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神策軍是唐代中后期北衙禁軍的主要組成部分和唐廷直接控制的一支主要武裝力量,也是唐代后期政壇上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對唐后期政局和歷史發展走向影響巨大。本書全面細致地考察了神策軍的起源與演變、兵源及組織體系、神策中尉的性質、神策城鎮問題、神策軍的收入問題、神策軍的職能與任務等,進而以中晚唐帝位更迭為線索,以文、武、宣、懿、昭五朝為個案,分析皇權與宦官權勢的博弈,旨在揭示神策中尉統領神策軍制度在中晚唐政局演變過程中的作用。
何先成 ·軍事史 ·22.2萬字
明清時期貴州地域社會的形成,與明代衛所制度有直接和緊密的聯系,正是衛所制度的推行及其變動,造就了貴州文化多元并存的基礎。實土衛所逐漸向州縣系統演進;衛所城址逐漸由軍事功能轉變為兼具政治、文化、經濟、教育中心的城鎮;衛學教育開啟民智,推行教化,逐漸形成了貴州的文化區域中心,并加速了風俗分區的形成;衛所移民的持續遷入而逐漸形成的軍戶群體,在歷史變遷的長河中,他們不僅衛戍邊疆,而且與少數民族人群一道,逐漸開拓出了貴州地域社會中的多樣性景觀,漢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明清時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民族共生的多元文化形態。
吳才茂 ·軍事史 ·23.8萬字
“一.二八”事變期間,日軍對上海及周邊的杭州、蘇州等地也多次進行了空襲,造成了較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別是對中國文化設施的破壞在當時引起了各界的共憤,“防空”由此成為一個重要的話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初期我軍就取得了“八一四”空戰大捷,防空部隊在南京防空戰中有效地阻擊了日軍侵略步伐,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戰略計劃,在抗戰中有力地配合其他兵種和盟國空軍奮勇抗敵,為抗日戰爭最終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隨著我國史學的發展和對民國史研究的深入,涉及南京國民政府對日防空的研究文章和著作大量涌現出來,全書通過對這一問題研究狀況進行梳理總結,以利于我們全面客觀公正地認識和研究抗日戰爭防空史和民國史。
袁成毅 ·軍事史 ·20.8萬字
本書立足于總結國內相關研究,試論雅典帝國內隱的政治沖突。伯羅奔尼撒戰爭是雅典通向帝國的直接途徑,也是其他希臘城邦捍衛自身獨立的最后手段。戰爭暴露民主制之短:不利于做戰事決策。雅典面臨兩難:或動搖城邦之本,犧牲民主制乃至其引致的個體性,成就正式的希臘帝國;或維系民主制,有礙戰爭取勝,帝國夭折。
焦穎瑩 ·軍事史 ·24萬字
本書匯集了從公元前15世紀至當代100多場經典戰役,再現了3500多年中不同時代、不同國家和地區所經歷的血與火的洗禮,以時間為順序,將漫長的世界戰爭史具象化,幫助讀者在短時間內掌握重點、理清思路。對每場戰役,都詳細敘述其爆發的背景,全面講解戰役的過程,重點介紹戰爭雙方在戰役中的軍隊部署、戰術運用、指揮得失,并對戰役的影響進行分析和總結。希望通過對本書的閱讀,能使人們對人類社會所發生過的那些經典戰役更為熟知,并加深認識。
張卉妍 ·軍事史 ·24.2萬字
本書以極其詳盡的史料解讀和還原了萊特灣海戰、萊特戰役、呂宋島戰役、硫磺島戰役、李梅火攻、沖繩島戰役,以及美國對日投原子彈內幕和日本面臨敗亡大局已定時的糾結、無奈與應對。對交戰雙方戰略部署、高層權力博弈、戰役指揮以及指揮官及士兵素養、情報運用、武器配置、戰技術的革新、基層官兵的戰場視角等細節進行了精彩的解讀和對比,并配以百幅珍貴歷史圖片,將讀者帶入硝煙彌漫的太平洋戰場,展開對歷史命運輪回的多維思考。
關河五十州 ·軍事史 ·23.6萬字
本書客觀、深度還原了國民黨抗日首席王牌七十四軍的真實面目!在國民黨軍隊的五大主力中,有靠嫡系上位的,有靠美式先進裝備稱雄的。只有第七十四軍,是真正靠自己本事在抗日戰場上打出來的主力之首的名號。在抗日戰爭中,第七十四軍曾參加淞滬會戰、徐州會戰、長沙會戰、常德會戰、豫湘桂會戰等多項戰役,在正面戰場參戰時間最長,殲敵最多,戰功最大。它多次挫敗日軍,曾有“抗日鐵軍”的稱號。這支部隊出現在哪里,哪里就能出現轉機,日軍因此稱之為“虎部隊”(虎の子),在戰場上畏之如虎。本書以抗戰時期的第七十四軍為主線,在揭秘這支赫赫有名的部隊的成長內幕的同時,用以點帶面的方式表現了正面抗日戰場的全景,在還原抗日戰場真實細節的同時,與眾不同的新寫法定會讓你大呼過癮!本次增訂版,除增訂了近萬字內容外,還增加了近百幅珍貴歷史照片,給讀者浸入式的閱讀體驗。
關河五十州 ·軍事史 ·20.3萬字
本書以詳盡的史料還原了布干維爾島戰役、馬紹爾群島戰役、馬里亞納群島戰役、新幾內亞戰役、貝里琉島登陸戰、菲律賓戰役等太平洋戰場經典戰役。對截殺山本五十六的周密布置,麥克阿瑟重返菲律賓實現復仇大計,及其“蛙跳戰術”有著濃墨重彩的描述。對交戰雙方戰略部署、高層權力博弈、戰役指揮、情報運用、武器配置、戰技術的革新、基層官兵的戰場視角等細節進行了精彩的解讀。百幅珍貴歷史圖片,將讀者帶入硝煙彌漫的太平洋戰場。
關河五十州 ·軍事史 ·22萬字
普利策獎獲獎作品,非虛構寫作的至高典范,歷史敘事的盡美極則。該書以1588年英西大海戰為核心,詳細描繪了無敵艦隊戰役的背景、過程及其對歐洲歷史的深遠影響。不僅有對宏大戰役的精彩描寫,還有對人物內心世界的細膩刻畫,通過豐富的史料和生動的敘述,展現當時歐洲各國錯綜復雜的政治關系、軍事戰略以及關鍵人物的命運。
(美)加勒特·馬丁利 ·軍事史 ·28.5萬字
如果說歐洲戰場的鏖戰是一部歷史劇,那么北非戰役就是這出戲劇的第一幕。在這里,大英帝國淪為英美同盟中的附庸,軸心國士兵對軍官喪失信心、無心戀戰,而美國則盡顯鋒芒,并成為世界的主導力量。本書為這段被遺忘的歷史樹立了一座豐碑,它以險象環生的火炬行動為切入點,梳理了1942年11月至1942年5月間盟軍登陸法屬摩洛哥與阿爾及利亞、攻占突尼斯,并殲滅軸心國非洲軍團的慘烈戰事。組建不久的盟軍原本深陷雜亂無章的后勤補給、盟國間的爭權奪利和層出不窮的軍事誤判。但經歷過朱代伊德奇襲、凱塞林山口慘敗和突尼斯橋頭堡的決戰,倉促上陣的美軍終于學會了仇恨,學會了如何戰勝久經沙場的敵人。作者既濃墨重彩地描寫了艾森豪威爾、巴頓、蒙哥馬利等在北非脫穎而出的指揮官,也滿懷悲憫地刻畫了來不及拔槍便倒在血泊之中的士兵、在戰爭中慘遭蹂躪的平民以及命如草芥的悲慘俘虜。阿特金森筆下真實、恐怖的北非戰場告訴世人:二戰不是一部圣徒的傳記,縱然英雄和賢者層出不窮,但鼠輩、蠢人與腐敗墮落者亦不乏其人。
(美)里克·阿特金森 ·軍事史 ·39.9萬字
自秦統一天下,郡縣制推行開始,王朝體系不斷發展,至清代形成了上下聯動、內外相維的國家治理格局。清代,財政方面的權力主要操諸于上,各省財政是盈是虧、是否需要補助完全由中央決定,并因此建立了一套財政轉移制度——協餉制度,來酌盈劑虛。協餉制度載之典冊,見諸奏章和私人著述,是有清一代一項極其重要的制度安排,時至今日這項制度的立意和余緒仍然在發揮作用。晚清協餉制度的研究能夠為我們提供歷史經驗,并對當下現實有借鑒意義。
吳昌穩 ·軍事史 ·27.6萬字
在近代中國發展海軍以來,有那么一支被人們忽視的海軍艦隊,那就是民國時期的海軍。他們既沒有清政府的大艦巨炮,也沒有新中國海軍大發展的輝煌,民國海軍始終在為生存而戰。但他們卻承前啟后,既完結了清政府時期的甲午之恥,又為后來的新中國海軍提供了不少元老軍艦和富有經驗的海軍將領。民國海軍由四個系組成:中央、東北、廣東、電雷,著名的人物既有經歷甲午海戰的薩鎮冰、程璧光等老資格,又有民國海軍的中堅力量陳紹寬、陳季良、沈鴻烈、陳策、歐陽格等性格各異的海軍首領,還有后起之秀林遵等人。本書著重描寫從1917年海軍南下護法至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這一階段,其中包括廟街事件、南下護法、經營閩廈、投身革命、嶗山事變、混戰廣東、江陰抗戰、馬當死守、虎門之戰等民國海軍的所有重大事件。在這些事件中,海軍為了各自的生存,而多年處于互相對峙的狀態,這可謂亂世國殤;另外,民國海軍還背負著甲午國殤,所以在抗日階段,海軍同仇敵愾,四海一心,共同抗戰,幾乎全軍覆沒,所以他們也可謂中華海魂。
肖璞韜 ·軍事史 ·40.5萬字
本書以險象環生的“火炬行動”為切入點,詳細梳理了1942~1943年盟軍兩棲登陸北非,攻占突尼斯、殲滅軸心國非洲軍團的慘烈戰事。從僥幸登陸摩洛哥、阿爾及爾時的意氣風發,到挺進突尼斯與兇狠老辣的德軍惡戰時的驚恐萬狀,盟軍發現自己根本沒做好戰斗準備:后勤混亂、軍事誤判、爭奪指揮權、英美軍隊各自為戰……北非淪為試驗場,突襲朱代伊德、凱塞林山口戰役、突尼斯決戰,一場接一場的血腥搏殺,將盟軍,尤其是初出茅廬的美軍,淬煉為一支虎狼之師!書中濃墨重彩地描寫了戰場上涌現的眾多主角:艾森豪威爾、巴頓、布拉德利、蒙哥馬利、隆美爾、凱塞林……無論是馳騁疆場殺伐決斷的將軍,還是為活命而冷酷殺戮的士兵,抑或戰火中猶如螻蟻的百姓,阿特金森筆下的戰爭顯得尤為真實、恐怖!當隆美爾兵敗之際,北非戰役終于為登陸西西里、諾曼底,解放歐洲大陸淬煉出無數精兵悍將,以及寶貴的作戰經驗!
(美)里克·阿特金森 ·軍事史 ·40.2萬字
《日本·軍鑒》第三輯主題為“真田丸”,圍繞這一主題選取了五個視點,全面解讀日本戰國真田家:《表里比興:真田昌幸和戰國真田家的興亡》以戰國真田家的興衰為脈絡,全景展現真田昌幸一生的真實心路。《大阪冬夏:戰國武士最后的余暉》忠實勾勒了大阪冬夏之戰前后全景,真田信繁等戰國名如何盡職盡忠地維護風雨飄搖的豐臣政權。《真田信之:那一抹沼田之花,永不復開于上田》梳理了真田家內亂的前因后果,帶我們直面真實歷史中那個揭去臉譜后的真田信之。《赤備VS赤備:武田、真田與井伊之傳承》對武田赤備、真田赤備及井伊赤備一一進行了盤點和比對,揭示了它們間的聯系,以及它們如何成就了赤備傳說。《智謀之神?武力第一?小說、動漫和游戲中真田形象變遷》試圖找到小說、動漫、游戲中真田形象變遷的痕跡,并通過這些視角對真田精神進行解讀。
指文軍鑒工作室 ·軍事史 ·20.3萬字
從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到1912年清朝轟然倒塌,在這五百多年間,兩朝爆發了大大小小無數次戰役。《中國明清時期的戰爭》從中選取十一個精彩戰爭故事,以朱棣伐安南(越南)為開始,以李鴻章圍剿太平天國為結束,用濃墨重彩的筆調著重講述了明末清初這一歷史大變局時期的朝代更替、社會動蕩與周邊戰爭,包括孫傳庭戰死潼關、孔有德吳橋兵變、西南土司叛亂包圍貴州、盧象升鎮壓農民起義、萬歷明緬戰爭、南明弘光政權的覆亡、南明永歷政權名將李定國抗清、中俄雅克薩之戰、康熙三征噶爾丹。每場戰役都由相關領域的深入研究者撰寫,史料豐富,角度開闊,力求還原,不放過每一個細節。
指文烽火工作室 ·軍事史 ·44萬字
本書由《秦昭王麾下的一相二將:魏冉、白起、司馬錯》《兵神初現諸侯驚:打破戰國列強均勢的伊闕之戰》《將相鐵三角的之作:秦楚五年戰爭》《希臘化時代的開端:繼業者戰爭》《格蘭特VS李:1864年陸路戰役》構成。講述了戰國秦國在秦昭襄王在位期間,由魏冉、白起、司馬錯主導并取勝的兩場大戰——伊闕之戰和秦楚五年戰爭;梳理了亞歷山大大帝死后,歷次繼業者戰爭;回顧了美國內戰中,格蘭特率領的聯邦軍與李統率的邦聯軍在1864年的較量。
指文烽火工作室 ·軍事史 ·21.8萬字
在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戰役中,志愿軍一八〇師陷入重重圍困,傷亡慘重,數千將士被俘。師長鄭其貴由此成為志愿軍第一敗將,彭德懷聲稱要槍斃了他;毛澤東也親自過問此事。這支敗得極為慘烈的部隊,甚至成為解放軍戰斗史上有名的失敗案例。“全師覆滅”“軍旗被繳”“師長被槍斃”……傳言不斷,迷霧重重,真相到底如何?本書通過對健在的一八〇師老兵采訪,全面展示志愿軍一八〇師在第五次戰役中慘烈的實際戰況,探討了一八〇師失利的真正原因,顛覆了長期流行于民間關于一八〇師的種種不實傳言和對抗美援朝戰爭的傳統敘事,帶人們走入最為真實的朝鮮戰場。對那些為了信仰和民族而浴血的老兵,即使他們曾遭受失敗,仍不妨礙我們對他們深深的敬意。
關捷 關霄漢 ·軍事史 ·20.6萬字
本書聚焦晚清團練運動這段歷史,剝開籠罩在“團練”身上的歷史迷霧,展現一個特殊群體在一個特殊時代的歷史命運和遭際。從唐代以來,政府利用地方民間組織的武裝力量守城防盜,是為“團練”。晚清時期,面對內憂外患和八旗、綠營軍戰力羸弱的現實,清政府不得不鼓勵地方“辦團練”以守土保疆、維系統治。在國家權力與地方勢力、中央集權與地方自治的博弈場中,團練運動以其獨特的歷史軌跡,改變了地方政治社會結構,改變了地方社會和國家政權之間的傳統關系,從而加速了“傳統國家的崩潰”和“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胡小遠 ·軍事史 ·28.9萬字
七十年前結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在東至珍珠港、西至印度、南至瓜島、北至阿留申群島的廣闊海上、空中范圍內逞兇的舊日本海軍航母機動艦隊,是如何產生、發展乃至壯大起來的?本書將為讀者詳細解析日軍航母從建造到服役直至覆滅之過程和日軍在航空母艦的設計、改造及武器裝備等方面所做出的各種研究與嘗試,并記錄有諸多令人感同身受的親歷回憶、許多不曾披露的點滴技術細節,還收錄有大量珍貴照片、精美線圖。
潘越 ·軍事史 ·22.4萬字
在人類文明史中,每一個民族的戰爭史都是其民族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在不斷的征戰中,集精神、智慧、技術、財富于一體的武備文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每個階段武器的制作水平都是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最為突出的標記,它們擁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本書作者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發生的事件,通過對古籍史料的研讀,并結合相關的繪畫、雕塑,以及歷代出土的甲胄實物和諸多收藏家的藏品進行反復考證,歸納出了跨越三千余年的中國古代甲胄的發展脈絡,對代表性的甲胄裝備做出了細致的描述與講解。
龔劍 ·軍事史 ·34.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