲得天涯社區1999-2016經典原創作品獎。在軍迷中引起巨大反響。2017年作品在搜狐公眾平臺連載,立即吸粉無數?!疤窖髴馉帯毕盗薪衣度毡居擅髦尉S新興起到二戰戰敗投降的全過程,展示太平洋戰爭的前世今生。
青梅煮酒 ·軍事史 ·25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